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

2023-01-23 23:53孙步高
今天 2022年2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养内容

孙步高

(会宁县实验初级中学 甘肃 白银 730799)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知识的重要性日趋凸显,与此同时也成为当前时代进步的推动力,也就是说具有丰富知识素养的人才在这一背景之下将会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所以说,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促使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获得全面的提升,才能够帮助学生在竞争相对激烈的经济时代背景下不会被抛弃。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正处于逐渐成熟的一个状态,并没有面临相对沉重的升学压力,因此,教师需要抓住这一能够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1.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1.1 知识输入大于知识输出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向学生进行大量知识的输入,也就是说能够在数量上获得更多的知识。但其实,这样的观点会为学生带来错误的导向,这样会导致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积累,想要通过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来减少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从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1]。虽然说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具备丰富的知识基础,在练习以及考试的过程中会有较好的表现,但其实上,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自我表达以及与他人交流时,幼教多数学生无法充分地调动自身知识储备的过程,从而导致学生在支持输出方面存在较多的不足,并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

1.2 方法重视大于内涵重视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是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在教学时需要真正地做到从学生出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并没有落实这一要求,更多地将自身置于课堂主体地位,仍然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实践,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课堂主动性[2]。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之中,有些教师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良好的解题效率,往往会主动为学生总结丰富的解题技巧,但其实上,学生会将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这一希望全部寄托在所谓的技巧上,从而限制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1.3 缺乏语文学科拓展

语文这一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学科内涵,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其学习的范围仅仅停留在这一学科之中。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进行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时,课堂教学的重点仍然落在语文这一学科之上,对于其他学科内容的融入程度远远不够,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刺激,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优秀文化的理解及传承。与此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并不有利于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做到将其内容与其他知识进行融合,以此来实现自身审美素质的提升,更不能够在这一环节之中取得良好的审美创造能力,从而真正的影响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水平的有效提升。

2.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2.1 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所谓的语文教学,其实就是文本教学,所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材的文本进行充分的重视,并且能够真正地发挥出教材所存在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深刻了解教材的内涵,不能够只是简单的带领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阅读,而是能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知识运用技巧,并将其应用在阅读以及写作的过程之中,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3]。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背影》这一篇文章时,便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来实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做的便是对本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且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在具体讲解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对基础的字词来进行整理,这样一来,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呈现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重点去讲解颓唐、蹒跚等等字词的读音以及用法,除此之外,还需要为学生介绍差使、狼藉以及颓唐等等一些词语在其他地方的使用方法。事实证明,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样一来,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以及掌握,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以及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真正地促进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2.2 实现课堂教学翻转,促进思维能力提升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之中,为了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吸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采取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虽然说这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便利性,但其实相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意识以及思维能力不利。其实上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有着相对强烈的自我意识,所以说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能够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促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并帮助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思维能力以及语文核心素养,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最后一次演讲》这一篇文章时,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的目标分为不同的几个部分,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将学生划分为对应的学习小组,要求每一个小组的学生来选取其中的一个部分来进行教学准备。这样一来,将有助于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之中,不再是被动地完成知识的接受,如此一来,便能够真正地实现角色的转变。但其实上,在此过程之中,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理解,这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会带来与以往课堂学习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与此同时,还能够起到锻炼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作用。当然,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中,也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知识学习能力地看待,并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造性。事实证明,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实行课堂翻转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还能够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从而真正地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2.3 实现课堂知识拓展,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对于初中阶段的教学来说,语文这一学科的讲解并不仅仅是围绕教材的内容来开展,在此过程中,知识的拓展也存在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及地位。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适当地增加知识的拓展,从而真正地帮助学生在中国文化的过程之中吸取更加丰富的知识营养,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4]。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古诗文时,通常会采取背景介绍、延伸阅读以及知识点拓展等等一些方式来面向学生进行知识拓展教学。知识拓展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及掌握,还能够进一步增加学生自身内在的文化修养,并且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及生活之中对其产生更好的理解及应用。例如,在学习《富贵不能淫》这一篇文章的相关内容时,在初中语文的教材之中,对于孟子的介绍只是简单的几句,也正是这样便导致学生对于文章创作者的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正是这样,限制了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但其实上,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孟子生平以及在世期间的主要作品,除此之外,也可以为学生讲解后人对于孟子的主要评价,在此过程中,将有助于学生对孟子产生更加丰富的认知。通过为学生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促使学生在对作者以及背景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在内容讲解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适当地为学生讲解一些重点的古诗文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之上补充相同类型的语文知识点,这样一来将能够进一步增加学生对于文言文知识的储备。事实证明,在古筝教学的过程之中,通过借助上述的这些课堂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及掌握,与此同时,还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文化素养以及文化内涵的提升。

2.4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语文这一学科的内容往往具备相对较强的生动性,也就是说,在简单的文字背后往往包含着丰富多彩的万千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进行知识的呈现,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具体感知,还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之中所蕴含的美的部分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并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时,在此过程中,一些学生会反映到在对古诗词进行鉴赏时,会存在理解不到位的这一现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便是依据学生所存在的这一问题,并且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及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个手段,运用视频播放,来为学生呈现古诗词中所描绘的世界,通过借助音频播放还能够有效的为学生营造出与其意境相同的课堂环境。事实证明,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够进一步增加学生对于古诗词意境以及意象的感知。当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也可以挑选合适的机会来组织学生对其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描绘,这样一来,便能够将理解感知层面的审美感受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审美创造,在此过程之中,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以及转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其关键在于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的任何环节,教师都需要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之上,通过落实上述的教学途径,能够有效地构建适合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课堂,并促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水平以及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素养内容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