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

2023-01-24 12:52郑琼梅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政理论

郑琼梅

(武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6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为思政课进一步把脉定向,并首次明确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这一重要论断不仅从理论上深化了对思政课性质和功能的认识,也从实践上进一步明晰了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为此,思政课教师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这一重要论断,以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一、思政课“道理”的深刻内涵

“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2〕,“道理”二字普遍存在于中国人的心中、口中,是一种哲学真理观的中国式的朴素表达。作为中国哲学两大概念的“道”和“理”,蕴含着科学、丰富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实践观。道理既指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指事情或论点是非得失的情理、依据、办法。高校思政课讲的道理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深刻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的学理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3〕思政课讲的道理首先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学理。从历史依据来看,我国自创办高等教育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始终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培养人。1985年,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名义颁布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提出改革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强调要讲授“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并设置了新的“85方案”课程体系。2004年1月,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先后制定了思政课“05方案”、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马克思主义智库的设立、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突飞猛进,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和巩固。2018年,我国首次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 12.7 万人”〔4〕。

从时代价值来看,马克思主义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5〕。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来自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开拓创新;它改变着中国、影响着世界,是当今世界最根本的“大道理”。思政课的首要任务是擦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政课教师要讲好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指明人类通往“自由王国”的美好前景,由此提供给学生观察当今世界、展望未来世界的“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宏阔视野、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要讲好马克思主义首次创立了实现人民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发展,探究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自由而平等的理想社会,是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遵循;要讲好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指明社会主义经由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彰显马克思主义在推动历史前进中跨越时空的影响力;要讲好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非生搬硬套的教条的真谛,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活力的奥秘所在,引导学生正确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体系、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等,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理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6〕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要发挥政治引导的重要作用,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7〕这一根本问题。高校要充分发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意识形态宣导、教育功能,“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8〕。实践证明,在长期实践探索中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理,是思政课教学中最鲜活、最厚重的素材。为此,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政理阐释,从宏阔的历史视野中认真探究党的初心使命、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选择等“元问题”;从中西对比的国际视野中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独特优势、伟大成就、重大意义;从波澜壮阔的实践视野中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总之,思政课教师要讲好讲透、讲深讲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政理,以增进学生政治认同、坚定学生政治信仰。

“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没有越出阶级的道德”。〔9〕任何“价值中立”“政治淡化”的观点和做法不仅无益,甚至有害。强化价值引领、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是思政课教师必须要肩负的重要政治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将实现个人价值、个人理想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特征及其相较于西方价值观的显著优势,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做其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要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三)时代新人肩负历史重任的情理

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标。我国高等教育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反对派”“掘墓人”。早在延安时期,陕北公学的创办原则就是“七分政治,三分军事”。新中国成立以后,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道路和模式。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我们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0〕。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帮助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11〕。教育者要从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的历史维度,讲析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顽强拼搏的斗争品格等,传承红色基因、明晰责任使命;要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维度,讲清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等,坚定永远跟党走、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的信心;要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时刻牢记“国之大者”,时刻明确“责任是什么”,顽强奋斗、勇毅前行。

青年是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是民族复兴的根本希望。“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12〕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讲好其所蕴含的百余年来广大青年的奋斗故事,以引导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如抗战一代的青年,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不怕牺牲、浴血斗争,在刀光剑影、枪林弹雨中经受住生与死的考验;建设一代的青年致力于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改革一代的青年逐渐摆脱旧思想的束缚,拥抱一切新鲜的事物,在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勇立潮头、革故鼎新、敢闯敢干;新时代的青年自信自强、刚健有为,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能够冲得出来、顶得上去。总之,教育者要讲好一代代青年将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征程上的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行,以激励时代新人接过历史接力棒,用自己的脊梁撑起国家的未来。

