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创新研究

2023-02-12 09:21太原师范学院马园塬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20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大学生

太原师范学院 马园塬 张 媛

重庆师范大学 南 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就为当前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抓好就业工作,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更是关系到家庭幸福、国家长远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之义。因此就业作为民生工程,对学校、学生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就业工作投入不言而喻。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复杂且严峻,高校“稳就业”“保就业”任务艰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要换道升级,把就业指导从单纯的“教育、管理、指导”扩展为“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上来,尤其强调就业指导的服务性,为大学生毕业时就业和择业提供原生动力。

一、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就业岗位总量减少,供需不平衡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不断地对自己的知识水平进行提升,在进行就业时,工作岗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也对任职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处于目前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与单位都更迫切地希望能招揽具备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但是受疫情暴发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整体下降,大量企业陷入经营困难、难以为继的局面,不少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开始裁员、减招,从线上招聘会的开展情况来看,企业数量、岗位需求以及应聘人数都有所减少,尤其原本是“招聘大户”的国际贸易、零售行业也出现了需求量减少的情形。

(二)就业指导不规范

以往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对学生理论的教学,没有注意到实践对学生就业的影响,过于向学生强调课堂理论知识对个人的意义,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时高校会开展相应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并且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每个学校必须安排的一项课程,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就业理论知识。但是大部分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教学形式过于传统,并且内容过于理论化、书面化,导致教学氛围比较枯燥,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情况的介绍时,也不够实事求是,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并没有对相关的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因此教师不规范且不切实际的教学指导导致这种就业指导课堂只是纸上谈兵,并不能对学生的就业起到有效的作用。

(三)就业矛盾加剧

在当前背景下,就业矛盾呈现出地域趋向性明显、行业单位选择趋同等特点。在地域上,毕业生趋向于偏东部地区、偏大城市的趋势明显。在单位选择上,趋向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相关岗位较多。从学科分类角度看,理工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文科类、艺术体育类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从毕业生心态上看,毕业焦虑增强,消极就业明显,“二战”考研、考公情况增多,利用“缓就业”“慢就业”来逃避就业困境。从家庭影响来看,面对当前情形,家长对毕业生子女的就业升学要求较高,从而形成了择业限制,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速度和效果。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不稳定

在大学生即将毕业的阶段,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就业心理并不坚定,仍然处于不稳定的一个心理状态,这会对学生就业的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人的行为是受内心所控制的,对于外界的发展存在有差异性认知,学生大多数都通过手机或网络信息来接收就业相关的信息,部分学生可能会受到家长传统观念的影响,希望能获得有编制的工作,也就是俗称“铁饭碗”,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失去一些待遇较好的岗位。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政府方面,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保障就业稳定,政府政策的实行对大学生的就业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颁布了一系列有力的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自由创业、自主择业,对大学生自由创业的扶持,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就业市场方面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突出。就业市场信息滞后,人才市场无法高效合理地解决问题,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市场就业信息转换消化率低。而网络人才市场平台的出现缓解了人才市场的滞后,它建立起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更加便捷的桥梁,对于及时获取就业信息和及时发布就业政策非常有利。但由于网络市场的虚拟性,网络就业市场信息也存在虚假不真实等一系列缺陷。

(二)高校因素

当前大学教育发展迅速,高校开始不断地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激增,大幅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对大学课程设置没有从市场供需的角度思考,只是一味立足于自身的师资条件,导致部分专业数量呈现一种饱和甚至过多的状态,大量大学生找不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高校专业与市场就业岗位严重脱节,这与高校对市场行业的敏感性及市场行业的调研不密切息息相关。所以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技能不强,缺乏创业精神,在工作经验的缺乏的劣势下,最终只能陷入“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

其次,由于高校在进行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较为重视专业水平与专业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合作交流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学生进行岗位的竞争时,合作沟通能力成为学生竞争岗位的一个短板,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再次,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也是一部分原因,当下,很多高校都没有设置就业指导中心,或者机构设置效用较小,甚至形同虚设。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都是理论型知识,缺乏实践性,高校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以及创新的力度不够,对于大学生走上社会没有实际作用。部分大学生走上社会无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工作中去,从而导致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失业率较高。

