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友除授集》“以文为戏”的三重内涵

2023-02-10 07:07吴凡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0
名作欣赏 2023年2期
关键词:文房文人隐喻

⊙吴凡[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文房四友除授集》是晚宋的一部以“四友”为中心的拟公文体俳谐文总集,全文收录于《百川学海》,部分篇章亦见于《全宋文》,共有郑清之、林希逸、刘克庄、胡谦厚的二十篇拟公文体俳谐文,林希逸与刘克庄的两篇序文以及胡谦厚与陈恺的两篇跋文。目前研究成果中仅有两篇关于《文房四友除授集》的专论。侯体健先生认为该集具有三重文本形式,反映晚宋文坛生态;程章灿先生研究了该集背后的文学政治意味。但《文房四友除授集》为什么选择四友为戏仿对象,具体怎样戏仿公文、戏仿具有什么用意和功能?还存在一定的研究空间。《文房四友除授集》作为“以文为戏”的经典之作,是戏仿公文的典范,体现着中国古代俳谐文中的戏仿现象和文化内涵。

一、四友之戏:流变与隐喻

(一)流变

文房四友,亦称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为文房四友拟名除授是典型的游戏书写,这一游戏书写由来已久。胡谦厚在跋文中论及四友流变时,提到“昔薛稷加四友以九锡”①,指出初唐薛稷为四友加九锡是四友游戏之作的开端之一。到了中唐,韩愈首次将四者一同拟人赋名,指出“文房四友”的亲密关系:“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②。《毛颖传》分别为笔、墨、纸、砚拟名为“毛颖”“陈玄”“褚先生”“陶泓”。在《文房四友除授集》中,除了同样给文房四友授予官职外,四友也几乎沿袭《毛颖传》中的拟名。

《文房四友除授集》中四友的人格特征不断得到强化。除继承前代拟名外,四友还继承官职名、封号以及家世,由此与前代四友文章形成互文,增强四友的背景渊源。如毛颖,即毛笔,在《毛颖传》中为中书令、管城子,在《文房四友除授集》中或是被晋封为管城侯,或是加食邑,或是被弹驳,仕宦过程更加完整。在《毛颖传》中毛颖的先祖为兔子,月兔和东郭㕙都是其中的代表:“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居东郭者曰㕙”,在《文房四友除授集》中也有类似的表达:“神明之胄,本长生于月窟”③“伏念臣东郭裔微,宣城居僻”④,毛颖也就有了显赫的身世。

此外,《文房四友除授集》更详细地描述了四友的行为、心理。四友间的互动行为不仅是“出处必偕”,而且《文房四友除授集》中还有四友之间更为细致的心理和行为描写。如《代毛颖谢表》中借笔和纸、砚的实际情况来叙述褚知白和石虚中对毛颖的误解和不满:“褚知白尝反面,以臣点污而见疑;石虚中恃粗才,欲臣流落而后已……”⑤

(二)隐喻

文人为四友戏拟名称、官职,赋予其人格特征,使其脱离物形,成为更生动形象的“人”。四友既为“人”,就成为文人映射自身的最佳选择,四友形象的游戏性书写也就具有了隐喻意味。

1.隐喻文人的品德志向

《文房四友除授集》中的四友具有一定的君子比德意味,在目前已有的文献中,《文房四友除授集》首创以笔、墨、纸、砚为中心的系列拟公文体俳谐文。将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友”,既点出创作者的文人身份,又体现了创作者风雅的审美情趣。毛颖(毛笔)之“博学强记”“位宜称德”“重怀孤竹之清风”;石虚中(砚)之“温润而缜密,厚重而刚方”;陈玄(墨)之“知黑守白”;褚知白(纸)之“以庸书自给,浮湛市肆间,人情番薄,坚忍不顾”。通过描写笔、墨、纸、砚的本质特点,建构“四友”品德高尚的形象,而作者以笔、墨、纸、砚为友,自然也具有一定的高尚品德。

2.隐喻文人的政治生活

四位作者为四友除授、答谢、弹驳,实际上折射着文人的政治生活场景。作者在《文房四友除授集》中多歌咏文房四友在文化和政治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实际隐喻了文人的文治之功。如郑清之在《中书令管城子毛颖进封管城侯制》中叙述了毛笔对古今的文治之功,实际上指出从古至今文人的文治作用:“简牍是资,拔一毛利天下;文明以化,知百世俟圣人。通篆籀于古今,公《春秋》之褒贬。”⑥刘克庄在文中借砚台暗讽了应制之作用于吹捧后宫的现象:“应制金銮,或用宫嫔之捧。”⑦

