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源于热爱

2023-02-16 07:51刘泽坤
中国篆刻 2023年1期
关键词:硬笔毛笔春联

刘泽坤

受 访 人:刘泽坤(以下简称“刘”)

采 访 人:姚海通(以下简称“姚”)

时 间:壬寅十一月

采访形式:微信

姚:书法和其他事物一样,总是先走进眼里,后走进心里,聊聊您小时候“观书”的经历。

刘:对书法的爱好,应是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那份好奇,更多的应是受长辈和亲友的影响。

不管是尊敬的父亲、大伯,传授父亲传统医术、银须飘飘的“丑牛”(其字号)先生,还是令人生畏的三外公,多才多艺且帅气逼人的高云表哥,他们的毛笔字远近有名,令我着迷。除“丑牛”先生念过私塾,他们多为初小文化,但写的毛笔字各有风格,深受人们尊重,那时我就想,自己将来也要把字写好。只要有机会,我总会在旁边认认真真地观摹他们在书写过程中的每一笔每一画。那个年代,对于信息闭塞、穷乡僻壤的农家小孩,也许这就是最大的快乐。

耳濡目染、润物无声。渐渐地,毛笔书写的轻重提按、快慢舒缓、连带迎让,以及笔末毫端在纸上游走时所留下的千变万化的意象,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春节是他们写字最多的时候,我一直都是他们身旁那个目不转睛、久久守望的小孩,而且认真学习的模样经常获得大人们的称许。

看到写在红色春联上的那些字,只要有不认识的、不懂的,我就主动问、用心记,这为我之后认读繁体字奠定了基础。记得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拿笔写字,印象中我就一直被老师表扬。而对于读书认字方面,至今二伯还在夸奖,说我小学三四年级时,就能够借助新华字典,阅读繁体本《毛泽东选集》。

姚:谈谈由“写字”而认识“书法”的过程。

刘:其实我很幸运。我的启蒙老师是教语文的民办教师,软硬笔书法在学校以及当地都很有名气。他写的规范字,比长辈的书写风格更精彩,引起了我临摹的极大兴趣。于是跟着老师慢慢地揣摩钢笔、毛笔字,眼看、手动,一有空闲我就认真趴在教室照着模仿、练习。从此,每走到一个地方,我都会注意观察、仔细留意身边那些标语、对联,心领神会,写字水平也随之有很大的提升,因此,小学三年级时被老师特许提前使用钢笔写字,在众多的鼓励和鞭策之下,我比以往更加热爱读书写字。

真正让我爱上书法,是三年级每周一次的大字课。按照课堂要求,同学们都带着大字本、小毛笔、火炬墨,在老师手把手教授的状态下由简到繁地临摹柳公权、颜真卿碑帖。那时虽然没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网络空间和信息平台,但每次的大字课仍然可以让自己找到无限乐趣与充分自信!后来大字课停了,我一直坚持抽空练习“柳体”,或写几行《汉汲黯传》《灵飞经》等,虽不得法,却也掌握了笔画基本的书写技能,有时会为偶尔闪现的“神来之笔”而自鸣得意。

大约是上五六年级,父亲开始“放权”,把一些写写画画的任务交给了我。以给自己家里写春联、给远在他乡的二伯写书信等方式,鼓励我、锻炼我。之后在父亲的指点下帮亲友记礼簿、写对联,我一时成了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姚:每一位书友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很多小故事,聊聊您的这些花絮。

刘:在我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初中之后,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堂兄弟结婚时,都要请我写几个“拿手”的字装点新房、书写婚联。那段时间,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只要是我写的婚联,主人家一定会生个大胖小子!这也许是家族人丁兴旺的缘故吧。

受家庭教育和我的带动,弟弟写的字也很不错,上初中时,为给自己攒些零花钱,我们开始在街头写春联、卖春联,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收获了很多快乐。

