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展示到联结:非遗馆社会功能的延展
——以渭南市非遗展示传习馆为例

2023-02-12 12:01梁利伟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渭南市渭南遗传

梁利伟

(1.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西安 710127;2.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陕西渭南 714099)

从2001 年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开始算起,中国的非遗保护实践已经开展了20 多年。非遗保护逐步成为社会热点和全民共识,也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课题。其中,非遗保护方式、非遗保护理念的探讨一直是研究者聚焦的主要问题。在诸多讨论中,研究者的目光涉及了以某类场馆为保护空间的方式。陈炜、陈能幸认为主要有“法律保护、开发式保护、教育保护、场馆保护”四种类型,其中的“场馆保护”主要指基于博物馆、图书馆的非遗保护。[1]李荣启概括了“抢救记录式保护、口传心授式保护、博物馆收藏与展示保护、生产性保护、活态整体性保护”五种保护方式[2],也提到了博物馆作为展示空间的保护作用。安学斌总结了中国在20 年间构建的保护模式,包括抢救性保护、博物馆传习馆文化馆保护、法治性保护、数字化保护(互联网+科技+非遗)、生产性保护等。[3]可以看出,利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传习馆等实体空间作为非遗展示、传播的一种途径,是非遗保护的有益尝试。

各地的非遗展示空间形态多样,一部分是基于现有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另辟非遗展厅,如南京博物院非遗馆;另一部分是专门建设的以非遗命名的各类场馆①本文将各地出现的专门以非遗命名的各类场馆统一称为“非遗馆”。除特殊地方外,本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统一简称为“非遗”。,如各地的非遗博物馆及展示中心、非遗传习馆(所)、非遗博览园、非遗(主题)公园等,这类场馆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从201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开始颁布实施,各省也相继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国家在法律法规层面就明确了设立非遗展示空间的导向。

有学者将“非遗馆”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来看,认为“它是以非遗为主题内容所进行的以保护、传承、振兴为目的社会文化设施类型”,且“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空间”[4]16。以陕西省为例,省、市一级出现了非遗博物馆、非遗传习馆、非遗展览(展示)馆等;县一级设立了非遗陈列馆、非遗展厅、非遗传习所等。从展示内容或门类来看,既有综合性的非遗展示空间,如陕西省非遗陈列馆、西安市非遗博物馆、渭南市非遗展示传习馆(以下简称“非遗传习馆”)、咸阳非遗展示馆;也有单一性、专门性的非遗展示空间,如对单个非遗项目或某一门类的非遗项目进行展示。杨红认为,非遗馆对于保存历史、传播内涵、维系传承和促进振兴都可发挥不小的作用。[5]8唐诗吟认为,综合性非遗馆能够导览地区非遗资源、开展传习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能够弘扬地域文化认同。[6]那么,非遗馆在地方的非遗保护中实际发挥了什么功能?笔者以陕西省渭南市的非遗传习馆为例,具体探讨非遗传习馆在地方非遗保护中发挥的社会功能,以及对地方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的影响。

一、从博物馆到传习馆:名称背后的功能之变

渭南市非遗传习馆的前身是“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下简称“市非遗博物馆”),隶属于渭南市非遗保护中心,2010 年9 月1 日开始对社会免费开放。一开始场馆的布置主要借鉴了传统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市非遗博物馆主要就是展示渭南市非遗保护名录及其相关资料、实物。

现在的渭南市非遗传习馆是重新建设的,位于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三楼。从机构设置上看,传习馆隶属于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该中心还下设有非遗保护科。2016 年6 月13 日渭南市非遗传习馆正式开馆,开馆日选在了全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渭南宣传周内,当时的新闻报道称其将“成为普及非遗保护知识、传习非遗项目的重要阵地”[7]。

从名称上看,由原来的博物馆发展为展示传习馆,其中最大的转变就在于增加了非遗项目的传习。从功能上看,传习馆不仅要全面展示全市各区县非遗,还要在此基础上成为非遗传习的场所。非遗作为活态的遗产,它注重的是可传承性,这就突出了人的因素和人的主体地位[8];朝戈金认为非遗是依附于人而存在的[9];高丙中也认为非遗的活态性体现在“由人的生命活动所承载”,“与自己的传承者不能分割”[10]。因此,以人为核心的非遗传承是非遗保护的核心,非遗展示传习馆的命名表明了这里也应该是非遗传习的场所,不仅有物的展示,也有人的实践、文化传承过程的展示。名称的变化体现出对非遗场所认知理念上的进步,这种转变也契合了我国非遗保护理念从“物”到“人”的转变。

