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域社会资本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
——基于闽北地区202个村庄的实证研究

2023-02-16 01:23丁琦郑逸芳林丽梅
农业与技术 2023年3期
关键词:村域人居环境治理

丁琦郑逸芳林丽梅

(1.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2.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把“生态宜居”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中提出,到2035年“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1]。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宜居”总要求,必须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提升治理水平和能力,改善村容村貌,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质成效。当前农村生态建设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人居环境治理是村庄场域内的公共事务,事关亿万农民的生产生活,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是体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总体不高[2]。村域社会资本是在村域范围内,促进经济增长、保护环境的重要因素[3],对提高环境治理绩效、改善环境具有较强解释功能[4]。因此,本文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定量研究村域社会资本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并提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的对策建议,助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1 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

目前国内外学界关于村域社会资本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及两者间逻辑关系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村域社会资本的研究。曹静漪从村域社会资本的视角研究如何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效果,从信任、互惠参与、凝聚力3个方面来衡量村域社会资本[5];Yook Hwa Bong等提出,区域增收项目可促进信任、网络等社会资本的形成,并发现信任、网络等社会资本对村民的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影响[6];卢圣华等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检验得出在征地拆迁问题上社会资本有利于农户参与,从而提高被征地拆迁农户的生活状况改善的可能性[7];何培培等考察了村域层面的认知型社会资本对农民的秸秆还田行为的影响,其中社会信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规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8];Norman Uphoff研究社会资本的分类及概念,提出结构型能促进政策制定、信息共享和集体行动,是一种关系网络,认知型是一种主观概念,即规范、信任、态度、价值观等,有利于人们采取互惠的集体行为[9]。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研究。Di Wang等通过对天津部分农村的调查提出,主要存在村庄整体环境规划、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村民参与度较低及资金短缺等治理问题[10];Fawen Y U提出农村生态建设要与新型城镇生态建设并重,同时注重农村人居环境污染问题[11];齐琦等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框架,构建“上级政府—基础政府”的组织模式,提出发挥基层政府力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12]。关于社会资本对农村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Rui Zhang等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各维度对农民参与环境治理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维度影响大小为社会规范>社会信任>社会网络,以及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农民的环境培训参与度及受教育程度、村干部参与情况均对农民参与水平的提高有显著影响[13];邱博康等基于福建南平的农户问卷调查结果,得出社会参与、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均对提高农户参与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14];甘开鹏等用变量交互项检验了政府回应能进一步强化社会信任和政府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15];刘晓峰探究了组织社会资本对环境治理绩效的显著影响受到信息公开、民主监督、权力的作用,而个体社会资本并未产生影响是由于信任、正义度和参与治理积极性等不足[3]。

综上所述,学界对村域社会资本、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及两者间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大多考察的是单一层面的“社会资本”或“环境治理绩效”,仅有少数学者研究了社会资本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很少以村域为视角,基本上研究的是微观个体,忽视了村域层面的人际信任互动、互惠和规范,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农村环境问题的公共物品特性,探究村域社会资本显得十分必要。关于农村环境治理绩效的研究也大多关注工业、农业或生态环境污染,对人居环境治理绩效的探究很少。所以,本文以村域为视角,探究社会资本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2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2.1.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2020年9—12月对福建省南平市、龙岩市山区农村进行的问卷调查。遵循分层抽样原则,采用分层抽样法,南平市选取4个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的县(区),龙岩市选取2个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的县(区);南平市选取的每个县(区)中随机抽取6个乡(镇),龙岩市选取的每个县(区)中随机抽取5个乡(镇);由选取的每个乡(镇)均随机抽取6个村,每个村庄均随机调查6位村民和1位村干部。获取村民问卷1224份,村委问卷204份,除去无效问卷,共计获得1202份的村民有效问卷和202份的村委有效问卷。村民和村委问卷有效率分别为98.20%和99.02%。

2.1.2 样本描述

村民样本基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村民基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2.2 变量选取及研究模型