二、思政课讲道理的逻辑归因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一重要论断,充分彰显了思政课的时代价值。实践中,要明确思政课讲道理“从何而来”“因何而讲”等问题,即要明确思政课讲道理的逻辑归因。概而言之,这一论断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契合大学教育的内在规律、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大学生处于人生“拔节孕穗”阶段,是有价值取向、情感体验的能动主体。一方面,根据皮亚杰的认知阶段理论可知,他们的思维已具备抽象逻辑推理水平,理性思考能力大大增强;根据道德认知理论可知,他们有能力根据公正标准进行道德判断。另一方面,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00后”大学生,虽然善于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信息,但也极易受到充斥于网络的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处于价值观重塑“窗口期”的大学生,对复杂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片面或不成熟,不可避免地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更加需要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引导〔12〕。面对学生存在的思想困惑,教师如果刻意回避问题、故意遮掩矛盾,不仅不能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还会因为一些错误观点没有得到及时修正而慢慢滋长、固化,进而影响其健康成长。

传马克思主义之“道”,解学生心中之“惑”。思政课教师“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要有直面问题的胆气、理直气壮的底气,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敢于亮身份、亮观点,主动发声、主动亮剑,直面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讲真话、讲正话,抵杂音、抵噪音,营造“风清气正”“春风化雨”的育人环境,引导学生坚持理想、坚定信念、坚守情操,“向高尚的道德聚拢,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13〕。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守正创新、讲“理”传“道,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国梦教育等主题内容的纵横比较,析事明理,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理论、情感、价值、精神等传授给学生。在沟通心灵、启迪智慧、激发思考中,“小麦灌浆期”的青年学子要深入思考、理性接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等“道理”,并在实践中自觉践行这些“道理”。

(二)契合大学教育的内在规律

“道可道,非常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是“求知”的地方,是“学生修养高尚品格”的地方。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字的本义是“路”“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由此再引申为“规律 ”“ 原 则 ”“ 学 说”“ 道 德 ”“ 道 理 ”及“ 政 治 主 张 ”“思想体系”等。再从“水道”“河道”引申出“疏通”“教导”“引导”“开导”等意。儒家之道看重“人道”,强调人的思想志向、道德理想,强调人之为人的基本的规定、途径、方法,强调人类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社会导向。思政课教师要通过讲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道理背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转化、内化为学生能够接受、理解的为人处世、做人做事的“小道理”,从而使其更加坚定理论自觉、行动自觉,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的本意是纹理,引申为义理、事理等,表现在“知识、学问、理论”层面,是事物的规律、道理,具有知识性、思想性、稳定性、深刻性、逻辑性等特征。西方哲学所提倡的“理”是通过逻辑推理、实证研究、驳伪辨难来获得的真理和原理。“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理”具有普适性,无事不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宋朝的哲学称之为“道学”,又叫“理学”,“道”“理”并称成为“道理”。大学本质上是一个主要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术共同体”。纵览世界大学史的历史和实践,“讲理”是大学的基本活动、基本内容、基本信念和生命,是大学存在、延续的根本原因。思政课教师只有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讲理”,引导学生去论证社会事件和人们的思想行为是否合“道”合“理”,学生才能够理解、认同教育中的基本理论、原理、原则、道理,才能形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并外化于行。

(三)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

“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14〕当今时代,一方面,我们要有讲理的底蕴和底气。经过长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探索、开辟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古老的中华民族生机勃发,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15〕。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世瞩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使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以深厚的底蕴、深刻的底气解读中国奇迹、讲述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之理。另一方面,我们要有讲理的迫切。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对西方话语霸权构成了威胁、挑战,“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论”等论调不绝于耳。西方有些媒体和政客以所谓“普世价值观”推行其“软权力”战略意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作“幽灵”进行“围剿”“抹黑”,甚至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培养“第五纵队”。在国际舆论场中,“西强我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16〕4面对失语就要“挨骂”的困境,思政课要在各种文化激荡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守住意识形态的底线,以摆脱“挨骂”的局面;要扎根中国大地,科学回答中国、世界、人民及时代之问,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占领真理和道义上的“制高点”,以期为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传播力提供思想理论支撑。

三、思政课讲道理的实践理路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如何讲好道理,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即要有“学”“术”“道”。思政课教师要当好“大先生”,讲深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树立“大历史观”,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理,善用“大思政课”,讲活时代新人肩负历史重任的情理。

