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情感因素探析

2023-01-22 04:29解芳
声屏世界 2022年21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电视新闻对象

□解芳

信息碎片化和用户碎片化的全媒体时代,给传统电视新闻的生产、传播、产业链和格局都带来了新挑战。传统媒体只能实现单向传播,受众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播方式实现了多向传播,促使各媒体走向开放、融合,相互渗透、彼此交融,信息突破媒介边界,进行重组。具体到电视新闻采访,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电视新闻采访是一门探究人的形象的艺术,“人是新闻的理由”“新闻因人而生动”。[1]新闻记者不仅要报道事实,寻找真相,更要遵循新闻规律和全媒体的传播规律,主动创新,精心策划,直抵人心,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新闻记者不但要与采访对象进行紧密的交流,还要与新闻制作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促进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完成,当好政府、媒体与百姓的桥梁和纽带。通常情况下,新闻采访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播出效果,进而影响信息传播和舆论导向。因此,新闻记者要在充分掌握采访技巧的基础上重视情感表达,挖掘事实真相,从而保证新闻报道的态度、深度和温度。

由于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教育经历、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等影响,致使对待不同的客观事物有着不同的情感态度。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好恶和感觉,情感的最高层次是感染。[2]感染建立在敏锐感觉和深刻感知的基础上,传播者通过语言或行为使受众认同其传播的思想和感情,并引起共鸣。

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

电视新闻记者要明白一切的采访技巧都是服务与还原事件真相,展示真实的人性。采访技巧仅仅是手段,不是目的,事件与受访者才是新闻的中心。长期的从业经验赋予新闻记者一种本能,与采访对象打交道的最初就能够快速做出判断,确定和调整采访对策,运用采访技巧追寻事实真相,挖掘人物心理,反映客观事实。

重视前期策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策划是电视采访事先的谋划和事前的准备。采访报道之前要制定周密的方法和对策,以达到预期的采访目的。电视采访线索要通过新闻记者善于思考的大脑和善于观察的眼光在社会生活中寻找,需要新闻记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深的专业储备、精良的采访技艺,从而确定采访参考方向。采访前要预判现场可能发生的多种状况,确定采访重点,深入挖掘事件背景,理清头绪,设计具体采访问题,拟定采访方案。对于采访中所需要的道具要提前进行准备,便于顺利与采访对象展开沟通。新闻记者要根据采访的实际需求,将相关资料提前整理和搜集,比如通过走访、调查、查阅等手段提前搜集受访对象的一手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对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前将采访提纲罗列出来,确保拍摄时不出现纰漏,在采访过程中可以适时增补或删减一些采访信息,保证采访工作顺利进行。

《杨澜访谈录》被认为是国内第一档高端访谈节目,每期节目的采访嘉宾确定以后,杨澜就开始搜集大量相关资料进行采访前的准备。在采访美国基辛格前,她几乎把基辛格的论文全部看了一遍,避免问出不合适的问题。杨澜认为,即使准备的内容不能都派上用场也无妨。正是因为做了大量准备,杨澜在节目中的表现才总是落落大方、游刃有余,这也是《杨澜访谈录》成功的原因。

营造采访氛围。电视新闻采访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感情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采访活动不是单边活动,而是新闻记者和采访对象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活动。电视新闻采访要求交流的人际化和采访的个性化。记者要通过眼神、衣着、行为、语言在第一时间给采访对象留下真诚、稳重、大方、积极的“第一印象”,使人产生信任。在采访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有利于缓解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保证有效交流,保证采访效果。对于比较内向的采访对象,记者要想方设法让他们融入采访环境,忘掉话筒和镜头,进入正常的谈话状态。美国《60分钟》总制片人丹·休伊特在接受央视《新闻周刊》记者的采访时说:“《60分钟》的成功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我们故事的主角比我们会讲故事。我们所做的只是帮他或她讲好故事。”可见,好记者要与采访对象形成良好互动,协助他们完成叙事,这样才能得到采访对象的真诚、深刻的回答,从而获取新闻事实。

《央视访谈》主持人张越在一次节目中遇到一位不善言语的采访对象,张越依然按照以往强势的提问技巧进行采访,但几个回合的问答之后对方就不说话了。张越不得不调整采访策略和采访提纲,开始顺应对方的思路和谈话习惯,引导对方完成表达,用她的话说是“踉踉跄跄”地完成了采访录制。没想到,剪辑出来的片子效果让人大吃一惊,这期节目让大家看到了张越作为媒体人营造采访氛围、启发采访对象的高水平专业能力。

