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2023-01-25 02:55刘淑贞姚德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纳米材料知识点思政

□田 芳 刘淑贞 李 辉 姚德翠 李 冬

思政元素,主要是贯彻立德树人的目标,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因此,高校不仅要丰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重视学生在道德方面的提升,以此来满足社会行业的需求,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纳米材料属于高校内的选修课程,特别是在现代,纳米技术的进步使纳米材料课程也逐渐得到重视。在近几年的探索中,对于课程教学,要以传播知识为目的,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有自信。

一、《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概述

纳米材料也就是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纳米材料课程的主要意义在于让学生对纳米材料有更加全新的认识和了解,打开学生的眼界,为以后从事纳米技术工作奠定好基础。这一课程的目标,主要是对纳米材料进行学习,保证学生在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更完整地学习纳米材料的制作以及合理使用,也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纳米材料特性。在了解了纳米材料的特性,看到了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之后,清楚纳米材料在电学、热学以及光学等方面的使用,这也更加丰富了学生在材料方面的学习,拓展了学生的眼界[1]。

二、《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分析

对纳米材料课程的内容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进行分析,归纳出6个部分和思政元素有关,并且这6个部分包含在各个章节中,这一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展现如下:在纳米材料的第一章融入思政元素,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逐渐进入到信息化阶段,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会对国家的科技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讲解第二章纳米材料的特性时融入思政元素,纳米材料的特性对纳米材料的性能以及使用产生决定性影响,通过金一南将军对中美关系进行的剖析,激发学生爱国情怀,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第三章讲解了自然界中思政元素的加入,自然界为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很多灵感,这也是人们财富的主要来源,例如,荷叶的超疏水效应,就很好地反映了从微观中对自然界的了解,加强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爱护,并且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自然环境就是最大的财富,保证了自然和人类的和谐相处。在第四章人工纳米结构中融入思政元素,光刻技术是纳米技术中的核心部分,光刻机对制造纳米芯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锂电池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锂电池电极材料,就是使用纳米材料组装起来的。现阶段,特斯拉在锂电池制造中是非常有优势的,这也激起了学生的爱国之情,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和吸收,也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在第五章能源方面引进思政元素,2020年,我国第一次提出二氧化碳排放达到了最大值,争取要在2060年之前完成碳中和,所以,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就要对能源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做出改善和调整,从新能源范围内纳米材料的现状分析,展现出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程度。在讲解第六章纳米材料的机遇以及挑战时融入思政元素,材料属于各个领域发展的基础部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学生看到纳米材料对我国科技的影响,甚至对我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提升学生的兴趣[2]。

三、《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创新与特色

(一)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的特色分析。纳米材料为新材料的开发,研究出一条新的道路,大致包含了材料领域的发展方向,这也是现阶段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被看作新世纪的一场产业革命。所以,纳米材料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其影响都是巨大的。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主要的特点就是,纳米材料的发展和国家的科技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现阶段我国处在最好的发展阶段,世界也处在很好的发展中,这两个方面互相交织和激励,所以,该如何发展纳米技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这是当下最应思考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从国家科技发展的现状展开分析,纳米材料课程,从纳米材料以及纳米技术出发,为学生们展示纳米材料的特征和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材生。

(二)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的创新分析。在内容上有所创新,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的内容,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保证其范围要广阔,内容要新颖。科技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课程内容的设置,也要进行不断的更新,争取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其次是形式新,以往课堂上文字以及图片的形式,会让学生产生疲倦感,因此课堂上讲些题外话会让学生的大脑更加放松,并且能活跃思维,其最终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在教学时,可以融入思政相关的素材,可以是视频的方式,也可以是教师抛出的话题,提升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进入课堂讨论。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进互联网技术,把课件或者录制好的视频上传到平台,这样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观看,将课堂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3]。

四、《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中思政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

