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甜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23-02-07 16:44周影
园艺与种苗 2023年7期
关键词:硫菌西甜瓜多菌灵

周影

(黄口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安徽 萧县 235211)

黄口镇位于安徽省萧县西北部,西与砀山县搭界,耕地面积4 800 hm2。地貌类型属黄泛冲积平原,土壤类型以半沙半淤为主。黄口镇有着几十年的西甜瓜种植历史,目前全镇种植面积80 hm2,年产量320 万kg,总产值1 000多万,瓜产业在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西甜瓜整个生育期中,多种病虫害高发,严重影响瓜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根据黄口镇西甜瓜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笔者总结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旨在确保西甜瓜高产稳产优质。

1 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1.1 种植抗病品种

近几年黄口镇设施栽培的早熟、耐低温弱光、易坐果、抗病性强的西瓜品种有早佳(8424)、京欣、地龙、绿宝;甜瓜品种有天跃20、郁金香、早蜜、骄雪和一品天下,病害发生程度明显减轻,用药次数明显减少。

1.2 农业防治

1.2.1 选择无病田块。选择地势高排灌好、未种过瓜类作物的田块,或与非瓜类禾本科玉米轮作3 年以上的田块作为大棚基地。

1.2.2 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20~30 min,是预防各种病虫害的有效手段。

1.2.3 嫁接。采用瓠瓜或南瓜作砧木嫁接换根,是防治枯萎病的有效手段。

1.2.4 使用腐熟有机肥。鸡粪或猪粪与秸秆杂草要经过高温发酵后使用,以减少虫源和病菌,杜绝肥料带菌而引发病虫害。

1.2.5 清除杂草病残叶。清除田间和瓜田附近杂草。在生长期间发现病株病叶,应及时整枝剪下瓜蔓,带出瓜田,集中烧毁。

1.2.6 人工捕捉害虫。清晨露水未干时人工捕捉黄守瓜,在瓜秧根部附近覆盖一层谷糠麦壳或木屑防止成虫产卵,减少幼虫危害。

1.3 物理防治

1.3.1 悬挂色板。在田间悬挂40 cm×25 cm 黄蓝板各20片左右,均匀分布,悬挂高度超过植株顶部15~20 cm,板上涂抹凡士林或机油以诱杀蚜虫、温室白粉虱、斑潜蝇和蓟马,并起到监测预警的作用。

1.3.2 铺设地膜。铺设银灰色地膜,以趋避蚜虫,防草增温。

1.3.3 建防虫网。在大棚的通风口覆盖防虫网。

1.4 生物防治

选用植物源农药或生物农药,如用1.8%阿维菌素EC 1 000 倍液每株灌药液500 mL,间隔10~15 d 再灌根1次,能有效控制根结线虫病的发生;用80 CFU/g 地衣芽孢杆菌兑水400~600 倍灌根,苗期病株30~50 mL/株,健株10~20 mL/株,成株期病株150~200 mL/株,健株50~100 mL/株,可防治西瓜枯萎病,甜瓜根腐病、蔓枯病,防效显著。这些农药既能防病治虫,又不污染环境和毒害牲畜,且对天敌安全,对害虫又不产生抗药性。

1.5 化学防治

采用88%水合霉素SP 1 500~2 000 倍液或3%的中生霉素WP 500~800 倍液,间隔10 d 喷1 次,连续2~3 次可防治西甜瓜细菌性叶斑病、果腐病及瓜类疫病;或采用2%宁南霉素AS 150~200 倍液间隔10 d 喷1 次,连喷3~4次可以防治西瓜病毒病、白粉病;用多抗霉素也可防治瓜类枯萎病。

在其他措施无法控制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时候,就要考虑使用有效的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化学防治是西甜瓜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环节,但要注意以下方面:

1.6.1 选用的农药要有针对性。对症下药才能发挥药效,最好选用能同时防治几种病害的农药,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等。

