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的现状困境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3-02-07 12:20古明加
岭南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深度期刊

古明加

(广东行政学院 院刊编辑部,广东 广州 510053)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围绕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坚持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对出版融合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措施等作出了全面部署[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推进学术期刊出版融合发展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2019)、《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2020)、《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2021)等一系列具体政策。

党中央对出版业转型升级的全面部署规划和关键顶层设计对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在此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融合发展成为学术期刊界学者们热议的话题。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进行了探讨。

对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黄晓新、杨春兰认为,学术期刊的出版融合既是落实媒体融合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学术期刊自身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学术话语权建构的重要保障。深度融合和高质量融合将是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趋势之一,数据化、智能化是我国学术期刊融合出版的新方向[2]。董毅敏、贾洪彬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媒体发展规律,通过一系列顶层设计,为期刊业带来良好的战略发展机遇。展望未来,期刊业应加强出版融合发展统筹规划,打造出版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建强出版业融合发展人才队伍[3]。李莎分析了期刊融合发展转型实践中存在的偏差,如技术使用的无序化倾向、要素融合的浅表化倾向、内容开发的简单化倾向。提出期刊要进一步强化技术要素赋能,实现技术与知识生产、传播的深度融合,从低层次传播向高层次服务转型[4]。李蕊从政策支持力度、融合规模和先进技术应用三方面分析出版融合的现状,指出学术期刊面临着运营、技术、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挑战,从坚持内容导向为主、坚持技术引领为要、坚持创新管理为本三方面提出推动学术期刊出版融合发展的应对思路[5]。

对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应用研究。殷建芳等以中国激光杂志社社交媒体服务架构为例,介绍了杂志社在微博官方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指出学术期刊的社交媒体服务,应结合期刊的特点,实现平台的功能延伸,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学术期刊的深度融合和共同发展[6]。李婷等通过介绍“OSID开放科学计划”,阐述应用“现代纸书”模式,借助SAYS(Scientist at Your System)系统工具,全方位、全流程、多维度推动期刊增值,促进学术期刊实现融合创新发展[7]。徐姗姗探讨了在出版深度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的“建群力”是构建学术共同体、助力产学研协同创新、扩大优质内容供给的必备素养[8]。张小强、曹馨予依据区块链技术特征,结合学术期刊发展难题和大量学术出版区块链应用案例,提出区块链与学术期刊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9]。

综上,学者们从理论和实践应用等多个视角对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进行了探讨。学者们普遍认为,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顶层设计下,学术期刊深度融合发展进入了良好的机遇期,但相对于大众新媒体而言,学术期刊的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相对缓慢,面临较多困境。尽管如此,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学者们的已有研究为学术期刊融合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仍有许多新技术新视角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讨。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全面分析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现状、困境与成因,探索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二、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现状

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学术期刊出版融合不断深化。尤其是2014年后,随着党中央对媒体融合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政策规划的支持,学术期刊出版融合进入了新阶段。

1.融合的广度不断拓展。

一是目前我国几乎全部学术期刊都加入了知网、万方、维普、龙源、超星等期刊数据库进行数字化传播和融合出版。据中国知网显示,其当前收录了8500余种期刊,含北大核心期刊1970余种,网络首发期刊2410余种。

二是科技期刊的出版融合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的数据,参与2020年度年检并填报了新媒体相关数据的4781种科技期刊中,有2821种期刊建立了网站,占59%,2541种期刊设立了微信公众号,占53.1%,679种期刊建立了官方客户端,占14.2%,1229种期刊设立了微博账号,占25.7%[10]。

三是人文社科期刊紧随其后,文学期刊、政治类学术期刊、教辅期刊、高校文科学报等领域都开始了出版融合实践探索之路[11]。

2.融合的深度不断推进。实现了采编融合、内容融合、传播融合和服务融合的全方位融合。

一是采编融合。期刊采编系统包含从投稿、审稿、编辑、排版、出版和发行的全过程,采编融合指的是采编全过程的网络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包括作者投稿系统、编辑审稿系统、编辑加工系统、编辑出版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用户订阅系统[12]。可实现编辑、作者、审稿人三方的远程交流互动和编辑出版的自动化管理,突破传统出版中作者、读者、编者联络的空间、时间限制,对于提高期刊的出版效率、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实现公平审稿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包括使用采编系统实现学术期刊收稿、审稿、组稿、编辑加工,发布编辑出版进度信息和稿件录用情况等。根据孟耀的一项对高校学报的统计,92.7%的学术期刊采用了网上投稿系统[13]113。