纳米材料和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要在课堂上设计出有思政元素的内容,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思维能力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此为导向开展多元化的教学,从多个角度进行课程评价,加强对知识的实践能力,把思政元素落实在课堂中。我们对课程思政进行深化,从纳米材料的发展来进行分析,结合教育现状,对纳米材料知识体系中包含的思政元素以及道德素养的培养进行整理,以爱国教育为核心内容,发扬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挖掘出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和完善,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完成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学习、课堂讨论、完成课后习题、组建兴趣小组等融入课程思政的知识点,保证课堂上实现思政育人,完成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五、《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策略

(一)思政元素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统一。从课程思政改革来说,不能仅仅在课程教学中强行加入思政知识,要结合专业教学的内容,适当添加思政元素。也就是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堂知识时,要通过思政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品格,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例如在《纳米材料与技术》教学中,要全面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其目的是促进国家发展,以国家发展以及材料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引用案例讲解知识,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其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对现代材料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看清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案例来为学生讲解,例如,在《超级工程》中涉及的能量之源以及中国制造等内容,让学生对我国取得的成就有更深入的了解,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优秀部分,然后从这些工程的实现中看到材料学及专业知识的重要性[4]。

(三)使用框架拓展式教学。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可以使用框架拓展模式,先对《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做一个大概的了解,让学生从宏观方面清楚纳米材料与技术的内容,然后对书本中的每个章节做详细的概述,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拒绝使用以往的灌输模式,对每个章节进行详细讲解,要先列出这个章节的框架,然后把每个章节要讲解的知识列出来,并且说出每个知识点要研究的大致方向,在这个基础上,把每个小章节的内容进行扩展,在拓展阶段,要把每个知识点和实践结合起来,使用框架拓展模式,让学生对纳米材料与技术的每一章内容都有更好的认识和吸收。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形式,例如视频或者图片来对细节进行讲解,这样就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5]。

(四)提高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政治意识,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打开视野,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才可以在讲解知识点时加强学生的思政观,此外还要和思政顾问,或者其他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改善课程思政经验缺乏的问题,扬长避短,最大化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课程思政并不代表课程中的所有知识点都思政化,也不是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引导,而是要把知识点和思政内容进行有效结合。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引出思政问题,进行思政教育,在不断的学习以及练习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此外,教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每一堂课都要认真安排,精确组织教学中的语言,用严于律己的态度给学生做榜样,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正向培养。

(五)在教学模式中体现思政元素。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要是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缺乏课堂互动,并且积极性也不高,对知识点无法做到深入的理解。对思政教学进行改革,一方面可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改变教学模式,促进师生的互动,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内在的驱动力。例如,在上课之前,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交流,在平台上抛出与课程相关的资料,或者问题,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课程有所了解,进行教学时,可以使用提问模式,或者是小组讨论模式,从基本的知识点逐渐深入,带领学生从出题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让学生对纳米材料与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也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在设置流程的过程中,也提升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并让学生进行全面思考,使问题的汇报形式呈现多元化,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教学得到了完善和优化,在课堂上,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引领者。学生在做完小组报告之后,教师可以对小组的结论进行分析,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以后从事该专业奠定好基础。此外,课堂教学绝对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在课下,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推给学生相关的新闻热点,加强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融合,拓展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对专业发展进行思考。

六、《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思政评价分析

完成课程思政目标,需要选择定量评价以及定性评价两种方式,来检测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首先是定量评价,定量评价也就是课程目标的完成程度=期末考试班级学生的平均分除以考试的总分数乘以占比再加上学生在作业中得到的平均分除以目标作业总分数乘以占比。其次是定性评价,依据课程目标完成情况,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在课程结束之前,对于该课程的思政目标,要结合课堂上对学生的要求,抛出调查的问题,对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学生可以对自己完成课程目标的情况做评价,整理出数据,依据完成度展开自我评价。

七、结语

经济全球化使人们的道德规范也不断受到外界的影响,现代高校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道德水准,清楚自己的政治认同,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和思政元素的融合,对培养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猜你喜欢
纳米材料知识点思政
武器中的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在水基钻井液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可研可用 纳米材料绽放光彩——纳米材料分论坛侧记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