1.6.2 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防病是根据药剂的有效期定期喷药,起到预防的作用。治病应及早发现,早防治,把病虫害消灭在初发阶段,防止扩大蔓延,节约用药,减少污染。因此,发现中心病(虫)株,及时用药。

1.6.3 严格掌握用药量和配制浓度。一般前期浓度低些,生长中后期高些,只要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即可,以防出现药害和伤害天敌。

1.6.4 农药的交替和轮换使用。提倡不同类型、种类的农药合理和轮换使用,可提高药剂利用率,减少用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

1.6.5 合理混配药剂。提倡叶面肥、杀虫剂与杀菌剂混用,不仅能达到一次施药控制多种病虫害的目的,又增加了植株营养,提高功效,但混配时要以保持原药有效成分或有增效作用,不产生毒性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为前提。

1.6.6 施药时要注意天气情况。一般雨天、雨前、大风天气、气温高时不要施药。

2 大棚期病虫害防治

西甜瓜大棚期一般在1—3 月份,应加强保护地西甜瓜的防冻措施,防止瓜苗冻害;晴好天气及时通风透光;降雪天气及时清除大棚上的积雪,确保大棚安全;着重做好猝倒病、立枯病等苗期病害的预防。

2.1 猝倒病

2.1.1 症状识别。发病初期茎基部或根茎部生出黄褐色水浸状缢缩病斑,病苗因基部腐烂而猝倒,一拔即断。该病发病较快,常出现病苗已猝倒,而叶片仍为绿色的现象。土壤湿度大时,病部及周围土壤表面生出白色棉絮状菌丝。

2.1.2 防治方法。育苗时选用多年未种过瓜类和蔬菜的土壤作为营养土,可用50%多菌灵500 倍液浇透营养土,待土面干后再播种或者用50%拌种双DP 300 g 掺细干土100 kg 制成药土,播种后覆土1 cm。苗床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防止蔓延,可喷洒72.2%霜霉威AS 400 倍液、58%甲霜灵·锰锌WP 800 倍液、25%络氨铜AS 500 倍液、80 亿个单位地衣芽孢杆菌、15%噁霉灵AS 450 倍液、50%多菌灵WP 500 倍液等。

2.2 立枯病

2.2.1 症状识别。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褐色病斑,幼苗白天萎焉,晚上恢复;病斑绕茎一周凹陷、缢缩干枯,病株立枯但不倒伏。

2.2.2 防治方法。选用多年未种过瓜类或蔬菜的新土育苗,加强苗床管理,避免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苗床覆土,用50%多菌灵WP 0.5 kg 加细土100 kg,播种后覆土。发病时可喷洒25%甲霜灵WP 800 倍液、20%甲基立枯磷EC 1 000 倍液等。

3 移栽至幼果期病虫害防治

西甜瓜移栽至幼果期一般在3—5 月。该期应加强田间管理,继续做好防冻、保暖和降湿工作;晴好天气及时通风透光,创造良好的小环境气候条件;合理追肥,增施钾肥,合理整枝,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注意铲除瓜田内及周围杂草,及时拔除病株;在进行整枝打杈、授粉等田间操作时要尽量减少对植株的损伤。该期常发生的病害有枯萎病、蔓枯病、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等;常发生的虫害有瓜蚜、红蜘蛛、粉虱、蓟马等。

3.1 枯萎病

3.1.1 症状识别。发病初期,子叶白天萎焉,早晚恢复,几天后叶片枯死。病蔓基部表皮纵裂有深褐色胶状物流出。发病初期,切断病蔓基部检查,维管束呈黄褐色。

3.1.2 防治方法。和玉米进行轮作或选择未种过瓜类或蔬菜的田块种植。选用抗枯萎病的品种,或者利用南瓜砧木嫁接栽培,可以减轻病害。生长期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瓜果收获后,清除田间茎叶和病残烂果。种子消毒可用70%甲基硫菌灵100 倍液浸种1 h 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洗净后播种,也可用55℃温汤水浸种30 min。发病初期及时防治,可用70%甲基硫菌灵WP 600~800 倍液、50%多菌灵WP 500~600 倍液、10%多抗霉素WP 1 000 倍液、3%中生霉素WP 400~600 倍液兑水40 kg 喷施,间隔5~7 d 喷1 次,连续喷2~3 次。

