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金属修复材料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3-01-31 01:17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期
关键词:牙周组织沉积合金

杨 红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口腔科 353000

牙齿属于人体最关键的一类具有咀嚼功能的器官,其存在不可再生性,且牙齿损伤之后难以自行有效修复,如果患者不能及时得到合理修复治疗,极易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及牙齿的美观性[1],对发生缺损的牙体进行合理的美容修复,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患者外貌以及口腔功能改善。当前临床上多通过口腔修复术对牙周疾病患者实施治疗,其能利用人工装置对患者牙齿及其附属组织处的缺损进行有效修复[2]。而且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口腔修复材料的种类也愈发多样,但不同材料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应当选择怎样的材料对患者进行修复仍旧需要做深入性的分析[3]。本文探讨不同金属修复材料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99例。纳入标准:(1)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2)不存在牙龈出血、红肿及邻牙严重松动等症状。排除标准:(1)牙缺损部位难以被彻底修复;(2)伴随有精神类疾病且难以正常配合治疗;(3)近3个月内接受过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依据修复材料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其中镍铬合金组33例,男21例,女12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6.7±1.6)岁。钴铬合金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36.8±1.5)岁。金沉积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6.6±1.7)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后,对其进行常规修复牙体预备,然后对硅橡胶印模型进行妥善制作,在颈缘及冠修复体粘固之前,通过排龈线依次完成排龈处理,3~5min/次,并通过 Vitadur alpha 饰面瓷来完成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治疗。铬合金组、镍铬合金组:颈缘宽度约为1mm,其位置在龈下0.5mm左右,其中肩台大约呈现90°;金沉积组:修复体边缘预备应用无角圆钝肩台。当牙冠轴面突度增大程度不超过0.2mm时,通过Fehon分级法完成,并确保修复体密合性一直维持在1~3级,保证患者试戴边缘处紧密结合,同时对咬合及形状进行合理调整,并通过RelyX Veneer贴面粘固剂对牙损处进行长久粘固处理。

1.3 观察指标 (1)牙周指数。治疗前后对患者近远中、唇舌侧取液区进行清洁及隔湿处理,通过periopaper 滤纸纸条对患者牙周组织、龈沟底位置的龈沟液量(GCF)进行合理采集,然后进行冷藏保存以便后续使用,同时对龈沟探诊深度(GCD)、牙龈指数(GI)测定结果进行获取[4]。(2)破骨调节分子水平。通过实时定量 PCR对患者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的细胞核因子 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进行测定[5]。(3)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将冷藏保存的样本进行解冻,并在离心机内对其做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清,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β(IL-1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等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其中放射免疫计数器提供厂家为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6]。

2 结果

2.1 三组牙周指数对比 钴铬合金组、金沉积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数比较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后与镍铬合金组比,钴铬合金组及金沉积组GCF、GCD、GI水平均相对较低(P<0.05),见表1。

2.2 三组破骨调节分子水平变化程度对比 钴铬合金组、金沉积组治疗前后破骨调节分子比较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镍铬合金组比,钴铬合金组及金沉积组RANKL、OPG、RANKL/OPG指标变化程度相对较低(P<0.05),见表2。

表1 三组牙周指数对比

表2 三组破骨调节分子水平变化程度对比

2.3 三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钴铬合金组、金沉积组治疗前后IL-1β、IL-6及MMP-2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镍铬合金组比,钴铬合金组及金沉积组IL-1β、IL-6及MMP-2水平均相对较低(P<0.05),见表3。

表3 三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3 讨论

牙体缺损属于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类口腔问题,患者因受到遗传以及外界因素的多种影响出现前牙脱落、断裂以及生长不齐等症状,极易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自身美观性[7]。当前阶段,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升高,以及越来越重视口腔健康以及牙齿美观度,使得口腔修复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愈发普遍,其不仅能使患者牙齿美观度进一步恢复,还能防止因牙列缺损而导致的多种口腔疾病,从而促进患者口腔健康改善。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属于临床上修复牙列牙体缺损的重要方式之一,且优势在于外观色泽逼真、形态理想以及确保牙体功能有效恢复等,因此在临床中的应用愈发普遍。但是患者在接受冠修复冠戴治疗后,由于修复材料的差异,其修复体对于患者牙周组织产生的影响也具有较大不同,若未选择恰当的修复材料则极易同口腔内牙周组织形成电化学腐蚀反应,并进一步产生大量的金属离子,从而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并使牙周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引起牙龈出血、牙龈炎等多种不良症状,从而对整体疗效产生不利影响[8]。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及金沉积属于缺损牙体修复治疗中应用最多的三种熔附金属类型,但因三种材料在金属含量构成上具有一定差异,接受种植修复治疗后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及炎症反应也存在较大的不同。据有关研究显示,当牙周组织被经腐蚀析出的金属离子刺激之后,会导致RANKL水平异常高表达,而OPG 含量会持续性的降低,RANKL/OPG 比例也会出现严重异常,同时RANKL/OPG比例能对患者骨改建期间调控破骨细胞分化、活性及参与牙槽骨吸收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当比值过高时则说明患者种植体发生松动及脱落的风险非常大。本文结果发现,治疗后与镍铬合金组比,钴铬合金组及金沉积组RANKL、OPG、RANKL/OPG水平变化程度相对较低(P<0.05),说明钴铬合金及金沉积两种金属材料对于患者牙槽骨吸收产生的影响比较小。

炎性反应水平能准确反映生物毒性及安全性,GCF、GCD及GI是一类对牙龈炎性变化进行有效评估的早期检测指标,其优势在于无创、简便等,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本文结果发现,治疗后与镍铬合金组比,钴铬合金组及金沉积组GCF、GCD、GI水平均相对较低(P<0.05),说明钴铬合金及金沉积不会对患者牙周指数产生较大影响。分析原因为:镍铬合金材料进入患者牙周组织及龈沟液之后,通过电化学腐蚀将大量镍离子析出,并刺激牙周局部组织形成炎症以及严重损伤。而钴铬合金材料的面层是一类致密氧化膜,能对电化学腐蚀性进行有效抑制。而金沉积材料的金属稳定性非常强,因此其抗氧化及抗腐蚀效果比较理想。IL-1β水平异常高表达会使机体内炎症微生态发生较大改变,并加快炎性反应速度;而IL-6对机体内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分化及增殖产生一定刺激,并使其功能进一步增强;MMP-2能通过对细胞外基质、层粘连蛋白及基底膜造成破坏等方式来对牙周组织造成损伤,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牙周组织损害情况及牙周炎症等进行有效反映。本文结果发现,治疗后与镍铬合金组比,钴铬合金组及金沉积组IL-1β、IL-6及MMP-2水平均相对较低(P<0.05),说明通过钴铬合金及金沉积等材料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并不会引起较严重的炎性反应。

综上所述,钴铬合金及金沉淀等修复材料对于患者牙周组织产生的刺激性相对较低,而且不会造成严重的炎性反应,且牙槽骨骨质吸收程度也较为轻微,临床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牙周组织沉积合金
奥科宁克与NASA联合研发3D打印用Al-Cu-Zn-Mg合金
钼钨合金烧结致密化行为
Gallium-incorporated zinc oxide films deposit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and its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Zr-Nb-Fe合金在Li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化学浴沉积制备防污自洁型PVDF/PMMA共混膜研究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