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血NLR、dNLR、CEA和CA19-9乘积与结肠癌术后生存时间相关性研究

2023-01-31 01:17傅芳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期
关键词:乘积结肠癌均值

傅芳美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检验科,福建省南平市 353000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位居消化道肿瘤的前列,AFP、CEA、CA19-9等作为广谱肿瘤标志物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可出现表达上调,检测单个指标对诊断结肠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不强[1-3],本文通过计算CEA与CA19-9乘积,分析其对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既往许多研究证实,肿瘤相关炎症反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NLR、dNLR、PLR可综合反映肿瘤患者体内炎症和免疫状态,在肺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肾癌等多种恶性肿瘤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分析结肠癌患者术前血中AFP、CEA、CA19-9、NLR、dNLR、PLR、CEA与CA19-9乘积等表达水平,探讨其对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预测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某院2001—2014年间400例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学检查指标,包括其WBC、NE、LYM、PLT、AFP、CEA、CA19-9,计算NLR、dNLR、PLR,并回访其术后生存时间,400例结肠癌患者中男性234例(58.5%),女性166例(41.5%)。年龄19~87岁,其中<30岁11例(2.75%),30~50岁79例(19.75%),50~70岁186例(46.5%),>70岁110例(27.5%),平均年龄60.01岁。

1.2 检测系统 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发光分析仪。

1.3 操作人员 经科主任岗位授权的检验技师。

1.4 方法

1.4.1 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4ml,于3 000r/min下离心10min并取血清进行检测,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CEA、CA19-9,并计算CEA与CA19-9乘积,即CEA结果乘以CA19-9结果所得数值。

1.4.2 抽取EDTA抗凝血标本进行血细胞分析,并计算术前粒淋比(NLR):术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淋巴细胞绝对值之比;衍生粒淋比(dNLR):术前中性粒细胞与白细胞总数减去中性粒细胞总数的差值的比值;血淋比(PLR):术前血小板绝对值与淋巴细胞绝对值之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各指标水平与术后生存时间相关性 对于结肠癌术后不同生存时间患者,其术前WBC、NE、PLT、C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YM、AFP、CA19-9、NLR、dNLR、PLR、CEA与CA19-9乘积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不同生存时间患者各指标变化 本文计算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学指标WBC、NE、LYM、PLT、AFP、CEA、CA19-9、NLR、dNLR、PLR、CEA与CA19-9乘积各项均值水平,并统计生存时间<3年、3~5年、>5年的结肠癌患者术前各指标均值水平,评价结肠癌术后不同生存时间的患者术前各指标均值的变化。结果显示,WBC、NE、CEA、CA19-9、NLR、dNLR、CEA与CA19-9乘积均值水平随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增加而降低,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越短,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各项指标总均值水平。见表2。

表1 结肠癌患者术前各血清学指标水平变化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影响

表2 结肠癌患者术后各指标不同生存时间均值与各指标总均值间变化

2.3 NLR、dNLR和PLR各组不同生存时间占比 对400例结肠癌患者术前NLR、dNLR和PLR进行计算,得出dNLR、NLR、PLR的均值分别为2.88、4.26、172.26。将dNLR、NLR和PLR大于均值分别定义为对应高值组,小于均值分别定义为对应低值组。如表3所示,三个指标低值组在生存时间分组中所占比例均高于三个指标高值组,且三个指标低值组>5年生存时间的比例高于<3年生存时间的比例,而三个指标高值组>5年生存时间的比例低于<3年的生存时间的比例。NLR和dNLR二者低值组与高值组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NLR、dNLR、PLR各组生存时间占比[n(%)]

2.4 NLR和dNLR各组不同生存时间对比 将NLR分为<1.5、1.5~2、2~10、>10四组,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5年者分别为81.4%、80.5%、64.8%、57.1%;将dNLR分为<1.1、1.1~1.67、1.67~8、>8四组,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5年者分别为81.1%、75.0%、68.5%、48.1%。可见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5年患者所占比例随NLR和dNLR比值增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结肠癌发病率逐渐上升,其术后预后成为结肠癌患者和临床关注的重点,有效的指标检测对预测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AFP和CEA均为一种糖蛋白,与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肿瘤的阳性检测指标。CA19-9是一种肿瘤相关的糖类抗原,可在胃、胰腺、胆管、结肠、子宫内膜等组织中合成,正常情况下,CA19-9在血清中的含量很少,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明显升高[4]。CEA和CA19-9被推荐为结直肠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相关研究表明,炎性反应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NLR、dNLR、PLR能反映全身炎性反应情况,因此本文探讨NLR、dNLR、PLR、联合CEA与CA19-9乘积对结肠癌术后生存时间的评估价值。

表4 术后生存时间分组在NLR、dNLR各组占比[n(%)]

本文结果显示,AFP、CA19-9水平对结肠癌术后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本文结肠癌患者术前血CEA结果不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与其他文献报道不一致,可能是因为本文样本量较少、数据不够等原因。有研究表明,CEA、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结肠癌灵敏性和特异性[5]。本文结果显示,CEA与CA19-9乘积对结肠癌术后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CEA和CA19-9在结肠癌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二者水平变化与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所以其乘积可作为结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反映人体全身炎性反应的情况,可释放较多的炎性因子抑制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也能释放氧自由基、趋化因子、细胞生长因子等,为肿瘤的进展提供有利的微环境[6];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反应细胞,是与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关键环节,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参与肿瘤细胞杀伤作用。因此,NLR可反映机体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变化,是与机体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的炎性反应指标,反映肿瘤细胞在患者体内的繁殖能力和活跃程度。NLR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向促肿瘤方向发展,导致预后不良,与本文结果一致,低NLR组生存时间>5年的比例高于生存时间<3年的比例,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5年的比例随NLR比值增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NLR可作为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风险因素。同时,笔者对结肠癌患者术前血dNLR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低dNLR组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高dNLR组,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随dNLR水平增高而降低,dNLR能够反映机体肿瘤生长的炎性环境和抗肿瘤免疫的平衡状态,当机体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相对减少时,机体平衡状态被打破,炎症反应增强,而肿瘤杀伤力降低,机体向着促肿瘤方向发展[7]。本文结果显示,低dNLR组与高dNLR组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dNLR也可作为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风险因素,联合NLR、dNLR分析,对结肠癌术后预后风险评估起到重要作用。

血小板在肿瘤细胞的黏附、浸润和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促进肿瘤细胞生长。PLR可直接反映机体淋巴细胞与血小板的变化,近年来,很多学者发现,PLR是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因素[8],也是一种炎性反应指标。

综上所述,对结肠癌患者术前NLR、dNLR、PLR、CEA与CA19-9乘积等相关检验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既提高了结肠癌患者术后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又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且具有无创性,可作为指导临床结肠癌患者预后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乘积结肠癌均值
乘积最大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无限个大于零小于1的数的乘积不等于零”的一则简例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