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的现实障碍及其突破路径

2023-01-25 09:43张序婷韩彩霞张小廷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继续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受调查者工匠职业院校

张序婷 韩彩霞 张小廷(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目前,国家正在经历由大国向强国的迈进,产业结构在不断地发生调整,经济在经历一定程度的转型升级,种种的因素都在对当下社会中的人才提出新要求。由大国向强国跨越的过程,必须具备人才作为重要驱动力,而目前技能人才的短缺问题也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时代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工匠人才,要求人才不仅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还要能够积极地创新。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产业的发展之间是相互协同的关系,而对于当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言,工匠型教师的培养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教师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职业院校所具备的重要资源,形成工匠型教师队伍,对于职业院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工匠型教师能够培育出更加合格的学生,产生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的内涵

时代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向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工匠型教师的出现正是顺应社会要求的重要产物。为能够顺应时代的进步以及越来越多新兴产业的出现,必须培养更加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工匠型教师是职业院校中更高层次的一种教师人才,与传统的“双师型”教师对比,工匠型教师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还能够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总而言之,工匠型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双师型教师的进一步升级,在层次上要高于双师型教师[1]。首先,工匠型教师具备更强的技术性特征,具有非常扎实的专业能力,在技术技能方面有远超他人的优势,同时在教学能力方面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其次,工匠型教师存在一定的职业性特征,工匠型教师拥有更加高尚的品德,对自我的职业有更强的敬畏心,同时对学生更加关爱,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最后,工匠型教师具备一定的人文性特征,工匠型教师在自我的职业中不断地开拓进取,始终保持着创新的积极性,努力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始终对自我的工作保持负责任的态度。在职业院校教师培养过程中,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既可以引导教师扎根职业教育行业,也可以更好地为相关领域的行业发展提供发展支持[2]。还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能力,最终成为一名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职业院校教师。

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同时在职业教育改革方面也不断重视,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党中央对职业教育发展多次作出了重要指示。职业教育未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将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教育形式,在职业教育中能够有效地发挥工匠精神的作用,对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在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同时,使其能够拥有更高的道德水准。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为工匠型教师的培养过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国家在工匠型教师的职业发展方面多次提出明确要求,针对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提出了关键的举措。工匠型教师的培养目的是在职业教育中能够拥有更加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并且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工匠型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工匠型教师队伍,助力国家的教育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另外,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对于职业院校的高质量发展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能够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职业院校经过长期的发展,教师仍然是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3]。传统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随着时代发展以及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在教师培养方面应该具有更高的追求,培养更高层次的工匠型教师人才,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的发展水平。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融入工匠精神,使得教师在自我发展中能够积极创新,保持较高的道德水平,争取在自我的岗位中获得更加突出的成就。工匠型教师的培养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培养的关键,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教师自身也要发挥一定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规范。教师通过形成工匠精神,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二、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的培养现状

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职业院校在工匠型教师培养方面的现状,采用了线上调查以及线下调查的方式,来对不同地区的职业院校教师培养过程进行了调查,调查的过程涉及多个省份以及多所职业院校,样本的覆盖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根据线上调查的结果显示,男教师和女教师所占据的比例相近,接受调查的高年龄教师占比较大,具备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人数超过一半,大部分接受调查的教师都是讲师以上的职称,有一半的教师已经取得了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调查过程中,超过一半的教师都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水平都较高,并且对于工作的了解程度较深,满足本次进行调查研究的要求,所得到的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调查问卷覆盖了教师培养过程的多个方面内容,包括其成长过程、职业院校所采用的教师培养体系与内容、职业院校所采取的教师培养路径与机制。通过对问卷的内容进行调整,尽可能地保证了问卷的科学性,同时题目的设置也具备一定的多样性,题目的数量满足问卷调查的需要,能够将被调查者的实际情况充分反映出来。对于职业院校的管理人员、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人员,设置了不同类型的访问提纲,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调查结果显示,职业院校在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对于是否有必要加强工匠型教师队伍的建设,80%以上的受调查者都表示了非常有必要,但是仍然有部分受调查者认为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并不符合现实的需要,也存在部分被调查者对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的培养不了解。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工匠型教师的培养,职业院校教师对其认可的程度较高。针对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仅仅有20%的受调查者比较了解工匠型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能力,70%的受调查者都对工匠型教师的了解程度不足。这表明,虽然职业院校教师认为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对于工匠型教师并没有形成非常明确的认知,对于工匠型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并不清楚[4]。结合线下调查的结果,在教育管理部门所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多次强调要注重工匠型教师的建设,但是对于如何对工匠型教师进行界定并没有形成规范的表述,职业院校针对于工匠型教师的了解程度也相对较低,没有深入地了解其内涵,导致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无法精准地把握工匠型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规律,对于工匠型教师的发展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规划。