(三)用人单位的因素

目前社会单位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科学的选人用人标准,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规划。大部分企业在招聘时期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少用人单位急于转型,用人单位在对学生进行招聘时更加着重于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交流沟通的水平,希望能通过有经验的能人给自己的公司带来改变,而一般的大学生最大的劣势就是缺乏社会经验,用人单位忽视了大学生的可塑造性和潜力,实际上,大学生实务理论知识水平高,反而更容易在实践工作中胜任。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创新之路

面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就业指导服务要重点体现在服务上。高校要走一条就业服务信息分享指导智能化、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专业化、就业指导效果个人化、就业工作开展全员化的路径。

(一)就业服务信息分享指导智能化

树立新媒体思维、搭建完善的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开发丰富的新媒体资源、综合运用新媒体设备与方式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智能化,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服务能力提升。

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等有效手段创新就业指导课程内容。首先,对各类学科定位精准,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做好职业测评,了解自身能力与优势,助力学生职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其次,利用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同步增加线上求职技巧、电子简历制作,职位信息搜索、企业资质查询等实践性内容,以此促进学生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就业技能的提升。

借助信息技术完善就业信息资源。丰富平台模块,涵盖各行各业、各种门类的招聘实习公告个企信息资质查询,就业形势分析,岗位比较等内容,同时引入与之配套的资源库管理提取导入技术,提高效率,保障信息安全。

实现校内外新媒体融合。让就业指导不再拘泥于某一层次、某一领域、某一空间、某一节点,而是形成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场域,推动学生“学思践悟行”一体,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社会”联动,促进“人—岗”的有效匹配。

(二)就业指导服务队伍专业化

就业指导服务队伍专业化就是要加大原有教师队伍新媒体技能培训,促使教师将丰富的工作经验与就业指导网络化、远程化相融合,将有效经验放在无限网络空间中,实现就业指导技能迁移和场域扩大。

增加专门的、固定的从事就业指导和服务的人员。这些人员不仅能精准地进行就业情况分析、学生个性化指导等,同时还能根据学校开设的不同专业进行划分组队,对自己所涉及的专业深入了解调查,并对该专业的学生实现定点指导。

做好就业指导兼职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在教学工作上与专职教师划定不同考核标准,对工作量进行合理分配调节,同时加大对兼职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培养,定期进修.

(三)就业指导服务效果个性化

提供人性化的就业咨询服务。利用公众号、网络平台等手段,有效收集学生对就业的疑惑,心理的困惑并予以反馈解答,让学生能第一时间解决就业问题,了解就业信息,并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就业焦虑等心理问题。

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应顺势而变,既要在覆盖面广泛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能力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跟踪指导。

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针对每个学生不同能力、不同兴趣、不同经验,对其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生涯咨询,明确其职业目标,提升就业能力。

将创业创新教育融入就业指导服务过程中。通过对创业孵化等内容的讲授指导和实践,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并夯实基础能力,从而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试炼场。

注重特殊群体的就业指导。不仅要进行有效的国家地方政策解读,培育其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还要加强引导其基层就业,学会理性看待基层工作问题,培育其扎根基层的精神。

(四)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全员化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不同部门、不同主体之间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就业工作管理体系、就业保障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指导体系等机制。

搭建起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为主体,二室一园(即就业咨询室、职业生涯咨询室、创业孵化园)为推手,学生社团为依托的咨询模拟实习实践体系,以便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密切“政府—企业—家庭—学校”四方主体的联系。争取政府支持和资源配置,为就业指导服务的开展提供政策和基础设施的支持。获取企业用人需求,开通校企合作通道,建立与企业的密切联系,邀请企业进行发展方向、市场前景、人才需求等内容的宣讲,同时邀请资深HR等参与到就业指导服务教学科研中来,此外还要组织就业指导教师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了解情况。另外利用好校友资源,展开校友职业发展历程分享等,给学生树立榜样力量。

四、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受到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关注,人们都很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在毕业生进行就业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发挥其应有的责任,确定其中的主导地位,帮助毕业生创造开放性较强的就业市场,最大限度地减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限制,让毕业生能最大程度灵活地选择就业方向,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岗位。因此,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完善学生的就业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就业负担,让学生能不断增加自我的就业优势,满足企业的就业需求,减轻学生的压力,让学生能做好准备,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推动个人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