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效果评价、影响因素及提升理路*
——基于天津市19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2023-02-01 15:08刘洪银边立云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教育

刘洪银,边立云

( 1. 天津农学院 人文学院,天津 300392;2. 天津农学院 教务处,天津 300392 )

一、研究背景

2020 年 3 月 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劳动教育总体目标是“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此后,全国大中小学普遍开始开展劳动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党的二十大明确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亟须加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劳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理论研究方面,为精准把握高校劳动教育方向、提高劳动教育质量,有学者对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例如:高展望和姚福义提出了“高校主体主导—家庭教育支持性—社会环境支持性—大学生个体特性”等4个维度的高校劳动教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任国友和曲霞从基础性、发展性和创新性3个维度入手,构建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多元督导评价体系[2];李秀娟基于多元反馈评价思想对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3];于秋叶和于兴业从高校劳动教育的本体、主体、客体及载体4个维度,构建高校劳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4]。这些研究以劳动教育质量提升为目的,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评价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效果,发现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实践中,天津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各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天津市劳动教育创新实践具有推广价值。总结天津市的相关经验,能够为其他地区的劳动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与以往研究不同,本研究对天津市19所普通高校的在职教师和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揭示高校劳动教育的规律,聚焦问题、遵循规律,提出提升高校劳动育人质量的思路与对策。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成效

为评价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效果,本研究于2022年6—8月采取线上(问卷星)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天津市19所普通高校的在职教师和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样本不涉及职业高校。针对高校教师的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53份,其中,理科类高校69份,工科类高校141份,农科类高校226份,医学类高校12份,社科类高校105份;针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731份,其中,理科类高校468份,工科类高校486份,农科类高校1253份,医学类高校217份,社科类高校307份。分析调查结果发现:

第一,劳动教育理论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经过劳动理论课程的学习,29.5%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劳动理论知识,33.6%深化了对劳动的认知,33.6%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这表明劳动理论课教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劳动价值理念。

第二,劳动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经过劳动实践,59.0%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掌握了新的劳动技术技能,35.0%仅学习了一些新技能,还有6.4%的学生没有掌握任何劳动技术技能。

第三,劳动教育提升了学生劳动综合素养。经过劳动教育,34.5%的学生劳动素养得到很大提高,40.6%表示喜欢劳动,31.6%能自主自觉地参加劳动,75.3%具有锲而不舍的劳动品格,66.8%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第四,劳动教育促进了合作关系的形成。经过劳动教育活动,48.4%的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了合作关系,16.8%的学生劳动合作关系得到巩固。这表明劳动教育不但有助于学生重塑劳动价值观、锤炼劳动品格、掌握劳动技能,还有助于形成紧密合作关系,促进劳动团队建设。

第五,劳动教育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经过系统的劳动教育,68.6%的学生热爱劳动,78.6%在劳动中学会思考,67.8%强健了体魄,63.8%体验到美好事物,表明劳动教育不同程度地推进了全面育人。

从劳动育人的总体效果看,大多数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但仍有7.6%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收获不多或没有收获,表明高校劳动教育尚未完全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三、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分别利用高校教师调查问卷和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借助SPSS 19.0软件,对高校劳动育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客观评估高校劳动育人实施效果,本研究从教育需求侧——学生端、教育供给侧——教师端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学生卷影响因素分析

1.学生卷变量选择和描述

从学生端看,选取学生“劳动教育的收获”为因变量,鉴于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锤炼劳动品格、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5],研究将“劳动教育的收获”用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了一些劳动技术技能或创造了产品、自觉参加劳动来表示。选取影响劳动教育效果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自变量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劳动的认知”“劳动理论教学效果”“参加劳动实践活动行为”“专业劳动实践实训状况”等5个指标。学生卷变量解释、赋值及描述性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卷变量选择、赋值与描述性分析

2.学生卷计量分析结果

高校劳动教育影响因素学生卷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中的因变量、自变量与表1相对应。

表2 高校劳动教育影响因素学生卷回归结果

续表2 高校劳动教育影响因素学生卷回归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

(1)劳动认知教育是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没有深刻的认知就没有行动,也就难以取得成效。但如果仅有认知,而没有实际行动,也难以达成预期目标。表2显示,“劳动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促进我锻炼和成长;劳动让我有所收获但很辛苦”等积极的认知对劳动教育成效的作用并不显著,而“劳动的重要性被夸大了,以后遇到工作自然会干;我不喜欢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等消极的认知对劳动教育成效具有负向显著影响,阻碍劳动教育的实施。自我决定与工作动机理论认为,人们发现一件事情很有意义而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从这件事情本身获得一种自发的满足感,从而形成内在动机。劳动认知教育是劳动教育的第一步,是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劳动教育活动内驱力形成的根源。

