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龄婴幼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

2023-01-30 13:22肖小明苏字芳江蕙芸蔡始景丘小霞
广西医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调查员辅食母乳

陈 雪 肖小明 苏字芳 江蕙芸 蔡始景 丘小霞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广西南宁市 530002; 2 防城港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西防城港市 538001)

母乳喂养益处众多,例如可防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1],减少儿童咬合不正[2],降低婴儿过敏性疾病[3]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4]的发生率,为婴幼儿提供发育所需的营养,增强婴幼儿免疫力[5],促进亲子关系,促进婴幼儿肠道健康[6]和智力发展[7]等。2021年世界母乳周的主题是“保护母乳喂养,共同承担责任”。WHO建议完全母乳喂养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混合母乳喂养可持续到2岁或2岁以上[8]。2016年全球母乳喂养现状调查显示,婴儿出生1 h母乳喂养率为45%,出生后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率为40%,有74%的婴儿母乳喂养持续至1岁,有46%的婴幼儿母乳喂养持续至2岁[9]。2020年我国母乳喂养率随经济上升呈下降趋势,6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仅为14.1%,12~14月龄婴幼儿的继续母乳喂养率为59.1%,24~26月龄婴幼儿的继续母乳喂养率为19.5%[10]。由此可见,我国12月龄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与分析部报告的全球12月龄婴幼儿持续母乳喂养率(74%)[9]仍有较大差距。本研究旨在调查12月龄婴幼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于2021年6月~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于防城港市28个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 332名2~3岁幼儿家长进行回顾性调查,发放问卷1 332份,剔除重要信息未填写完整或不确定的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1 084份,有效问卷率为81.4%。

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组建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防城港院区儿童保健医师、流行病学研究员组成的促进母乳喂养专家组,采用专家组编写的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2月龄母乳喂养情况、幼儿性别、家庭居住地、家庭中子女数量、父母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情况、出生史、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出生后开始吃母乳时间、出生后添加辅食时间、排便情况、过敏史等,共16个项目。由调查员对幼儿家长进行逐一询问。12月龄母乳喂养定义:幼儿12月龄时,除了吃含有营养和能量的流质、半固体或固体食,仍继续摄入母乳。

1.3 质量控制 首先,本课题成立了促进母乳喂养专家组,专家组对调查表中的内容和选项做好释义,将调查表及释义合订成问卷手册。由专家组统一培训调查员,保证按照规范进行调查。其次,进行预调查,在预调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和解决。最后进行正式调查,调查时,调查员向家长仔细说明调查表中的所有项目,做好解释,逐一询问得到答复后认真填写;问卷收回前,调查员再次检查所有项目是否填写完整;问卷收回后,由另一名调查员重新检查,如有错漏,通过再次访问或电话联系家长进行核对。原始资料经复核后录入计算机,核对纠错后建立数据库。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α入=0.05,α出=0.10)分析12月龄婴幼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12月龄母乳喂养情况 在1 084名2~3岁幼儿中,有346名幼儿母乳喂养至12月龄,12月龄母乳喂养率为31.9%。将母乳喂养的12月龄幼儿设为观察组(346名),将无母乳喂养的12月龄幼儿设为对照组(738名)。

2.2 两组幼儿一般资料的比较 两组幼儿的家庭居住地、母亲年龄、父亲年龄、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出生后开始吃母乳时间、出生后添加辅食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幼儿一般资料的比较[n(%)]

续表1

2.3 12月龄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 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12月龄母乳喂养情况(12月龄母乳喂养=1,12月龄无母乳喂养=0)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结果显示,家庭居住地、母亲年龄、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出生后添加辅食时间是12月龄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12月龄母乳喂养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本研究对2~3岁幼儿进行12月龄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12月龄母乳喂养率为31.9%,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与分析部报告的74%[9]、李妞妞等[10]报告的59.1%差距较大,而与武华红等[11]报告的城区36.1%、郊区29.9%较接近。上述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研究对象所在地区不同有关,不同地区在经济、文化、家庭养育条件及家庭成员对母乳的认知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持续母乳喂养。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家庭居住地为城市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家庭居住地为12月龄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P<0.05),这与武华红等[11]的调查结果相似。出现该结果的可能原因是,“母婴室”多见于一线城市[12],郊区或乡村几乎没有,郊区或乡村的母乳喂养相关公共资源不足。本研究中母亲年龄也是12月龄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P<0.05)。Ekström等[13]发现产妇年龄越大,其对持续母乳喂养的积极性越高,黄永玲等[14]也发现母亲年龄越大则母乳喂养时间相对越长,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似。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12月龄母乳喂养还与婴儿出生后第一口食物的种类有关,出生后第一口食物为母乳更有利于婴幼儿母乳喂养至12月龄(P<0.05)。如果婴幼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分开,产后母乳喂养宣教不到位,按风俗习惯等原因给婴幼儿喂糖水或配方奶粉,可能会影响婴幼儿的嗅觉、味觉刺激,以及对食物的记忆及偏好。而这些早期感官体验确立的食物偏好,不利于持续母乳喂养的进行[15]。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婴幼儿出生后6个月以上添加辅食较出生后4~6个月添加辅食更利于母乳喂养至12月龄(P<0.05)。较晚添加辅食会让婴幼儿对母亲形成情感依恋,进而延长母乳喂养时间,但辅食添加过晚,会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如何既让母亲在恰当的时间内添加辅食又不影响婴幼儿对母亲形成情感依恋,进而延长持续母乳喂养时间,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家庭居住地、母亲年龄、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出生后添加辅食时间是12月龄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12月龄母乳喂养关系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卫生保健工作人员应广泛宣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定期指导家长解决母乳喂养遇到的常见问题,保障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婴幼儿出生6个月后添加适宜充足的辅食,同时鼓励母亲继续母乳喂养至幼儿2岁或以上,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猜你喜欢
调查员辅食母乳
提升乡村社会调查员素养浅析 以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员为例
母乳库捐赠母乳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简析双城区病虫害乡村调查员管理办法
宝宝教你判断辅食何时添加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我国家事调查员运行现状研究
宝宝添加辅食出现呕吐还能继续吗
母乳库研究的现状分析
分龄宝宝辅食添加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