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识变应变求变(节选)

2023-02-10 22:50蒋金锵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事物变化科学

蒋金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为我们抓住機遇、应对挑战,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变化是绝对的;同时,事物的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这告诉我们,科学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条件、方向等,制定正确的战略、政策、举措,就能应对变局、破解困局、推动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为我国发展标注新的历史方位;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出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准确把握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叠加下世界形势演变趋势,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为世界发展和安全注入信心和动力……我们党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因应时代变化、回答时代课题,以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应变局、化危机,团结带领人民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新时代十年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才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当前,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识变的智慧、应变的本领。识变是应变、求变的前提。我们党之所以善观大势、善谋大势,根本在于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我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大势。既看优势和条件,也看困难和挑战;既看当下和局部,更看长远和全局,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看清变化的本质,从而精准抓住影响变局的关键因素。在准确识变基础上,还要有科学应变的本领。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备豫不虞,以坚定的战略定力沉着应对,以担当负责的精神攻坚克难,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妥善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不仅能够因时而变、顺势而为,而且能够主动求变、创造机遇。主动求变,是主体在新形势下的积极主动作为,体现为改革创新永无止境的自觉认识和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坚定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这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规律基础上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前瞻性、战略性、创造性谋划,彰显了我们党主动求变、引领发展的勇气和智慧。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12月1日)

◆提炼

在议论文写作中,分析十分重要。没有分析,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说理。考生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分析论证。

1.由果推因法

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运用由果推因法,由结果推出原因,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可以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帮助我们对事物作出正确的评价。这种由果推因的方法,是推理常用之法,也是分析论证常用之法。如这篇时文第二段中,作者列举“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因应时代变化、回答时代课题,以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应变局、化危机”的一系列举措后,巧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由果推因,分析了原因所在,让人口服心服。

2.总结归纳法

在列举的几个事例中抓住共性,异中求同,总结归纳,揭示道理。这种总结性分析,是在列举的几个典型事例中抓住共性,异中求同,总结归纳。如这篇时文的第三段抓住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把论点与论据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道理讲明白的同时总结归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强化论证的力度。

3.评判分析法

在详细的分析后,运用精炼的语言评判问题与方法、思想与品质、主观与客观等。如这篇时文,在前文就问题进行列举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体社会发展与问题进行了评判,辩证地道出了“识变”“应变”“求变”的关系,最后画龙点睛:“主动求变,是主体在新形势下的积极主动作为,体现为改革创新永无止境的自觉认识和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坚定行动。”一语道破天机,片言明旨,深化了论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猜你喜欢
事物变化科学
从9到3的变化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奇妙事物用心看
鸟的变化系列
科学拔牙
“让路”让出的变化
春天来啦(2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