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3-01-30 13:49何玲
医疗装备 2022年24期
关键词:自体负压阳性率

何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福州 350001)

慢性难愈性创面是指经4周以上正规治疗仍无愈合倾向或创面面积每周缩小<15%,又称慢性创面。恶性肿瘤、放射性溃疡、动静脉性溃疡、压迫性溃疡(褥疮)、创伤、糖尿病溃疡等均可导致慢性难愈性创面形成,严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1]。目前,临床常采用病因治疗、生物治疗、加压疗法、清除失活组织、优化营养状况、保持湿润环境、高压氧等方法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2-3]。负压封闭引流能够缩短清除组织间液的时间,减少局部水肿,增加血流量,有利于创面愈合[4]。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是一种新型的促进创面愈合材料,通过对自体全血进行离心处理,获得高于正常血小板浓度4倍以上的血浆,可有效提高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5];但关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改善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疼痛程度的研究较为少见。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男16例,女22例;年龄45~89岁,平均(54.39±10.56)岁;创面面积20.38~29.78 cm2,平均(25.76±4.39)cm2;创面形成原因:烧伤8例,交通伤12例,糖尿病创面14例,其他4例。对照组男14例,女24例;年龄46~89岁,平均(54.22±10.76)岁;创面面积20.31~29.67 cm2,平均(25.69±4.31)cm2;创面形成原因:烧伤9例,交通伤13例,糖尿病创面13例,其他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相关要求。

纳入标准:经4周正规治疗后创面仍无愈合倾向;精神正常;治疗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孕期或哺乳期女性;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影响创面愈合的疾病;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嘱患者在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前禁水禁食;首先彻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及异物;在清理过程中,注意保护血管和神经;然后用纱布蘸取少许75%乙醇,对周围皮肤进行清洗;之后根据创面大小修剪聚乙烯乙醇化泡沫敷料,将其覆盖于创面后,将四周皮肤擦干;密封后,通过三通管连接负压吸引器(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型号:yuwell 7A-23D);检查无漏气后,通过负压吸引管连接引流储存罐,用另外1根负压引流管连接床头中心负压瓶与储存罐,保持吸引负压为125~200 mmHg(1 mmHg=0.133 kPa);在持续负压引流期间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以防止管腔堵塞;根据创面愈合情况,分别在治疗1、2周后更换1次负压引流装置,并进行细菌培养。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护理人员于术前约12 h时通过肘静脉采集患者血小板约250 ml,并将血小板分为5份,将5份血小板保存于冰箱内,每份行离心浓缩2次,第1次按3 200 r/min离心5~7 min,将红细胞层隔离后,缓慢多次移动富血小板血浆装置,充分混匀白膜层和血清;第2次按3 300 r/min离心3 min,将贫血小板层和富血小板层分离;之后根据创面大小抽取适量富血小板备用;在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后,在创面四周采用1 ml注射器分多次进行分点注射;将凝血酶激活剂加入富血小板中,使其凝集成富血小板凝胶,覆盖创面,并将负压泡沫敷料修剪至与创面大小合适后,覆盖创面;处理好后,行负压封闭引流术,负压封闭引流操作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3 评价指标

(1)创面愈合相关指标:观察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期间换药次数、出院时创面愈合率及住院时间。(2)疼痛程度:分别于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评估其疼痛程度,总分值1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明显。(3)细菌培养阳性情况:分别于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对其进行细菌培养,观察比较细菌培养阳性率。(4)血清炎症因子:分别于两组治疗前后,抽取4 ml外周肘静脉血(空腹下),给予抗凝处理后,采用日本Sysmex XN-20血球仪检测血浆中的白细胞计数;将血液标本按3 000 r/min转速离心处理10 min后,分离血清标本,采用免疫比浊法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试剂盒购自深圳市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创面愈合相关指标

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出院时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创面愈合相关指标比较

2.2 疼痛程度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2.3 细菌培养结果

治疗前,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例(%)]

2.4 血清炎症因子

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慢性难愈性创面好发于代谢性疾病及老年性疾病人群中,创面多存在严重感染、血供不佳、局部组织修复生长因子水平较低等特点,故极难愈合,仅采用常规换药技术无法治愈;加之患者住院时间较长,需多次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且治疗期间需多次换药,不仅较难取得理想疗效,且可出现愈合畸形及截肢,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7-8]。负压封闭引流是临床较常用的创面修复方法,其产生的机械牵拉力量能够有效减轻组织水肿,改善血管通透性,加速创面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但在临床使用中发现,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无法为创面提供生长因子,且无法提高创面抗感染能力,可延长愈合时间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是采用离心方式从患者自体血液中提取出的血小板浓缩液,其中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可增强机体及创面的抗感染能力[9]。P Waiker和Shivalingappa[10]的研究指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中含有的各种抑菌因子(包括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白细胞介素-6、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2等)对微生物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血小板具有凝血作用,对组织再生能力有刺激作用,有利于创面愈合;另外,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中含有3类黏附因子,包括玻连蛋白、纤维蛋白及迁连蛋白,而组织修复过程中所需的三维结构由纤维蛋白构建,纤维蛋白可包裹血小板和白细胞,防止它们流失,有利于修复细胞爬行;玻连蛋白及纤连蛋白则可黏附生长因子[11]。国内有学者研究指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可有效治疗难愈性创面患者;其中,负压封闭引流可减少创面分泌物,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则具有抗感染能力,有利于创面愈合[12]。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出院时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可有效缩短难愈性创面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治疗期间换药次数,提高出院时创面愈合率,改善预后。疼痛是机体内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对难愈性创面患者健康恢复的危害较大,可刺激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增强组织分解代谢,加重创面缺氧、缺血程度,影响蛋白质合成,延长创面愈合时间;而且,疼痛可降低机体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影响睡眠,不利于患者康复[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可有效缓解难愈性创面患者疼痛程度,促使其康复。其原因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属于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可通过富血小板血浆中的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影响其他细胞的新陈代谢及炎症的发生,且可降低疼痛程度[14]。

陈道才等[15]的研究指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有效降低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及炎症因子水平。朱思文等[16]的研究指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有效刺激难愈性创面患者创面血管的生成,对局部血运具有改善作用,且可加速患者康复,降低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试验组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该结果提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可有效降低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促进创面康复。

综上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可缩短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治疗期间换药次数,提高出院时创面愈合率,且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降低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加速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自体负压阳性率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