二、展示:非遗传习馆的基本功能

非遗具有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特性,同样是展示,传统博物馆对藏品的展示与非遗传习馆的展示在展品、功能、设计、理念上有很大不同。博物馆在传统意义上指以载物为主的,具有展示、陈列、收藏、研究等功能的场所,它展示的主要是人类文明和历史的成果及证据;而非遗馆是以展示文化的物象(而不是物质)和过程、知识、技艺、艺术、经验、礼仪等为主的,是注重感受、体验和互动性的平台。[4]16一言以蔽之,非遗馆不仅仅是陈列、载物,更多的是过程、知识、经验、技艺。

何谓非遗展示?杨红探讨了这一概念的狭义与广义两个范畴,本文选取其狭义概念即是通过非遗相关实物展品的有形陈列和无形陈列,采用阐释、演示、体验等展示辅助手段,加深参观者对非遗的理解。[5]8这里的无形陈列,主要指利用数字技术营造的动态多媒体以及交互式、多感官、浸入式的展示。从非遗的展示形态上看,包括实体空间展示和基于PC、移动端等的虚拟展示。非遗馆类似于博物馆的形态,是地方常见的一种非遗展示空间,也是“官方对文化认同的保障性建设”[6]。

渭南市非遗传习馆属于地方综合性非遗馆,展示仍然是其基本功能。收集、保管、展示非遗相关实物,同时也进行非遗知识、价值等信息的传播,也通过非遗的展示和阐释来连接地方文化。渭南市非遗传习馆是如何实现其展示功能的呢?

(一)展线设计

传习馆主要根据非遗的门类、名录项目的级别,将相对零散的文化艺术形态进行排列组合,这种“按类分厅”模式也是大部分地方建设综合性非遗馆所采用的。这种模式由于空间限制,会出现一些对非遗十个大类①2006 年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公布,非遗划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术、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这是中国对非遗的首次官方分类,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权威性。进行归并合厅的做法。

渭南市非遗传习馆依据非遗的门类依次打造了民间文学展区,传统戏剧展区,传统音乐舞蹈展区,传统美术展区(刺绣、面花、皮影、剪纸四大板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展区,传统技艺与民俗展区和关中四合院传习拓展区等七大展区。

(二)静态展陈

静态的展陈包括二维平面的展板、灯箱、喷绘、宣传册等。传习馆制作了宣传册《跟着非遗游渭南》和单张的传习馆概况宣传单,置于进门处的报刊架上,参观者可以随时取用。

静态展陈还包括大量三维立体的物象展品、场景模型、蜡像、造景等。作为地方性知识的非遗,是地方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传承下来的传统与智慧,传习馆大量使用这种展陈方式来呈现。

一种表现方式为,通过保留或构造传统民居样式和家居风格,通过民俗文物、传统工具、原材料等实物摆设,来还原传统生产生活面貌。比如,以关中民居为元素设计的关中四合院,是仿造渭南地区一进式独院设计而成的,从门楣题字到窗户剪纸,再到院墙悬挂的各种物件,这些实物中都包含了当地的非遗项目,共同展现了关中地区的生活场景。正房“守拙居”,展现的是渭南地区院落中典型的正房布置。从家具到取暖做饭功能一体的土炕和灶台;从窗户上贴的大荔朝邑剪纸(省级非遗)的窗花,到门后两侧挂着的“二十四孝”澄城手绘门帘(省级非遗),展现了典型的关中居民生活场景。

另一种表现方式为,通过蜡像、泥塑等人物造型方式以及背景布置,来还原传统民风民俗事项。传统技艺与民俗展区有一个关中风情泥塑,是反映东府②西安以东的渭南为东府,西安以西的宝鸡为西府。这是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但没有具体界限。民间风情的泥塑群雕作品。这组泥塑作品主要以渭北地区庙会、集市为故事背景。里面还涵盖了“提线木偶戏”“吴东无底鸳鸯秋千”“杜康酿酒技艺”“空心挂面制作技艺”“上锣鼓”“跑骡车”等非遗类表演场景,还原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三)动态展示

