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背景下公共厕所的 设计策略研究以如东县公共厕所的设计方案为例

2023-02-08 02:20顾晌博王畅
中华建设 2023年1期
关键词:公共厕所城市更新厕所

顾晌博 王畅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城市公共厕所不再局限于自身功能,而是在规范标准的限定下变得更加多元化,适应不同条件的约束。本文分析了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公共厕所设计的必要性,并以如东县公共厕所的设计方案为例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使城市更新更加科学有序。

一、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是指,一种将一些不适合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地方,利用整改、扩建、拆迁等一系列方式进行改造的过程,这么做可以增强城市的利用率。新陈代谢派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而是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处于动态过程中。建筑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更新对于建筑而言,主要是指对原有不符合未来使用要求的建筑进行拆除重建或者改造。石成球提出:“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社会进行全方位变革的关键时期,城市更新改造的实质就是基于这一宏观背景下的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的大变动和重新建构……其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提高功能,达到城市结构调整,改善城市环境,更新物资设施,促进精神文明。”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经济持续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公共厕所建设要与城市发展相同步。

二、城市公共厕所的设计背景

1.城市公共厕所的价值不断提升

城市公共厕所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城市公共厕所在城市空间中所处的位置相对偏僻,但是它在城市生活中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且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一个城市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一座城市公共文化生活的质量,是衡量城市文明的进步程度和人们审美意识的重要窗口。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城市的人口组成与产业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城市的定位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大、中型城市已经由原来的工业型、制造型向现在的服务型、宜居型城市转变,社会越来越重视出行环境。各种城市规划,如慢行系统等规划纷至沓来。城市的各种设施都是服务于人的,伴随着人的外出活动,必然需要一系列的服务设施来支持其各种行为。厕所,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必然要引起重视。

2.“厕所革命”对城市公共厕所发展的需求

我国最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了第一次“厕所革命”,建造了一批“标准”公共厕所,取缔了城市的露天公共厕所。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厕所急需改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公共厕所设施的落后与对外开放的形势不相适应,第二次厕所革命应运而生。第三次厕所革命是在20世纪末,我国政府对城市公共厕所进行了空前规模的改造,独立式公共厕所设计成为了主流,丰富了公共厕所周围的建筑环境,提升了所在场所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21世纪初,许多城市陆续出台了城市公共厕所相关政策。2004年中环协公厕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第四届世界厕所峰会在京召开,会议中十五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世界厕所北京宣言》。2005年上海市公共厕所协会成立,世界公共厕所论坛在上海开幕,第一届公厕博览会同时举行。2006年中国首届公共厕所建设管理与实用技术研讨会及新产品展览会在济南开幕。2007年,世界厕所协会在韩国首都首尔召开首届会议,希望掀起全球“厕所革命”,唤起人们重视厕所卫生的意识。2015年,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又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最具符号语言的行动——厕所革命,“厕所是文明的重要窗口,是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城市不断加强城市公共厕所建设,推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3.城市公共厕所标准化建设的实践

随着“厕所革命”的推进,许多城市也在不断完善城市公共厕所建设及管理机制,例如四川、安徽等省市已有属于自己的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图集。在厕所的设计上加大了新技术的应用,同时注重考虑特殊人群使用公共厕所的问题。与此同时,部分城市已经将标准化运用到实践中,例如南京“牛首捌厕”的项目中,8个方案中有5个功能布局基本相同,设计师根据不同的场地环境采取不相同的概念、策略与材料,最终获得5个性格各异的方案。除此之外,国内外有关城市公共厕所的竞赛也在不断挑战当今社会公共服务卫生建设事项,例如《Young Bird Plan 2018 On the Frontier 重庆永川乡村公厕设计竞赛》旨在结合区域文化与区域认知对公共空间进行重塑,为乡村公共空间的更新提供先锋性与实际落地性并存的创新途径;国际建筑竞赛《rethinking public toilets 2020》,鼓励人们重新思考城市公共厕所;2018年深圳福田“公厕革命”全国征集“最美”公厕设计。

