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前书学散论

2023-02-16 07:51整理郑可春
中国篆刻 2023年1期
关键词:碑帖旁通王羲之

整理/郑可春

学书取法一定要高,不然只能成下品之下品耳。若毛笔和钢笔同时临摹古碑帖,效果会更好些。

临帖应以一家为宗,旁通各体,“察之者精,拟之者贵似”,切不可表现自我。应多临摹,少创作,学以致用,下笔有由。

钢笔书法重在实用,不可刻意用毛笔写法。其执笔、下笔力求轻快流畅。

作书有三步:“稳、准、狠”。初学者,务求笔之精,字之美,即使写一便条,亦一笔不苟,所谓“匆匆不作草书”,行草书绝不是潦草。

楷书点画精到易通达,难乎流畅;行草书易运笔过疾,生“浮躁”之气,贵能留得住。

楷书写到一定份上可暂停,专练王羲之行草书,定能有收获,而至另一境界。

学习硬笔书法,最好的途径是从临古碑帖入手。书法以线条表现艺术,要研究书法,应先研究线条,王羲之笔法是“妍”的代表,得王笔法,“妍”的一路可畅通无阻,以王羲之一家为宗,其他各家都可旁通。其《兰亭序》有“行书之龙”之称,三百二十四字,无一雷同,由此入手,可居高临下,博临群帖。有王羲之的点画、结构、篇章基础,就可遍临唐、宋、元、明、清的碑帖。有了行楷基础,再临草书,从王羲之的《尺牍》、孙过庭的《书谱》入手,掌握其结构、篇章,其他各家的草书亦可旁通。如此,不消二三年,定能写出一手艺术性、实用性均强的钢笔书法。

郑可春,江苏兴化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教育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教育厅教学基本功大赛评审委员、中国篆刻书法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3项。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教育发展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9篇,CSSCI检索6篇,EI检索1篇,SCD检索5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出版专著4部。论文曾获省教育厅艺术教育论文二等奖、中国书协征文优秀论文奖等。

卢前书 王献之书法

郑可春书 《卢前书学散论》

猜你喜欢
碑帖旁通王羲之
一种数字化反应堆保护系统维修旁通设计研究
火气探测器信号一键旁通及一键解除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王羲之送字
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球阀旁通管改造优化分析
《王羲之 兰亭序》
碑帖硬临
碑帖硬临
碑帖硬临
王羲之书兰亭序
碑帖硬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