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勤追梦 笃行不怠再出发2022年住建事业发展回眸

2023-02-08 02:20李孟
中华建设 2023年1期
关键词:建设部燃气住房

本刊记者 李孟

新元肇启,华章日新。回望2022年,有精彩,有感动;有艰辛,有喜悦;有奋进之笔,有累累之实。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之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2022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与新冠疫情的多次“战斗”;这一年,北京冬奥会勇夺9金4银2铜;这一年,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艏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中国进入“三航母”时代;这一年,重庆山火的灭火战斗中,无数人用身躯汇聚微光,筑起了“防火长城”。

这一年中,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以推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燃气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垃圾处理和分类等工作为抓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居安思危 筑牢行业安全防线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如山。建筑业不确定因素多,安全隐患多。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燃气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等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指导督促各地深刻汲取教训,进一步做好燃气安全隐患专项检查和整治,加快推进城市燃气管道更新改造,有效遏制燃气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2年1月8日上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紧急通知,部署各地切实加强燃气行业安全监管。

通知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清醒认识当前燃气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扎实推进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面贯彻全国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加快完善细化本地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落实措施,确保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通知强调,各地要抓紧开展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前期工作,及早谋划适应改造需要的工作机制、制度框架、政策体系,为确保“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老化更新改造任务打好基础。各地要加强燃气安全宣传,加大以案示警、以案促改力度,结合湖北十堰、辽宁沈阳、重庆武隆等典型事故教训剖析,开展燃气安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普及安全用气知识,提升公众安全用气意识,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燃气安全事故发生。

2022年6月是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以此为契机,全国各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进一步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水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江苏省积极推进企业与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承诺制度,并发布安全生产月“五步走”系列活动,通过教育培训、隐患曝光、问题整改、经验推广、案例警示、知识普及等活动,扎实推进相城区建筑施工领域“零事故”目标行动,进一步增强建筑施工领域全民安全意识。

河南省为了杜绝建筑领域项目施工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施工工人安全教育不到位、高空作业安全绳系带不规范等安全隐患,从根源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着力在如何将“要安全”变成建筑工人自觉行动上发力,在加强建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控、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施工监理单位人员在岗履职等情况监管与引导的同时,常态化开展“普法进工地”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2022年7月,国务院安委办在北京召开全国燃气安全防范专题视频会议。根据国务院安委会部署要求,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决定从即日起至10月底开展燃气安全“百日行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的通知》要求,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取得实效,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2年8月23日、24日举办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人员培训班。

本次培训严格遵照当前疫情防控各项要求,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线下培训北京市施工安全监管人员50人;全国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设分会场9200个,总计受训人员达63.51万人。

简而言之,重视安全生产能为国家带来巨大财富,对企业而言,安全文化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投资,它能促使企业实现管理资源优化与整合,达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增创经济效益的目的。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就必须大胆地对现有的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健康地发展。

高屋建瓴 擎住建筑业发展新走向

当前,建筑业正处于大变革中,新问题、新矛盾密集出现,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建筑业本应大有作为。

202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要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进高品质钢结构住宅建设,鼓励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培育一批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推广绿色建造方式。

2022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规划同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9项重点任务——提升绿色建筑发展质量、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加强既有建筑节能绿色改造、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实施建筑电气化工程、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促进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推进区域建筑能源协同、推动绿色城市建设。

2022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21个部门近日印发通知,定于2022年9月联合开展主题为“推动质量变革创新促进质量强国建设”全国“质量月”活动。其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召开全国工程质量数字监管现场会,宣传数字监管经验。抓好《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贯彻示范,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冬奥场馆绿色建造宣传载体,推广绿色建造技术,助力绿色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发展智能建造的部署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选取北京市等24个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试点自公布之日开始,为期3年。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改革走向深入,建筑业基本态势已经呈现:一是发展业态出现变化,开始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二是发展生态出现变化,更注重绿色节能、低碳环保,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是发展模式出现变化,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成为“新蓝海”;四是管理方式出现变化,质量标准化、安全常态化、管理信息化、智慧化要求越来越高。

补齐民生短板 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的核心在人,城市的生命力同样在人。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从国际城市化的规律来看,城市问题伴随着整个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历程。

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部署要求,在历年城市体检工作基础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曾印发通知,决定继续选取北京等59个城市(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部分设区城市,开展2022年城市体检工作。城市体检是通过综合评价城市发展建设状况、有针对性制定对策措施,优化城市发展目标、补齐城市建设短板、解决“城市病”问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经汇总各地统计上报数据,2022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1万个、840万户。2022年1—9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16万个、848万户,按小区数计开工率为100.9%、按户数计开工率为101.1%,超过年度开工计划任务。其中,广东、湖北、广西、福建、山西、内蒙古、重庆、吉林、浙江、河南、安徽、贵州、四川、山东、河北、江苏、江西、青海、新疆等19个省份开工小区数、户数均超过或达到计划任务。

随着人们居住环境地提升,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将“口袋公园”建设作为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家门口的小“公园”越来越多,满足了更多市民“出门见园、开窗见绿”的愿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各地统筹利用城市中的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绿地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或改造“口袋公园”近3万个,建设绿道8万多公里,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为15平方米。

在废物资源化利用上,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新增污泥(含水率80%的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不少于2万吨/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设施完备、运行安全、绿色低碳、监管有效的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体系。污泥土地利用方式得到有效推广。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城市和县城,黄河干流沿线城市污泥填埋比例明显降低。

在社区建设上,2022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功能。通知要求,试点工作要聚焦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切实发挥好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作用,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样板,尽快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全力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通知明确,试点工作自2022年10月开始,为期2年,重点围绕四方面内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在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上,2022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县级地区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具备条件的县级地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全覆盖。

党的二十大科学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部署了新时代新征程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一系列大政方针和重点任务,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可以预见的是,建筑业也应当大有作为,也能够大有作为。建筑业同仁应当砥砺奋进,建功新时代、再创新辉煌,方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辜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猜你喜欢
建设部燃气住房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发布相关标准的公告汇编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教材《燃气工程施工》于2022年1月出版
近期实施的燃气国家标准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探讨燃气工程的造价控制及跟踪审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建材相关的国家标准汇编
燃气,让千家万户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安全——解读《河北省燃气管理条例》
住房城乡建设部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