3.隐喻文人的生存状态

四友被使用隐喻文人在仕途中大展经纶,而四友被束之高阁则隐喻文人怀才待遇、壮志未酬。“以石生为煤,或可致岩穴之士”⑧,刘克庄也借砚台来激励“岩穴之士”,在未遇之时不断打磨自己,以待明君。

二、公文之戏:戏仿与创新

“文章各有体,本不可相犯欺。”⑨公文体典雅严谨,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指出:“殊不知制诰诏令贵于典重、温雅、深厚、恻惮,与寻常四六不同。”⑩而俳谐文浅俗诙谐,钱锺书在《管锥编》中言:“夫俳谐之文,每以‘鄙俗’逞能,噱笑策勋。”⑪《文房四友除授集》作为拟公文体俳谐文,自然具有两种文体的风格,一雅一俗,具有破体的美学效果。王应麟在《辞学指南》中总结了制诰的写作模式:“门下云云,具官某云云,于戏云云,可授某官,主者施行。”⑫在《文房四友除授集》六篇制诰中,有五篇基本符合上述模式:“……于戏……可进封管城侯……”⑬“……于戏……可依前石乡侯,除翰林学士”⑭“……可除子墨客卿”⑮“……具官某……于戏……”⑯“……具官某……噫……”⑰从形式上来看,《文房四友除授集》具有一定的模式化,符合官方的规定制式。由上述可知,拟公文体俳谐文在文体上逐渐成熟,形式上囿于模式,所以《文房四友除授集》的作者在戏仿的过程中,必然从其他方面进行改写突破。

(一)丰富公文审美对象

这一时期的写作对象由南北朝时期的鸡、驴等粗鄙之物转变为笔、墨、纸、砚这类文雅之物。郑清之首次以“四友”为中心创作系列的拟公文体俳谐文,他还化前人之作为典故,如《中书令管城子毛颖进封管城侯制》中“管城子”的封号就出自于韩愈的《毛颖传》。“至蒙恬始资其用,至韩愈复传其功”⑱一句再次与其形成互文,使文本更加典雅。这类互文性创作还丰富了毛笔的身份背景,强化器物的人物特征。公文文本越是典雅、严谨,身份背景越是丰富,而除授的对象却只是笔、墨、纸、砚四个器物,俳谐的效果也就越明显。文本前后在雅俗、正谐上形成了强烈反差。公文体文章本应使用官方规定的制式,注重典雅,而《文房四友除授集》以游戏的一面解构权威话语,消解王权。

(二)增添文体形式

林希逸从公文的结构出发,认为“然既有除授,而无谢,可乎”⑲,为“四友”模拟了谢表和谢启,进一步展现了除授—答谢的模式。前人类似的除授文颇多,受到“影响的焦虑”,胡谦厚感叹“至是又穷矣”⑳,于是大胆戏仿弹驳文。由此,四友的除授、答谢、弹驳三种形式较为完整地模拟了现实官场活动。

(三)内容翻新出奇

最后受“影响的焦虑”,文章内容的翻新出奇也成为必然。“此题安晚倡之,竹溪和之,后余联作,已觉随人脚跟走矣。”㉑刘克庄认为自己的戏仿之作已是模拟,而后模拟雷同之作越来越多。实际上,刘克庄是谦虚的说法,在他为四友所作的除授谢表中有不少翻新出奇之处,如同样为毛颖作制文,论及毛笔的历史渊源时,刘克庄避免重复使用蒙恬、韩愈的典故,而从伏羲、仓颉论起;论及毛笔的毛时,郑清之使用蒙恬造笔的典故,“将军拔中山之毛”,而刘克庄巧妙化用杨朱一毛不拔的典故,“华头欲秃,岂辞拔杨氏之一毛”㉒,此处故意误读也使得文章更有俳谐的游戏效果。

综上,《文房四友除授集》从审美对象、文章形式和内容三方面进一步戏仿公文,突破前代的拟公文体俳谐文,以游戏的一面解构权威话语,消解王权。

三、文士之戏:用意与功能

“凡古人与后人共赋一题者,最可观其用意关键。”㉓《文房四友除授集序》虽是戏仿之作,其用意却与以往的俳谐文、公文大不相同。叶梦得《避暑录话》指出“俳谐文虽出于戏,实以讥切当世封爵之滥”㉔,有讽谏之意。而《文房四友除授集》以游戏的笔墨建构四友形象,娱乐导向弱化了严肃内涵,消解了讽刺意味和王权,转化了文本的功能。

(一)身份认同

“以文为戏”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文人身份的认同。在《文房四友除授集序》中,林希逸就点出“不过以文字为乐”㉕。胡谦厚在序中也说:“况今文章宗工,游戏炳蔚……”㉖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们创作时的游戏心态。其次,文房四友作为文人书房里必备的器物,文人将其拟人化,为其作制诰弹驳,隐谐于庄,也表明了是文人闲暇时的娱乐消遣,文人身份不言而喻。