三、如东县公共厕所设计策略

1.基地概况

本次设计包含了5处城市公共厕所,所处地段主要分为两类,一类靠近新建建筑(一处位于如东实验小学新建校区校外停车场,另一处为正在建设的如东县中医院公共停车场附近),另一类则地处滨河景观带之中,这两类都要求建筑与周边建筑、景观产生良好的融合与互动,周边建筑的性质与较高的建设标准也从侧面对城市公共厕所的设计提出了文化性的要求。设计考虑从中国传统空间入手,采用现代建筑设计的语汇,设计出既能继承、发扬中式传统又能体现时代特征的现代城市公共厕所(如图1所示)。

图1 周边环境(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设计原则

基于本项目前期的调研与设计研究,总结了城市公共厕所的设计原则:(1)亲近自然:对环境微乎其微,资源的再生潜力高;(2)以人为本:照顾到使用者的身心需求,重视人性化设计;(3)技术适宜:无论是改造还是新建,都应兼顾造价的因素,选择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技术。(4)后续服务:公共厕所建造完成之后的运营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后续持续不断的维护(如图2所示)。

图2 设计方案(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本项目共有5处基地,设计总共提供了3个厕所平面布置方案,实验小学与南四河共用同一平面、新光河与建材河共用平面,县医院单独一个平面,在此平面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用地现状,对各自总平面以及厕所的入口门厅处做出相应的调整。

3.设计策略

(1)风格定位

公共厕所是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场所,但是随着人民物质文明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其则有了更高的需求。

通过对基地周边现状,以及如东新建城区整体风貌的考察与研究,设计采用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意境相结合的方式,在满足公共厕所的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推动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提升内部空间以及周围环境品质,使其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与城市的整体风貌相协调。

(2)立面材料

基于生态设计的原则,在公共厕所的建设中,材料也要进行合理选择。尤其是立面材料,应当尽可能选择与建造所处区域相协调的材料。本方案立面主要采用,都是当地易于获取的材料,通过成比例的使用与搭配所形成的黑白灰加木色的色调,配合材料自身的质感可以很好的传达出中式传统建筑的意境,通过现代的材料与设计手法表达出了传统建筑的内涵(如图3所示)。

图3 立面材料(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空间设计

中式建筑空间强调起承转合的节奏变化,通过“对景”“障景”“借景”等方式达到“小中见大”的空间感受,并且善于利用自然光线营造空间氛围,从而创造出了极为丰富的空间体验。

本次公共厕所方案,强化了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休闲空间,景观空间,既使得公共厕所更加得具有人性化,又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公共厕所体验,提升公共厕所的空间品质。设计通过现代主义的设计手法,表达中式空间的意味,既传承了中式空间的内涵,又体现了当今时代的特征。

(4)地面铺装

栽种梅、兰、竹、菊四种小乔木及草本植物,一方面可以美化周围的环境,另一方面梅、兰、竹、菊等植物的象征意义也体现了中国文人高尚的思想品德,极具中国文化的内涵。此外芭蕉树也是中国园林里面常见的植物,“雨打芭蕉”的意向也体现了中国文人中正平和的心境,所以本次公共厕所方案的植物配植将采用上述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植物,提升文化内涵。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对公共厕所设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根据目前城市公共厕所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现实,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出发,展开有针对性的设计,同时结合公共厕所的发展现状,制订科学的设计方案,改善公共厕所的现存状态,打造出一批集绿色、环保、美观、实用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公共厕所,为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助力。

猜你喜欢
公共厕所城市更新厕所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厕所囧事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农村公共厕所如厕舒适度调查分析
TOD/城市更新
警惕厕所性猝死
从上海的第一个公共厕所说起
厕所——希望不再老生常谈
记得上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