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引导参与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2023-01-23 23:53
今天 2022年23期
关键词:学科体育过程

张 万

(白银市景泰县第二小学 甘肃 白银 730400)

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体育教育为了让学生能够迅速地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兴趣是引导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活动的重要心理引导倾向,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抑制了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学生的学习过程过于单调,会导致学生的兴趣爱好受到影响。学生的情绪低落,产生消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营造轻松和谐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平等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机会。

1.小学体育学科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小学作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身体发育,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体育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

首先,通过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培养学生健康习惯,及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运动。而通过运动可以使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如果从小学阶段学生积极与体育锻炼,在长期的锻炼的过程中,学生会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学生的身体发育有着积极的作用。其次,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要求学生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不断坚持。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可以让学生懂得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再者,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学生比较喜欢娱乐活动和竞赛,而体育学科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心态放松,缓解学生因学习而形成的压力。最后,小学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良好交际能力。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参与一些团体类的活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接力赛等项目。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体育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当中,学生逐渐具备团队意识。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2.小学体育学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对策

2.1 构建和谐局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态度和蔼可亲,课程讲解生动形象,以优美的方式进行教学示范,可以让学生心情愉悦活跃课堂氛围。体育学科教学是让学生参与各种运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并快速的学习体育知识,掌握教师所讲述的动作,并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学会创新运用。如果体育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师生之间关系不够融洽,势必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就会显得无比低落,甚至情绪低落。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并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需要把握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和个人的情感状态和肢体语言,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氛围。

例如,许多学生在学习新的动作或练习的过程当中,会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就需要运用亲切的语言形式进行鼓励,或给予学生信任的目光。通过反复性的示范,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寻找到无法掌握动作的原因所在,增强学生的运动自信心。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些进步之后,教师要及时的表扬和肯定。通过一系列的肢体语言,使学生获得满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当然,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并不意味着课堂并不严肃谨慎,教师需要确保教学的严谨性,同时也让整个课堂变得和谐融洽,这也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

2.2 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科学引导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不难发现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好胜心较强的阶段,学生更喜欢一些较为新鲜的事物。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所欠缺,对于体育知识的认知比较浅显,许多学生感受不到体育学习的重要作用,对体育学习缺乏兴趣。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体育学习的重要作用,并对体育项目充满兴趣,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例如,学生在进行队列练习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喜欢游戏活动的特点,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小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渐的了解到队列队形的作用,以如何迅速地进行列队,教师可以组织迅速集合的游戏,并制定相应的规则,让学生在教师发出信号时,迅速地作出相应的动作,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队形。在此过程中,禁止学生相互推挤,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合作共赢。当然在游戏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很难理解游戏规则。教师需要进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游戏规则,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小的游戏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3 创设恰当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虽然学生进入到中高年级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但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的进行照本宣科,让学生理解理论的知识或掌握运动技巧,会让整个课堂显得比较机械课堂氛围,也无比的沉闷。很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会影响整体教学质量。教师在其教过学过程中,要合理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选择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活跃教学氛围。而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情境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理论知识把握运动技巧。例如,学生在学习接力赛相关知识时,可以给学生创设“草原运动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扮演成为各种小动物,让学生结合小动物的特点进行接力赛,并给予比赛胜利的队伍适当的奖励。首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然后让小组成员相距50 米,之后教师发出起跑命令,前排的学生以小动物的姿态参与奔跑到达下一名同学,将接力棒交出。紧接着下一名同学以动物的姿态奔跑,直到四名队友跑完全程,获胜的队伍教师给予奖励。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活跃的氛围,学生对于接力赛产生浓厚兴趣,并自主的了解接力赛的运动规则和运动技巧。

2.4 选择灵活性的体育教学方式

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运动技巧,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教师往往让学生进行反复性的练习,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当前的教学环境,教师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方法的因素丰富多样,如器材、硬件设施等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同样也是体育教学的前提。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场所,教学器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知识技能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所选择的教学场地和器材需要合适恰当,从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同样的学生运动技巧的掌握基础是教师优化教学方式的起点。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体育技巧和学生已掌握的运动技巧之间有着一定整体性差异,也具备一定的各学校差异。这种要求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经常的运用,一些对比教学和游戏教学以及竞赛教学法,使得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以增加体育教学趣味性。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2.5 合理利用激励性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参与学习时,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及时的纠正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当学生有所进步时,教师需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和肯定,如此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勤奋、刻苦等方面的精神,给予适当的表扬,之后再提出一些恰当的建议。当然,这种建议方式要做到委婉,让学生欣然接受。之后在教师的帮助和鼓励下,让学生迅速地掌握运动要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学好知识,不会意识到自己出现错误。他们只会认为自己通过不断地努力会做得更好。通过激励性的语言或肢体动作,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6 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结合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要求,教师需要积极地对体育课程进行优化和改革,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当的组织教学活动。在活动课程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学生喜欢的体育娱乐形式或体育竞赛形式,以体现体育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题的特点,从而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常学生比较喜欢球类,跳绳以及竞赛等项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特点,选择多种活动形式,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鼓励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实践,从而了解体育竞赛的规则,掌握更多竞赛相关的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锻炼意识,是现阶段素质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通过各种丰富多样的教学途径,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可以得到综合性的发展,也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学科体育过程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超学科”来啦
我们的“体育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