文人想要通过科考跻身官场,意味着他们对政治身份的渴望。宋代设置了词科,士子可能将这类拟公文体俳谐文作为词科的练习,希望将文化资本转化为政治资本,以期成为官员。士子在闲暇之余戏拟制诰,既是游戏娱乐,又能练习词科技巧。而《文房四友除授集》模拟了较为完整的除授—答谢—弹驳的官场活动,为四友除授官职,并且文体上也戏仿公文体。联系作者的政治身份,淳祐年间,郑清之为相,林希逸为“朝奉郎、直秘阁、权发遣兴化军兼管内农事”,刘克庄为秘书少监,可以看出他们对其政治身份的认同感。

(二)逞才炫技

“四六家以书为料。”㉗《文房四友除授集序》中多为四六文,写作讲究用典藻饰。“此题安晚倡之,竹溪和之,后余联作,已觉随人脚跟走矣……然止有许多事用了又用,止有许多意说了又说,譬如广场卷子,虽略改头换面,大体雷同……”㉘由于此类雷同之作颇多,文人们往往在手法上翻新出奇,如故意误读、用典、双关等。文章尽骋辞藻,语出经史,直接展现了作者的“词翰”之才。

(三)唱和交往

刘克庄在序中谈到这种游戏唱和是当时元老大臣取士的方式:“本朝元老大臣多好文怜才……居常相追逐倡和于文墨议论之间,不待身居廊庙、手持衡尺,然后物色而用。”㉙由此可从中看出他们的交往关系。其中,最典型的是公与“门下客”的关系。刘克庄在序中就指出他和林希逸为郑清之的“门下客”:“竹溪出牧于莆,以副墨示其友人刘克庄,亦公门下客也。”㉚明确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后,再来看林希逸附和郑清之的《中书令管城子毛颖进封管城侯制》而作《代毛颖谢表》,其中写道:“兹盖恭遇陛下游戏翰墨,收拾英髦,察其不二之心,怜其欲秃之发。”㉛而《文房四友除授集序》中记载郑清之读了林希逸的表启后,“大加赞赏”,并称“某屡尝以词翰荐兄,幸不辱所举矣”㉜。由此就不难联想到:谢表中皇帝“游戏翰墨”,实际上是林希逸暗夸郑清之的词翰之才;毛颖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实际上又暗指着林希逸感谢郑清之的知遇之恩。再如刘克庄的《代石乡侯石虚中除翰林学士诰》也有类似的表述:“膺朝廷之物色,得于筑岩;加师友之切磋,可以攻玉。”显然,刘克庄唱和而作也是希望能被郑清之等“元老大臣”“物色”,并且也暗示出刘克庄与郑清之之间类似“师友”的亲密关系。㉝

四、结语

《文房四友除授集》为中国古代俳谐文提供了较为经典的戏仿案例,在公文的游戏性接受过程中,文本的意义有了更丰富的阐释。官方公文由此走进文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① ③④⑤⑥⑦⑧⑬⑭⑮⑯⑰⑱⑳㉒㉖㉙㉚ 〔宋〕林希逸、刘克庄等:《文房四友除授集》,见左圭:《百川学海》,中国书店2010年影印本,第890页,第882页,第882页,第882页,第882页,第886页,第886页,第882页,第882页,第883页,第885页,第886页,第882页,第890页,第885页,第890页,第885页,第885页。

② 〔清〕姚鼐纂,胡士明、李祚唐标校:《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469页。

⑨ 〔金〕刘祁:《归潜志》(卷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12页。

⑩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词科),明刻本,第369页。

⑪ 钱锺书:《管锥编》(第4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98页。

⑫ 〔宋〕王应麟:《辞学指南》(卷二),见王应麟:《玉海》(卷二O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第3682页下。

⑲㉑㉕㉘㉛㉜ 曾枣庄、刘琳:《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5册第338页,第330册第10页,第335册第338页,第330册第10页,第335册第245页,第335册第338页。

㉓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七),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99页。

㉔ 〔清〕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3页。

㉗ 〔宋〕刘克庄:《方汝玉行卷》,见辛更儒:《刘克庄集笺校》(第10册),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432页。

㉝ 程章灿: 《刘克庄年谱》,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257 页。

猜你喜欢
文房文人隐喻
文房四宝
《文房之物》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最雅『鼠标垫』,你了解多少?——『文房奢侈品』臂搁欣赏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文房雅趣话砚滴
文人吃蛙
明清鼎革之际文人不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