动态展示主要借助于数字展示技术与数字智能设备。渭南市非遗传习馆是西北首家数字化非遗馆,在不同展区使用了多种数字技术。如数字化声光电互动系统,数字化互动大屏幕,虚拟VR 系统、全息投影互动展示等。数字技术对展示对象的多维性解读与丰富性呈现,直接影响受众获取展示信息,以及情感体验的丰富度,对于传习馆的展示具有很大的优势。

除了在传习馆内借助数字技术进行动态展示,线上的虚拟空间也成为重要的动态展示空间。陕西省非遗网、陕西省非遗数字博物馆网站有渭南非遗720 全景展馆;微信公众号“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发布的内容囊括了传习馆及相关非遗资讯,公众号下设的“3D 体验馆”一栏即传习馆的720 全景体验馆。2021 年2 月5 日,《跟着非遗读渭南》入驻抖音平台,定期发布视频。在后疫情时代,线下实体空间受限,线上的动态展示成为传习馆发挥展示功能的重要途径。

(四)活态展演

这里的活态指有人的活动,主要包括非遗项目传承人、民间艺人在场馆里展演,如市级非遗临渭草编传承人陈春苗在现场展示草编。关中四合院的紫气东来阁戏台上演过华阴老腔《关中古歌》、合阳提线木偶戏《钟馗醉酒》、华县皮影戏《老鼠偷油》等经典节目,举办过非遗传统技艺大赛、民间美术精品展、《故事渭南》提线木偶戏专场演出等活动。

对于非遗项目而言,传承人最有发言权,他们对非遗的理解、对项目的讲述、个人的经历对参观者来说更具吸引力和体验感。传承人不定期来到场馆,展演过程中参观者可以加入体验。传习馆开展的“非遗体验官寻根之旅”“小小讲解员”“五一研学课堂面花专题”等活动,加入了活态展示、展演、互动、传习的内容。有了传承人与民众的互动交流,传习馆的整个空间就从展示空间变成一个鲜活生动的空间,人进入了“场景化”的空间,这个场景就是非遗传播、传习、教育的场景。传习馆在基本的展示功能基础上延伸出更多的功能。

三、联结:非遗传习馆新的社会功能

传习馆加入人的活动后,其社会功能就从展示延伸出传播、教育等功能。从社会关系层面看,传习馆对于地方文化、地方民众的意义不止于此。

(一)地方文化符号: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非遗传习馆

渭南市非遗传习馆隶属于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从机构设置可以看出,渭南将非遗的保护、展示、传习等与公共文化活动相联系,非遗成为全市文化建设的一个切口。

公共文化服务与非遗保护“是差不多同时由国家认定并推动的两项文化事业”[11],学术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有一些讨论。渭南市将非遗纳入公共文化建设的理念与举措也得益于一个良好的契机,就是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了非遗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互嵌互促机制,这也为非遗传习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提供了契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设计,全国各地都有了许多探索。渭南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作为发展中地区,提出了非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360”联动机制,即非遗的“服务性保护”。在具体的实践中,服务性保护使非遗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资源和内容,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渭南市将所有表演类和部分展示类非遗项目纳入公共文化活动中,在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非遗项目参与(政府主导的)演出5 000 余场次,服务群众800 余万人次。①资料来自渭南市文旅局非遗科内部资料汇编《陕西省渭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资料》(上册)2016 年版,第75-76 页。这里的数据截至2016 年1 月。非遗通过参与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融入人们的公共文化生活,契合“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传习馆为公共文化服务中非遗项目的展演、文化活动的举办提供了空间。

非遗传习馆是渭南文化艺术中心所在地,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与渭南市群众艺术馆、渭南大剧院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建筑群,成为当地一个文化地标;同时与渭南市政府、渭南博物馆相邻,成为当地民众与游客打卡的文化休闲圈。

非遗传习馆的免费开放,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文化休闲的场所,成了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在地方规划与建设中,公共空间的营造也是一种文化建构,也即对某些特定文化价值的表征、宣示与再现。[11]这种依托非遗塑造特色空间的策略,既为人们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又创新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形式,有效地促进了非遗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联动。从功能上看,非遗传习馆主要是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空间、传习空间和各类学校的非遗教育空间。其社会功能从传习馆被授予的各种称号可见一斑: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第一批陕西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渭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人、公共空间和文化活动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了公共文化空间,它可以被看做是“集中展示某种文化传统及文化模式的场域,体现了一定的时空结构与文化关系”[12]。非遗传习馆通过集中对非遗的展示展演,通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联结非遗与民众、非遗与地方,逐步成为一个承载地方文化的公共文化空间。

