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有机融入*

2023-02-10 14:59顾雪锋梁蓓蓓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医学生医学

顾雪锋 刘 爽 梁蓓蓓 张 霞

1 上海健康医学院药学院,上海市 201318; 2 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政治指导纲要》[1](以下简称《纲要》),对于高校全面推进思政建设的任务、目标、内容以及如何推进思政等提出了详细的要求。纲要中指出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主线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具体结合各个专业的课程特点,深度挖掘该专业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医学生物化学作为医学类的专业课程,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学基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1 医学生物化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1 挖掘医学生物化学教育的深度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从现阶段的课程分配来看,思想政治类课程虽然作为必修课,但是这些课程大都集中在一个学期,学生接受的思政教育仅停留一个学期。传统的医学生物化学这些专业化的课程往往也是更加偏向于“工具化”,仅要求学生基础专业知识即可,然而却忽视了对素质的培养。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是处于相互割裂的,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是医学生大学学习生涯的重要基础课程,后续其他课程与之紧密联系,生化教师如果对此加以把握,对于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的张黎声教授的《人体解剖课》,率先打破了这种分离的状况[2]。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每个医学生都会学习这门课,也都会接触到“大体老师”(遗体标本)。理论课的第一节,张教授总是会和学生介绍这些遗体捐赠者的遗愿,学生从中感受到捐赠者的大爱、大义,更加敬畏生命。这也是很多学生在一开始不以为然的情况下,经过一番洗礼后思想上发生变化的原因。实验部分的课程结束后,张教授会要求学生对“大体老师”鞠躬、铺盖白布、敬献鲜花,这种仪式更为有力地冲击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生命的责任感。对生命充满敬畏之心,是医学生应该具备的价值观。《纲要》中也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在全面推进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不光对于学生以后自身的发展有利,更有助于提升信心、激发能力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加速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新冠疫情肆虐之际,正是无数位医护工作者挺身而出、英勇奋战才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作为医护工作者的专业性,诠释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

1.2 拓展医学生物化学教育的广度 医学生物化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更是把医学生化教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教师除了要教授基础知识外,还可以根据现阶段国内外领域发展的情况,医学行业的一些变化,涉及的专业领域、医学伦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拓展,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收获的就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能够对国内外发展现状、行规等有一个透彻地了解。例如在介绍新冠肺炎病毒的检测时,目前临床诊断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免疫检测和CT成像[3]。这几种方式都需要人们主动地去医院才能检测,为了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检测,国内外的科技工作者相继开发出了新的科技。2022年北京冬奥会采用了北大等团队联合研发的灵敏度高达10倍的气溶胶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系统[4],为冬奥会的顺利举办提供了保障。这个检测系统是通过捕捉空气中的气溶胶颗粒,采用微流控平台结合新型核酸提取与扩增技术来对样本检测,可以检测变异病毒。同样利用气溶胶原理,耶鲁大学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空气夹[5],这个设备的灵敏度极高,可以监测到无症状感染者。使用人员可以将它夹在衣领上,使用完交回实验室然后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得出结果。还有目前广泛应用的抗原试剂盒。基于此类介绍,学生能够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查阅国内外文献,学习相关科技,为以后面对临床问题,解决临床问题拓宽思路。就医学伦理而言,医学生应该严格遵守。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教授就严重违反了医学伦理,2018年他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来改变人类胚胎,使一对双胞胎出生后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6]。该事件一经曝出,引发了科学界的一片哗然和震惊。生化教师在叙述该案例的同时,可以就基因编辑人类胚胎的伦理审查、基因编辑人类胚胎的潜在风险等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和讨论,有助于学生对职业道德和操守能够进行充分的思考。医学生物化学作为理论性加实践性的课程,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有效地利用理论知识,更能够锻炼艰苦奋斗的品质,思政教育使得医学生化课堂更具广度。

1.3 提升医学生物化学教育的温度 参照《纲要》的内容,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如果教师只是填鸭式地把知识教授给学生,而不去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感受。那么无论是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再或者是以后的职业理想,生活或工作中所涉及的道德问题,即便与以后工作息息相关的内容,学生也难以接受。比如,在没有上过张黎声教授的人体解剖学课之前,学生大都觉得解剖楼是恐怖的。但是张老师根据课程内容以教研室的特点,对课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以及对解剖大楼进行了布置。他会亲自带领学生拜访遗体捐献者、聆听他们的故事,让学生参加遗体捐献的过程,并参加相关的祭奠仪式。上过张老师课的学生,感受了教学的温度,对解剖实验室不再感到不安,相反还觉得有些温馨。因而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方式,生化专业知识是基础但教师也要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专业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方面的价值。学生在此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知识,还有人格方面的塑造,意志方面的锤炼等。