二是内容融合,包括内容挖掘与拓展、丰富内容表现形式两个方面。通过内容融合,实现了内容的再利用和再挖掘,并在形式上体现为丰富的形态,如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如四川大学主办的《国际口腔医学杂志》(英文)网站就同步发布论文的附件材料,包括声音、文字、影像、图形如动态三维重建模型、手术过程视频等,达到了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互动性、展示性、交互性,实现了多媒体的广泛传播[14]。

三是传播融合,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和加入大型数据库平台等方式实现学术期刊营销与传播,扩大学术期刊受众群体和内容影响力。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是这方面的典范,其在全国中文期刊中率先建立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开通手机版,实现移动阅读,实行开放获取,提供免费下载服务,推出在线优先出版,实现了立体化全方位的线上传播。根据冀芳的一项对533种C刊的调查,30.77%的学术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15]72。

四是服务融合,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QQ群等社交平台实现与用户的互动,通过数据挖掘,满足用户对内容、阅读方式等多方面的需求。如《金属加工》杂志秉承“按用户喜欢的方式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的发展理念,随时随地与读者互动。其微信公众号已拥有近百万的“金粉”,其微信公众号中设有“金粉讲堂”“金粉商城”“金粉论坛”等板块,有近百万活跃的“金粉”[16]。

3.融合的模式多种多样。

一是刊网融合模式。又分为合作模式和自建网站模式。目前国内几乎全部的学术期刊都选择了加入一个或几个大型数据库平台如知网、万方、维普、龙源、超星等,实现期刊的数字化出版与网络传播。这种模式规避了传统学术期刊缺乏网络技术和人才的劣势,极大地降低了网络运营管理的成本。还有部分学术期刊通过自建网站或网页,将编辑制作的学术期刊内容上传互联网,自主出版发行和传播。目前科技类期刊自建网站的较多,这些网站主要的技术支持方为西安三才科技、北京勤云软件、北京玛格泰克、中国知网等。社科学术期刊独立建网站的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学者在线”、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网站、新华文摘网、上海大学期刊社网站、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期刊网等。

二是基于移动端的出版融合模式,如微信公众号、域出版、“壹学者”微信学术平台、“OSID开放科学计划”等。在学术期刊与微信的媒体融合过程中,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结构相对完善,服务相对专业,如《中国激光》《中华医学杂志》等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域出版”平台是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与学术期刊合作打造的手机客户端学术交流平台。包括出版、专题策划、文献、图片、音频、视频、论坛和授课等多种功能。运用移动互联网的社群功能,“域出版”平台将作者、编辑、专家、读者汇集在一起,每个人都可发起学术研究和评价,就相关话题进行交流和讨论[17]。“壹学者”是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依托人大书报资料中心148种学术期刊群推出的微信学术平台,提供“壹阅读”“壹科研”“壹社交”“壹传播”的一站式服务,着力于满足用户社交与传播需求[18]。“OSID开放科学计划”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的成果,借助SAYS系统工具,以全媒体思维打造现代纸刊,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表现手段,实现期刊增值服务,促进学术期刊出版融合创新[7]。

三是集群化模式。如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群、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群、中国光学期刊群、中国地学期刊群、中华医学会期刊群、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等,以内容集成产生规模效益,提高期刊影响力。中国物理学会创建的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和微信公众平台,以《物理学报》为龙头,28种相关期刊加盟,实现了所有加盟期刊相互之间的信息推送。中国光学期刊网,集成了《中国激光》等国内51种优秀光学期刊资源,其年访问量达3000万人次,日均访问量达10万人次,海外访问读者占30%。网站为用户提供博客、资讯、光学文献全文、视频等多种服务,是全球文献浏览和下载量最大的光学专业网站[19]。

