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总体要求内涵浅析
——基于三亚市吉阳区的实证研究

2023-01-26 04:26刘翔宇
山西农经 2022年22期
关键词:生活富裕兴旺家庭收入

□刘翔宇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1 研究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广大农村有序、有力实施,依赖于各级党委、政府对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的准确把握和坚定贯彻,而村民对所在乡村总体要求落实情况的感受,无疑对其干劲的发挥起关键作用[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2021 年4 月,三亚市吉阳区委、区政府为深入贯彻2021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积极促进“三农”工作重点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重大转变,有效落实海南省、三亚市和吉阳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1 年农民增收目标,实现吉阳区2021 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的发展目标,依据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需要,决定由吉阳区委办公室牵头,联合区农业农村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吉阳区“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专项调研。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吉阳辖区内乡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民从业和收入现状,摸清吉阳区乡村振兴面临的实际问题,科学分析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为吉阳区精准提升农民收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设计了5 个问题,以了解村民对所在乡村落实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情况的感受。“您对您所在乡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计划的了解程度”是了解村民对产业发展的感受,“您对您所在乡村的公共设施及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是了解村民对生态环境的感受,“对您所在乡村宣传乡村振兴意义及政策的满意程度”是了解村民对乡村治理的感受,“您感觉您所在乡村的风气相对于5 年前的变化”是了解村民对乡村风气的感受,“您认为您的家庭2021 年收入相比2020 年收入会增加一成吗”是调查村民对生活富裕的感受。

2 乡村振兴总体要求计量模型

为了揭示吉阳区乡村振兴进程中各乡村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抓住乡村发展中的“牛鼻子”,厘清乡村振兴总要求5 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既然“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那么其他4 方面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如何作用于主要目的,就成为试图解释的对象。为此,构建乡村振兴总体要求计量模型,将“生活富裕”视为其他4 方面要求的线性函数,运用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估计这个函数中各自变量的系数。如果某一方面要求的系数为正,就说明该要求正向影响“生活富裕”,反之则负向影响“生活富裕”。

2.1 变量定义

2.1.1 因变量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更是村民的期待,因此将“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模型的因变量。“生活富裕”不是一成不变的定义,而应是不断演变的状态,因此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的增长可以被视为“生活富裕”的度量。富裕与否是主观感受,因此用被调查村民对收入增长目标实现的可能性的判断来度量“生活富裕”。问卷第19 题“您认为您的家庭2021 年收入相比2020 年收入会增加一成吗”有3 个选项,分别是“不可能”“有可能”“很有可能”,分别赋值为1、2、3,生成因变量growth。

2.1.2 自变量

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产业兴旺,而产业兴旺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基于现状作出细致的计划,只有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计划,才能凝心聚力,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产业才能兴旺起来。问卷第14 题“您对您所在乡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计划的了解程度”有3 个选项,分别是“不了解”“了解一点”“非常了解”,分别赋值为1、2、3,生成自变量industry,用以度量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产业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生活富裕也必然体现在良好的生态和居住环境上[4]。问卷第17 题“您对您所在乡村的公共设施及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有5 个选项,分别是“非常不满意”“不满意”“比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分别赋值为1、2、3、4、5,生成自变量ecology,用以度量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文明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风气是乡村振兴的外在体现和内部动力,乡村风气好,村民文明程度高,有助于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商业活动高效展开。问卷第18 题“您感觉您所在乡村的风气相对于5 年前的变化”有3 个选项,分别是“变差了”“没有变化”“变好了”,分别赋值为1、2、3,生成自变量atmosphere,用以度量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着乡村振兴意义及政策的宣传重任[5-7],政策宣传越到位,村民的生活和生产越能享受到政策的红利,越能挖掘自身的潜力,越有动力开展生产经营,越能有效地组织村民发展集体经济。问卷第16 题“对您所在乡村宣传乡村振兴意义及政策的满意程度”有5 个选项,分别是“非常不满意”“不满意”“比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分别赋值为1、2、3、4、5,生成变量governance,用以度量治理有效。

