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023-02-12 09:21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生理想信念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袁 彦

理想昭示人生目标,信念催生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是人生发展的内驱力,青年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正处在三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一、加强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理想信念教育是指按照信仰生成的规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和造就具有道德的青年。高职生作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中坚力量,树立其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高职生作为“时代新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担负着人民的重托、时代的重任。当代高职生不仅具有“千禧后”的特征,还具有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学习主动性和更加务实等特点。因此,了解高职生的理想信念状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仅关系到高职生的成长成才,而且关系到“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的培养,更加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二、当代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调查

(一)调查主体

对某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采取自编问卷,通过互联网线上匿名形式发放1000份问卷,收到有效问卷928份,回收率92.8%。

(二)调查结果

1.关于理想信念的认知和践行

关于理想信念重要性的问题,94.03%的调查对象认为“很重要,是生活的动力源泉”,3.5%和2.47%的调查对象分别认为“不清楚,无所谓”和“不重要,没有实际的意义”。在明确了个人理想目标这个问题上,调查对象中72.67%选择“有”,27.33%选择了“没有”。在对理想目标是否制订可行性计划和实施行动的问题上,69.04%的调查对象制订了计划,但只有31.35%的调查对象实践了计划。

由此可见,当代高职生普遍能认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大多数有目标和计划,但是真正实践的不多。

2.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知

在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这一问题的调查中,79.03%的调查对象认为“实现社会理想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前提”,17.94%的调查对象认为“先实现个人理想再谈社会理想”,1.41%的调查对象认为“个人和社会理想我都无所谓”,1%的调查对象选择“其他”,还有0.6%的调查对象认为“社会理想与自己无关”。在各种理想类型的重要性上,有37.28%的调查对象认为“生活理想最重要”,其次是“道德理想”(32.26%),再次是“职业理想”(18.84%),最后是“社会理想”(11.1%)。

由此可以看出,当代高职生大多数能辩证地看待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但是更看重个人理想,尤其是个人的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

3.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认知

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这一问题上,93.79%的调查对象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很有必要”,4.61%和1.6%的调查对象对于这一问题分别持“无所谓”和“没有必要”的态度。

对理想信念有效途径这一问题中,58.12%的调查对象认为家庭教育最有效,然后依次是社会教育(14.23%)、学校教育(13.83%)、自我教育(12.82%)、朋辈教育(1%)。

在新媒体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上,47.9%和35.07%的调查对象分别认为“比较影响”和“有很大影响”,14.63%和2.4%的调查对象分别认为“不太影响”和“不影响”。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想信念教育成效这一问题上,67.53%的调查对象认为“很有成效,贴合实际”,28.66%的调查对象认为“效果一般,不太贴合实际”,1.6%和2.41%的调查对象分别认为“效果不好,不符合实际”和“没有效果,走形式”。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这一问题上,按照调查对象喜爱度排名分别是:社会实践活动(58.25%)、“微课和电影等互联网+”等模式(23.69%),案例分析(8.54%)、知识讲授(8.35%)、其他(1.17%)。

关于高职生对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建议中,按选择人数的数量排列,分别是:加强新媒体的运用(37.86%),加强社会实践活动(32.2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20.39%),加强校园“青马营”等社团活动(9.52%)。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知,当代高职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信念教育效果虽有成效,但是普遍认为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更希望能多结合实践活动和互联网+等多种新形式,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生理想信念模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们的社会文化受到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导致部分学生的理想信念模糊,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受到西方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观念的侵蚀也不容忽视。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部分学生好奇心强,但由于个人社会阅历少,相关知识不足,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其价值观扭曲,甚至动摇了政治立场。

2.受家庭教育影响

我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同时,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导致部分社会群体追求和享受高物质水平生活,并且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从小在这样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受家庭影响,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和利己主义思想,缺乏家国情怀和使命感,出现了理想信念不坚定的现象。

3.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单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但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教育者的教育理念相对陈旧,采取传统“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对于理想信念不认同,无法将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理想信念进行有机结合,更不知如何实践理想信念。

三、“三全育人”下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一)全员育人

1.搭建共育模式——与政府协同育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6年出台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党和国家把青年发展摆在重要战略位置,把做好青年工作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当地青年教育、关心青年成长,从政策、经费、资源配置等各方面支持高校展开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2.优化配置——整合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力量之一,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可以激励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产教融合与高校企业合作的教育模式,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影响学生。比如,高职生进企业见习或实习阶段,企业选定德技兼优的职工开展“师徒制”传帮带模式,注重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培养,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培养“工匠精神”。高校还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优秀校友和当地先进人物走进校园,举办分享会或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进行线上对话等方式,以鲜活的事例感染学生。

3.加强管理——协调学校师资力量

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协作育人机制,全员参与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扩大理想信念教育的队伍,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育人责任意识。通过“思政第一课”“书记茶座”“校长座谈会”等方式,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落地、落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师资水平、强化政治理论素养,让教师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扩大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主体,鼓励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德育不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责任,构建全员教育工作大格局。

4.共同协作——家校联合教育

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人生的第一个老师是家长,家庭教育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高校要加强与家庭的联合教育、共同育人,与家长建立起稳定的联系,让家长主动参与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家长注重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示范者。

(二)全程育人

1.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理想信念教育做到常态化开展、制度化推进。意味着要常抓理想信念教育并持之有效地开展,从顶层设计完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形成全程协同的教育模式。

2.构建“大思政”教育布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对专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扩充教师知识储备,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性和感召力。课程设置要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和当下社会热点新闻,多采用深入浅出的案例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分享、课堂微辩论、时事热点讨论会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加强教育内容的实效性,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因材施教,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探索理想信念实践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高校要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连点其他专业课教师平台,共同深入探索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德育功能,把理想信念教育渗透进专业课程的学习之中,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统一,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提升理想信念,帮助学生做一个精神上“不缺钙”的接班人。

3.强化日常思政

高校要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在日常的思想教育全过程,将此作为常规性工作重抓,高职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阶段,树立正确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需要久久为功。因此高校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当中。

4.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还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高校应深入开展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入革命英雄纪念馆、走入党史馆等红色文化基地,多听多学多体验。增加社会志愿服务,把理想信念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全方位育人,联合各方之优

1.大力推进第二课堂活动

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关注热点新闻,以社会现实事例作为第二课堂教学案例,通过主题团日活动、社团活动、模拟法庭等方式提升高职生的政治理论素养,辩证分析问题,提升自我教育能力,深化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联系。

2.深耕网络平台教育

高校要占领网络阵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借用网络空间精准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线上与线下活动辅助联动教育。例如,利用校内“心事树洞”平台,了解学生平时不敢宣之于口的心事,帮助学生答疑解难,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四、结语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理想信念决定国家未来的方向,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才能成为担当时代大任。重视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构建“三全育人”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促使青年学生实现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理想信念“同频共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高职生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