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比较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23-01-23 23:53
今天 2022年23期
关键词:杜甫阅读教学文章

周 香

(绵阳市丰谷小学 四川 绵阳 621000)

引言

比较,是了解事物特征的最好办法;比较阅读是将内容相同或形态相似的文章,或相对的两篇甚至两篇以上的文章放到在一起,并加以对照着读;这样的阅读形式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眼界,活跃学生思想,还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更为深入透彻。比较阅读正在逐渐走入课堂,以比较阅读法为代表的阅读教学方法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又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开阔,思维层次的加深,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学生对文字的感受理解能力。

1.比较阅读在学校语文教育中的意义

采用比较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范围,且调动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兴趣,从而发展小学生的语言智慧,并最终在培养小学语文专业素质的基础上,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对语文教学事业的日益关注,对语文教育事业也赋予了更高的关注。不过,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在实践课程中,阅读教学的实现时间很少。很多小学生往往只是忙于对数学、英语、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对自身阅读知识的拓展缺乏关注。在这样的状况下,他们的阅读接触面比较小,早已不能适应自身成长需要了;而通过比较阅读教学能够提高每个学生进行读写练习的机会点,并经过比较分析后,使学生掌握到更多的语文阅读基本知识,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认识面。同时,采用比较阅读法还可以充分满足学习者的兴趣,从而激发起其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浓厚兴趣,并指导学习者逐渐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最后逐渐形成了相应的读写能力。最后,通过采用对比阅读法教学中对不同类别、甚至是同类别不同篇章所进行的分类,其目的可以在丰富学生认识层次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比较深刻的语文思维,同时也通过反思与剖析来总结出学生阅读的规律与窍门,并以此达到对学生智慧的全面开发。[1]

2.对不同的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对比

语文教师要将阅读材料的收集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来进行具体阅读素材的整理和分析。师生合作共同按照比较阅读法的使用原则将阅读材料进行分组和挑选,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方便学生进行内容对比和分析。比较阅读可以从内容的方向进行横向对比,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首先应该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情况,如何看待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分析段落的优缺点,在做好以上的研究调查之后再确定教学计划,并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章。[2]老师则需要逐步引导学生共同去读,从多方面剖析文章,了解文中所运用的技法与情感色彩,提高对文章的领悟才能。而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阅读材料之间的关联性,保证两者之间有某种共同的吸引力可以指引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研究,帮助学生形成个人化的阅读技巧。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对比两篇故事的整体发展脉络,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掌握故事想要传递的核心精神。

比如,对学校教材上的两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和《画蛇添足》,经过阅读要使学生知道不能将一个偶尔出现的事物,当作一个会不断出现的事物,对于意想不到的事物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从题材上分析对比,领悟对比技巧带来的不同体验。同时为了让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教师会让学生选择具体的事件进行对比。在守株待兔中的种田人,偶尔获得了一头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以后就丢下了耙头,终日守在树桩边上等它,结果却一直未能获得野兔,种地就荒了。在画蛇添足中一个人准备饮酒,但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蛇画脚。但蛇本来就没有脚,于是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没有喝到那壶酒。把其中不同的文章内容加以比较,也更易于让学生品悟到其中的真谛,办什么事都要有具体的要求与标准,不必多此一举,也不必盲目乐观,不然或许会有得不偿失而导致错误,从而提高自身的领悟能力和阅读水平。

3.对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对比

同一作者在各个时代的创作含义,风格都不一样,对比分析同一作者的各种创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认识作者的思想变化,性格特征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特色。当选择同一作家的不同文章时,教师也应及时了解到当代学生能够接受和欣赏的作者,有些作者的文章对学生来说还是显得比较晦涩难懂,那么教师就不应该选取这样的文章去进行阅读对比分析。但是总体来说,大多数时候教师常用诗歌做对比分析,比如说李白和杜甫等人,因为他们的诗歌通常易读好懂,且用词华美贴切,诵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现实应用价值也非常高。[3]人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同样作品也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歌是分阶段的,同时也体现出了盛唐时期、由盛转衰时期、中晚唐时期的历史风貌。通过不同作者对比、不同作品的对比,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更加深入,掌握更多的阅读知识。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才能提高比较阅读法的运用效率。

