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己酮在电力开关柜火灾的灭火试验研究

2023-01-25 10:09刘国强李国春赵志鹏郝亚楠
山东电力技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全氟灭火剂热辐射

刘国强,李国春,赵志鹏,刘 苑,郝亚楠

(1.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03;2.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14;3.山东天康达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0 引言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长,开关柜的使用日益增加。开关柜内的部件主要有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操作机构、互感器以及各种保护装置等[1]。连接上述装置有数量众多的接线端子,当出现接触电阻过大、短路、漏电、过载等故障时很容易引起局部温度急剧升高,引燃绝缘层及附近电缆产生火灾事故。预防开关柜电气火灾事故已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2-3]。

设计和搭建针对开关柜火灾的全氟己酮灭火系统真型试验平台,选择一款电力系统中典型尺寸的开关柜,内部安装断路器、电缆等燃烧物,通过高温热电偶、热辐射计、氧气检测仪和复合气体分析仪采集试验过程中的数据。通过进行真型灭火试验,验证新型灭火剂全氟己酮对开关柜火灾防控的适用性。

1 研究现状

开关柜常用的灭火方式有超细干粉、热气溶胶、七氟丙烷等。超细干粉和热气溶胶灭火后有残留,灭火后很难清理,设备基本报废[4]。七氟丙烷灭火剂由于灭火效率高,灭火后不留痕迹,而且不含导电介质,目前广泛应用于档案馆、数据中心、配电室等场所。但是七氟丙烷对大气破坏的永久性程度为42,其大气中存留寿命达31年,温室效应潜能值为3 350,这是该灭火剂的环保缺陷,不宜长期使用[5]。

全氟己酮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洁净的气体灭火剂,具有灭火浓度低、灭火效率高、安全系数高、不导电、无残留等特点,适用于灭火后不能有二次污染的火灾场所,可应用于全淹没或局部淹没灭火系统[6]。全氟己酮灭火剂的灭火机理一是释放后迅速汽化吸收热量,通过降低火场温度进行灭火;二是迅速分解成氟化烷自由基,中断燃烧过程中化学反应链,使燃烧过程的联锁反应中断而灭火[7-8]。

国内学者对全氟己酮灭火剂有许多研究,陈涛等对全氟己酮灭火剂临界灭火浓度进行了测试研究,得出全氟己酮灭火剂对于乙醇燃料的临界灭火体积分数约为5.6%[9]。崔凤霞等研究了全氟己酮灭火剂高温热裂解性能,发现热裂解后的气体产物含量与热裂解温度、滞留时间相关;热裂解气体产物成分较多,其中有一氧化碳和剧毒气体全氟异丁烯[10]。张斌对全氟己酮与七氟丙烷的灭火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在体积122 m3的实验室内进行了A 类木垛火、B 类正庚烷火和全淹没灭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氟己酮和七氟丙烷都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熄灭火焰[5]。国内有个别公司进行了全氟己酮针对配电柜的灭火试验,但未见相关试验论文。

2 开关柜火灾特点分析

开关柜一般由低压室、手车室、母线室、电缆室等组成,内部设备主要有断路器、线缆、保护装置等,电气线路老化造成短路、使用负荷过载、连接处安装不牢固导致接触不良等容易引起电气火灾[11]。引起开关柜火灾的主要原因有:

1)电缆或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时,电流突然增大,发热量极大,温度极高,并在短路的位置产生强烈的火花甚至放电电弧,不仅能引燃电缆绝缘层和设备外壳迅速燃烧,甚至能使电缆或设备中的金属熔化[12]。

2)雨季潮湿或者昼夜温差较大时,开关柜内部的金属导线或接线端子表面容易产生凝露[13],造成电缆绝缘层、绝缘壳体或者相间隔板等复合材料绝缘电阻降低,引起拉弧放电造成相间短路或者接地短路事故。

3)当电缆内电流高过防护负载时,电缆长期在高温下运行,引起电缆过负荷。电缆的绝缘层长期过负荷运行会加速老化变质,电缆温度会升高。开关柜内部通风散热效果较差,热量积聚可引燃电缆的绝缘层。老化变质的电缆绝缘层可能会破损引起短路,所以电缆不能长期过载运行。

4)开关柜中的电缆或接头一般通过电流比较大,如果在接线端子等连接处安装不到位,接触不良会导致接触电阻过大[14]。这种连接处接触电阻和通过电流都比较大,可能产生较大热量,高温下会使连接端子变形甚至熔化,进而导致电缆的绝缘层或者工程塑料壳体发生燃烧引起火灾。

5)开关柜内部母线和接线端子等金属件的加工可能存在尖角、毛刺,导致电场分布不均匀,尖端发生电晕放电。如果局部电场强度达到临界场强时,附近的气体发生局部电离[15],会使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降低甚至破坏,进而引起短路甚至火灾。