2.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及解释

问卷调查为乡村振兴总体要求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提供了包含8 200 个观测值的大样本,表1 显示了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情况。各个变量的均值显示,问卷提交者总体认为2021 年家庭收入相对于2020 年增长一成的可能性刚刚达到“有可能”的程度,他们对其所在乡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计划的了解程度还没有达到但非常接近“了解一点”的程度,他们对其所在乡村的公共设施及居住环境的评价介于比较满意和满意之间且更接近满意,他们对其所在乡村的风气相对于5 年前的变化的判断介于“没变化”和“变好了”之间且更接近于“变好了”,他们对其所在乡村宣传乡村振兴意义及政策的评价介于“比较满意”和“满意”之间且更接近“满意”。各个变量的标准差显示,问卷提交者对于其所在乡村的公共设施及居住环境的评价最不一致,其次为对于其所在乡村宣传乡村振兴意义及政策的评价,再次为对2021 年家庭收入相对于2020 年增长一成可能性的判断;其对所在乡村风气相对于5 年前变化的判断最为一致,其次是对所在乡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计划了解程度的判断。

表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2.3 构建模型及提出推断

构建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式中:growthi是第i个被调查村民对家庭2021 年收入相比2020 年收入增加一成的可能性的判断;industryi是第i个被调查村民对其所在乡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计划的了解程度;ecologyi是第i个被调查村民对其所在乡村的公共设施及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atmospherei是第i个被调查村民对其所在乡村的风气相对于5 年前的变化的判断;governancei是第i个被调查村民对其所在乡村宣传乡村振兴意义及政策的满意程度;β0、β1、β2、β3、β4是待估参数;μi是随机扰动项,包含着4 个自变量之外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因素以及测量误差。

根据对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的理解及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提出以下5 个推断。

H1:村民对其所在乡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计划越了解,他(她)认为2021 年家庭收入比2020 年收入增加一成的可能性越大,即β1>0。

H2:村民对其所在乡村的公共设施及居住环境越满意,他(她)认为2021 年家庭收入相比2020 年收入增加一成的可能性越大,即β2>0。

H3:村民认为所在乡村的风气相对于5 年前变好程度越大,他(她)认为2021 年家庭收入相比2020 年收入增加一成的可能性越大,即β3>0。

H4:村民对其所在乡村的乡村振兴意义及政策的宣传越满意,他(她)认为2021 年家庭收入比2020 年收入增加一成的可能性越大,即β4>0。

H5:产业兴旺对生活富裕的作用程度大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三方面要求单独对生活富裕的作用程度,即max(β1、β2、β3、β4)=β1。

3 乡村振兴总体要求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使用Stata 16 分析问卷提交者的总体数据,实证分析了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模型,表2 为实证结果。

表2 乡村振兴总体要求计量模型实证结果

第一,模型通过了F检验,这意味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共同作用于“生活富裕”。

第二,由于β1=0.347>0、β2=0.099>0、β3=0.199>0、β4=0.09>0,并且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因此H1、H2、H3、H4 得到验证,这意味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每个方面都单独正向作用于“生活富裕”。

第三,β1>β3>β2>β4,因此H5 得到验证,这意味着“产业兴旺”对“生活富裕”的正向作用最大。

第四,该模型校正后拟合优度为0.322,这意味着被调查村民对其所在乡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计划的了解程度、对其所在乡村的公共设施及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对其所在乡村的风气相对于5 年前变化的判断、对其所在乡村宣传乡村振兴意义及政策的满意程度,能够解释32.2%的对2021 年家庭收入相比2020 年收入增加一成可能性判断的变异。

4 结论

基于三亚市吉阳区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模型实证研究认为,“产业兴旺”是驱动乡村振兴的第一动力,是实现“生活富裕”的抓手。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博后村为例,该村以玫瑰文化、黎族文化、创意文化为底蕴,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自主经营和引进企业进驻大力发展民宿产业、特色餐饮业和文创产业。目前博后村共有民宿48 家、客房1 600 余间,是海南最大的民宿村之一。博后村村民对所在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计划“非常了解”占比是各村中最高的,达到34.97%,该村51.69%的被调查村民认为民宿是该村发展的主要产业,认为2021 年家庭收入相对于2020年家庭收入增加一成“很有可能”的占比达到35.12%,排在所有村的第二位。

研究认为,“产业兴旺”为“生态宜居”提供物质保障。“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生活富裕,精神生活追求提升,风气日趋文明,基层组织治理有效,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越发看得见、摸得着,村民参与村集体协商、基层民主监督越有动力。

猜你喜欢
生活富裕兴旺家庭收入
兴旺一个村,需要几茬人?——三任支书一条道,一棒接着一棒跑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推动产业兴旺 撬动乡村振兴
“十三五”渔民家庭收入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与实施路径
以民为本求富裕
吃“穷”一点,不管你现在有多富!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