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历史街区空间形态量化分析研究*
——以高州市中山路街区为例

2023-01-31 02:31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曾凡梓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12期
关键词:高州市中山路骑楼

文/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曾凡梓 石 磊 张 驰

0 引言

历史街区是承载历史风貌、社会结构和人文内涵的建筑群落,包含特色的街道风貌特征、建筑形态及公共空间组织等,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随着多源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市研究带来新方法和新角度,其应用主要集中于城市空间与城市问题等方面,而在历史街区研究中运用较少。大数据技术相较传统的研究方法,具有研究范围广、数据精确、实时性高的优势[1]。研究基于多源大数据,提取中山路进行地理信息数据,并量化分析其街区空间形态,归纳其空间现状特征。

1 研究范围及方法

1.1 研究范围

中山路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始建于隋朝,是高州城九街之首。公元1920年,老街改名中山路,至今仍保留着“北衙南商”的建筑布局,两侧界面形成2~3层商住合一的骑楼建筑群。

据相关文献记载,中山路街区核心为长约1000m的街道,故研究以潘州中路、环城西路2条规划道路为南北边界,划定中山路街区范围,用地总面积约45.21hm2。研究采用“面、线、点”的手法将中山路街区空间形态分为3个层级:①街区空间形态,主要为街区内肌理形态,关注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高度的协调性;②街道空间形态,主要以街道的界面密度、宽高比2个参数为基准;③节点空间形态,包括建筑节点、景观节点。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采集与绘制

数据提取包括像素化地理数据收集与矢量化地图数据处理。首先使用谷歌地图、ArcGIS、古籍文献等多源大数据导出相关图像数据;其次,利用Vector Magic软件对多源图像进行矢量化加工;最后,结合大数据对建筑的功能、高度、特征等属性进行分类处理,并利用SketchUp生成可视化地理信息模型(见图1)。

1可视化地理信息模型(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2.2 建立量化参数的数据分析库

在参数的选取方面,主要分为街区空间形态与街道空间形态。街区空间形态参数主要包括建筑物数量、建筑毛密度、建筑均周长、周长标准差、建筑均面积、面积标准差、道路总长度、交叉口数量、界面密度和宽高比,将所有数据信息归纳汇总至表格并导入ArcGIS,建立历史街区空间形态量化参数的数据分析库(见表1)。

表1 高州市中山路街区形态

2 历史街区空间

2.1 街区空间形态

2.1.1 形态特征

中山路街区功能分区合理,不同的功能区赋予建筑不同的层数与高度。中山路南北两侧多为2~3层传统骑楼。在骑楼街区内,因后续加建与商业入驻,中段片区存在较多骑楼柱廊损坏、建筑加建至4~6层等现象,使部分片段空间压迫感较强。中山路与解放路交会处为学校与政府用地,占地范围较大,建筑密度低,故此区域空间较为空旷。其他部分是后建的商住区,多为2~6层建筑,高层建筑较少,工业化气息浓厚,对历史街区的视线与传统人文风貌的影响较大,故针对历史街区的建筑应进行严格的高度控制和风貌控制。

2.1.2 参数对比

通过对比高州市中山路历史街区、高州市南华路历史街区、高州北关历史文化街区、东莞石龙镇中山路街区、东莞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5个历史街区得出,高州市中山路历史街区在容积率、建筑均面积、建筑面积标准差、建筑基底面积标准差、道路总长度5个参数与样本平均值有明显差距。其主要原因为高州市中山路历史街区道路总长度较短,街区内校园占地较大,许多场地用于设置绿地与操场,建筑占地面积较小,且无明显的道路划分,其他波动较大参数与街区形态风貌具有一定联系。

2.2 街道空间形态

2.2.1 街道界面密度

界面密度是指街道一侧建筑物沿街道投影面宽与该段街道长度之比,主要对街道水平维度上的界面密集程度进行量化分析[2],参数值越大,街道界面密集度越大,空间感知则越强。空间感知与水平视野范围联系紧密,结合人的水平可见视野120°与街道宽度得出每个视觉片段的长度[3],对中山路街道进行划分(见图2)。中山路街道经历百年改建及修建,实际街道宽度变化较频繁,故随机选择33个节点以统计街道宽度,其平均值为10.5m,得出划分的视觉片段长度约36.0m,街道共划分为30段,且对每段南北界面密度进行数据统计(见图3)。

