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护理对淋巴瘤化疗病人情绪、自我效能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2023-02-02 01:20
循证护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智谋淋巴瘤效能

王 姣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430000

淋巴瘤的临床医学名称为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血液系统中常见单克隆性疾病,分为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2种类型[1]。现阶段,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精神压力及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2]。目前,临床上对淋巴瘤的治疗以化疗为主,合理的化疗可使疾病进展缓慢,使病人像患有慢性疾病一样获得较长的生存期[3]。但确诊时对疾病不全面的认知导致病人一直处于被动角色,并且化疗毒副作用会使病人心理出现消极应对或应对能力不足,产生预感性悲哀,希望水平不高,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4]。因此,在日常护理中,对化疗病人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目前,关于淋巴瘤病人的心理护理的研究基本为激励式的积极心理学方法[5-7],以求病人可以积极面对疾病,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但病人除了需要面对疾病,也需面对带病生存的境况,也要逐渐适应病人角色与社会角色不断相互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病人除了有面对疾病的心理素质,也要具备处理心理、身体、生活等问题的能力。现阶段的心理护理仍处于被动实施中,即发现问题后针对问题进行解决,护理人员与病人均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临床心理护理的发展。智谋包括个体智谋和社会智谋,对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正向影响。个体智谋是指个体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及可以运用自身策略和技能来独立处理或挑战困境的能力;社会智谋是指当某一个体无法独立处理时,具有从外界的专业人员、亲人及朋友等社会途径获得支持的能力[8]。目前,国内外关于智谋理论的应用研究显示,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护理,可以促进护患关系,帮助病人从正确认识疾病到正确认识自己,改变不良情绪,整合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关于智谋理论的护理应用研究较少,仅以精神疾病、痴呆、喉癌、食管癌、骨折、妊娠糖尿病病人或照顾者为研究对象[9-11],但尚未有将此应用于淋巴癌病人中。本研究在查找大量关于智谋理论的资料后,设计基于智谋理论的淋巴瘤病人心理护理方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入住本院的112例淋巴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淋巴瘤化疗的临床治疗标准;②病人知晓自身病情;③无精神类疾病;④正在接受化疗者;⑤无认知及言语沟通障碍。排除标准:①中途主动退出研究者;②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如心肌梗死等;③近2个月有心理治疗行为者。对照组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39~55(47.09±7.31)岁。试验组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40~57(48.13±7.2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人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已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心理护理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具体如下。①沟通:护理人员多与病人沟通,应用书面资料、视频材料等对病人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②环境:帮助病人熟悉医院环境和治疗环境,介绍同住病友及医护团队,让病人消除住院化疗的紧张感;③倾听与鼓励:倾听病人对疾病或者自身情绪的表达,发现病人有不良情绪时,积极安慰,并鼓励其适当发泄情绪。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智谋理论心理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2.2.1 组建“智谋团”

“智谋团”即为智谋理论心理护理小组,组长由科室主管护师担任,组员4名,由具有5年及以上本科室工作经验的护士组成。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及督查任务进度,2名组员负责查找国内外关于智谋理论应用于护理研究的文献并整理;2名组员负责查找关于淋巴瘤心理护理的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并整理;1名组员负责把组内整理的资料进行再次整合归类,整理成册。小组根据整理成册的内容进行讨论,依据科室现状,制定出一套适合淋巴瘤化疗病人心理护理的初步方案。

1.2.2.2 方案制定

选择2020年6月—2020年8月的15例病人进行预试验(预试验病人纳入标准与正式试验时一致)。将初步方案应用于预试验,并对预试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病人的反馈,智谋团对方案进行修正,形成淋巴瘤化疗病人智谋心理护理方案,病人住院时间为(21.19±3.71)d,干预时间为3周,“个人智谋”项目可根据病人接受程度实施2次或3次,具体详见表1。

表1 淋巴瘤病人智谋心理护理方案

1.3 评价指标

1.3.1 情绪变化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12]及抑郁自评量表(SDS)[13]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情绪变化水平。SAS量表含有20个条目,用来反映焦虑主观感受,采用Likert 4级评分,标准分以50为分界值,<50分为正常,50~59为轻度焦虑,60~69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SDS量表含有20个条目,用来反映抑郁主观感受,采用Likert 4级评分,标准分以53为分界值,<53分为正常,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

1.3.2 自我效能感

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14]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GSES包括10个条目,Cronbach′s α系数为0.87,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总分10~4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1.3.3 希望水平

采用希望水平量表(HHI)[15]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希望水平。该量表包括12个条目,Cronbach′s α系数为0.85。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总分12~48分,12~23分为低水平,24~35分为中等水平,36~48分为高水平。

1.3.4 智谋水平

采用智谋量表(RS)[16]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智谋水平。RS由28个条目组成,其中,16条用于评估个人智谋,12条用于评估社会智谋。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0~140分,得分越高表明智谋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5。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焦虑(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得分比较 单位:分

2.2 抑郁(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DS得分比较 单位:分

2.3 自我效能(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GSES得分比较 单位:分

2.4 希望水平(见表5)

表5 两组干预前后HHI得分比较 单位:分

2.5 智谋水平(见表6)

表6 两组RS得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淋巴瘤是来源于淋巴造血系统原发的恶性肿瘤,由于淋巴系统遍布全身,其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其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其中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是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在临床中较为常用,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扩散或直至杀伤癌细胞,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存期[17]。由于化疗会伴随病人整个病程,大多数病人对化疗有恐惧感[18],导致在化疗第4次左右时彻底放弃治疗。化疗不仅对癌细胞有效,也会影响人体健康细胞[19],所以,在化疗过程中,病人会出现肠胃不适、头晕目眩、皮肤变化、黏膜受损、头发脱落等副作用[20]。病人因副作用会对化疗产生排斥,并受负面情绪的影响,病人使用网络等社交媒介时更倾向于获取一些如“十个化疗九个死”等负面信息,从而产生悲哀,对生存的希望水平降低,影响治疗效果[21]。因此,有效的心理护理在淋巴瘤化疗病人中有着重要意义。智谋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种,可通过提高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寻求社会关系帮助解决文题的能力,来有效应对压力事件,引导身心健康。有研究表明,应用智能理论可以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22]。

本研究基于智谋理论,成立智谋团,根据智谋理论中的个人智谋及社会智谋设置心理护理方案。个人智谋包括熟悉环境、提高认知、走出误区、情绪和睡眠调节4个部分,社会智谋包括病友分享会和团体心理辅导2个部分。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两组情绪、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及智谋水平均有改变,且试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王琛[2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且有研究表明,智谋是压力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24],可调整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25]。

4 小结

综上所述,对淋巴瘤化疗病人实施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护理方案,能显著缓解病人负面情绪,提高病人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及智谋水平,对疾病治疗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可探索智谋水平在自我效能和希望水平间的中介效应关系,为进一步提高淋巴瘤化疗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智谋淋巴瘤效能
智谋理论在慢性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智谋的研究进展及对卒中后抑郁护理的启示
漫悟漫画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智谋理论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