(二)传承场域的流动:传承人与民众的联结

有学者将非遗的传承分为自然传承和公共文化传承[12],自然传承通常是通过家庭、村落社区等场所进行;公共文化传承通常是通过学校、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进行。具体而言,自然传承的目的是技艺、价值观念的传承,是专业性的;而公共文化传承的目的更侧重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认同,是普及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应该是前者的前提,民众是最广泛的非遗传承群体,在当下,以“亲缘、地缘传承为主的传统传承场域生存空间正不断被挤压”[12],国家的非遗运动不断拓展传承场域,推动传承场域的流动。

渭南非遗传习馆作为地方的公共文化空间,成为非遗传承的一个新场域。对于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而言,开展传承活动需要场所,公共文化场所成为他们传承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对渭南市大荔县朝邑剪纸省级传承人访谈时①笔者于2021 年9 月13 日对朝邑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王小侠进行访谈,以下资料根据访谈录音和笔记整理而成。,发现当地政府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也支持传承人开展公共文化传承。渭南非遗传习馆为传承人开辟了另一个公共文化传承场所。

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人直接与民众相互交流的机会较少。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能现场观看非遗的展示展演过程,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甚至能亲身体验、动手实践,非遗就是直观的、鲜活的。传承人希望对民众言说,民众希望与传承人交流,因此作为媒介的传习馆将传承人与普通民众联结在一起,形成非遗传承新的场域。

非遗以人为载体,通过身体的形式存在和传播。在传习馆,通过传承人的在场,民众的体验感增强,传承人的讲述有效,互动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传承人与非遗保持一种“共生”关系,既保持自身行为的“物理在场”,又保持心理的“意义在场”[13],对非遗有着强烈的心理认同。这种积极的认同面对面传达给民众,有助于增强民众对非遗的关注和认同。

(三)地域文化认同:文化持有者的联结

从人类学的视野看,作为文化的非遗其本质特点是地方性。[14]非遗对于地方而言,是地方智慧的体现,也是地方实践的产物。作为地方性知识的非遗,它深深嵌入当地的文化传统,与地方特定的地理条件、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承载着地方居民的精神意义建构。

非遗的地方性是形塑地域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依托。当地民众作为文化持有者,通过非遗传习馆勾连起对自身生活方式的记忆,进而对身处其中的生产生活产生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非遗承载了文化持有者的内部世界,并且具有了让普通人从地方遗产获得“一种有助于识别和维护国家或地域认同感和自豪感的价值”[15]772。

对传承人而言,他们的认同来自于非遗话语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主要是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以前是民间艺人,现在是受国家、全社会尊重和承认的“非遗传承人”;以前是手艺、自娱自乐,现在是重点抢救和保护的“遗产”,纳入国家文化建设体系,是民族的“文化基因”。

对当地民众而言,他们浸淫其中的生产生活成为当地优秀文化的代表,这增强了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认同。正是基于此,非遗传习馆的功能应当由展览展示中心向知识传播与文化教育中心转变,开展对青少年的非遗教育成为文化持有者的应有之义。这种认同较明显地体现在当地对青少年的非遗教育上。除了地方政府及文化旅游部门的宣传之外,各大中小学等教育机构常见的做法是将传习馆作为非遗教育的一个校外基地。从渭南非遗传习馆建馆以来接待的团体参观批次数据②数据资料来自渭南市非遗展示传习馆馆长杜江鹏。来看,接待学校参观团的批次占了重要一部分。这些总体来看,都是组织化、常规化的非遗教育。

(四)地域文化想象:文化他者的联结

根据渭南市非遗传习馆介绍,接待团体参观是传习馆的主要任务。其中,接待的外地参观团占了重要的一部分,这也符合建馆时新闻报道中对其定位的说明:“这也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7]