3.2 病毒病

3.2.1 症状识别。主要表现为花叶和蕨叶。叶片凹凸不平,畸形,节间缩短,果面褪绿,色斑驳。

3.2.2 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苗期轻施氮肥,增施钾肥,及时浇水,合理整枝,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注意清除瓜田及周围杂草,及时拔除病株。在进行农事操作时,要防止人为接触传播。播种前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 min,然后催芽播种。喷洒10%吡虫啉WP 1 500 倍液防治蚜虫。发病初期用20%吗胍·硫酸铜AS 800~1 000 倍液或31%氮苷·吗啉胍WP 1 000 倍液或0.5%香菇多糖AS 400~600 倍液喷施,间隔7~10 d,喷2~3 次。

3.3 炭疽病

3.3.1 症状识别。被炭疽病浸染的茎叶果实表面有许多圆形的斑点,疤痕的颜色会变成深棕色或黑色,并显示出同心的轮纹,最终会变干死亡。

3.3.2 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高垄或高畦地膜覆盖栽培;实行与非瓜类茄果类作物轮作。播种前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15 min 或用40%甲醛100 倍液浸种30 min。发病前用45%百菌清FU 200~250 g 熏棚,一般在傍晚进行,分放4~5 个点,先密闭大棚,然后点燃烟熏,隔7 d 熏1 次,连熏4~5 次。发病初期喷洒75%甲基硫菌灵WP 500~700 倍液或65%代森锰锌WP 500 倍液、80%炭疽福美WP 800 倍液、50%扑海因WP 1 000~1 500倍液轮流喷雾防治,隔7~10 d 防治1 次,连续喷2~3 次。

3.4 蔓枯病

3.4.1 症状识别。叶片、果实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状物。

3.4.2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的种子,播种时进行种子消毒;适时浇水、施肥,避免田间积水,浇水后增加通风,及时摘除病株残体及多余的叶和蔓,以利于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可用70%的代森锰锌WP 500~600 倍液或50%百菌清WP 600 倍液、75%甲基硫菌灵WP 800 倍液、50%异菌脲WP 1 000 倍液+80%代森锰锌WP 800 倍液、80%代森锌WP 800 倍液+36%甲基硫菌灵JG 400 倍液,每10 d 防治1 次,连喷2~3 次。也可以用地衣芽孢杆菌80 亿CFU/g 对水400~600 倍液灌根,苗期病株30~50 mL/株,成株期150~200 mL/株,效果显著。

3.5 疫病

3.5.1 症状识别。子叶出现圆形水浸状暗绿色病斑,湿度大时成水煮状,果实病斑呈凹陷暗绿色水浸状,后果实软腐,表面密生绵毛状白色菌丝。

3.5.2 防治方法。深沟高畦或高垄种植,雨后及时排水,施足底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前期促进根系的生长,及时整枝,防止生长过密,通风不良。种子进行消毒后播种。发病初期用25%甲基硫菌灵WP 800~1 000 倍液+75%百菌清WP 500~700 倍液、75%甲基托硫菌灵WP 500~800 倍液、72.2%霜霉威AS 800 倍液、40%乙磷铝(霉疫净)WP 200~300 倍液或64%杀毒矾WP 500 倍液进行喷雾,5~7 d喷药1 次,连喷2~3 次。必要时还可用上述药剂灌根,灌对好的药液400~500 mL/株,喷雾和灌根同时进行,效果会更好。

