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老龄化制约及化解启示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分析

2023-01-25 02:55□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老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田 涛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分析我国农村人口问题的基本理论参照。与马尔萨斯将人口问题看作纯粹的自然规律不同,马克思将人口问题的本质看作是社会关系。人类自身的生产应与物质生产相适应才能有利于社会有机体的运行。对于老龄化的中国乡村,物质资料的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婚育人口基数小、新生人口数量少,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低就业率和低龄化是农村就业的主要特点。农村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为生产能力和人口现状不适应,乡村振兴可依据该矛盾进行协调。

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农村人口无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对农村人口的现状分析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功课。正确认识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农村的发展大局,同时也是运用人口理论进行分析的数据支撑。

(一)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高于城镇。随着城市对农村青年人口的吸纳,农村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于城镇化。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农村老龄人口比重分别为7.81%、8.70%、10.90%、14.98%,分别高于城镇0.7、0.5、1.2、3.39个百分点。2021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从全国看,乡村60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为23.81%,比城镇高出7.99个百分点。城乡老龄人口的比重差异越来越大,农村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本身人口问题带来的挑战。

(二)农村老年人口性别比特征:女性多于男性。近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男性人口总数高于女性人口总数,但这个特征在老年群体中却呈相反状态。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男性老年人口寿命在原有基础上延长,相应地其人口比重也得到提高,但是数量上仍然低于女性老年人口,75岁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数量明显低于女性数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是人口出生高峰期,且农村“男尊女卑”观念浓厚,多女一子、多女少子的现象极为普遍,导致这段时期的农村人口结构极为失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代人成为老龄人口的同时也造就了今天农村女性数量多于男性。

(三)人口老龄化程度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人口结构的形态应趋于平衡状态。但是,我国农村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未富先老”是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当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截至21世纪中期,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态势不会降级,反而会快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虽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平稳向好,但是农村老龄化程度只增未减,这种发展态势将在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状态。大部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国家整体水平,农村创收途径少,物流体系不完善,农产品难以得到交换,老龄化更加剧了这一差距。

(四)“少子化、空巢化、高龄化”并存。人口老龄化不一定伴随着“少子化”,但我国农村“少子化”特征比较明显,农村生育率持续走低,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越来越多。1960~1977年是中国人口出生高峰期,而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计划生育政策被定为基本国策且得到严格执行。十年间,家庭平均子女数量由4~5个下降到1~2个。2030年前后,农村80岁以上人口将显著增多,高龄人口比重增加是未来老龄化的显著特点。除了少子化和高龄化,农村还广泛存在“空巢化”。农村与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扩大,农村青年人口更多选择进城发展,出现大量的人口流动现象,而年迈父母及一些老人滞留在原地。空巢化加剧了农村人口结构的不平衡状况。

综上来看,老龄化问题是新时代必须面临的现状,也是许多农村失去活力的重要因素。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人口老龄化增加了乡村振兴的难度,而且乡村振兴模式不可能照搬照抄就能成功,必须认识到我国农村的老龄化有其独有的特点。

二、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制约

乡村振兴反映了广大农村人口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而人口老龄化凸显的问题则成为了振兴过程中已经存在着的结构性制约。这种制约归根结底反映了农村生产力不能满足农村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在两种生产(人的生产与物的生产)理论中得到了揭示,经济生产状况决定着人口的发展状况,而人口的发展状况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反作用。农村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进而也成为了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看,主体问题就是人口问题。生活富裕指农村人口总体的生活状况,除了物质需求获得极大满足外,精神生活也要得到满足。作为物质生产的主体,没有他们的劳动与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生活富裕就成了空中楼阁。总的来说,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村人口,离开农村人口的支持,“乡村振兴”既失去了目标,同时也没有了动力。下面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其社会生产、人口质量、消费需求和就业状况的影响具体分析其制约作用。

(一)老龄化对农村生产的制约。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人口生产能力大大降低,人口增长率低下,大量青壮年外流,农村劳动力供给能力不足。老龄劳动者虽然在生产经验方面比年轻劳动者丰富,但是体力却显著下降,且生产方式较为传统,不能与现代化接轨。不论是以机械化方式生产的农村,还是以小农方式生产的农村,在面对老龄化的人口压力下,其生产能力都会下降。人口生产环节是一个出生到培育的过程,老龄人口在培育方面发挥着作用。老龄人口丧失了直接生育婴幼儿的能力,但在一个家庭中扮演着家长角色,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基本由祖辈照顾,因此他们在新生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作用。总体上,老龄化农村社会的生产能力呈现下降趋势。

