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2023-01-30 13:49庄丽晨
医疗装备 2022年24期
关键词:雾化炎性小儿

庄丽晨

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 (江西上饶 334600)

小儿肺炎是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该病起病急、发展快,以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及喘息等为主要症状表现[1]。肺炎患儿发病后,其免疫力降低,极易导致二次感染的发生,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损伤患儿的消化及神经系统;若病情持续发展,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对肺炎患儿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促进其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雾化吸入是临床治疗小儿肺炎主要且便捷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该方法通过氧驱动雾化可将相关药物直接置入气道病变部位,使靶器官在短时间内充分吸收有效成分,从而及时控制患儿病情;不过,单一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长时间用药易出现耐药性[3]。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是一种多功能经皮给药方法,是利用超声促渗理论增加患儿局部组织、皮肤的通透性,从而使热效应和药物效应得到充分发挥[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4例。试验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1~6岁,平均(3.60±0.89)岁。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1~5岁,平均(3.54±0.3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诊疗指南》中小儿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5]。排除标准:对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中的药物过敏;治疗部位有感染;合并严重感染;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病变;治疗依从性差;存在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存在由其他原因所致的呼吸系统疾病。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物理降温等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649,规格 2 ml︰1 mg)进行雾化治疗,1 mg/次,2次/d;患儿如存在呼吸困难,则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河北仁合益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5019,规格:2.5 ml︰2.5 mg)进行治疗,0.2 mg/次,2次/d。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定向透药治疗:首先清洁患儿皮肤,将药贴表面的防护纸揭掉,贴在患儿天突及左右两侧的肺俞穴,并配合使用中医定向药透治疗仪(江西晋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JR-4AE);将电极片贴在相应的穴位,然后把治疗输出探头吸附在电极片上,用配套的绑带固定;打开透药治疗仪电源,适当调整治疗仪参数,1~2 次/d,15 min/次,于治疗结束30 min后将药贴取下。

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

1.3 评价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经治疗,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且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听诊可闻及肺部啰音消失;有效,经治疗,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好转,体温较治疗前降低,听诊可闻及肺部啰音好转;无效,经治疗,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6]。(2)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7]对其中医证候进行评分,包括咳嗽无力、气短汗多及纳差便溏;每项分值均为0~3分,评分越高,表示患儿症状越严重。(3)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于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采集3 ml空腹静脉血,以3 500 r/min转速离心处理10 min,离心半径为10 cm,获得上层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4)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疹、胃部不适及恶心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咳嗽无力、气短汗多及纳差便溏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无力、气短汗多及纳差便溏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3 炎性因子

治疗前,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A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A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小儿肺炎常表现为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同时伴有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现象,严重者甚至伴有呼吸困难、喘息等,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安全[8-9]。因此,针对肺炎患儿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十分必要。目前,临床治疗肺炎患儿的首选方法为雾化吸入,可有效缓解支气管壁和肺泡出现的炎性反应,改善患儿通气功能。

炎性因子与小儿肺炎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C反应蛋白为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其敏感性较高;机体发生炎性反应后,会通过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刺激肝脏,大量合成C反应蛋白,导致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血清淀粉样蛋白A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多肽类反应蛋白,如体内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升高,说明机体处于炎症期,多被用于诊断损伤及全身炎症感染。布地奈德属于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可抑制白细胞的产生,有效缓解炎性反应;沙丁胺醇是一种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可预防支气管痉挛发生;两药合用,可有效控制炎性反应。不过,单一采用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长期用药,还易对产生药物依赖,且复发率较高,远期效果不佳[10]。

中医将小儿肺炎归入“肺炎喘嗽”的范畴,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为小儿肺腑娇嫩、不可自调,寒湿不调,故治疗应以宣肺止咳、清热化痰为原则。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是一种集热疗与穴位为一体的多功能经皮给药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靶向给药刺激穴位,使药物直达患处[11]。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咳嗽无力、气短汗多及纳差便溏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A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说明,相较于单纯使用雾化吸入治疗,使用雾化吸入联合中药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肺炎患儿有利于提高其疗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安全性较高。其原因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通过电致孔透皮给药技术可以瞬间形成高压脉冲电场,在细胞膜等脂质双分子层形成可逆的亲水性孔道,从而增加组织细胞膜对药物的渗透性,经皮吸收中药成分且直达患处,加速血液循环,加快其体内炎性因子的消除,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另一方面,药贴里的中药成分可发挥抗炎的功效,方中的柴胡可补气升阳,增强机体免疫力;黄芪可镇静止痛,还可抗病毒、抗菌;板蓝根可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此外,肺俞穴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穴位,给予该穴位投药治疗,可有效缓解患儿发热、咳嗽等症状,与雾化吸入治疗相结合,可协同增效,发挥各自所长,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增强其免疫力[12]。

综上所述,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并保障治疗安全性。

猜你喜欢
雾化炎性小儿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中药雾化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