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作为报告文学的价值

2023-01-28 08:58
全国新书目 2022年10期
关键词:红星斯诺文学

高笑可

文学博士,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师,致力于文言文教学研究和语言教学研究。

孟岳

网名凤梨,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北京景山学校语文教师。“少年读邻”发起人,致力于书册阅读教学研究及实践。

程少峰

文字学博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字学。先后在《古汉语研究》《中国语言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编撰《中华经典素读本》,参编《中华传统文化》。

《如何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高笑可 孟 岳 程少峰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8/32.00元

本书通过作品概观、整体梳理和研读指导三大部分,为中学师生全景展示了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版本流变、跨媒介阅读、文学地位,帮助中学生们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以及广大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激发读者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报告文学作品,其在20 世纪30 年代出版时已在世界范围内和中国产生了不小的轰动,此后的80 多年间无数次再版重印,均显示了其作为经典文学的魅力。

《红星照耀中国》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其真实。作者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带着怀疑的精神和疑问的态度进入陕甘宁边区,走近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生活,最终以真实、细腻而又精准、简练的语言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不仅解答了自己的疑虑,也让更多人了解了他眼中的领导人、英雄们生活化、可亲近的一面。因此,真实是它的底色,也是它魅力的源泉。斯诺也在1938 年的中译本序言中说道:

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一种正确的记录和解释,那就是因为这是他们的书。

关于这一点,温儒敏也曾撰文指出:

他的纪实写作毫不做作,是质朴而真诚的。斯诺以“他者”的目光来观察“红区”,他对共产党抗日政策的转述、对“红区”生活的描写自然会带有西方记者的立场,但他力图还原真相,没有戴上“有色眼镜”,更没有刻意“过滤”,从而保存了历史的真实与丰满,是那种有质感的真实与丰满。

我们以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第一节《童年》为例,其中记录了毛泽东主席自述童年的日子,有一段话很有意思,可以让我们对伟人有另一种认识:

我的不满增加了。在我们家里,辩证的斗争在不断地发展着。有一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大约十三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请了许多客人到家里,我们两人在他们面前争论了起来。父亲当众骂我懒而无用,这激怒了我。我骂了他,就离开了家。母亲追上前来,竭力劝我回去。父亲也赶来,一边骂一边命令我回去。我跑到一个池塘旁边,恫吓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父亲坚持要我磕头认错,我表示如果他答应不打我,我可以跪一条腿磕头。战争就这样结束了。我从这件事认识到,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如果我仍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

这段话中的伟人毛主席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平凡的同学一样,因为父母的管教方法不得当而进行“抗争”,最后求得一种新的平衡和稳定。在抗争中,小小少年获得了一种朴素的观点:要努力保卫自己应得的权利。另外,我们都听说过主席热爱读书,可是他在少年时期的读书生活并不是那么顺利:

我是家里的“读书人”。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这位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我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许多故事我们几乎背得出,而且反复讨论了许多次。关于这些故事,我们比村里的老人知道得还要多些。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常常和我们互相讲述。我认为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尽管这样,我还是继续读书,如饥如渴地阅读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我常常在深夜里把我屋子的窗户遮起,好使父亲看不见灯光。

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伟人或“救星”,他是一个普通人:

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作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斯诺在短短4 个月的采访中就对毛泽东有如此真实而深刻的人性阐述,不得不说这得益于他对于人性深入的洞见和对于人类未来命运的准确把握。

除了真实之外,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也展示了他富有文学天赋的一面。书中的文学语言和创作手法都堪称同类作品的典范,其人物刻画、环境描写和叙事角度都融会贯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独特的文学魅力。

猜你喜欢
红星斯诺文学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我们需要文学
红星花凤蝶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闪闪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