(2)劳动理论教育在劳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表2所示,通过理论课教学,学生掌握了劳动理论知识,深化了对劳动的认知,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基于此所形成的劳动理论教育效果对劳动教育的成效具有正向显著影响。针对高校教师的调查问卷显示,“开设了完备的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劳动教育成效的实现。这表明理论课程教育在劳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理论教育能够通过重塑劳动认知,激发劳动活动的内在动机。

(3)与专业相关的劳动实践活动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如表2所示,自变量“定期开展且收获很大”对因变量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而自变量“定期开展但收获不大,很少组织收获不大”对因变量具有负向显著影响。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技能运用到劳动实践中,有助于达成实践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双重目标。自变量“被动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对因变量具有一定负向显著影响,表明劳动实践活动不是简单的生活体验,而是运用现代工具和技术手段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社会价值的活动,缺乏深刻的劳动认知、应付了事的被动性行为不利于劳动教育效果的实现。同样,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也不是单一的体力劳动教育,而是创造更高价值的复杂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既要深化劳动认知,又要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谋生所依赖的专业技术技能,这种融合性育人是劳动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的共同价值意蕴。但问卷调查发现,24.0%的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劳动实践活动后没有取得预期的收获,因此,劳动实践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实效。

此外,回归结果显示,与女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更有可能取得劳动教育成效。

(二)教师卷影响因素分析

1.教师卷变量选择和描述

从教师端看,选取高校“劳动教育的成效”为因变量,鉴于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创新创业和全面发展的能力[6],研究将劳动教育的成效以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来衡量。达成劳动育人的目标需要从措施着手,研究从高校劳动育人的着力点选择自变量,包括“劳动教育纳入学生考核评价”“教师劳动素养”“劳动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制度”“校园劳动文化”“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情况”“校园文化建设”等7个指标。教师卷变量解释、赋值及描述性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教师卷变量选择、赋值与描述性分析

2. 教师卷计量分析结果

高校劳动教育影响因素教师卷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表4中的因变量、自变量与表3相对应。

表4 高校劳动教育影响因素教师卷回归结果

续表4 高校劳动教育影响因素教师卷回归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

(1)教师专业素养是事关劳动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如表4所示:以都不具备为参照组,高校教师属于就业创业教育教师、具备劳动教育学科专业背景、具有行业工作经历、具有一定的劳动技术技能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其中,就业创业教育教师、具备劳动教育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对劳动教育成效的影响较大。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具备劳动综合素养的劳动教育专业教师能够给予学生科学的引导、指导和示范,有针对性地干预学生的劳动课程学习和劳动实践锻炼。但问卷调查发现,具备劳动教育学科背景的教师比率仅为34.1%,65.3%的被调查教师认为高校缺乏劳动教育专门师资,不具备学科背景但属于就业创业教育教师的比率为11.2%。调查还发现,高校劳动教育师资呈现多元化取向。其中,专任劳动教育课教师的比率为10.0%,专业(公共)课教师兼任的比率为41.3%,辅导员兼任的比率为32.4%,行政管理人员兼任的比率为4.0%,行业专家兼任的比率为4.3%,剩下的8.0%选择了“其他”。

(2)劳动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制度是影响劳动教育的保健因素。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具备了保健因素未必产生激励效果,但缺少了保健因素,将大大削弱工作动机。通过Logistic分析发现,自变量中纳入“劳动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制度”变量后,这两个变量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替换为“缺乏劳动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制度不完善”变量后,这两个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劳动教育效果产生了负向影响。可见,劳动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制度是影响劳动教育的保健因素,是劳动教育必须具备的条件。但问卷调查发现,38.5%的被调查教师认为缺乏劳动实践基地,73.2%认为缺乏资金投入,42.1%认为劳动教育制度不完善。可见,高校劳动教育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尚未达到劳动教育的要求。

