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新母船“深海一号”

2023-01-28 09:13
全国新书目 2022年10期
关键词:母船潜水器蛟龙

郭曰方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顾问,高级编辑。历任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随员,方毅副总理秘书,中国科学报社总编辑,中国科学院机关党委书记,中科院文联主席。

“中国力量:共和国高技术系列纪实文学”

郭曰方 汤书昆 杨多文 赵建东 主编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2.9/204.00元

本丛书选择我国高技术领域中辨识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领域——航天、深潜、高铁,集中展示了我国高科技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我国科技工作奋发有为、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展示中国力量,提升国人的科技自信和文化自信。

2015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建造“蛟龙”号新母船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按照要求,该船隶属于中国大洋协会。经过专家团队多轮研究讨论和反复论证,确定该船由中船工业708 所设计,中船重工武船集团承建。

2016 年11 月,中国大洋协会与中船重工武船集团签订建造合同。2017 年9 月,新船正式开建,定名为“深海一号”。2018 年1 月,新船完成龙骨铺设,3个月后开始船台搭载。历经两年刻苦攻关,设计建造人员完成了多项技术创新,换来了“深海一号”惊艳亮相。

“深海一号”船长90.2 米,型宽16.8 米,设计排水量4500 吨,采用全电力吊舱式推进系统,续航力超过12000 海里,自持力达到60 天,可支持“蛟龙”号全球无限航区执行下潜作业。

“深海一号”最大的特点是其专门为“蛟龙”号量身打造。此前,由于“向阳红09”船没有专业的潜水器库房,“蛟龙”号只能安放在甲板上风吹日晒,无处遮蔽,为潜水器的维护保障带来很大困难。如今,“深海一号”为“蛟龙”号量身打造了一个专门的维护保养机库,并配有A 型架、专用运送车和可拆式轨道,以及独立的危险品存放区。

“深海一号”具备载人潜水器作业支持、潜水器作业环境调查、样品研究处理和辅助综合调查4 大功能,不仅可为“蛟龙”号下潜提供合适的水下、水面支持,还具备数据、样品的现场处理和分析能力,配备多种潜水器专用设备,可极大地提升“蛟龙”号有效下潜次数,有力保障潜水器持续高效使用。

同时,“深海一号”在线型设计上也实现了创新。该船采用一种防气泡的斧型艏设计,实现了优化全吃水阻力、改善风浪中失速性能、降低气泡生成概率、引导气泡前进路径等目标,在提高经济航速的同时,有效降低船舶噪声对“蛟龙”号通信的干扰。它还能在5 级海况下进行潜水器应急回收和停泊调查作业,并设置了减摇水舱,4 级及以上海况减摇效果不低于35%。

自立项以来,“深海一号”严格按照绿色化、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舒适化和国际化要求设计建造,不仅可服务深潜作业,更是一艘综合性大洋科考船。

在绿色化方面,该船在我国科学考察船设计中首次在动力系统中引入了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满足国际海事组织对氮氧化物排放限值的相关要求。

在信息化方面,该船配备先进的船载网络和超短基线等声学定位系统,采用水下辐射噪声控制设计和两套不同的水声通信机,确保潜水器深潜作业时与母船之间的图像、音频通信畅通无阻。

在模块化方面,该船具备便捷的移动设备配套能力,可搭载调查集装箱、遥控无人潜水器集装箱、移动绞车集装箱等。艉部主甲板和实验室布置了大量通用紧固件基座和集装箱箱脚,能灵活搭载调查设备;配备有6000米级无人缆控潜水器、无人无缆潜水器等系统,可搭载“蛟龙”“潜龙”“海龙”同时进行深潜作业。

在便捷化方面,该船配备多波束、浅地层剖面仪,多普勒剖面仪,温盐深仪等常规调查设备,相关调查数据可即时在船载实验室显示;配备“蛟龙”号专用的吊放A 型架、运移轨道车等设备,满足“蛟龙”号布放、回收、维护保养的需求。

在舒适化方面,全船共60 个床位,每个房间都有自然采光;机舱区域及主要设备采用双层隔振安装方式,振动噪声、水下辐射噪声指标均达到军工技术标准,为科考队员营造了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在国际化方面,相较于美、俄、日、法4 国的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的船舶性能更优,拥有更大的实验室、遮蔽作业库及甲板作业面积,具备新型的网络信息化系统、较低的水下噪声、多样化的调查能力、人性化的居住环境和全新的环保设计。

2019 年12 月6 日,“深海一号”顺利交付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使用,“蛟龙”号迎来了新家。2020 年9 月23 日至12 月24 日,“深海一号”搭载“蛟龙”号赴南海,开展技术升级的两大类8 项验收海试。2021 年2 月21 日至4 月2 日,“深海一号”搭载“蛟龙”号赴西北太平洋深渊区开展7000 米级海试作业,现场验收专家组给出了99.25 分的综合评价。

猜你喜欢
母船潜水器蛟龙
“深海一号”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水下辐射噪声控制关键技术
蛟龙出海
海底蛟龙093A畅想
《无人潜水器检验指南》将于2019年7月1日生效
波浪运动补偿稳定平台运动学分析
蛟龙,蛟龙!勇者无敌
蛟龙出海
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在武船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