注重采访细节。新闻源于实际生活,很多信息都需要新闻记者通过细微观察从新闻事件中提取出来。在新媒体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采访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记者要从细节着手,采访新闻中的当事人,还原事件本真面目,表现人物情感,是新时代新闻人重要的采访技巧。一个好的细节在采访现场具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聚焦与提升报道的新闻价值;二是凸显人物个性、情感、性格;三是承载意义象征,提升内涵。[3]对此,新闻记者应加强细节观察,灵活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逐渐养成善于挖掘细节、充分运用细节的素养,能够从不同层面分析新闻事件,找出新闻价值。

1994年,基辛格来华访问,《东方时空》获得了5分钟的采访时间。记者水均益接到任务后,在采访前一天晚上认真查了大量基辛格的材料,设计了一些看似拉家常的问题,如“您来北京是否吃过烤鸭”“距离您的生日还有10天”……这些细致入微的问题让基辛格很有兴致,他侃侃而谈、滔滔不绝,那次采访实际进行了20多分钟。水均益对细节的挖掘能力,是在日常工作的细致严谨中才一步步提高的。电视新闻记者要形成高效、有序的思维方式,不断学习拓宽视角,以求达到事事观察入微、处处留心生活的职业习惯,进一步拓展自身创新思维,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有目的地培养细节观察力。

情感因素的作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大量心理学研究和传播实践表明,要突破人的心理防线,就得从人的心理活动入手。达尔文等生物学家通过研究证明,人类具有最生动和最复杂的心理活动,人类的许多行为都与心理活动,尤其与情感因素密不可分。新闻记者的情感因素包括热情、激情以及对大众、对采访对象乃至整个社会的同情。因此,新闻记者要合理运用情感因素,重视生活的体验和积累,提升认知境界,要对崇高的正义感、道德感、责任感等美好的情操有深刻的认同。但是,新闻记者不能一味地煽情,尤其在灾难报道中要预估采访对象的感受,不能用采访对象的眼泪博取点击量。

缓解采访压力。许多人在面对摄像机镜头时都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可能会出现面部僵硬、语无伦次、紧张恍惚、表达不畅等现象。采访对象出现这些情况并不利于采访的顺利进行,因此采访最好选择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进行,让采访对象感受到环境带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或者请他的亲人朋友到场,缓解他的紧张和压力。当然,一切都要经过前期的策划、调查、预判来决定。新闻记者还要善于运用“近因效应”,消除采访对象的紧张感和陌生感。“近因效应”就是让对方知道你尊重他、理解他,你与他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比如相同的爱好、相似的经历……在进入正题之前需要设计颇具人情味的话题,打开链接对方的情感通路。

促进话题交流。人们一般在面对自己熟悉或较为感兴趣的话题时反应比较积极,相反,对于一些陌生的、相对消极的话题会表现得相对低落。因此,如果采访中讨论的是一个积极的话题,新闻记者就可以通过话题交流来让采访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如果采访中采访对象的情绪比较低落,态度较为强硬,新闻记者就要通过舒缓的态度和语言技巧扭转采访局面,让受访对象放松心态接受采访。如果采访的过程中,采访对象流露出不愿合作的态度,新闻记者就要把控局面,调整采访提纲和策略,及时转换话题。此外,如果新闻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那么就更有助于掌握采访节奏,把控采访现场。央视记者王志曾去监狱采访已判了死刑的贪官——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宣判死刑后胡长清拒绝一切记者采访。王志对胡长清说:“我就是一个倾听者,我来协助你这次谈话,如果你愿意,我愿意做你的听众,我来配合你,留下你的声音,留下你的思想,留下你临终前的想法和希望。”这些郑重而诚恳的话语打开了胡长清紧闭已久的心扉,最终获得了采访。

