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三个问题 守护良好政治生态

2023-02-01 01:42刘光耀何司平
企业文明 2023年11期
关键词:执纪从严治党责任

文/ 刘 超 刘光耀 何司平

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一项错综复杂、长期持久的系统工程。本文执笔人结合在国有企业纪检工作岗位上的长期实践经验,就如何解决政治生态“谁来护”、政治生态“护什么”和政治生态“怎么护”三个问题展开思考,对如何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进行路径探索。

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答好政治生态“谁来护”的问题

管党治党责任执行到位是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保证。企业党委、纪委的“两个责任”落实到位了,管党治党就必然走向“严紧硬”,党内政治生态也必然会向上向好。

要把党委主体责任抓牢抓实。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是企业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第一责任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在职责范围内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领导和监督责任。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党的意识、党章意识,时刻牢记第一职务是党内职务,深刻认识主体责任是必须履行的政治担当,始终将管党治党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一刻不停歇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把党组织内嵌到企业治理结构之中,使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压实业务部门的监管责任,充分发挥各个部门职能作用,推动分管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落实到位,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维护政治生态。

要把纪委监督责任抓紧抓细。企业纪委要履行监督责任,协助企业党委(党组)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摸清本单位“树木”与“森林”关系,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纪委书记是本单位履行专责监督责任的第一责任人。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督专责,协助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对于本级党委管理范围内的政治生态重大事项提出意见建议。对于政治生态发生严重问题的党组织,必须实事求是地调查核实后提出处置意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作出处理。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两个责任”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可采取纪检监督建议或发函提醒、点题整治等方式,责令限期整改并反馈整改结果。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存在思想作风和腐败问题的,由纪检监察机关介入调查形成结论,依规依纪依法予以处理。

紧盯重点对象突出重点领域,答好政治生态“护什么”的问题

国企党委(党组)、纪委要抓住监督执纪工作中的要害和关键,答好维护政治生态“护什么”的问题,持续释放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信号。

切实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抓住了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牛鼻子”。企业要着力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既要注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履历阅历、成长经历的互补,也要注重脾气性格、处事风格、性别的搭配,把政治生态“森林”里的“大树”苗子选好,为一片“树木”遮风避雨、呵护成长。要把加强领导干部思想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重大决策部署在企业贯彻落实。时刻警醒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正确对待、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的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不断提升党性修养水平。

始终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重要抓手。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组织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发扬党内民主,千方百计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在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敢于碰硬,坚决同一切错误倾向作斗争,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使每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使每个党员都成为扶正祛邪的战斗员。

始终把规范权力运行作为根本遵循。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关,强化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严把动议提名关、考察考核关、程序步骤关,其中,动议提名关要严格落实“五个小组”集体研究,注重听取分管领导和有关方面的意见。严把政治关、廉洁关、品行关、作风关、能力关,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体检”,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预防针”,及时“咬耳朵”“扯袖子”,切实改变那种有了小毛病没人管、出了大问题才处理的现象,防止一出问题就是大娄子、一出案子就是大案子。

聚焦监督执纪主责主业,答好政治生态“怎么护”的问题

国企纪委应聚焦监督执纪的主业主责,答好政治生态“怎么护”的问题,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

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强力治污除垢,净化政治生态,坚持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一体推进“三不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

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作风建设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切入点,要坚持做好三个紧盯,即紧盯职工群众最痛恨的奢靡享乐之风,重在阻断风险;紧盯基层干部最反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在防范风险;紧盯产生“四风”根源的特权思想、特权行为,重在根除风险,着力斩断由风及腐、由风变腐链条。

持续深化政治巡察。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找出影响被巡察单位在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安全环保、和谐稳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对巡察期间发现的“四风”和管理问题,以及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强化立行立改、立巡立查,发挥巡察震慑作用。强化共性问题综合分析,推动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开展专项治理,把解决具体问题与治理普遍性问题结合起来,举一反三、延伸拓展。

灵活运用监督执纪手段。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为净化政治生态的有力抓手和具体举措,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强化考评考核,坚持把日常监督开展情况纳入党委(党组)书记履行主体责任述责报告,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纳入各级党委、纪委工作通报和情况汇报,推动工作落实到位。坚持标本兼治,把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重用的领导干部作为执纪审查重点,坚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坚决减少腐败存量、重点遏制增量。深入研究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岗位腐败易发多发问题,推动开展专项整治,实现从“不敢腐”向“不能腐”转变。

深入开展纪法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党员干部树牢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不断提高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强化政治文化建设。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在企业上下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结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来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促使领导干部真正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表率,信念坚定、忠诚担当的表率,纪律严明、清正廉洁的表率。

猜你喜欢
执纪从严治党责任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执纪不因事小而“散光”——不“大小统管”的执纪,就是对企图违纪者的纵容
执纪监督蒲城破解熟人圈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