(二)老龄化延缓了农民整体素质提高进程。一个农村的整体人口素质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效,特别是对良好生态和文明乡风的形成构成制约。老年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差,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来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宜居环境的建设;相反,缺乏这种环保意识则会导致土地利用过度,原始植被大面积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变差。我国有着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农村表现为对自然的敬畏。近代以来,这种观念在大部分农村地区销声匿迹。

乡村人口对良好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足,缺乏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已成为当前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建设面临的重要负面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形象地说明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不矛盾,生态价值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目前,对大部分农村来讲最难的是找到一条转化的途径,而这对经验较少的农民来讲是难上加难。另外,文明乡风建设对人口质量,特别是精神面貌有着更高的要求,对文化鉴别能力提出了考验,“乡风文明建设既要对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挖掘与传承,更要对某些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下形成的糟粕予以摒弃。”[1]农村老年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认知能力差,极易造成文化资源浪费的现象。当今,“乡村文明”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还需进一步的引导。

(三)老龄化导致农村有效消费相对不足。从消费需求来看,乡村振兴在于搞活农村经济,形成生产—消费的良性循环。但在农村,老龄人口与消费环节基本处于脱节状态。从老龄人口自身消费水平看,虽消费需求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农村老人俭朴,有一定自给能力,消费需求相对较小;从消费条件来看,大部分农村物流体系不完善,老龄人口缺乏使用购物消费终端的能力,在固定消费零售店进行定期消费是最常用的手段。另外,受限于其生产能力和消费意识,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能力不足。生产能力低下确定了总的消费水平较低,而消费不足则影响了经济循环和发展动力。占农村较大比重的老年人口,对内消费需求较小,对外供给能力不足,制约了乡村振兴的推进。

(四)老龄化增加了农村剩余人口再就业难度。从“相对过剩人口”的角度看,大龄农民工的返乡造成了这种剩余。需注意的是,农村的剩余人口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过剩人口是由于机器化大生产、农业机械化而造成的供过于求的劳动人口,农民被迫走出了农村。大龄的农民工返乡是从城市回到了农村,并且这种“劳动力剩余”也是有特殊含义的,一方面由于退耕还林、土地流转等原因,一个家庭直接生产的土地减少;另一方面,回到农村的农民工对种地的意愿不强,多宁愿去从事副业。农民工的上限年龄多在55~60岁,大龄农民工的返乡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他们愿意继续劳动但是不愿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但是农村能够提供的非农岗位较少,这就造成了劳动力的赋闲和剩余。因此,乡村振兴要实现“产业兴旺”,需要克服这批劳动力带来的限制,也就是产业要符合劳动力,这就是乡村振兴要面临的挑战和要求。

三、从制约到化解制约的启示

对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并发问题,乡村振兴不能视而不见;对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风险,乡村振兴不能避而不谈。农村人口老龄化何以构成乡村振兴的制约已在上文得到阐发,明晰制约作用的机理,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同样蕴含在其中。乡村振兴意味着全面性、系统性的振兴,乡村振兴的覆盖面要广、兴农方式要多、理念要可持续。

(一)着力提高农村社会的生产能力。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和农作物的附加值,对农民进行专项农技培训并进行良种推广,提高产出效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和出台优惠政策,让农村留得住青年人口,降低抚育成本,提高人口出生率,积极推行“三胎政策”及其配套设施。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提高农村消费水平是发展生产能力的题中之义,为此要完善消费基础设施、促进消费升级。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强调要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指出:“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促进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完善农村生活性服务业支持政策,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点,推动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2]现代化意味着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要高质量、有机可持续的发展。

(二)破除老旧小农观念,提高农村整体人口素质。积极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引导农村人口树立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农村是一个共同体,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在具体的引导过程中,要建立引导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发挥相互监督的作用。另外,要利用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举办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既要培养农民自我发展的意识,又要提升农村的整体竞争力。

(三)因势利导发展养老产业,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对人口老龄化现象也作了如下回应:“从挑战方面看,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不过也要看到,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还可以,发挥余热和作用的潜力较大。”[3]相对于其他年龄层的人口来说,老龄人口的养老需求最为旺盛。因此商品要满足老年人的有效需求,最主要的就是满足其养老需求,这有利于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扩大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同时还推动技术进步。

(四)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发展农村产业,带动无业人群和失业返乡民工的就业。在农村,50岁以上的劳动力数量多、平均文化水平低,要发展符合这部分人群的产业。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对其进行劳动技能的培训。如果能将人口数量的优势发挥出来,这种制约因素就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推动因素,推动农村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老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