2不同界面的De值比例(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De值与建筑形态类型的关系(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自然生长肌理型道路的界面密度区间为86%~92%,人工规划道路的界面密度区间为72%~83%[4]。而界面密度De值大于70%是形成优秀街道空间的必要条件[5]。本文将De值区间依空间感知性好坏分为“差、良、优”3类,并对上述29个片段中界面密度De值的数据进行统计。De≥80%占比达72.4%,可见街道两侧空间感知品质较高;De<70%占比达17.3%是因街道东侧设有景观广场,北侧建筑退让且南侧无建筑,整体较空旷。

中山路街道两侧建筑发展具有历时性,新旧建筑交替存在,故将沿街面建筑分为4种类型:①A类为纯骑楼形态;②B类为纯加建建筑;③AB类为骑楼且其上部含加建建筑;④C类为无建筑界面。A类占比43.1%,且多位于街道西侧,说明该片段区骑楼形态保存较好。B类多位于街道东侧或南侧,占比17.2%,呈多层或高层建筑形态。AB类多位于街道东侧,占比34.5%,多数建筑呈半破坏与新旧生长状态。为表现沿街界面形态类型与界面密度De值之间的关系,需综合分析上述2个变量。A类、B类、AB类沿街建筑形态类型在De≥80%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区间,由此可得传统建筑与加建建筑对界面空间感知未造成过多影响,在界面水平向延续了历史街区空间特点。

2.2.2 街道宽高比

街道宽高比是指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度(D)与该段街道的宽度(H)之比[6],D/H主要用于描述街道垂直维度上的界面形态特征。以中山路街道29个分区的中点作为样本取街道与建筑的宽高比值。以宽高比为指标来探寻街巷、建筑与人的关系[7-8]。当D/H=1时,街道尺度最为亲切舒适;当D/H>1时,随比值增大,两侧建筑呈游离状,街道空旷而有远离之感;当D/H<1时,街巷空间视线高度收束,有压迫之感。结合芦原义信提出的空间场所感概念[9-10],笔者将D/H值区间分为3段,分别表示亲切舒适、内聚压迫、游离空旷的空间关系特点(见图4)。

4中山路街道29个片段宽高比测算点(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3 特色建筑节点

中山路街区街道两侧现存大量民国南洋风骑楼建筑群,同时还遗留较多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古建。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旧址位于中山路与府前路交会处,原为清代所建的南皋学舍,为2层楼阁式砖木结构建筑。中山纪念堂则位于中山路与学府路交会处的市委大院内,是广州粤派、西方古典主义2种建筑风格的高度结合。历史街区更新改造应整体控制街区的空间结构与历史建筑风貌,合理利用历史建筑遗址,充分挖掘历史空间节点的文化价值和空间价值,实现街区内部开放、半开放、封闭等多层次街区空间形态的有机统一。

2.4 绿地景观与公共空间

秀川广场位于中山路街道东南侧,是南北轴线重要的起始节点,作为空间序列的开端,广场空间开阔,无实体建筑,与北侧高州市委员会大院相连呈明显的轴线关系,该轴线西侧依次布置人民会堂、中山纪念堂等重要的历史建筑,既延续城市景观空间肌理,又成为串联整个街区历史文脉的中心枢纽,在文化传承、街区活力塑造、空间结构组织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3 结语

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具有复杂性和地域性,既要关注建筑风貌与呈现的符号元素,又要考虑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结构,根据大数据定量分析得出空间结构模型,分析文化内涵传承性、居民生活情景场所和心理感知,对整体城市空间肌理进行可视化表达,为未来历史街区空间形态更新与保护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高州市中山路骑楼
室外微气候对骑楼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学生作品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学生作品
高州市红火蚁疫情监测和防控示范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高州市绿色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高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探讨
春和楼:中山路的坚守者
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穿越时空的骑楼之旅
话说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