部分职业院校并没有就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通过对目前职业院校在工匠型教师培养方面的建设力度进行调查,大部分的教师都认为工匠型教师应该是更加专业的教师,具备比“双师型”教师更高的层次。通过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目前在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方面既没有形成规范的标准,也没有及时地对教师进行工匠型教师的培训,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力度较小。80%的受调查者都认为目前在工匠型教师培养方面并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平台,60%的受调查者对当前工匠型教师培养的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同时结合线下调查的结果,职业院校在对工匠型教师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选择的标准一般都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标准,没有就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形成全新的培养标准以及体系,对工匠型教师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对其内涵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在培养标准方面以及相关的课程设置方面,都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导致没有完善的标准去对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条件进行约束,对于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工作而言是非常不利的[5]。

部分职业院校在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的是对其教学能力以及技能水平的培养,对其职业道德以及工匠精神的培养占比较小。对于职业院校应该更加关注教师哪些方面的能力,大多数受调查者认为,应该着重培养教师教学方面以及专业方面的能力,很少一部分的受调查者认为工匠精神应该是被重视的重点内容。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职业院校更加重视的是教师在教学方面能力的培养力度,在工匠精神方面的培养力度明显不足。并且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企业对于学生的培养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的职业院校在对培养内容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企业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导致培养的内容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无法满足目前社会的基本生产需要。职业院校在设置培养内容时,应该能够考虑到教师的实际需求,培养的内容应该能够精准地解决教师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培养内容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也是导致职业院校发展困难的重要因素。

就工匠型教师的培养路径来说,存在很大部分的职业院校都选择比较单一化的培养途径,一般都集中在校本培训或者是企业顶岗等培训形式上,而教师很少有机会去参加其他的培训机会,比如技能竞赛、项目历练等。对于哪种培训方式能够产生更加良好的效果,大部分的受调查者都认为技能竞赛能够非常有效地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同时一半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通过解决实际的项目问题,能够有效地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可见能够发挥良好培养效果的,并不是集中在那些比较传统的培训方式中,反而是职业院校不太重视的培训方式,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培训效果[6]。另外,对线下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职业院校在教师培训方面采用企业顶岗与校本培训的方式比较多,也是职业院校开展教师培训的主要途径,但是对工匠型教师培养能够取得良好培养效果的途径项目应用得较少,所以目前在工匠型教师培养过程中,所采用的培养形式比较单一。并且大部分职业院校对于教师的学习自主性并没有正确认识,同时也没有明确地了解不同教师个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没有针对教师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也缺乏先进的设备,为其学习过程提供基础。另外也没有根据教师的差异性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导致最终培训的效果不够明显,对于教师的成长帮助较小。

职业院校在教师培养方面并没有形成健全的机制。对于受调查者是否对目前专业教师激励政策满意,超过一半的受调查者对目前的激励政策并不满意。并且通过调查目前职业院校在激励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措施,来从侧面去了解目前职业院校在教师培养机制方面的建设情况,最终结果发现职业院校所采用最常见的措施是进行职称制度的完善,但是在政策设置以及条件供给方面的重视力度较低,说明职业院校在工匠型教师培养方面并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培养机制。

根据线下调查发现,职业院校在教师培养方面所形成的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准入制度不够严格,对于工匠型教师的准入标准并不明确,没有就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标准问题形成深入讨论,对于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其次,对于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约束,对于工匠型教师培养的过程没有进行良好的规范,同时工匠型教师培养的流程设置也不完善[7];最后,在教师培养过程中,相关的激励政策存在一定的问题,职称制度目前是职业院校中大部分教师所成长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专业教师一般都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题论文成果等方面,所以越来越少的专业教师会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教学技能的提升方面,专业教师的这种倾向对于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是不利的,同时也不利于专业教师的个人自我发展。

三、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的对策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新时代背景下,工匠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应该在师风师德方面加强建设的力度,要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教师的工匠精神,使其在拥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具备较高的思想品质。所以职业院校在教师培养方面,应该高度重视师德师风的培养工作。首先,对师德师风的载体进行进一步建设,既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师风建设活动和培训工作,也可以通过形成一定的教育课程体系,来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力度,在校园中形成更加良好的教育氛围,帮助专业教师形成更加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地关爱学生,努力地提升自我,对自我的职业形成尊重。在工匠型教师培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地采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获得全方位的培育效果,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使得相关的工作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同时也能够让专业教师把培育的内容内化于心,在自我日常的行为中得以体现。其次,在培养教师的师德师风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所以要积极地挖掘典型,推荐更多优秀的人才。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评选活动,选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并对其优秀的教育事迹进行宣传,从而能够在舆论方面形成更加良好的导向作用。最后,要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针对教师师德师风的评价要形成更加完善的体系,并且要定期开展相关的考核工作,使得师德师风的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其效果,将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考核内容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在对教师进行聘用的过程中将师德师风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二)建立标准的培养体系