3 开关柜灭火试验

针对开关柜火灾的特点,为了验证全氟己酮灭火剂对开关柜火灾的灭火效果,制定试验方案,方案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开关柜灭火试验路线图

3.1 试验平台搭建

试验平台布局图如图2 所示[16],具体搭建方案如下:

图2 开关柜灭火试验布局

1)开关柜内部可燃物主要是壳体工程塑料、交联聚乙烯线缆等,在开关柜的下部安装线槽和线缆,上面安装一排断路器、保护装置等工程塑料壳体的设备。

2)全氟己酮高压储罐固定在开关柜侧壁,喷头安装在开关柜中部。

3)热辐射传感器固定于开关柜顶部,传感器接收面正对油盘和上方线缆,监测热辐射值。采用JTR09 热辐射计,热辐射范围0~10 kW/m2,分辨率0.001 kW/m2,精度±4%,数据存储间隔设定为2 s,存储空间4 000组,数据可通过迷你USB 接口连接电脑导出。

4)设置三个测温点,采用K 型铠装热电偶。热电偶1 位于线槽和线缆上方100 mm 处,用于测量火焰中心的温度;热电偶2 位于开关柜中部;热电偶3位于开关柜上部,距离开关柜顶面200 mm。热电偶通过耐高温导线连接到智能温度记录仪,记录仪可以同时采集4路温度信号,数据存储间隔设定为2 s,温度数据可通过U盘导出到电脑。

5)复合气体分析仪采样管安装于热电偶3 附近。为防止高温损坏采样硅胶管,用一段长度1 m外径8 mm的不锈钢管插入开关柜,外部通过硅胶气管连接复合气体分析仪。采用PGD4-C-M4 复合式高精度气体分析仪,可以检测CO、SO2、O2、NO 等4种气体,检测原理为电化学,检测方式为泵吸式,精度±2%,数据存储间隔设定为2 s。CO 质量浓度的量程是0~1 250 mg/m3,分辨率0.125 mg/m3;SO2质量浓度的量程是0~200 mg/m3,分辨率0.1 mg/m3;O2的量程为0~30%的体积百分比,分辨率0.01%;NO质量浓度的量程是0~500 mg/m3,分辨率0.1 mg/m3。

6)摄像头固定于开关柜中部,镜头对准油盘和上方线缆。为防止高温烧毁摄像头和连接线,试验中燃烧时间设定为120 s。

7)油盘直径300 mm,高度170 mm,置于开关柜下部,油盘上沿距离线缆200 mm。

3.2 全氟己酮用量计算

试验采用10 kV 高压开关柜,宽度62 cm,深度82 cm,高度220 cm。试验目的是验证全氟己酮灭火剂针对开关柜火灾的适用性,关键是计算灭火剂的用量。因为关于全氟己酮灭火系统设计施工的国家标准暂未出台,参照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3642—2019《全氟己酮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6.4.1 来计算灭火剂使用量[17-18]。全氟己酮实际使用量:

式中:K为海拔高度修正系数,参考设计规范取K=1;C1为灭火浓度,全氟己酮的灭火浓度为4.0%~6.0%,C1取最高值6%;S为灭火剂过热蒸汽在101 kPa大气压和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下的比容,m3/kg;V为防护区的净容积,m3。

试验当天环境温度T=20 ℃;

高压储罐内灭火剂剩余量ΔW≈0.05 kg;

全氟己酮总充装量W0=W+ΔW=0.99+0.05≈1.04(kg)。

选择高压储罐规格为2 L,数量1 只,在20 ℃时增压压力为4.2 MPa。

3.3 试验步骤

1)油盘底部倒入适量的水,用量杯注入500 mL正庚烷,把油盘放入开关柜底部。

2)摄像机开始录像。

3)温度记录仪、热辐射计、氧气检测仪、复合气体分析仪开始记录试验数据。

4)启动点火器点燃正庚烷,引燃线缆和断路器等,先敞开柜门引燃30 s,然后关闭柜门继续燃烧90 s,合计预燃120 s。

5)启动全氟己酮灭火装置喷射灭火剂。

6)灭火剂喷射结束后,通过开关柜内部的摄像机观察火焰是否熄灭。如果灭火剂喷射结束后60 s内不能熄灭火焰,用备用灭火器手动灭火。

7)清理试验现场,记录整理实验数据。

灭火试验在山东某公司火灾实验室进行,试验过程如图3—图5所示。

图3 试验场景布置

图4 试验开始

图5 灭火剂喷射前后火焰状态

4 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开始用点火器点燃油盘引燃线缆和断路器自由燃烧,首先敞开开关柜门预燃30 s,然后关闭柜门继续燃烧90 s。预燃时间总计120 s时启动全氟己酮灭火装置,灭火剂喷射5 s 后火焰熄灭。从灭火剂喷射前后的火焰状态可以看出,灭火剂刚开始喷射时火焰更猛烈;喷射2 s 时火焰最大,之后2 s 火焰脱离了可燃物在开关柜内部扩散;灭火剂喷射5 s 后火焰熄灭。