挖掘深度信息。电视新闻采访要体现出新闻价值,对新闻进行深度挖掘和解读是最关键的环节。挖掘深度信息要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为了让新闻采访更有深度,体现新闻的针对性,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应当对新闻事实和采访对象的个人情况有全盘了解,比如要根据新闻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等情况进行分析,详细研究观察受访对象的情况,分析各种因素,注重情感表达,让新闻采访具有深度,体现出新闻的内涵和价值。笔者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新京报》执行总编辑王跃春在大学阶段实习时遇到这样一个突发新闻:有一个流浪汉被火车撞伤后昏迷不醒,他被一家医院的救护车扔到了铁路医院门口,救护车上的人把伤者扔下就离开了。当时伤者身上还穿着那家医院的病服,但胸口的医院标志被特意剪掉了。当时由于报社的其他记者外出采访,这次任务就交给了王跃春和另外一名实习生。他们急匆匆赶到现场,决心一定要深挖现有信息,查出那家把病人抛弃不管的无良医院。可是铁路医院的医护人员已经把伤者的病服扔了,王跃春他们就徒手翻找医疗垃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准备焚烧处理的医疗垃圾堆里,他们找到了那身病服,经查实,这身病服居然是北京一家知名的大医院。这则新闻报道刊发后,引起了极大的社会轰动,王跃春他们的报道也荣获全国新闻系大学生实习作品比赛一等奖。

新闻记者在很大程度上犹如法官和律师,他们要寻找的都是事件的真相,他们要回答的都是同样一个问题:“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新闻记者只是把真相公布在阳光之下让大众去进行“判决”。这需要记者真知灼见,有勇气、有力度地揭示事件真相,抓住事件核心,对新闻事件深度挖掘和解读。

电视新闻采访情感因素的作用

加强情绪控制。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把情绪控制归为三种能力:一是以开放的心情接受各种情绪,二是灵活地进入或离开某些情绪,三是有效地监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在实际采访工作中,不可能每一名采访对象都会自愿且顺利地接受采访,这时新闻记者就需要具备这三种情绪控制能力完成报道工作。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如果新闻记者不能及时缓解采访中的尴尬局面,比如采访对象情绪冷漠、现场局面无法控制等,都会影响新闻事件的报道,干扰采访工作。遇到这种情况,新闻记者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迅速调整采访方案,改变采访策略,与采访对象积极沟通,重新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切入点,分散对方的注意力,让他逐渐融入采访环境。情感控制一方面要通过真心来打动对方让对方放下戒备心,另一方面要引导对方真情流露,选择适当的时机切入话题,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采访效果。笔者看到过这样一段电视采访,至今记忆犹新。有名新闻记者采访一位女演员,当问到年龄的时候女演员脸上的笑容消失殆尽,表现出极度反感的情绪。新闻记者马上意识到“年龄”对于这位女演员来说是一个敏感话题,但这个问题是采访中十分关键的问题,这名新闻记者冷静考虑迅速调整提问方式,开始询问这位演员的从艺经历,夸赞她的青春状态,从而获得对方的情感认同,女演员自然而然地也讲出了自己的年龄。可见,要想成功地完成采访任务,新闻记者要善于感受和理解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并能根据他们的心理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采访策略,与采访对象心理呼应。在尊重采访对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顺利进入交流状态。

新闻记者不仅要引导、掌控受访对象的情绪,更要把控好自己的情绪。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跳出自己对事件和情绪上的预设,用现场去说话,用真实去表达,客观公正地介绍自己在现场的所见所闻。尤其在报道灾难时,新闻记者首先应该发挥自己的预警功能,而不是利用灾难做新闻,不能只关注该说什么,更要关注不说什么。采访应该尽量避免情绪化报道,避免对事故中的个别人物做太多艺术加工和情感上的渲染,要审慎地做好报道权、知情权和隐私权之间的平衡。灾难报道不是伤痛报道,新闻记者要跳出“伤痛”,为满足公众知情权和抢险救灾需求提供信息。

关注采访对象。人是电视采访中最生动、最富有表现力的因素,采访对象来自各行各业,年龄、学历、阅历、经历、性格不尽相同。无论采访对象是哪类人群,新闻记者对待受访对象要一视同仁,尊重他们的职业、生活习惯、风俗特色等。新闻记者考虑问题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入手,关注不同人群的视角,根据对新闻主题的理解,感受他们的生活,体谅他们的心情,聆听他们的话语,分析内在语,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揭示社会现象,引导舆论方向。

结语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实现了根本性和革命性的变革。如今,许多电视台都推出了网络版电视,使其交互式特征越来越明显。新闻记者除了具备精湛的采访技巧,还要在采访中运用情感表达,善于从采访对象情感的最深处寻找情感共鸣点,在守住道德底线、遵循新闻伦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呈现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发挥媒体的人文关怀,提升媒体公信力。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电视新闻对象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神秘来电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