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应用研究

2023-02-08 02:20鲁俊
中华建设 2023年1期
关键词:泡菜建筑设计特色

鲁俊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加向往“高质量”生活。为满足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很多城市都积极开展环境与景观的建设。特色的建筑是城市靓丽的风景,也可能成为城市的名片,吸引各地的游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建筑设计的环节入手,注入地域文化,增强建筑的文化功能,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一、地域文化的特点

地域文化指的是地方色彩的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系统性文化。沉淀后的地域文化,具有社会历史性、艺术审美性特点,既是物质成就的体现,更是精神技艺的结晶。不同于其他文化,地域文化是充满地域色彩的自然环境,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科技进步有关,同时具有宗教色彩与民俗文化色彩。每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行为等都不同,形成的文化也有差异。建筑设计实践中需合理运用各类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比如人文风情和材料等,进而实现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二、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形式

1. 地域文化与博物馆建筑的结合

目前,很多博物馆、酒店等建筑设计,都积极运用地域文化,通过设计手法重构文化,进而增强建筑的文化内涵。以中国泡菜博物馆为例,为全国唯一的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从项目建设区域分析,形成以三苏祠、中国泡菜博物馆、泡菜风情街、企业高端生产线、万亩标准化绿色基地、水天花月湿地公园为主的旅游观光环线,常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此项目注重泡菜文化与东坡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城镇规划和建设方面增添文化元素,建设泡菜风情街,建设了“中国泡菜城”国家4A级景区。从建筑的布局分析,由苏东坡字体书写的“三千年泡菜,中国人味道”十个字为标题的主题浮雕墙长30米,高4米,画面一共分为4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主要面向游客展现四川的好山好水好景色,千年岷山,千年都姜堰,浇灌出的沃野平原。第二部分呈现的是经过千年传承的蔬菜种植场景;第三部分呈现的是古人泡制泡菜的场景;第四部分描绘了泡菜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中国泡菜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7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古人就开始培育与种植蔬菜,四川的蔬菜种植历史长达四千年。中国泡菜历史悠久,且泡菜文化影响深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为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饮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更是民俗文化的基本要素。此建筑设计与泡菜文化紧密结合,体现在区域规划设计方面,例如生产加工展示区和传承创新展区等。在建筑外观设计方面,延续了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实现和泡菜悠久文化的呼应。建筑的形象如同“泡菜罐子”,向人们展示着泡菜文化,内部的装饰装修也延续古风,实现对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承。

2. 酒店建筑与地域文化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上海人用繁华、小资、时尚等词语形容很多出彩的建筑,比如洋楼等。现代建筑中天坑酒店是标志性建筑代表,是在开采废弃的深坑中建设,被称作是全球人工海拔最低的五星级酒店。建筑的设计一反向天空发展的传统建筑理念,为坑中建造的自然生态酒店,实现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建筑只有2层在地上,剩余的15层在地下。建筑设计遵循了传统建筑的理念,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将建筑“放入”到坑中,并且和天坑成为一体。与此同时,体现了“人类、未来”主题。建筑的造型设计,结合了中国传统“太极”中的阴阳图形与概念,在建筑的左右翼采用了非对称的平面组合,形成了“S”状。酒店的场地保留了很多原来的场所记忆,与建筑周围的青山绿水和谐交融。

3. 民宿与地域文化

近年来,旅游市场火爆,很多地区都涌现出大量的民宿,吸引着游客的前往。从好的民宿建筑设计分析,必然是与地域文化相互结合,通过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让人在民宿中即感受到身处此城市。例如,增城花筑阅季民宿。在民宿的周围有温泉、白水寨以及南昆山,游玩的内容丰富。建筑的设计,实现了岭南传统建筑美学与西方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在城市忙忙碌碌生活的人们来到这里,可以得到身心的放松。建筑的外观是白墙黛瓦,吸取了徽派建筑的精华,设计了罗马柱大窗户,兼具中国风特色。建筑高端大气,存在于青山绿水中清新脱俗,夜晚灯光照射下金黄透亮,宛如玻璃之塔。既有时尚之风,也呈现出古色风味。

三、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结合策略

1. 提取文化符号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长期发展,各个地区传统建筑都形成特色鲜明的特征。建筑设计中对传统建筑文化直接表征和传承,是地域文化运用的最直接方法。很多现代化建筑中都提取作为建筑元素,例如北京四合院建筑造型和结构特色,主要利用建筑高度和建筑尺度以及建筑材料等元素。对于城市建筑设计而言,直接利用传统建筑的形式特点,能够更好地传递本地区的文化内涵。例如,旅游城市在建筑设计方面,通过直接提取本地区传统建筑的设计风格和元素进行重新构建,能够更好地吸引游客。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运用,需要从文化中提取元素。将提取的元素,以文化符号的形式,融入到建筑设计方案内,转换为现代建筑语言。利用设计手法,实现地域文化和建筑形态的有效联系,进而精准传递地域文化。将象征符号以具象或抽象的方式融合到建筑设计内,使得人们通过观察或者联想,接收到设计中的文化元素传递的信息。为了能够保障地域文化有效地利用,还需要设计人员采用合理的手段实现对文化的重构。将提取的文化符号和元素,打散分解之后融入到建筑设计内。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前,需要做好文化调查工作,掌握本地区的文化资料和发展根据文化的内涵提取相应的元素,比如建筑元素和材料元素等,合理运用到建筑设计方案中,发挥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建筑设计人员则需要合理的采用现代化设计手段,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的有效融合。

