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风花雪月的记忆

2023-01-23 00:57江惠春
闽南风 2022年12期
关键词:圣境游历雪峰

江惠春

旅行,实际上是一种心灵的游历。当渴望和憧憬在想象力的燃烧下,灿灿地绽放成激情的时候,那般的游历,才能真正地忘我,忘记所有与心情无关的细节,让风景将自己融合成美丽的一部分,化为山川河流、漠野晴空、夕日飞霞、前尘往事,渲染成记忆中的风花雪月。

这样的游历,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是每一次的旅行,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通过旅行,找到如梦如幻般的感觉。有一些游历,是你身不由己时猝然而行;有一些心情,在毫不经意间,悄悄地控制着你。来不及准备,也不及摆脱,便已结束,只留下一种昏昏然的感觉。但结束的是一段时空的定格,我们不知道,记忆会经过多长的时间,发酵成酒,在什么的时刻,迸发而出,挟香似风,让你再次沉醉。所以,我们只能耐心地收藏、等待。等待一个像今天这样的风狂雨骤、孤独感潜生的时刻,让已经酿成、醇化的某段记忆,自由地弥漫在心头。

思维是不可控的,思维的走向有时奇怪得让人感到复杂和无奈,就如此时,凝望着台风在窗外摧花摘叶,在我脑中重映的,居然是大理、丽江的风花雪月。从昆明车行半日,到达大理时,已是黄昏。看不到落日,看不到飞霞,九月的风带着凉意拂面而来,天空明净如秋水,清澈得能透出一个人的心灵。我的心亦像一湾秋水般闲适明净,在这个黄昏与大理一起融入到这片暖暖的光影之中。

上关风与下关花,苍山雪和洱海月。大理或许是全世界惟一将风花雪月的寓义,如此具体而形象地物化的地方吧。但即便是大理,也无法随心所欲地沉迷在风花雪月之中。晚饭后,在暮色浸染的秋光中散步。九月的大理,虽然明月高悬,清风托体,那传说中的下关花与苍山雪,却是求无可求了。自然与人事何其相似,大理能汇集风花雪月,却也无法让风花雪月同时呈现。如同人生的某些境遇,能在想象中前进,却是始终无法遂心而为。于是清风何用,明月何用,纵有花影如魅,飘雪似羽,又有何用。大理,也许只是寄托想象与情感的地方罢了。而丽江才是真正值得托腮相视的浪漫之都。因此,我心中真正的期望,依然如同眼前的路,不断地延伸着。

进入丽江,便可遥遥地望见矗立在蔚蓝天幕中的玉龙雪山。有云如带,有雪如塑,有烟似凝,有月若冰。我被震撼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纯净和伟岸,我无法描述。在黑龙潭绿树青山的倒影中,天边的那一抹白,让人凝神而不忍移目。有景如斯,如何不能忘我。那一刻,我觉得我是飞扬的柳絮,轻快地逐风;是水中的一尾鱼,自由地游弋;是风中的一粒尘,飘落无憾;是南来的一阵风,奔向圣境。那一刻,我丢失了形骸,也丢失了思念。或者,那是精神已经被融化了,自然主宰一切的时刻吧。

是的,人就是自然主宰下的一种动物,包括精神。自然界,可以用它所塑造的一切氛围来主宰精神,包括人事。丽江古城,便是另一种氛围了。游人如鲫,嘈杂若市,商店、酒吧和吆喝着的、跳动着的、招揽着的、迷醉着的、淡漠着的、自言自语着的、痴着的、算计着的、沉默着的、迷恋着的、张扬着的、表演着的各式各样的人等,演绎各种各样的事态,让人瞬间从圣境中跌入脂粉市味弥漫的俗世,所有人都不能免俗。猝然间也让我从清梦中坠入昏然不知所向的浊梦。我不再是一阵风、一粒尘、一尾鱼、一片柳絮,我只是一个有点发愣地东张西望的女子。我在寻找,寻找年轻的影像。我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努力地让我的想象定格成一个又一个的镜头。四周身形如幻,光影如魅,让我目眩神迷。