(3)校园文化对劳动育人效果也有重要影响。如表4所示:“缺乏校园劳动文化”和“经过劳动教育后没有形成校园劳动文化”两个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劳动教育实效产生负向影响;“形成校园劳动文化”对劳动教育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可见,缺乏校园劳动文化将削弱劳动教育的内生动力,而形成校园劳动文化氛围将激发师生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问卷调查发现,38.3%的被调查教师认为高校缺乏校园劳动文化,17.6%认为经过劳动教育后高校仍未形成浓厚的校园劳动氛围。

(4)考核评价是保障劳动教育走深走实的必要手段。考核评价是指挥棒,倒逼劳动教育活动按要求开展。没有考核评价,劳动教育必然会成为走过场、应景式的作秀。以“未纳入”为参照组,“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考核评价”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考核评价制度促进了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但问卷调查发现,高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考核评价的比率为64.5%,在评先创优等方面运用到劳动教育考核结果的比率仅为29.8%,49.7%的被调查教师认为高校没有形成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这表明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尚待完善。

四、新时代提升高校劳动育人效果的理路

高校实施劳动教育需要具备“三力”:培育个体内驱力,如劳动兴趣、劳动意识、劳动情怀、劳动责任、劳动奉献等认知教育;提升高校自组织力,如设立劳动教育标准、加强劳动教育监督、完善劳动教育考核评价等;强化支持保障力,如完善劳动教育基础设施、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力量、构建校园劳动文化、加强劳动教育指导等。高校劳动育人需构建三足鼎立格局。

(一)将“学中干”“干中学”相结合,深化劳动教育认知,激发持久的劳动热情

1.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劳动课程对劳动价值观的重塑作用

课程是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无论是劳动理论课程还是劳动实践课程,都能够传授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技能。76.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没有产生预期效果。其原因如下:42.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课程形式、教案设计过于单一,不符合学生要求;35.1%认为没有合适的教材,教学内容偏离现实生活。鉴于此,高校需要锚定“00后”在校大学生的特点和学科专业需求,成立劳动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加快开发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劳动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劳动教育一流课程。

2.开展沉浸式劳动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感知和反思劳动价值

18.1 %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缺乏对劳动重要性的认识;34.7%认为,当代大学生缺乏持久的劳动热情。劳动自我效能感来源于劳动成就,而不是劳动挫败感。理清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应利用“劳动实践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主题性劳动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制作劳动产品、掌握劳动技能、感受劳动的成就和价值,在实践中感知和反思劳动价值。

3.以先进模范和标杆人物引导学生对劳动的认知

组织评选“劳动先进个人”“劳动先进班集体”“劳动教育优秀教师”等,表彰劳动实践优秀学生,启动“百名劳模、能工巧匠进校园”活动。通过劳模现身说法,如向学生讲述劳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劳动对自身全面成长的作用等,促进学生对劳动的认知。

(二)加快劳动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按照高校劳动教育需求,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包括既懂学科专业知识又懂专业实操技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熟悉创新创业和劳动育人知识与规律的“专业化”专任教师、来自各行各业的校外“社会型”兼职教师[7]。

1.完善劳动教育学科专业设置

《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率先设置了劳动教育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的劳动教育专任师资。教育主管部门应指导师范类院校设置诸如劳动教育等交叉专业,明确专业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将思政元素、双创元素、劳动元素和实践元素纳入劳动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可设立劳动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劳动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打造劳动教育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以及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2.完善劳动教育导师制

《意见》提出,“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高校可以聘请双师型教师、企业技师、创业导师担任学生的劳动教育导师,实行“一对一”“一对多”指导。劳动教育导师与高校签订劳动育人责任状,将劳动核心素养和劳动关键能力培养纳入责任范围,学校给予相应的薪酬激励。赋予班主任、辅导员、学业导师劳动教育岗位责任,实行“三全”劳动育人。

3.将双师型教师培养成劳动教育师资

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应注入劳动素养元素。教育部门应明确高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求非行业背景教师下沉企业参加实践锻炼,规定最低劳动期限和劳动考核标准,将每人掌握一门本行业领域技术技能纳入劳动期满考核内容,促进教师劳动素养的形成。

(三)开展多元融合性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劳动综合素养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人是劳动的产物。“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8]劳动对于社会进步、个人发展起着根本性作用。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养成自主自觉参加劳动的习惯,使劳动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推动力。鉴于此,高校应树立“劳动教育+”理念,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多视域推进学生劳动综合素养的形成。

