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2023-01-23 23:53李青春
今天 2022年23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文学作品素养

李青春

(定西市临洮县玉井镇宋家坪教学点 甘肃 定西 730500)

前言

在将民间文学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首先要确定文学作品的范围、题目,这样则可以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文学的教育,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为其选择符合身心特点的文学作品,以便于学生能够从心理接收文学作品。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文学作品,即使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很难接受。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增强自身的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巧妙的方法融入文学作品,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环境的文学氛围。

1.关于民间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产生的影响

民间文学是众多作家的创造作品,也是在民间不断流传的文学作品,民间文学作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口耳流传,在人们的成长历程中,民间文学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于作家而言,民间文学是文学创作的发源地,也是众多作品创作的源泉。当我们开始接触语言的时候,趣味的民间故事,朗朗上口的儿歌就已经深深感染到我们,民间文学的传说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民歌、童谣、谚语、都对我们的成长有着启蒙的作用,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也体会到了人生哲理[1]。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民间文学的传递者,在教学中践行民间文学的过程中,要能深入研究合理的教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民间文学作品。对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教师应该同学生的身心融合,保持同心才能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民间文学作品。教师也应该不断的阅读民间文学作品,提升自身的民间文学素养,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好的教学。尤其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师要具备民间文学素养,要根据学生的真实需求展开教学活动,所以,教师的自主学习不可缺少。民间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产生的影响较大,学生在阅读中能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也能体会到作品的艺术美,这样,对于民间文学作品的结合,相关教育人员应加以关注[2]。

2.民间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的现状分析

民间文学之所以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保存认可,这是因为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淘汰劣质的事物,保留好的东西,从人们这一观念也可以得知,民间文学的可贵之处,民间文学经历了上百年的传承,被人们精心打磨最后得到广泛流传,这深刻体现了民间学习的精华。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而言,民间文学是我国民族发展的灵魂,也是中国文学史的精髓。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中体现民间文学的精华魅力,则必须要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但就当前我国民间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得知,其融合效果并不是十分的明显。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

2.1 教师对民间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不够

民间文学的作品无论从创作角度、内容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也严重影响着教师对民间文学的融合,在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都很难将民间文学真正的含义融入到教学中,教师自身对作品的理解程度较低,则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民间文学的价值。而且很多教师无法意识到提升民间文学素养的意义,对有民间文学概念没有深刻的认知,从而阻碍实际的民间文学教学[3]。

2.2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

民间文学实际上就较强的审美价值,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则可以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但是这需要教师运用巧妙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阅读民间文学作品,否则,枯燥的阅读只会降低学生阅读的兴趣。但较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没有考虑过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忽视对作品的解读,从而影响学生对民间文学的正确认知。

2.3 民间文学的作品选择有所差异

对于作品的选择,小学语文教师通常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但是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差异,部分成绩优异,阅读量较多的学生实际上已经掌握课标中的阅读作品。其余学生则是部分掌握,所以,在选择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掌握学生的阅读量,否则,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就目前的情况显示,部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少之又少,在课堂上展开民间文学的教学就按照课本的要求,没有创新,这样也就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4]。

3.关于民间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提出的对策

3.1 了解民间文学作品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师在结合民间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民间文学的特点,在研究的过程中,民间文学较为鲜明的特点就是口头性,在整理记录作品的过程中,作家作品的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较为随意,此种随意性使得文字并没有逐字逐句,但是从整体作品可以发现,故事情节较为完整,并且跌宕起伏,尤其是作品中的人物更为鲜明。在一个作品中,因为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作品的内容经过人们的改写也发生变化,但其中的情感依然存在其中。因此,民间文学作品仅仅是版本不同,教师在教学时只需要了解其特征即可[5]。

3.2 对文本进行深刻的解读

为了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准确的认知,教师则需要组织学生对民间文学作品展开深刻的解读。比如,在引导学生解读庖丁解牛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通读作品,再将作品进行结构划分,然后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明确作品的重点,这样学生则可以明确阅读目标,提升自己的阅读认知。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并为学生解答,学生在确定重点阅读范围后,则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深刻理解作品的含义对于解读作品实际上就像庖丁解牛,要将整体进行划分,才可以取得更好的阅读质量。再比如,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牛郎织女》时,首先,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此故事的主题为中国民间爱情故事,然后为学生介绍相关的民间爱情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教师则可以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在完成群文阅读后,教师为学生展示作品的思维导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中主人公的经历,再让学生自己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故事具有情节,这样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则会更加积极主动,并且也会更加喜爱阅读作品。此种阅读方式既可以学生初步掌握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也能让学生对作品有深刻的解析。接着,教师再根据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习这四个作品的故事背景、出创作年代,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则会发现古代爱情故事创作的模式,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列举相关的爱情故事,引出国外的爱情故事。学生会在教师的引领下,发现我国爱情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都是个性鲜明,对于爱情勇敢,部委强权,男主人公则是被动接受,可以感知出主人公鲜明对比,而有权力的人都是反面人物,这主要和封建社会有着较多的关联。当学生再次阅读后,则会发现作品中都渗透着儒、道、佛等文化道统,儒家呈现出的道德伦理,主要展现在哥嫂对牛郎的态度,但是外国作品则和我国民间爱情故事存在差异,外国爱情故事结局都较为圆满,但是中国则是悲剧,中国民间爱情故事情节曲折,男女主人公地位悬殊,结局丰富多样。

3.3 注重学生创造想象力的提升

民间文学作品内容精彩丰富,并且部分作品的具有神话色彩,所以,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民间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则可以充分运用其神话色彩,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对作品的情节人物进行丰富的幻想。比如,《盘古开天地》中的盘古,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对盘古的样貌进行幻想,并让学生自己叙述,然后教师再为学生展示盘古的图片,这样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和教师为其展示的图片,可以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如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 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等,盘古的呼吸声音,动态和静态的结合会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幻想能力的激发[6]。

3.4 教师应该提升民间文学素养

教师在提升自己民间文学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民间文学理论水平以及文学素养,教师需要掌握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民间文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可以主动同教师进行对话,对于讲解方式,教师也需要不断进行变化,这样学生才能更为深刻的理解作品的魅力,而教师无法提升自身的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让民间文学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教师需要同民间文学作品形成共鸣。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则更应该展示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在提升自身的民间素养后则可以更好的学生授课,所以对于教师素质的提升,相关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其参与培训活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民间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十分重要,我国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所接触的电子产品是代替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童年,城镇学生已很难感受到大自然的风光秀丽,而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则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幻想,让学生从语言中的体会乡村美景,感受故乡情。民间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所以,民间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文学作品素养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神话与民间文学
——李福清汉学论集》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民间文学中关于“箭垛式人物”“武圣”关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