在那个没有电脑、打印机的时代,每逢学校测验考试,老师们都喜欢找我帮忙,用铁笔在钢板上刻蜡纸,同学们对此也是羡慕不已。

初三那年的冬天,同学请我去写碑文,居然收到了第一个红包,之后练字的兴趣也就愈加强烈了。

参加铜仁主城区青年文化活动现场硬笔书法比赛获二等奖的时候,我还真不知道什么叫书法,只是认真把字写正写好,以俗成的眼光、固化的模式写规范。可能是心有不甘,想要超越,获一等奖那个人的名字至今没有忘记……

大学英语口语老师属女神级别,当她亲自指名要我写幅字装点新房时,我受宠若惊,十分忐忑,据说至今她还保存着那件作品。

大学的那段时日,学校的板报、校刊、社团、一些重要图文设计,都留下了我活跃的身影、难忘的印记……大家都说,我在学校有特殊标签:身材瘦小,字写得好。

姚:书法不是整个人生,而人生却时刻追求着书法,聊一聊“重拾”笔墨的过程。

刘:第一份工作被安排在家乡的中学教英语,还没到一年时间参加区里招考秘书,因为字写得好,我被调入宣传部工作。从拟文稿、刷标语、出板报到写新闻、办刊物,我以一支笔获得各方认可。那时我每年订阅最喜欢的《中国钢笔书法》,有喜欢过一些知名书家,投稿参加过第八届中钢大赛、第五届文华杯大赛,由于缺乏系统训练,仅仅获优秀奖!之后因职务职责不断变化,特别是电脑设备、各类软件普及,面对公务、应酬、杂事,除了过年写写春联,几乎没有动笔,写字水平一直停留在乡村“账房先生”行列。

新冠病毒疫情的突如其来,严重影响了人们往昔正常的生活秩序。宅在家里的无聊,唤起了我重新提笔写东西的欲望,于是投稿参加网络上的一些硬笔展览。回观圈内,看到很多业内的高手,从形制用笔,到整个作品的布局与创作,水平之高,思路之奇让我很佩服,才发现这些年来,硬笔书法发展速度之快,已有难以望其项背之感!

于是,我找来历代名家小楷、书谱等,读帖临帖摹帖。还有那些获奖高手的作品,从用笔用墨、版式创意、章法设计、内容选取各方面认认真真去分析,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思考一次又一次,渐渐找到了一些感觉。不停投稿,不停学习,不停请教。花了很多的参赛费、邮寄费,从过去的石沉大海,逐渐进入一些全国展赛等级奖。

姚:谈谈您对参赛的感悟。

刘:参赛越多,感悟越多。每次参赛参展,我都会精心准备。一是仔细研读征稿要求,选取合适内容。二是认真构思章法,力求出新出彩。三是谋划书写材质,根据启事要求考虑尺寸大小,或册页或手卷。四是注重创作时用笔的轻重对比,力求线条变化丰富,活泼而灵动。五是完稿后,请教身边书家指导,结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二次创作。

投稿的次数与获奖的次数是不可能成正比的,因评委的审美不同,评选的结果肯定不同!跟一个未曾谋面的圈内朋友共叹:参赛,好比相亲,只要“对眼”,一切皆有可能!这次中钢大赛我的作品有幸被专家评委列为一等奖或许就是例证!

获奖不易,特别是获等级奖、高奖,更是如此之难!如想成功,唯有坚守初心,热度不减!

硬笔书 古诗数首

硬笔书 曹操诗选录

硬笔书 自作诗数首

硬笔书 歌词《丹砂之恋》

硬笔书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并记》

毛笔书 《兰亭集序》

毛笔书 毛主席《沁园春》两首

毛笔书 《诗经·国风·诗集传序》

猜你喜欢
硬笔毛笔春联
周玥函
楊雅然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毛笔的由来
使用后的毛笔该如何存放?等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硬笔小作
新春联
新春联
画画小工具 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