3.6 白粉病

3.6.1 症状识别。叶片正、背面及叶柄有白色粉状物。

3.6.2 防治方法。避免过量施用化肥,增施磷钾肥。加强管理,及时摘除病叶。发病初期可用12.5%烯唑醇WP2 000 倍液、2%宁南霉素AS 500 倍液、75%甲基硫菌灵WP 1 000 倍液喷雾,交替使用,每隔6~7 d 喷1 次,连续3 次。

3.7 瓜蚜

3.7.1 危害特点。以成虫、若虫在叶片背面和嫩梢嫩茎上吸食汁液,嫩叶生长点受害后叶片卷缩,严重时全株枯死。此外,蚜虫也传播病毒病。高温干旱有利于繁殖。

3.7.2 防治方法。清除杂草,消灭越冬卵,悬挂黄色板,诱杀蚜虫。银灰色塑料薄膜趋避用10%吡虫啉WP 1 500~2 000 倍液、1.8%阿维菌素EC 2 000~2 500 倍液、3%啶虫脒EC 2 000~3 000 倍液、50%抗蚜威WP 1 000~2 000 倍液、2.5%溴氰菊酯或2.5%功夫EC 3 000~4 000 倍液喷雾。

3.8 红蜘蛛

3.8.1 危害特点。成虫、幼虫群集叶背吸食汁液,被害部位初呈黄白色小圆斑后发黄枯焦,高温干燥时叶片卷缩,呈锈褐色。

3.8.2 防治方法。清除瓜田周围杂草,并烧毁,以消灭越冬虫卵,合理施肥浇水,减少繁殖。10%苯丁哒螨灵1 000倍液+5.7%甲维盐EC 3 000 倍液的混合液喷雾,也可以将5%的噻螨酮EC 稀释成1 500~2 000 倍液+阿维菌素喷雾,效果均显著。

3.9 温室白粉虱

3.9.1 危害症状。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褪绿、变黄、萎焉,甚至全株死亡,也可传播病毒病。

3.9.2 防治方法。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的白粉虱,清理杂草和残株。可用1.8%阿维菌素EC 3 000 倍液、10%吡虫啉WP 4 000 倍液、3%啶虫脒EC 2 500 倍液均匀喷雾,喷药时注意喷施叶背。

3.1 0 蓟马

3.1 0.1 危害症状。以成虫、若虫锉吸新叶、嫩芽、花和幼果的汁液,导致生长点萎缩,幼果易落果。

3.1 0.2 防治方法。清除杂草,压低虫口。悬挂蓝板诱杀成虫。用乙基多杀菌素或溴氰虫酰胺喷雾防治即可。

4 西甜瓜成熟期病虫害防治

大棚西甜瓜一般在5—6 月成熟。该期应加强温度和水分管理,及早摘除老叶、过密蔓叶以及病残枝叶,膨果期追施肥料。西甜瓜进入生长后期,一般多种病虫害并存,植株长势衰弱,应着重做好枯萎病、炭疽病、叶枯病、疫病、蔓枯病、病毒病、白粉病的防治工作,特别加强蚜虫、红蜘蛛的防治,并注意复配用药。在使用治疗剂的同时也要结合使用保护剂、叶面肥,用药剂量要比前期高。结合发病种类正确选用治疗剂,可以选用25%甲霜灵WP 500 倍液、40%多菌灵WP 400 倍液、70%甲基硫菌灵WP 500 倍液、12.5%腈菌唑EC 3 000 倍液等;可以混用的保护剂有70%代森锰锌WP 600~800 倍液、75%百菌清WP 600~1 000 倍液;混用1~2%的尿素溶液加0.2%~0.3%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雾可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

猜你喜欢
硫菌西甜瓜多菌灵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苹果轮纹病田间药效试验
陕西渭南蒲城县:拓展宣传路径 擦亮西甜瓜品牌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除硫菌剂的工业化生产条件研究与应用
二价Mn促进紫色非硫菌处理啤酒废水的效果
滴灌西甜瓜套种玉米模式栽培技术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山东省西甜瓜生产现状及新技术应用
1%甲基硫菌灵糊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多菌灵在酸化黑土中迁移性能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