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引擎,“抢滩”大模型

2023-02-08 08:14俞灵琦
华东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抢滩徐汇区算力

本刊记者/俞灵琦

随着《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 年)》的公布,大模型的研发和产业化、智能算力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生态产业集群正成为上海科技创新前行的新路标之一。

当前,AI大模型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产业模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产业格局变化下,AI大模型对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此背景下,近期上海发布《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下文简称《若干措施》)着眼于提前布局,抓住产业机遇。但具体落实过程中,如何构建上海AI大模型生态?

强化创新扶持,提升供给能级

上海为何被称为“魔都”?这其中涵盖着“海纳百川”“不可思议”等寓意,在科技创新领域,“魔都”也正散发着它的“魔力”:建设一个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开放创新深度融合的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并成为全球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

随着《若干措施》的公布,“魔都”正进一步进阶成为“模”都,大模型的研发和产业化、智能算力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生态产业集群建设也成为了上海科技创新前行的新路标之一。

此次《若干措施》一方面聚焦于着力支持大模型创新能力,包含支持上海市创新主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模型,鼓励形成数据飞轮,加速模型迭代,对取得重大成果的予以专项奖励;另一方面聚焦性能、安全、伦理、适配等方面,建设国家级大模型测试验证与协同创新中心,支持上海市相关主体主导或参与国家大模型相关标准制订。

在提升创新要素供给能级方面,《若干措施》提出了3个方面的计划:实施大模型智能算力加速计划,打造市级智能算力统筹调度平台;构建智能芯片软硬协同生态,支持打造智能芯片软硬适配体系,降低企业适配成本;组建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鼓励多元主体共同推动高水平语料数据要素建设。

通过创新能力和供给能级的提升,上海将携手海内外各类英才全力推进卓越引领的“模”都上海建设,打造大模型企业人才集聚的创新高地,进一步展现上海不断突破的创新策源力,不断凝聚的产业新动能,不断刷新的应用新标杆,不断优化的开放新生态。

厚植创新沃土,营造一流环境

为了营造一流的创新环境,《措施》提出,鼓励上海浦东新区、徐汇区等建立大模型生态集聚区,聚焦大模型研发和产业化加大支持力度;鼓励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探索大模型相关国际交流合作。优先推荐大模型创新重点人才纳入国家和上海市相关高层次人才计划,重点支持大模型相关紧缺技能人才落户。

以徐汇区为例,作为上海市首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徐汇创新要素活跃、产业基础扎实、区位优势明显,在上海率先建成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人工智能产业已有近千亿元的规模,汇聚上下游企业近200家,其中核心企业30余家,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大模型的策源地之一。

徐汇区的AI产业一大亮点就是大模型的备案数量。根据国家的规定,生成式AI服务需要备案,而徐汇区就有6家通过了备案。这些备案的企业和机构包括上海AI实验室、商汤科技等,都是大模型的领军者。

2023年11月,徐汇区出台了全市首个大模型专项政策——《徐汇区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这个政策涵盖了创新体系、产业集聚、产业生态等方面,提供了15条具体的措施,从算法、算力、数据、应用、治理等方面给予支持,让大模型的技术和应用都能够快速发展。特别是针对大模型的算力需求,每年将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补贴。

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化应用,是加快实现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时之举,也是推动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未来可期,随着创新环境的不断完善,优质资源要素配置不断加强,上海的AI大模型将驶上高速前行的“快车道”,助推AI产业成为一个更充满活力和创新动力的产业。

猜你喜欢
抢滩徐汇区算力
基于网络5.0的重叠网形态算力网络
夜探丛林
卫星通信在算力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生产力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做好“加减乘除”法持续开展文明提升巩固行动
地方人大抢滩数字立法新高地
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第四小学四(2)海燕中队
基于SiteAI算力终端的交通态势感知系统
油企抢滩新能源是否只是姿态?
徐汇区凌云社区举办科学育儿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