四是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模式。开放存取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际学术界、图书情报界与出版界为应对纸质期刊的出版危机提出的理念,2001年的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倡议运动则促进了开放存取在全球的发展。开放存取提倡学术资源读者免费获取,以促进学术思想交流。我国学术期刊开放存取发展迅速。余倩在2017年对我国1320种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进行了开放存取情况调研,发现有39.7%的期刊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开放存取[20]。李克伟等人以我国CSCD(2017—2018)收录的1229种期刊和CSSCI(2017—2018)收录的752种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其开放存取情况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比例已达到73.2%[21]。我国学术期刊主要通过自建网站与加入开放存取平台两种方式实现开放存取。目前我国主要的开放存取平台有: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CoAJ),已收录1339种期刊、800万篇论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NSSD),收录学术期刊2000多种,其中包括三大评价体系中的600多种核心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知识库(NSFC-OR),共收录83万多篇论文;全球优质开放论文中心(GoOA),共收录3000多种OA期刊[22]34-35。

三、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困境

总的来说,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融合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相对于国外学术期刊以及大众新媒体而言,学术期刊的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相对缓慢,面临较多困境。

1.融合深度不足。与报纸等传统主流媒体相比,学术期刊在采编、内容、渠道、经营服务等方面的融合发展远未达到深度融合的要求。

一是采编融合深度不足。采编融合指的是从投稿、审稿、编辑到出版、管理全过程的网络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对于提高期刊的出版效率,促进知识的传播,缩短科技创新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科技期刊Science视效率为生命,最短出刊纪录是24小时;Nature重要信息3天就可见刊[23]。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只是实现了网上收稿,真正在网上编辑排版的期刊并不多,由于阅读习惯使然,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等环节仍旧习惯于传统的纸质处理方式,出版周期一般在3—6个月,有的甚至1年以上,和传统纸质期刊出版相比,效率并未显著提高。

二是内容融合深度不足。内容融合是数字化形态下学术期刊内容的深层表达和多样化利用。如丰富的图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可计算数据等多媒体形式,拓宽了期刊内容的表征能力,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并且使读者对论文内容的利用形式更加多样化。例如,Nejm提供论文的附加资料如调查问卷、实验数据、临床视频等;New Journal of Physics使用视频摘要形象地展现复杂的理论现象和实验过程;Science和Nature推出多媒体出版模块,以音频视频形式再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实验过程[24]。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仍旧停留在纸本出版时代的内容生产模式,在社交媒体和网络上的内容发布只是纸本的复制、粘贴,在知识呈现、信息附加、资料补充方面的创新性不足。

三是渠道融合深度不足。随着数字化发展,学术期刊已经形成了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APP、数据库出版等多种传播渠道。纵观国际学术期刊,数字化已经普及,数字形态是其主要形态,学术期刊的APP开发与应用较为活跃。如国际刊物《Science》《Nature》《Cell》,均开发了APP应用软件[25]。我国目前除少数期刊如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等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外,大部分学术期刊的传播渠道流于形式。很多期刊网站上只是实现了网上查询服务和期刊目录公示,很少可以在自身网页上进行在线阅读,不少学术期刊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处于僵尸状态。耿蕊、陈倩调查了34种2014版新闻传播类北大核心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发现其中60%的公众号阅读量在500以下,有的甚至为0,并且公众号普遍存在形式单一、缺乏特色、交流不畅等问题[26],难以助力学术期刊扩大传播效率和影响力。

四是经营服务融合深度不足。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精准了解用户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数字时代,用户偏好阅读哪方面的论文,对哪些内容做了标记,阅读论文花费了多少时间,这些数据都在网络上留下了痕迹。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学术期刊可以了解用户需求和偏好,为其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的服务,如学者个人专业研究领域的相关动态、研究状况,促进定制化、体验式阅读的发展。由于学术期刊大多为主管主办单位拨款,普遍缺乏利用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精准服务的理念、利用新媒体实现盈利的意识和相应的技术支持,还未能做到为用户提供精准服务和实现出版融合盈利。孟耀的一项对高校学报的调查显示,99.3%的学术期刊没有利用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有关信息服务[13]113。

2.新技术利用不够。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决定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和提供了支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AR、VR等技术在出版中的深化应用和推广,学术期刊的采编流程、内容产品、传播方式和经营服务都得到了拓展和提高,并且发展出了移动阅读、知识服务、按需印刷等新业态。

然而,总的来说,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出版融合还停留在刊网融合的初级阶段,对新技术的应用相对不足。仅有少数科技期刊进行了数据出版、增强出版、全媒体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的尝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的运用远远不够。