2 医学生物化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具体路径

2.1 不断提升育人意识 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强调:“要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何将医学生物化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生化教师是思政教育的根本。生化教师并没有像思政教师一样接受过专业化的思政教育,他们所了解的思政教育多半也是来自以前的学习经历,而且他们对思政教学的理解不够全面和专业,局限地认为思政教育仅仅是思政教师的工作,并不是他们的这些基础课老师的分内事,他们也不够专业,他们只需要教授专业知识即可。因此,在专业的思政教育教学准备不足,更谈不上经验。所以,还要从根本上提升在专业生化课开展融合思政教育的意识。对此,《纲要》提出了五点要求,“广共享”“强培训”“重合作”“树表率”和“深研究”。各地高校之间可以搭建教学交流平台,相互传授教学经验,校内各个学院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医学院的教师可以旁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课堂,学习相应的思政知识以及思政教学。生化教师上岗前可以接受思政方面的岗前培训,其中不但包含马列主义理论,还有工程伦理、医学伦理等一些相关知识,不断加强思政能力。课外,教师也应该做到“知行合一”,而不能让思想政治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实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以便更好地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复旦大学钟扬老师一生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7]。援藏16年,从教三十余年,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四千万颗种子,他把生命都奉献给了寻找种子,播种的过程中。“他不管做事也好,做人也好,经常都会想到,要与国家的需求结合在一起。这就是胸怀‘国之大者’。只要对人类、对国家有意义,他就去做。”这是钟扬的同事、朋友对他的评价。由于工作强度太大,2015年突发脑出血,本以为这次生病能暂缓钟扬前往西藏的脚步,然而仅仅过了半年,钟扬老师就又去了西藏,继续完成寻找种子的梦想。他不仅珍视每一颗植物种子,也把每一位学生看作“一粒种子”,他最看重自己的教师身份,2003、2004年的时候,在校期间中午都会跟一位同学一起吃午饭,这样1周就能跟5位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钟扬老师喜欢培养少数民族的学生,他相信这些学生学成能够反哺家乡,这些年来,他的学生遍布新疆、西藏、甘肃、青海、云南、内蒙古等地。他用实际行动向学生展示了什么叫“知行合一”。

2.2 科学设定培养目标 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就要求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案,医学生物化学属于专业教育类的课程,所涉及的行业更是关乎人民的生计问题。《纲要》中指出,医学类专业课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要求医学生始终牢记“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誓言,要自觉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和“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任何专业都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医学更是如此,例如糖尿病,临床上分为1型和2型,既有遗传因素又有环境因素,这里需要医学生对糖尿病不同分型背后的生物化学知识进行掌握。1型糖尿病是患者胰岛功能差,不能分泌胰岛素,而2型是患者自身胰岛素抵抗造成,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的类型给出准确的治疗方案;较好的人文素养也是医学生所需要具备的,不仅体现在平时的治疗中,也体现在面对重大公共医疗卫生事件。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验证了这一点的重要性。疫情暴发时,每天的患病人数都在上升,医护人员短缺,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都前往地区支援。良好的人文素养就使得他们能够很快地适应彼此协同战胜这场疫情。同时,医学生应该具备创新能力。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大自然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毁坏,疾病也发生了变化甚至于不断产生新的疾病。而且还有很多尚未解决的疑难杂症,这就要求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以及实践过程中,能够善于提出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并且能够创造性地进行分析。

2.3 改革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采用放映课件的方式,教师对照课件进行讲解。而医学生物化学又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此基础上再不妥地“强加”思政元素,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率,而且如果强加的内容过于生硬,甚至引起学生反感。所以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翻转课堂,以学生上台讲授知识点为主,教师在台下答疑解惑的互动方式为辅,这样学生在准备期间会有更深入地思考,对知识点的探寻更为主动,提高了上课的效率,同时拓展了教学时间与空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各类电子产品的普及,加之新冠疫情加速了线上教育的发展,第二课程已经成为一种现实。“蓝墨云班课”可以作为一款辅助教学软件,教师在该平台上提前发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学生查看后可以进行相应的预习,课堂上对预习的内容进行讨论,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又可以通过该平台发布习题,习题内容可以选取具体医学案例。例如疯牛病[8],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发病机理是正常朊病毒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由α-螺旋在未知因素下变为β-折叠的蛋白质,从而聚集产生淀粉纤维沉淀,导致疾病的发生。基于此,上课的时候学生之间可以分析朊病毒是如何被发现,以及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此项成果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同时能够激发热情。学生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从而学习相应的思政,既避免课堂时间的浪费、不影响专业教育的课程进度,又合理地利用了业余时间。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得课堂和课后更加紧密的衔接,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4 构建课程评价体系 生物化学类作为专业类的课程,遵循医学的学科特色应当是首要考虑的。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体验感,获取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学习知识的主动性等方面,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其背后蕴含的精神内涵。当然,思政课程融入专业课的过程是不容易的,给教师带来的工作量也是不容小觑的,在课程融入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操之过急,把重心过多地放在思政教育中,这反而本末倒置,违反了当初开设课程的初衷。因此,高校需要建立考核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生化教师的思政工作的积极性。教师评价要同思政评价结果相结合,把思政评价结果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让老师们能够重视平时课堂中的思政教育,教书育人是密不可分的,传授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传递正确的思想政治;学校相关部门也应该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加强对老师的思政教育,平日定期对老师开展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课程评价的时候,对思政教育采取单独评价的方式,加大思政教育的评分比例;学校成立相关的思政小组,不定时地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抽查,可采取听课或对上课的学生进行抽查统计,每学期的期末之后汇总统计,对本课程思政教育评价得分的高低进行排序。

3 结语

医学生物化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做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提升其综合素养。从而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医学生医学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