4.1 温度变化

因为采用的K 型铠装热电偶外径10 mm,热响应时间比较长。热电偶1 位于火焰的中心,所以温度最高。由图6 可以看出,预燃120 s 时,热电偶1 最高温度220 ℃,热电偶2最高温度125 ℃,热电偶3最高温度95 ℃。灭火剂喷射5s 后火焰熄灭,全氟己酮快速气化吸收热量,热电偶1 以0.35 ℃/s 的速度下降,热电偶2 以0.15 ℃/s 的速度缓慢下降,热电偶3以0.08 ℃/s的速度缓慢下降。

图6 热电偶温度变化

4.2 热辐射值变化

热辐射值变化如图7所示。由图7可以看出,预燃32 s时,热辐射值达到最大值118 W/m2,之后波动下降。预燃82 s时下降到43 W/m2,然后上升到71 W/m2,启动全氟己酮灭火装置时波动下降到45 W/m2。灭火剂喷射后热辐射值急剧下降到0,维持5 s后又在1 min内上升到最高88 W/m2,之后缓慢下降。

图7 热辐射值变化

热辐射计传感器安装在开关柜顶部,预燃前30 s 开关柜门是敞开状态,热辐射值急剧上升。关闭柜门之后热辐射值不稳定且波动下降,分析主要有以下3 个原因:一是燃烧产生的烟气较大,在传感器和火焰之间造成了遮挡;二是关闭柜门之后氧气浓度下降,燃烧不充分;三是传感器表面被烟气覆盖造成灵敏度降低。

全氟己酮灭火剂的灭火机理主要是释放后迅速汽化吸收热量,通过降低火场温度进行灭火。所以灭火剂喷射后,热辐射传感器也被灭火剂喷雾淹没而吸收热量,热辐射值在8 s 内急剧降到0。灭火剂雾化蒸发后,因为电气柜内部还有余热,所以热辐射值又上升到88 W/m2之后才缓慢下降。从热辐射值的上升程度可见,灭火剂喷射前热辐射值波动下降主要是由燃烧产生的烟气遮挡造成。因为灭火剂喷射后烟气温度降低沉降,遮挡减少,所以热辐射值上升到比灭火剂喷射之前还高的程度才缓慢下降。

4.3 气体浓度变化

燃烧试验开始后会引起多种气体浓度的变化。由图8 和图9 可以看出,前30 s 因为开关柜门是敞开状态,气体浓度基本没有变化。从关闭柜门开始,SO2、NO 和CO 的浓度都快速上升。SO2质量浓度最高升高到165 mg/m3,火焰熄灭后在60 s 内下降了75.7%,之后缓慢下降。NO 质量浓度最高升高到50.9 mg/m3,火焰熄灭后在44 s 内下降到0。CO 的质量浓度在试验进行到80 s 时达到气体分析仪的最大量程1 250 mg/m3,维持106 s后快速下降,40 s内下降了69%,之后缓慢下降。试验开始前氧气的体积百分比为20.69%,试验中关闭柜门后氧气浓度缓慢下降,体积百分比最低降到12.49%,火焰熄灭后缓慢回升到前值。

图8 复合气体浓度变化

图9 CO浓度变化

5 结论

利用电力开关柜的全氟己酮灭火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说明在尺寸0.62 m×0.82 m×2.2 m,体积1.12 m3的10 kV 开关柜内,选择2 L 高压储罐,灌装1 kg 全氟己酮,在20 ℃时N2增压至压力4.2 MPa,开启喷射可在5 s内熄灭开关柜内的电缆和工程塑料引起的电气火灾。

相对密闭空间内电气火灾燃烧会产生CO、SO2、NO 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也较高,进入火场的消防救援人员要佩戴好防烟面罩,做好人身防护。

全氟己酮喷射气化后能够快速熄灭开关柜火焰,降低火场的温度和热辐射值,快速降低CO、SO2、NO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电气火灾产生的烟气浓度较大,热辐射计的探测值会受到影响而显著下降,红外热成像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功能受限,需要进一步通过试验验证。

猜你喜欢
全氟灭火剂热辐射
高稳定泡沫灭火剂的研制及其在石化行业的应用
聚乙烯储肥罐滚塑成型模具热辐射温度响应
热辐射的危害
兴化市旌凖泡沫灭火剂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全氟三乙胺和全氟己酮混合气体的灭火效果研究
基于氟—氟相互作用的上转换荧光法快速测定水中的全氟辛烷磺酸
泡沫灭火剂性能及应用探析
不同水系统阻隔热辐射研究进展
美国FDA不再允许2种全氟烷基类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纸和纸板
新型环保灭火剂手提式灭火器在民用飞机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