要用更加完善的标准去对教师的培养工作进行要求,教师标准在教师培养的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工作中,要将标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社区能够对相关工作进行引导,同时职业院校要注重对培养标准体系的建设。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工作系统性较强,涉及多种方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培养的效果,职业院校要在工匠型教师培养标准方面加强研究的力度。应该认识到,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具备一定的长期性,因为教师具备不同的能力水平,所以在专业技术的提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具备不同的需求。职业院校要能够认识到教师在能力方面所存在的不同,针对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形成更加具有层次化的标准,使得相关的标准更加具有适用性。同时职业院校要通过开展调研活动,来充分地了解影响工匠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因素,就其职业能力发展形成完善的模型,充分考虑相关核心因素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更加完善的教学能力标准[8]。另外,职业院校应该充分考虑工匠型教师的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对工匠型教师的专业技能发展进行解构,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技能标准。不同类型的工匠型教师面对不同的专业领域,而不同专业领域有不同的发展内容,在专业技能方面有不同的需求,其专业发展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在对工匠型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形成统一化标准的基础上,职业院校也应该根据教师专业领域的不同来进行区分,从而能够针对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形成不同的考核与评价的标准,使得工匠型教师培养的相关标准更有针对性。

(三)重视分层培养,形成协同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在教师培养方面应该能够满足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要充分考虑不同专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家整体的发展目标,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是所有教育形式中与企业联系最紧密的一种类型。所以职业院校在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工作中必须重视产教融合,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使得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能够形成更加高效的合作,企业更加深层次地参与到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工作中。职业院校应该就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形成与企业之间协同化的培养平台,将职业院校方面所具备的资源以及企业所具备的资源深度融合到一起,使工匠型教师培养的过程能够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对在校企合作方面所涉及的制度与规范进行进一步优化,对企业在工匠型教师培养方面所应该具备的职责与权利进行明确,对工匠型教师培养过程的考核制度以及培训制度进行规范。职业院校内部也应该根据专业型教师的个人发展形成一定的研究平台,为教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通过发挥平台的作用,帮助工匠型教师组建更加优质的团队,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为技术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项目支持。另外,职业院校也应该考虑到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不同的教师个体之间也存在不同的发展需求,所以职业院校在进行教师培养的过程中,要能够考虑到教师之间的差异性,根据教师之间的差异来进行分层化的培养[9]。职业院校可以根据教师的能力水平来进行发展规划,对不同等级的教师开展不同的培养方案。充分考虑教师在成长方面的不同需求,使得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与个性化。职业院校也应该丰富进行教师培养的途径,除了采用比较传统的培训方式以外,还应该加入一些效果良好且新鲜的培训方式,使得培训途径更加多样化,从而解决培训形式单一化的问题。总而言之,职业院校要特别重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同时也应该分层次地进行教师的培养工作。

(四)提升教师发展内驱力,完善发展机制

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应该形成更加系统化的机制,并且在对相关机制施行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程序的规范性,在对机制进行制定的过程中,要保证其科学性,通过对工匠型教师培养机制进行完善,形成一系列的发展机制,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在自我发展中的内在驱动力。首先,职业院校在教师正式入职之前要进行岗前的培训工作,并且要避免岗前培训工作的形式化问题,加强对专业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视,更新培训的内容,加强培训的力度,针对职业能力的测评引入先进的体系,特别是针对专业教师技能的测评,要使得测评过程更加科学,对工匠型教师培养的准入标准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职业院校要在企业顶岗培训方面进行技术上的完善,对工匠型教师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取得更加理想的培训效果,对工匠型教师的培养过程形成良好的约束。其次,职业院校要在激励政策方面为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工作提供保障,使得专业教师的发展能够具备更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能够拥有更加宽泛的晋升空间,在绩效工资分配方面更加科学和完善,职称制度在设置方面朝着工匠型教师的方向倾斜发展,从而能够为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提供更加良好的氛围。最后,职业院校应该就工匠型教师的培养,结合不同主体的作用,形成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不同主体之间的作用进行协调,从而能够针对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形成一定的协同作用,不同主体之间实现更加深度的长效合作,将其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对优质资源进行良好的配置和利用,通过发挥各项主体的优势,获得更加良好的整体效应,将培养的效果最大化地发挥出来。职业院校要在经费方面为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提供支持,开拓经费筹措的途径,从而能够保证工匠型教师的培养过程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受调查者工匠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工匠神形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工匠赞
党的优良传统流失状况调查
47.18%受调查者表示不休带薪年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