数据出版是一种全新的数据共享机制。当前国外数据期刊出版较为成熟,除了Springer Nature、Elsevier等大型出版集团外,不少小型专业出版机构也在逐步进入数据期刊出版领域,并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如Pensoft出版社旗下有21种数据期刊,其开发的Arpha Writing Tool写作平台,将领域(生物多样性)元数据标准嵌入到数据论文写作模板中,提供了从作者写作到论文出版和存储的整套工作流,实现了数据论文和数据存储平台之间数据的自动对接[24]。国内数据出版发展相对滞后,在此领域目前尚属于探索阶段。目前全球162种数据期刊中我国仅出版6种数据期刊,在数量、规模和发文体量上较国外大型出版社仍有差距[27]。

增强出版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在传统出版物上添加超链接实现学术期刊相关信息和数据的有效融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最早推出了增强型论文,借助超链接实现了科学论文的知识扩充。国外期刊出版社,如Springer Nature、PLoS、Elsevier等增强出版的应用相对成熟,期刊集群及单刊平台均已实现“传统论文+增补内容”的增强出版。在国内,增强出版还处于探索阶段。2017年,中国知网正式推出增强出版论文的服务,各期刊社零散地对局部信息做增强处理,影响范围较小,效果不显著。整体上看,我国学术期刊论文尚未大范围地实现增强出版[28]。

3.平台建设不完善。平台是人们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设立或者自然发展而成的空间场所,场所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虚拟空间。新媒体学者杰罗姆认为,平台型媒体是依托热门互联网应用或海量用户基数,拥有开放内容生产体系,以专业编辑机制与算法机制相结合的数字内容生产、聚合、分发体系[29]。按照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在《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指出的“推进融合发展平台建设”的要求,融合发展的平台包括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综合性学科资讯平台、知识服务平台,运营服务学者的虚拟学术社区,等等[30]。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出版融合平台建设还远不完善。

一是出版融合平台数量少。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学术期刊大型数据库网络平台的建设,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龙源、超星等大型期刊数据库网络平台。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处于散弱小的状态,在资金、技术、人才的制约下无力建设独立的数字出版平台,几乎全部的学术期刊都选择了加入上述大型期刊数据平台的方式开展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在这种方式下,论文被肢解成单篇发表,学术期刊失去了自身的独特风格,失去了盈利空间,还容易引起知识产权纠纷。只有少数大型传媒集团和大型学术期刊社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出版平台,如SciEngine中国科技期刊国际传播平台、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上海大学期刊社等[29]。

二是出版融合平台种类少。除中国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大型数据出版平台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NSSD)”“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国家层面公益性开放性的数字化学术传播平台也已出现,其缺点是与商业型出版平台的海量用户相比,用户数量相对较少,资源的利用率较低[29]。

三是出版融合平台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国外,大型学术出版集团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了三个著名的大型学术期刊数据出版平台,它们是爱思唯尔出版集团的ScienceDirect,斯普林格出版公司的SpringerLink和约翰·威利父子出版集团的Interscience,成为国外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主要模式[12]。它们旗下均拥有上千种期刊,而且在各学科领域均拥有具有世界影响的知名期刊。在出版流程上实现全数字化运行,在出版方式上打破传统期刊按期出版、整期发表的做法,采取按篇出版、单独发表的优先数字出版模式。而我国的大型数字出版平台还停留在对已有的纸质期刊内容的加工和复制阶段。即在平台上以纸质化学术期刊为蓝本,把已经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内容从纸质版转化为数字化网络版。由于数据信息是在纸质期刊出版后才获得,这就导致网络传播时间滞后的问题。一些重要的、时效性强的学术论文会因为纸质期刊出版周期较长而出现数据老化,一些有创新性观点的学术论文会因为纸质期刊出版周期过长而失去作者首发权问题,导致优秀论文外流至国外学术期刊。