因此,在教学杜甫的《绝句》时,很有必要让学生先了解一下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在公元七五九年,杜甫因感到当时政局黑暗,毅然辞官,一路西下,经秦州、同谷等地到达了四川省成都市,居浣花溪畔,并在此处设立了草堂一所,在成都活动了将近四年的时光。公元七六二年,唐朝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曾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军得到了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又重返了成都草堂。在当时,他的心境也很好,对于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就写出了这一篇即景小诗。从何处能够体会到作者在经历了奔波流离以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境呢?常言道:一切景语皆情语。初春明媚的太阳下,浣花溪一带明丽灿烂的春景——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以及浓烈的花色花香。这片大好的春景下一动一静的生灵:衔泥飞燕,静睡鸳鸯钺,组成了一个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和谐统一的画面,而这正是作者此时的心情。

此外,与杜甫有关的另一首诗歌《春望》可以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生际遇,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在灵武(今属宁夏),世为肃宗,并改朝换代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政府,结果不巧在路上被叛兵俘获,又因官位卑微而未被关押。至德二年春,置身于陷落区的杜甫亲眼目睹了长安城一番萧条零落的情景,百感交流,遂写出了这篇传唱千古的名篇。通过与其相关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真实而又富有变化的作者,从而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教师要本着循序渐进的态度进行比较阅读活动,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通过类似的比较阅读,能够成为知识面更广,对阅读更有热情和积极求索的新一代学生。针对同一作家不同写作时期的作品进行分析和对比,可以了解其成长经历和写作经历;学生也可以从中读出更多的内容,同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进而和作品对话,和作者沟通,和教师交流。[4]

4.同主题文本的比较阅读

对于同一个主题不同的表达方式,笔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跨越年段、跨学期整合的比较阅读策略:

首先,将同主题同体裁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

例如,在抒发思乡题材的文章中,作者首先将李白《静夜思》与高年段《十五夜望月》这两句古诗词进行对比,并用“支点”式的建构来指导同学们的思想,由此可以确定《静夜思》中的“月色照人”到“垂首思乡”,采取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而《十五夜望月》,却是用了一种旁观者的方式,以“白树栖居”来渲染画面,而在抒情上,他明明在想着一个人,却偏偏要说出“秋思落在何处”,把对月怀远的爱意表达的淋漓尽致,委婉动人。这样,既加深了同学们在不同的文本中运用多种阅读方式来理解他们的目的和情感,又使他们懂得了在各种文化环境中欣赏诗歌。

其次,将同主题不同体裁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

部教版六上钟璞的《丁香结》和部教版六下的第十课的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都采用的是托物言志这一抒情方式,然而,语篇的类型又有区别。在这三篇古代诗词的教学中,作者建构了“将你所学到的以物论情的作品与这三篇作品的区别”和“以你的心灵寄托”为轴心,来进行这节课的授课。不同体裁文本比较,同学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话题和表达的方法。作者乘胜追击,建立起了“二个支撑点”,引导同学们从“物”和“志”的共同性入手,其次是描写的切入点是什么,具体实施,练画,写作关键词,进行课堂沟通探讨,把自己的创作从选材、表达、主题三方面和文章进行对比,激发他们学习以“托物”为艺术手段,深入把握托物言意这一抒情方式的关键点。最后,作者又一次以“托物言志”作为一个“支撑点”,来撬动学生的“发散性”思考,延伸“文化”的联系。以梅,兰,竹,菊为切入点,扩展了传统的文化语境中的象征意蕴,体会到作家在各种文化中的异样情感。可以看出,作者在“题材”与“主题”上进行了对比解读,以“支点式”作为中介,打开了“教化”的“黑洞”,引导孩子从立体式、多方位的发展和探索,建构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学习战略,开拓多种学习方式,使其在教科书的支撑下,螺旋与发散性的并进,使其成为真正的“深读”。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老师针对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和阅读素质培育的需要,选取了有针对性的阅读方式,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阅读效率。针对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问题,师生进行了积极的应对。合理选择阅读素材,营造阅读氛围,开展比较阅读活动,都是教师未来的探索方向。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发挥了积极的影响。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比较阅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会更加普遍和高效。

猜你喜欢
杜甫阅读教学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杜甫改诗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绝句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