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 体现自主
——浅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01-23 23:53窦文虎
今天 2022年23期
关键词:重难点高中化学化学

窦文虎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 重庆 400039)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积极推进微课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经课堂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微课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使得学生的学习也不再受到地点、课堂的限制,真正完成了高中化学的高效率学习。

1.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有助于促进教学形式的创新。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效突破了传统化学课堂中教学模式的束缚,给传统化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尤其是针对一些比较抽象化学知识点、化学实验教学时,通过微课的方式,使得化学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口头讲解的模式中,真正实现了化学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1]。

其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针对高中化学这一学科来说,知识点多而繁琐,且系统性薄弱。同时,在学科素养下,学生唯有熟练掌握化学教材上的内容,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熟练应用。在以往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致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不佳。而通过化学微课的应用,可利用微课视频的方式,将抽象的化学知识点,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可结合化学微课,针对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具备查漏补缺的微课,也可设计拓展和补充性的化学微课,使得学生课下利用微课巩固所学的知识。久而久之,在化学微课的引导下,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也随之提升。

最后,有助于学生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基于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研究对象基本上是宏观物质、微观粒子,且化学知识具备极强的抽象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也常常丧失化学学习兴趣。而通过微课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可借助电脑软件将原本抽象、难以观察的化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如此,不仅完成了化学知识的高效学习,也促使学生在化学微课的引导下,唤醒了自身的化学学习兴趣[2]。

2.做好前期分析,科学设计化学微课

面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化学新课程标准下的要求,教师在设计化学微课之前,还应做好充足的前期分析工作。具体来说,必须要对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解读,明确教学重难点,选定微课的内容;接着,做好学情分析。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设计化学微课时,还应提前了解高中生已有化学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认知思维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等,设计出与高中生认知发展区相契合的微课视频。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化学微课之前,就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等,对这一模块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解读,即:利用化合价升降,对其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判断;利用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找到其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并对中学阶段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列举出来;之后,又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了分析,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贯穿整个化学教学的始终,在整个化学学习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在这一节内容中,涵盖了初中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化合价、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知识,同时,这部分内容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具备一定的层次性、递进性;最后,结合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素养、合作交流能力、信息加工和分析能力等,设计出高质量的化学微课。

3.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 微课导入,奠定高效课堂基础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虽然课堂导入占据的比例非常少,但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奠定了整节课的基调。鉴于传统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的现状,可充分借助化学微课这一方式,优化化学课堂导入形式,促使学生在化学微课的引导下,以更加积极主动地态度参与到高中化学学习中。基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高中生的化学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认知思维特点等,精心设计导入型的化学微课。之后,在具体的教学中,以化学微课作为切入点,使得学生在化学微课的引导下,更好地参与到化学学习中。例如,在《离子反应》的教学中,为了提升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就以“离子反应”的化学实验作为切入点,给学生录制了一个长度为10 分钟的微课,并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一导入模式中,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简单地回顾,了解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等相关概念,并在“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中,唤醒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了自身的科学态度和素养。如此,通过导入型的化学微课,不仅提升了课堂导入的有效性,也促使学生在微课导入中,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真正完成了高中化学的高效学习。

3.2 微课化解重难点

基于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大量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点,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滋生出厌烦的情绪。面对这一现状,以往教师基本上都是通过反复讲解、练习训练的模式进行,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也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鉴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就可围绕学生在学习中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精心设计化学微课,以生动、形象的视频将其展示出来,使得学生在直观感知中,完成化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同时,在微课的辅助下,还可围绕化学学习中的重难点,补充与其相关的内容,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重难点。另外,在化学微课的辅助下,教师还可以将重难点微课上传到相关的平台上,学生还可结合自己的学习需求,在课下通过反复观看,最终完成化学重难点知识的深度理解。例如,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教学中,物质在反应过程中的原子运动方向、化合价的变化都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由于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属于微观内容,单纯地依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知识点。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在深化教学重难点时,就据此设计了化学微课,将这些微观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了模型构建,借助仿真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此,学生在化学微课的引导下,真正理解了这一化学知识点,提升了高中化学的学习效果。

3.3 设计微课,促进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化学学科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化学知识的影子。同时,在化学核心素养下,也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鉴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唯有践行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将化学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真正促进化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致使这一教学模式实施效果不佳。鉴于此,就可充分借助化学微课的方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搜集到的生活化的素材进行整合,制作成为化学微课,并在最佳的时机内融入微课,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对微课中呈现的生活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最终实现化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真正提升化学知识的高效学习。例如,在《电化学基础》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就结合教学内容,搜集了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和问题,设计了生活化的微课:家中的铁锅在遇到水之后,常常出现生锈的现象。待到学生完成视频观察之后,将相关的问题呈现出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如此一来,通过微课补充生活元素,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促使学生在生活化微课的引导下,促进了化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4 设计复习微课,构建知识框架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化学知识点繁琐、分散,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出现遗忘的现象。鉴于此,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必须要带领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确保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真正提升高中化学学习效果。鉴于传统高中化学课后复习效果不佳的现状,就可充分借助微课这一方式,设计复习型的化学微课,借助微课视频的方式,围绕化学知识关键点、线索,坚持“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原则,经过系统化的复习,逐渐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体系。例如,在《元素周期表》相关内容教学之后,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后就围绕这一部分的知识点,给学生设计了相关的微课,对相关的化学元素进行了系统化的讲解。如此,学生即可在复习型微课的引导下,深化所学的知识,并构建其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真正提升高中化学课后复习效果。

另外,在设计复习型微课的过程中,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结合当前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的现状,就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化学学习需求,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化学复习视频,以便于学生在课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视频进行复习。例如,在《化学键和化学反应》的复习环节中,就坚持了“因材施教”的理念,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复习视频:针对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设计复习微课时,侧重于核心知识巩固,以及典型的练习题目;针对学困生来说,在设计复习微课时,就融入了生活例子等,旨在加深核心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在设计复习微课时,就增加了拓展性知识,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如此一来,真正提升了高中化学课后复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倍数化学教师青睐,并在化学课堂中彰显出显著的应用价值。鉴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唯有摒除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化学学科素养、教学内容,设计出与学情相契合的微课视频,并将其合理应用到课堂教学的导入、重难点、实践、复习中,真正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重难点高中化学化学
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