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2023-01-23 23:53贾梦娇
今天 2022年23期
关键词:整本书书籍习惯

贾梦娇

(青岛东胜路小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前言

由于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也越来越注重群众文化水平的培养,小学文化素养的养成成为国家全民文化素养提高的基石,小学阶段学生思想思维都还处于未发育完全的状态计划,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小学语文在这时就发挥了其巨大作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也越来越凸显其的教育优势,整本书阅读既是承载传统教育的优良作风,又是适应新时代教学发展的必要手段。它的价值在于,小学阶段语文学习过程中贯穿全书的阅读能够使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兴趣和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力;另外,通过全面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汲取书本的营养,深切感受书中描绘的情境;最后,通过这种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三观,丰富学生的头脑和内涵,培养良好思想道德素养,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综上所述,义务教育过程中推行整本书阅读的模式具有非凡的价值。

1.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特点

1.1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学生并非与生俱来就拥有规范的读书习惯,这种优秀的习惯是需要人为指导并逐渐形成的。小学阶段是人生“打地基”的时期,必须通过正确有效的指导来养成优秀的阅读能力,这对今后的成长受益匪浅。所以,小学的教学工作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阅读习惯。第一步就是要使学生养成连续阅读完成整本书的能力;第二步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善于对精彩内容进行标注;第三步要使学生养成反复咀嚼知识的作风,加深印象;最终,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心得体会,从而对书中传达的信息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1.2 设计好课内课外读物衔接

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对于过于深奥的书籍不能完全的读懂,如果阅读书籍的只是太过于繁杂,也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阅读知识体系,所以语文教师在选择学生课内外读物的时候要做好知识衔接工作,避免学生盲目选择过于深奥的书籍敷衍完成阅读任务,也要避免学生阅读书籍知识杂乱无章而导致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所以语文教师要为学生规划课内外阅读书籍的知识内容呈递,帮助学生形成自己良好的都是习惯和知识汲取体系,逐渐养成高效阅读的习惯,让孩子逐渐喜欢上阅读,自己主动的在空闲时间阅读书籍,这是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最大意义。

1.3 重视阅读书籍的选择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读书是一个需要花一辈子时间完成的事业。为了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提供优质的辅助,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阅读读物的选择和知识难度的逐级递加,慢慢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时刻监督和跟踪学生,使学生在语文课外也能独立进行对一些读物的阅读。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要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因此教师要认真对待,精心为学生准备好课后的阅读作业,使小学生在快乐阅读的同时吸取书籍之中的营养。教师根据学生书籍阅读的进展状况来了解小学生的实际进步。

2.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整本书阅读教学前存在的问题

2.1.1 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不够重视

虽然阅读书籍已经在各大小学校园中普及开来,但是很多教师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成绩指标,还是忽略了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培养,或者只是敷衍提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没有对学生的阅读的整本书的挑选进行仔细地筛选,也没有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和结果进行观察和跟踪,没有更好的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忽视了整本书阅读对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只是利用传统机械的教学方式,并没有给到学生阅读上的真正帮助。

2.1.2 教师重视运用教学经验没有结合实际

小学语文教师大阅读课外数据,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会过度依赖自己的教学经验,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些教师在面对产生的问题时常常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进行问题判断而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每个小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都有独立的思想,因此产生的问题也都是不同的,如果过度依赖教学经验容易导致以偏概全的情况的发生。

2.2 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2.1 笼统的教学目标

经过调研和探讨,发现现阶段开展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模式具有一类共性问题—没有规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考评体系不健全,学校也未对教学方法进行规范和统一,无法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小猪稀里呼噜》的课外读物时,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本身存在问题,单纯的以为利用童话的趣味性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来促进小学生主动阅读,就能有效的形成阅读能力。但是教学的过程中并未指明何为优秀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这对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很难达成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2.2.2 教学过程过于简单,没有凸显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越性

就当前下雪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情况而言,不分家时还是不能准确的把握整本书阅读的真实意义,教学还停留在简单的介绍书籍大纲的地步,忽略了引导学生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教学。有些教师本身对于不同题材的书籍的阅读方法就知之甚少,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会下意识的避开自己所不了解的内容,导致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发挥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作用。

3.改进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方法

3.1 教师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不哼很好的控制自己完全的静下心来阅读完一整本书籍,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来理解书中的知识和讲解的人生意义。简单来说,好的阅读方法比给他们一本好的书籍来的更实际,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渗透进读完整本书的方法。目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渐渐习惯了碎片化阅读,习惯了不求甚解的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掐头去尾的阅读,对于还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三观对社会认识还不全面的小学生来说,这是要坚决避免的阅读方式。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指导学生细致阅读书籍的封皮,接着认真读取目录节略,大略掌握书籍的主要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逐一寻找问题的答案,形成高超的阅读技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教会学生科学阅读的步骤。

3.2 语文教学组应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小学教学利用固定的时间组织语文教育研讨会,可以有效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准和综合素养,与此同时督促老师多与学生交流可以查找自身不足之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举足轻重,种种原因导致老师缺少自身提升的学习机会和时间。经常组织展开讨论交流会能够提升老师对教科书的认知,提高对各类图书的全面掌控能力。小学应该经常举行教师交流会、课题会等集体活动在老师之间搭起互动平台,为教师间沟通提供良好环境。

3.3 精读与略读结合

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需要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去阅读,但是在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大部分的阅读任务需要学生课下去完成。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知识、视野、自身素养的全面提升,不仅仅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所以就需要结合有效的读书方法,来实现高效读书的目标。在进行阅读时学生首先要对所读的书籍进行快速的浏览,从而最快的了解作品掌握作品的大致内容,这一过程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完成,通过对目录、作者、前言等内容进行阅读,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最后决定要不要进行深度的阅读。在选定要阅读的作品以后,在阅读过程中结合精读与跳读的方式,对于作品中与自身阅读目的不相关的内容、不感兴趣的内容、不能够理解的内容等进行跳过,对自己喜欢并且贴合自身阅读目标的内容反复阅读,必要时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进行名句的摘抄。以《水浒传》为例,其中每一个人物的出现都有着一个对应的故事和情节,描述的是一个个好汉从平民百姓到被逼上梁山的过程,对于每一个好汉被逼上梁山之后的部分情节可以选择略读,即使跳过也不会对每一个人物的了解有所影响。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为学生讲解相关方法,让学生更主动的去运用这些读书方法,从而更快的提升自身阅读水平。

结语

小学语文推行整书阅读教学是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提高重视程度,加强人员的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猜你喜欢
整本书书籍习惯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上课好习惯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