1.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

《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劳动教育。调查发现,31.3%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所在学校的专业课中融入了劳动知识,42.4%认为组织学生参加了专业实践劳动,12.0%认为学生掌握了劳动实践技能,3.8%认为学生能熟练应用劳动技能或创造劳动产品,10.5%认为所在高校没有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可见,高校尚未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将知识点的运用与劳动实践、劳动安全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运用本专业知识开展科学实验、技术创新、科技竞赛等,引导学生塑造专业劳动素养,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技能,学会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创造社会价值。

2.推进劳动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

高校应将科学实验基地、实训车间、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大学科技园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劳动教育设备设施等基础建设[9]。引导学生参加3类劳动,即学会自主劳动、完成校园劳动、探索社会劳动。学会自主劳动,即学会自己动手、独立生活,如个人生活卫生、宿舍卫生清洁等;完成校园劳动,即学校将校园卫生、园艺打理等劳动任务交给学生完成,使他们完成本校规定的劳动实践活动任务;探索社会劳动,即引导鼓励学生到田间地头、企业公司、工厂农场、城乡社区参加实习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将公益性元素纳入社会劳动实践评价[10]。

3.推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调查发现,9.2%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学生参与了课题研究,2.9%认为学生制定了创业方案或发表了论著,8.2%认为学生通过劳动创造了劳动产品或获得了技术、发明专利等,0.4%认为学生创办了运营公司或承担了大学生创业项目,12.7%认为没有实现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可见,高校尚未实现劳动育人与双创育人的有机统一。高校应统筹开展创新、创业、创造“三创”教育与劳动教育[11],以技术发明、产品设计制作、主持科技项目、创办企业等为导向,将“三创”过程与劳动育人过程有机结合,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运用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双创竞赛、劳动竞赛,以及创造性劳动实践[12]。

(四)完善高校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推动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49.7 %的被调查教师认为,高校没有形成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36.7%认为高校劳动教育考核结果没有得到有效运用。针对这些问题,高校亟须完善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高校应客观记录、监测、考核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情况,推动劳动教育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标准,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穿插于思政课、专业课、实习实训环节的劳动教育计入该门课程总学分,修读有关劳动教育类的通识选修课程,计入公共选修课学分。参加教室、办公室、实验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等劳动实践的学生,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劳动实践相应学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义务劳动、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累计的劳动学时,纳入第二课堂管理,按照相关规定统一认定相应的学分。应把劳动教育成绩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和毕业资格审查的依据[13]。

(五)创建特色化劳动主题校园文化,营造“三创”劳动教育文化氛围

调查发现,52.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高校劳动教育特色不足,这主要源于学校没有塑造具有特色主题的校园劳动文化。45.6%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社会风气浮躁,受到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是当前大学生劳动观念缺失的最主要原因。校园文化必然会受到社会不良文化的冲击,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就要坚决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去理想化等消极思想,代之以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践行劳动的正向元素,重塑“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校园劳动文化。在此基础上,营造“三创”主题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通过评先创优、模范带动、媒体宣介等,把创新打造成校园文化的基调,把创造打造成校园文化的精髓,把创业打造成校园文化的载体,推动构建劳动至上、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校园劳动文化。

五、结论与讨论

在劳动教育效果影响因素中,不同因素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劳动认知教育是劳动教育的第一步,是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劳动活动内驱力形成的根源;劳动理论教学和专业劳动实践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专业素养较大程度上影响劳动教育成效,尤其是就业创业教育教师、具备劳动教育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劳动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制度是影响劳动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考核评价是保障劳动教育实效的必要手段;校园劳动文化对劳动育效果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进入新阶段需要强化个体内驱力、高校自组织力、支持保障力,以劳动认知、师资队伍、专业融合、考核评价、校园文化为着力点,加强劳动奉献精神、劳动综合素养、劳动技术技能、诚实劳动习惯的培养。

新时代劳动的功能和形态发生了改变,这也给劳动育人带来了挑战。高校劳动育人需要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 第一,勤俭、奋斗、坚韧、奉献等高尚精神品质需要从小培养,劳动教育需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明确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建立完善一体化的劳动育人体制机制。第二,高校劳动教育是创造性劳动教育,应该引导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勇于创新创业,充分释放专业劳动的社会价值潜能。第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是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培育持久劳动动力的着力点,也是自由劳动阶段需要重点思考的主题。尤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劳动教育应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使他们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永不退缩,做勇于担当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