四、制约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的成因

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面临诸多困境,究其成因,既有外界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1.体制机制僵化。一是体制机制僵化导致大部分学术期刊缺乏探索出版深度融合的动力。我国现有出版管理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形成了以审批制度、主管主办制度、行业管理制度、属地管理制度为核心的规制政策。在严格的审批制下,学术期刊成为高度垄断的行业。优秀学术期刊申办新刊难以取得刊号,而平庸的学术期刊也很难退出。在这种体制下,传统学术期刊拥有公开出版的刊号,具有体制授予的合法身份,而行政权力部门与专业评价机构只承认具有正式刊号的期刊。因此,传统学术期刊一直保持主流学术传媒地位,没有生存威胁,从而也没有探索出版深度融合的目标和内生动力。二是在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实践中,体制机制僵化制约了出版深度融合。如审批制度使得学术评价机构和管理部门一般只承认纸质学术期刊刊发的论文,导致研究者不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交给网络期刊出版机构发表,又如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出版管理制度规定学术期刊出版具有固定的出版号和基本稳定的期数、页码,必须按时连续成册出版。出版周期过长导致学术研究成果发表滞后,失去时效性和及时性,不利于科学研究的交流和发展,许多研究人员纷纷将论文投向国外一些著名期刊,导致国内优秀的研究成果外流。这种期刊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形势,亟待学术期刊管理体制做出适当变革。

2.运营资金缺乏。出版深度融合是全方位的融合,需要在人力、硬件、软件上进行大量和持续的资金投入。充足的资本为出版融合提供有力的保障。一是我国学术期刊社本身的资金匮乏。我国学术期刊社并不是一个具有自主产权的独立的法人机构,不仅缺乏经营自主权,还缺乏人事权,所需要的资金并不是自有资金,而大多由主办单位拨款。许多期刊社日常办刊已经捉襟见肘,要进行新技术新媒体的资金投入则更加难以为继。二是根据国外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的发展经验和规律,学术期刊的出版融合具有规模化效应,而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社普遍规模小,造成组织管理成本大于市场交易成本,进而无法实现规模经济。运营成本的提高,制约了学术期刊进行出版融合创新。三是学术期刊散、弱、小的特点难以受到市场资本的青睐。在出版融合过程中,资本是做大新媒体平台的物质基础。规模化集群化是获得市场资本青睐的条件。在大众传播领域,那些新媒体巨头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在发展的过程中均获得了资本的大量投入。但是,传统主流媒体创办的新媒体,上市却比西天取经还难,更不用说散、弱、小、毫无规模效应的学术期刊。

3.复合型人才缺乏。出版融合是一个传统专业出版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产业,它需要从业人员既要具备传统学术期刊出版业务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拥有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来进行学术期刊的数字采编、数字出版、数字运营和数字管理。然而,目前我国学术期刊普遍存在严重的“重内容、轻经营、无技术”的问题,缺乏既懂编辑出版,又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编辑人才,现有的人才储备与技术支持无法满足出版融合发展的要求。一是老编辑们观念落后不愿转型。不少编辑部存在办刊理念陈旧、学习能力不足、知识结构固化、编辑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转变陈旧观念,树立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二是老编辑们困于技术难以转型。学术期刊的老编辑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编辑水平,却缺乏驾驭新媒体业务的技术水平和规划新媒体业务的互联网思维。有研究显示,面对陌生的新媒体技术,有相当一部分编辑会存在因不擅长使用新媒体工具而感到焦虑和不安的情况,尤其是老一代的编辑这种感觉非常明显[31]。不少编辑还困滞于传统出版时代的出版模式,缺少对学术新媒体的探索精神,制约了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4.行业标准欠缺。一是当前我国纸质版学术期刊已经有了比较规范的统一标准和要求,但数字出版则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对学术期刊的排版模式、参考文献设置及检索方式等都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如中国知网、重庆维普和清华万方这些平台中,出版者提供不同的格式标准,导致读者必须下载各式各样的阅读软件,间接造成阅读过程中的困难,不利于各平台之间学术期刊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严重影响了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进程。二是尚未形成完善的数字出版工作考核体系。目前我国的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出版流程、市场运营状况和数字化加工水平等都被纳入到数字出版考核体系中,但这些考核因素的具体标准却并没有统一和量化[32],也制约了出版深度融合的发展。

五、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的路径与策略

实现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是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宏观层面和学术期刊社微观层面共同创新,方能取得成效。