2. 合理利用乡土材料

为了能够有效呈现地域文化特色,积极推广使用乡土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材料在设计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材料的选择影响到建筑景观的呈现效果。使用与当地特色文化相符合的建筑材料,可以有效地保护地域特色文化。目前,很多现代化建筑使用水泥、砂浆、沥青等材料,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未能有效地融合,积极推广传统建筑材料元素,凸显区域文化,同时实现自然与建筑的有效融合,能够提升景观整体的效果。在建筑设计方面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元素的地域文化运用,结合周围的山水、森林等自然元素,通过挖掘自然材料的特质,利用乡土材料进行建筑景观建设,形成自由独特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合理利用材料的色彩表现力,提升建筑整体的景观效果。很多色彩在自然光线下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例如,红橙黄色光线可以使得材料的视觉更加温暖。材料主要分为固有色和环境色,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材料所处的环境,结合建筑设计的风格,确定景观色彩主题,合理运用各类颜色,进而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对于材料的肌理表现,需要把握天然肌理和人工肌理以及形式肌理。通过利用材料表现地域文化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本土特色,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尽量保留原始特色,弘扬地域文化。与此同时,还必须坚持生态持续化的原则。对于使用的材料,需要深度了解材料的信息和功能,尽量保留材料的循环利用价值。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范围内,由各类因素组成的综合文化表现和内涵,具有鲜明的特色。地域文化涵盖政治和人文以及民俗等多个层面。开展建筑设计,运用地域文化,借助文化元素的特色,表现建筑的独特性和文化性,进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实现建筑的功能。

3. 丰富建筑的功能

目前来说,很多地区都在积极发展旅游行业。在建筑设计方面,需要保证建筑能够呈现出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还需要做到与周围的景观相互融合,进而形成特色的景观。根据旅游发展的需求,合理进行建筑设计,发挥建筑的多样化功能,满足人们休息的需求,同时通过提升建筑的景观水平,实现和周围自然景观的有效协调,打造更美的观光景观。建筑设计时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周围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保证建筑的造型和结构以及风格特点,能够和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保留原有的环境元素,提升自然感和生态感。对于建筑的颜色需要结合区域的文化特色,合理运用青白色和各类文化代表色。设计人员需要站在整体的角度分析建筑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保证建筑和周围的环境能够融为一体,同时发挥建筑增强景观效果的价值。通过优化建筑设计,为产业更好地服务。富有特色的建筑,更能够吸引游客的驻足。除此之外,还能够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通过打造建筑名片,吸引更多的游客。合理协调建筑特色和时代感,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建筑设计方案中运用地域文化,需要保证建筑功能分区的科学合理性,同时保证建筑的审美价值。设计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能够合理运用地域文化元素,通过建筑体现构思和创意。设计时需要根据设计主题合理提取地域文化元素,将文化和自然生态元素以及地理元素等运用到建筑设计方案中,通过运用特色材料呈现区域文化。目前来说,很多建筑设计中都未能实现对地域文化元素的有效利用,存在着没有合理应用区域资源的问题。如此一来,则无法发挥地域文化的运用价值,使得建筑设计缺少文化内涵的支撑。设计人员需要做好文化的研究,合理提取文化元素,做好创新性设计,营造舒适且富有文化内涵的环境。一方面需要保证建筑的各项功能实现,另一方面还需要呈现文化特色,并且贯彻落实节能环保理念,促进建筑持续化发展。

4. 做好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层面的把握

物质层面。一般来说,涉及到的建筑地域文化,多存在于环境与材料方面,通过合理分析和提取,促使建筑和地域文化有效的融合起来。设计工作中对于物理环境的把握,需要结合气候生态特点,选择具有可行性的方案,例如光照很强的地方要采用遮阳技术等,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提供支持,改善生存环境。对材料地域文化特点的把握,体现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需要结合美学知识和建筑建造工艺等,做好有效的把握,形成高质量的方案,为建造提供依据和支持。

非物质层面。如同每个人一样,每个地区的特点不同。非物质方面更多强调的是人文特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文化,建筑设计中可以深度挖掘,提取可利用的元素,提升建筑设计的质量。例如,了解社会规则和法律以及道德等的相关内容,精准把握地域性文化,提升建筑设计的水平,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除此之外,在不同家庭习惯和村镇文化等的影响下,形成的建筑文化特色差异,通过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精准提取文化元素,用作建筑和文化融合的载体,向世人呈现具有文化特色的建筑,给人带来更好的感受,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为文化传承奉献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从文化中提取各类元素,比如材料和建造工艺等,通过文化的重构,提升建筑建造的水平,增强建筑的文化内涵。本次研究对于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分析,以部分建筑类型为例,论述了文化元素注入的方法,提出了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的策略。

猜你喜欢
泡菜建筑设计特色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特色种植促增收
雪花泡菜
中医的特色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完美的特色党建
建筑设计的困惑
我只是想吃一碗泡菜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