坐在小河的青石上,任风轻轻拂过发梢,行走在无人的小径上,听风吹过竹叶的沙沙;暂立于长满青苔的老石前,用手抚摸岁月的痕迹;乃至于发痴在一片绿藤之下,恍恍惚惚地想起某人和某段时光,无不令人感于物态而钟情。那是一种不能自已的失神,无法表述的诗意融合,直到深陷于离去后的迷恋之中。我漫无目的地思想着,漫无目的地张望着,漫无目的地把镜头对准了河里的游鱼,那一尾、两尾乃至成群的,在幽暗的水草间自由穿行的红色小鱼。但我已无法再次成为它们了,我不知道它们的心情,不知道它们在这扰扰喧市中,心情是否能够如同黑龙潭的游鱼一般纯净,我只知道我已不能。

或许,俗世之中的情愫便是如此吧,繁华而嘈杂,纷乱得让人迷茫。浪漫之都的丽江古城,也许比较适合的是情欲与放纵的欢乐。即使小桥流水,即使木頂砖屋,即使青石黄苔,即使如同我一般,带着各种各样梦想的人,在刻意营造的古香古色中迷醉。而纯净的精神一定是属于纯净的世界。走下玉龙雪山的缆车时,我知道我来对了。白茫茫的白雪之上,弥漫着白茫茫的云雾。一阵风吹来,便是一片纯净的蓝天。如同心门敞开的瞬间,呈出的那一片蓝。这里是最适合思念的地方,是我追求的世界。我奔跑着,兴奋着,对着雪峰傻傻地笑着。

雪峰皑皑,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那是一片无人登及的圣洁境界,是可望而永远不可及的地方。而属于精神的世界,正是因为可望而永远不可及,独具魅力。明知不可及,我们依然会去攀登;有些境界,明知不可到达,我们依然会努力地去追求。我知道,当我静静地看着玉龙雪山时,她其实同样静静地看着我。我也知道,在眼前的山川美景前,你我皆是过客。我将尽可能地接近心中的圣境,如同我想尽可能地走近心中的那份最深的感情。沿着栈道,我是一个兴奋的女子,时不时凝神仰望,时不时咧嘴而笑,时不时地倚在栏前喃喃自语。我在这无尽的空间里与自然亲切地交流,无所阻碍,无所顾忌。风吹来,我的游目骋怀也可以感受到雪山的寂聊和时光的悲怆吧,那是一种天人一体的境界,是古贤人的孜孜追求。

4680米,这是我所能到达的最高度了。置身于冰川之中,置身于云雾之上,置身于雪顶的身旁,在有遗世独立的浪漫与优雅,仿佛在最遥远的天边。雪山上的阳光与星空美到像是神迹的遗留,四野茫茫,极目所至,再无山峰高过此峰。登顶的乐趣,莫过于居高的孤独了,这不是一种征服感,而是一种可以用心去享受的孤独。我张开双臂,让心在峰间飞翔,日月星辰似乎触手可及,闭上眼睛,那一刻时间仿佛都缓慢了下来。无比接近的蓝天白云,适合去放纵情感,适合带着爱情的梦想在雪峰之上感受心中最深的真情。整个世界似乎都与你无关,蓝天白云,雪山湖泊,感受人生的孤独。人的心情,有时候是很复杂的,种种感受如天马行空,倏尔去来,我们会很不自觉地让心情融于景,融于境,融于诗,融于各种感官捕捉到的细微的变化中。恍然一悟中,我突然明白古人为什么要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了。物我两忘时,倏尔去来的,是自然万物风情在我心中的映象,那何尝是我的心情啊,那又何尝,一种愁绪?

最纯净的风景也有最温暖的关怀,大自然的辽阔与瑰丽令人震撼。宿在丽江的夜晚,是多梦的夜晚,梦得如化蝶的庄生,让我不知梦境与现实,界限在哪里。或许潜意识里,我何尝不是一位隐士,入得雪山,四顾茫然,白雪纷飞之中,我如同一位被点醒的俗人,有一种顿悟的感觉。但我毕竟只是一名尘世中的女子,在这里,我不是避世,只是享受着雪峰的静谧,只是随性游走,渴望在方寸之间来安放自己的心情,把生活过成自己内心欢喜的模样。?

4680米,留下一场风花雪月的记忆。行走在路上,我会把对生活的追求,寄予蓝天白云,寄予青山绿水。当我在闲逸之中,用笔记录下的片断思绪,会不会使这样的人生,在片刻之间就成了永恒?

猜你喜欢
圣境游历雪峰
观日台弄笛
周末骑行圣境山
要退休了
天崖圣境
看山是山?看山非山?
博物馆之探案游历
雪峰下的草场
蚂蚁帝国游历记
游历阳光西班牙
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