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加强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3-01-25 02:55杨宝仁米精粮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南疆驱动高质量

□杨宝仁 王 晶 米精粮

一、研究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1]。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讲要靠人才。深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增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服务能力,鼓励引导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投身创业,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意识倾向,主要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信仰及价值观、世界观等心理品质和要素,支配着大学生创业的态度、行为、方向和力度[2],是大学生创业行动的最初诱因和动力,是大学生敢不敢创业、能否创业成功的关键[3],也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原点和起点。

作为最具创新活力、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4],少数民族大学生肩负着引领带动南疆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鼓励和引导其自主创业,首要任务是通过加强创业教育,让其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从深层次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创业同样可以实现价值创造的观念,打开创业虚掩的大门,由“被动就业”转向“主动创业”。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探讨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其支配产生的创业活动问题,鼓励引导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投身创业,对南疆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维护边疆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一)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论述的一种思考和探索。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5]。人的全面发展包括需要、实践、交往、能力等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社会思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创业意识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个人成长成才和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创业意识教育就是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锻造创新创造的品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

(二)是对马克思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论述的一种思考和探索。马克思指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6]。创业意识作为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身和社会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积极、理性的创业意识,能够指引大学生理性地选择就业;如果创业意识缺乏或者不强,只是一味地“等、靠、要”或者非公务员不就业,这种消极、被动的创业意识,带来的必然是盲目的就业行为和失败的就业结果。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能够改造客观世界,而且能够创造客观世界[7]。

(三)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论述的一种思考和探索。马克思认为,主体是在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客体是与主体相互作用的现实世界,主体性是指人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实践[8]。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的特性,作为一种社会个体意识,人的主体性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随着个体认识改造世界而不断升华,对认识改造世界起到必要的支撑作用。创业意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质疑、批判、创意、创新、创造等意识。

(四)是对高等教育重要论述的一种思考和探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作为区域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和发源地,南疆高校要聚焦事关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问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大力培养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新时代戍边人,为推动南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创业教育是对当前教育理论和思想的创新、丰富,昭示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关键在于倡导创业精神,培养创业意识,锻炼创业能力[9]。本研究将为南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五)是对创新创业重要论述的一种思考和探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科学家精神,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南疆高校要涵养优良学风,培育创新文化,厚植创业沃土,加快培养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潜力和创造潜能,为南疆地区提供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增强南疆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的启蒙教育,旨在培养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能力,在受教育者心中播下创新创业的种子。本研究将为南疆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借鉴。

(六)是对创业带动就业重要论述的一种思考和探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坚持就近就地就业和有序转移输出就业有机结合[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11]和《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12]提出要鼓励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高校毕业生投身自主创业。《国务院“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要鼓励大学毕业生返乡入乡创业[13]。“双创”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14]、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的新动能。本研究将为政府制定完善创业优惠政策、持续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动能,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践意义

(一)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需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要问题是在全社会培育创新精神,关键环节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核心要素是造就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15]。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有利于高效率地引领和创造社会新需求,这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是完全契合的。

(二)是加快推动南疆地区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的必然要求。特殊的区域环境和文化背景,南疆地区蕴藏着许多得天独厚的创业资源和巨大的创业潜能,当地大量未开发的文化商品和特色产品是极好的商业资源,这些独特文化所孕育出的诸多具有市场前景的文化资源成为极具价值潜力的创业资源[16]。培养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建设南疆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南疆现代化建设步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发展、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

(三)是南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作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创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17],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发源地[18]。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人才市场供需关系正由高校供给驱动向社会需求驱动转变,高等教育的角色定位从支持服务转向服务引领同步[19]。这要求南疆高校必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的孕育和成长,提供更适宜的土壤和环境,增强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真正成为推动南疆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20]。

(四)是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必要举措。创业实践源于创业观念,只有树立创业理念,才会自觉学习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投身创业实践。由于地域和文化差异、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等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往往更为沉重,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更为迫切[21]。加强创业意识教育,不仅有助于其将就业压力转变为就业优势,解决自身就业难题,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还有利于增强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放大就业倍增效应,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五)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促进自我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22]。创业能力包括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等[23]。创业意识集中表现了创业素质中的社会性质,创业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24]。培养强化创业意识,有助于其促进自我竞争力和雇佣力的提高[25],也有利于各民族大学生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26]。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势、突出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其应不断积累创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立志扎根边疆、献身边疆,在“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中,促进自我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南疆驱动高质量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南疆木棉红似火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南疆最美是春天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