团体参观的特点是组织化、人数多。 2017 年参访团队中人数在百人以上的有30 余个,其中就包括了三峡大学研学团在内的外地参观团。部分参访团队来渭南有特定的目的和行程,参观传习馆只是行程中的一个环节。如长江商学院企业家考察团2018 年5 月来渭南考察对接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小镇产业项目等事宜,期间参观了传习馆,观看了非遗节目演出[16];乌兹别克青少年足球队2019年8 月受邀来渭南参加2019“一带一路”陕西省国际友城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访问交流期间参观了传习馆、博物馆,观摩了华州皮影创作和演出。[17]

参访团体作为文化他者,对地方的想象来自丰富多样的综合体验,可能是参加的活动本身,可能是活动中的人,也可能是当地的饮食、交通、街道、建筑、方言等等,这些都是零散的感受和体验。他们在短暂的时间里,“通常没有机会体验到地方社会中较为完整的事件”,因而团体成员主要是“通过各类象征符号对当地进行观察、‘组装’、体会和解释”[18]。参观非遗传习馆之所以能成为他们的行程之一,大多是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安排或者推荐,非遗就成为他们快速了解当地文化的象征符号。一个参访团体就是一个具有相似文化身份的群体,他们内部的交流互动相对而言会比个体更频繁,因此,这些群体经由传习馆这一地方文化景观生产出丰富的地域文化想象。

同时,作为宣传展示地域文化的窗口,传习馆和博物馆经常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渭南历史文化的表征符号。它们都是“历史与现实相连的记忆共享空间”,“体现为一种区域性的价值高地”[19]。如果说博物馆展示的是悠久的历史,那么传习馆展示的则是带有强烈地方性色彩的民俗文化。传习馆在外地人眼中独具特色,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通常也能为文化他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生产出基于地方经验认识和情感印象的地域文化想象。

对于除团体参观外的外地人而言,非遗传习馆成为他们了解渭南当地文化的一个切口。具体而言,外地人可能接触传习馆的目的、方式是多样的,有的是以探亲访友为目的的无意识接触;有的是以参观游览、休闲身心为目的的有意识体验接触;有的是以满足好奇心为目的的猎奇式接触;有的是以追忆往日艰辛、追求幸福生活为目的的追思憧憬式接触;有的则只是想要学习历史知识、感悟传统文化。[20]虽然进入传习馆的动机不同,但是总体而言,通过进入传习馆观看、体验、交流,文化他者结合各自的知识体系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和理解,继而诱发不同的情感体验。传习馆触发了人们的各种情感,通过情感来联结、实现个体对地方文化和族群文化的认同。

四、结语

传习馆在基本的展示功能之上,延伸出传承、教育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人们的实践,因此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传习馆在非遗的保护传承方面实现了联结的社会功能。作为媒介,它联结起各类人群,成为地方的象征意义符号。在当地的具体实践中,传习馆的展示、传承、教育功能是显在的,并且是可以继续向下一级拓展的。渭南市各县文化馆一般都设有非遗展示室、非遗传习所、非遗传习基地等,这些场所同样可以在县一级地方承担起类似的功能。然而,传习馆作为媒介的联结功能却是隐在的、不易被拓展或者替代的。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传习馆是综合性的,覆盖了渭南市的重要级别非遗项目,是地方非遗的全景展现;二是传习馆与其他公共文化场所一起成为地方公共文化符号,是整体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三是地方政府将其视为地方文化的代表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持有者的认同与文化他者的想象都是人们实践的结果,正是他们之间的交流、对话、协商、冲突、融合带来了丰富的地方想象过程。

从展示到传承、教育、联结,以渭南非遗传习馆为代表的各类非遗馆,在地方非遗保护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社会功能在人们的具体交流实践中不断延展,正如一位学者所言,非遗馆的特殊价值在于:联结功能的最终体现,是能够使不同的人得以汇聚在某个文化地理空间,并与某种文化价值或者符号维系着特定的联系与交流[19]。非遗馆作为一个可以感知的空间,成为人们互动、交流和实践的媒介。在这里,国家与地方相遇,过去与现在相遇,非遗传承者与保护者相遇,文化持有者与文化他者相遇。个体身处其中,便成为“共时性体验与历时性经验知识相互交织的统一体”[21]。

猜你喜欢
渭南市渭南遗传
非遗传承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陕西省渭南市红楼梦学会成立
果树在渭南市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三国渭南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