(一)当好“大先生”,讲深学理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6〕10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专业性紧密联系,其学术深度、广度及含金量不亚于其他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用深刻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使其能够从知识、逻辑、价值、方法等多个层面接受并认同所讲道理。“善学者尽其理”,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是思政课教师的“看家本领”,是思政课教学的“压舱石”。思政课教师要克服本领恐慌,首先必须勤于“问道”。经典著作是理论的重要载体,为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深耕经典著作,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把握其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其次,教师要在真懂、真信、真用的基础上,遵循大中小学思政课螺旋上升规律,善用深厚的学术讲深道理,清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深刻阐发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思想内涵、时代价值,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思想渊源、理论依据,拉近与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距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之理,建立起理论与现实意义的内在联系,以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所以必然。

思政课教师要想成为“经师”和“人师”统一的好老师、“大先生”,必须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层面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点要求,为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方向。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首先,“政治要强”。思政课教师要有正确而坚定的信仰,做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擦亮慧眼”,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其次,“情怀要深”。思政课教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敬畏之心、挚爱之意,心中始终装着国家和民族,关注时代、关照社会、关爱学生,讲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再次,“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要堂堂正正,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课上课下、网上网下言行一致,努力使自己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二)树立”大历史观”,讲透政理

“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1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文明史、世界历史发展史高度,多次提及“大历史”或“大历史观”,强调要善于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18〕。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中,要有5 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100余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思政课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14〕。教师在树立大历史观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理的过程中,既要善于从纵向的长视角将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把握连续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统一,也要善于从横向的宽视角将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联通起来,把握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还要善于从整体的全视角将主流主线、主题本质融通起来,把握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有机统一。

大历史观既是看待历史发展的世界观,也是探究现实指向的方法论。新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国博弈不断深化,历史虚无主义借助互联网,或披着学术和自由的外衣,或借着微博微信、影视抖音、表情包、内涵段子等,“分析”“解读”“重构”历史,娱乐化碎片化传播内容,肆意歪曲党史、国史,丑化英雄人物,贬损、篡改党领导人民群众的奋斗史、发展史,试图以个体记忆来取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共识,试图解构主流价值观、社会共同情感,试图从根本上否定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立破并举、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从理论层面剖析错误思潮的本质,回击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消解,以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和思想免疫力。

(三)善用“大思政课”,讲活情理

思政课是触动心灵的课程,教育者不能视受教育者为“容器”,仅当坐而论道的“传声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这一论断为思政课善用“大”资源、汇聚“大”合力指明了方向。宏大的时代、火热的实践、生动的现实,为讲好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的事实、丰富的素材、经典的案例。心中有学生,思政课教师就能够自觉、灵活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社会热点、教学重难点与学生关注点有机结合,发自内心关注学生、关照学生、关爱学生,情真意切地讲好中国故事,将火热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融入课堂中。理论因与实践高度融合而鲜活灵动、真实可感,也因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而心灵相通、同频共振,能够激励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思政课是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发展规律的“大学问”,需要汇合育人主体、载体、资源,形成思政育人的“大同心圆”。一方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7〕这一根本问题,不是思政课教师的“独角戏”,需要全党全社会、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解答,以破解思政课“孤岛”困境,进而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良好育人环境。笔者认为,具有高度政治敏锐力的政工干部、共青团干部是“先锋队”,思政课及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是“播种机”,社会各界优秀人士是“流量密码”。另一方面,要突破传统时空的限制。思政课教师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既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陈列馆、科技馆、体验馆、爱国主义教育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现实发生地”,通过场域化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观察、实践、体验和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等途径,让高大上的抽象理论走向接地气的具体生活,实现教学由“空对空”走向“心连心”,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寒暑假实践调查、志愿服务、扶贫支教、参与生产劳动等活动,让学生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丈量祖国大地、发现中国精神、听取人民呼声、感受时代脉搏,在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中实现知行合一。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思政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