1.体制机制创新。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管理体制较好地实现了党和国家政治功能的需要,确保了宣传思想文化的安全性,但随着出版融合的迅猛发展,现有期刊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出版深度融合的掣肘,管理部门必须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放宽限制、深化改革,为出版融合提供制度体系保障。管理部门要从过去的纸质期刊管理思维向网络信息管理思维转变,树立“互联网+”治理理念。一是加快出台与学术期刊相关的“数字出版管理规定”“数字出版主体资格和准入条件”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对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进行科学规范,对学术论文数字出版的版权进行保护,促进学术期刊的出版融合发展。二是对现有的期刊出版管理法律规定进行完善和补充,使已有的出版制度和规定更加适合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增加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相关内容。三是加快制定数字化出版行业标准,加快推进各出版主体之间的行业标准的统一化建设。四是改革学术期刊管理体制,优化刊号资源配置。要加大优质出版资源的供给,鼓励优势期刊创办新刊子刊,为出版融合提供坚实的出版资源。五是加大国家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助推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社会科学精品期刊资助计划”等重大项目,对重点学术期刊予以支持资助。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免征学术期刊出版企业的所得税、增值税,切实减少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经营成本[30]。

2.内容建设创新。学术期刊一直坚守内容为王的办刊理念,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学术成果。在出版深度融合过程中,学术期刊要继续秉持内容为王的要求,进行内容开发的创新,提供精品的学术内容,创立品牌刊物和品牌栏目,提升国际影响力。一是将内容优势转化为出版融合优势。优质内容是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遵循内容为王的办刊理念,具有内容生产优势和编辑把关优势,相比其他网络平台和自媒体的内容产品,学术期刊更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获得受众更多的信赖。在出版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学术期刊应把握这个优势,打造更多突出思想引领、彰显主流价值、富有文化内涵、产生广泛影响的出版融合内容产品。二是创新内容呈现方式,实现内容的增值和高效传播。适应数字时代读者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可以对期刊论文进行碎片化编辑加工,以摘要、观点、专题等形式推出,以增强读者阅读的便捷,提升数字出版内容的到达率和影响力。适应移动阅读时代读者阅读体验的需要,学术期刊可借助丰富的图像、图表、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拓宽论文内容的表征形式,增加生动性和趣味性,提升阅读舒适度。适应信息爆炸时代读者个性化的需求,学术期刊可探索通过用户画像、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分析用户需求,精准推送专业产品,提升用户体验,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私人定制。

3.技术引领创新。《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紧盯技术发展前沿,用好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创新驱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1]。一是要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学术期刊在知识服务、内容推荐、智能识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关联,经过智能运算对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分类和鉴定,准确把握行业的学术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选题策划。运用人工智能的智能引擎技术,快速识别图像、文字,实现自动排版,提升编辑工作效率。运用人工智能的定向推送技术和精准运算,实现适应用户需求的精准内容推送和分发,提升传播效率和效果[4]。二是要加强区块链技术在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中的应用。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特征,组建链上学术期刊出版产业联盟,打造可自由访问的学术资源库,实现多向多元的链上学术评价体系。利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时间戳和加密技术,进行链上身份认证形成全过程与协作出版新模式,实现学术资源内容的“数字指纹”和学术出版资源的版权保护。利用区块链的通证经济和智能合约技术,实现动态、开放的学术出版流程,开创众筹、精准定位的学术出版新模式,创新版权治理机制[9]。

4.人才培养创新。随着出版融合的不断深度推进,复合型编辑人才已经成为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学术期刊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一是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加强对学术期刊出版融合行业领军人才、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奖励。二是积极和高校对接,联合高校培养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三是完善人才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出版融合业务的培养。如在一年一度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加大出版融合理论及实践培训课程;带领编辑部人员走出去,与优秀的出版融合期刊社或企业学习交流;聘请优秀的出版融合专家来期刊社指导等等。四是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完善岗位责任制,有针对性地高效开展工作。可尝试设立专业编辑与技术编辑岗位,让编辑们按不同的方向发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编辑的自我价值认同,发挥编辑的最大能动性。五是健全人才考核激励评价机制,在年度考核、评奖评优活动中,增加对出版融合发展业绩的考核,激发编辑的工作动力。

六、结语

当前,新技术革命层出不穷,数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在党中央对出版融合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系统梳理了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的现状、困境和成因,提出了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建设创新、技术引领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等促进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的路径和策略,以期推进我国学术期刊在创建世界一流期刊和“走出去”的道路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深度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期刊问答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