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业强国上海要干到实处、走在前列

2023-01-22 05:21本刊编辑部
上海农村经济 2022年12期
关键词:强国现代化农产品

■本刊编辑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农业强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首次将“农业强国”写进党代会报告,进一步凸显了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如今,我们走到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历史节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可谓恰逢其时、恰顺其势!上海需要发挥优势、主动担当,努力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干到实处、走在前列。

一是确保重要农产品保量保质保供给。农业强国首先要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足够的物质支撑,确保初级农产品供给。上海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市长区长负责制,禁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不下降,粮食自给率稳定在15%左右。落实30万亩规模化菜田约束性任务,提高蔬菜特别是绿叶菜应急保供能力。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根本出路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型农业,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地产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稳步提高。“种得好”更要“卖得好”,在坚持大市场、大流通的前提下,要创新地产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方式方法,将疫情期间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常态化、长效化。同时,要建立农业生产和流通多元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保障地产农产品关键时刻供得上、卖得好。

二是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中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科技强是农业强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当今世界,科技强国无一不是农业科技强国,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先进制造与智能控制等领域最新科技正加速向农业渗透。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发展现代农业具备科技、人才、资本和市场等优势,要打造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企业集聚地。以全球视野对标前沿农业科技、以前瞻思维实施农业科技人才战略、以全局战略纵深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要在农业科技“卡脖子”关键环节上实现创新突破,重点开展智能化农机装备研发及试验应用,加快蔬果生产“机器换人”步伐,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要打好种业攻坚战,大力建设种业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强前沿生物育种技术和种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快优势特色种质创新及品种选育联合攻关。

三是锻造一支高素质农业从业人员队伍。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人,最终体现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当前,上海农业从业队伍整体呈现老龄化、兼业化、外来化特征,这既是短板,也是转型发展的重大契机。要充分发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作用,依靠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吸引一批新农民以新的生产方式投身农业。要完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农技推广部门等多主体参与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要提高农业从业者的收入水平,使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报酬和城市的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大体持平甚至略高,让农民过上有足够尊严的体面生活,彻底让“农民”从身份属性变为职业属性。

农业强则中国强。上海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建设农业强国的征程中干到实处、走在前列。

猜你喜欢
强国现代化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学习强国”礼赞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秦晋争霸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