2.2.1 变量选取

基于本研究目的,将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对各变量的赋值及描述统计如表2所示。

2.2.1.1 自变量

帕特南和科尔曼等的社会资本理论,将社会资本概括为互相信任、互惠规范、公民参与网络几个基本要素,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16,17],本文用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社会规范、社会互惠4个维度变量来表征自变量村域社会资本,并从这4个方面出发设置自变量的问卷题项,以下所有题项均使用李克特五分法进行测量。社会信任方面,以村民、村干部对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群、组织的信任程度作为测量标准,题项是“村里多数村民相互之间是信任对方的”“大多数村民认为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是可信任的”“总体来看,村民中大多数人是可信任的”“一般情况下村民可直接到政府办事而不需要托关系”,选项及赋值为“非常不同意=1、较不同意=2、一般=3、较同意=4、非常同意=5”;社会网络方面,以村民参与环境治理情况等作为测量依据,题项有“对村干部选举参与情况”“对一事一议活动参与情况”“村民参与村里集中清理河道、生活垃圾等事务情况”,选项及赋值为“从来没人参与=1、较少人参与=2、一般=3、较多人参与=4、大多数人参与=5”;社会规范方面,以村民失范行为发生频率来衡量,题项是“村民有无不遵守村规民约现象”“你们村有无不团结现象”“村里有无发生牲畜或村民家里被盗现象”“村民之间有无吵架现象”,选项及赋值为“非常多=1、较多=2、一般=3、较少=4、非常少=5”;社会互惠方面,以生产生活中村民间的互助互惠表现来衡量,题项是“日常生活中或农业生产时村民个人之间及家庭之间经常有互助行为”“当有村民遇到困难时,同村其他村民会提供帮助”“大多数村民能做到帮助他人不求回报”“村民之间多数情况下可以成功借到东西”,选项及赋值为“非常不符合=1、较不符合=2、一般=3、较符合=4、非常符合=5”。基于上述变量,运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4个维度变量进行降维,得出4个维度的因子得分,并计算社会资本综合值。

2.2.1.2 因变量

因变量为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绩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18],将村民治理满意度用于衡量因变量,村民治理满意度则由每个村庄村民对环境治理各项内容的满意度均值来表示,即村民分别对河道、沟渠集中清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村庄公共厕所建设、改造、清理,村庄周边(道路、河道等)绿化带建设,生活垃圾集中收运5个环境治理内容的满意度作出评价,满意度分值为1~5分:非常差=1、较差=2、一般=3、较好=4、非常好=5,各项内容的满意度分值均值为样本村民的人居环境治理满意度,样本村庄的人居环境治理绩效由对应村庄的样本村民人居环境治理满意度的均值加以表征。

2.2.1.3 控制变量

根据研究文献,选取村域人口数量、经济收入水平、村民平均受教育程度、自然环境条件等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探讨其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将村庄人口规模、村庄总体经济状况、村民人均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劳动力比例、村庄距离县城实际距离、村庄环境条件、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村庄环境治理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变量,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表2 变量赋值及描述统计

2.2.2 模型构建

Tobit回归模型也称受限因变量模型,即仅对一定区间内可观测的样本信息进行回归分析,对于无法观测的数据信息不作处理的回归模型[19]。本文的因变量由于截断或截堵,只能选取一定范围的值,属于受限因变量,因此在回归时选用Tobit模型。模型如下:

3 回归结果分析

为了检验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纳入Tobit模型的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1)分析了控制变量对人居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模型(2)为4个维度社会资本变量共同对人居环境治理绩效影响效应的检验结果,模型(3)为社会资本综合值变量对人居环境治理绩效影响效应的检验结果。

表3 村域社会资本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影响效应的检验结果

3.1 村域社会资本的影响效应

3.1.1 社会信任

由表3模型(2)可知,社会信任在1%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即提高社会信任水平对提升环境治理绩效具有非常显著作用。村民间相互信任能增强沟通合作,环保政策的传递也随之畅通,从而促进个人或组织根据政策采取集体环保行为;信任能促进村民在村干部或组织的监督下自愿参与环境治理。

3.1.2 社会网络

由表3模型(2)可知,社会网络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从已有的文献中可知,社会网络有利于居民参与环境治理,同时多元共治是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20]。原本传统的农村社会犹如一种由村民编织而成的封闭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水平较高,村民间彼此互通有无、来往频繁,容易受到集体影响,从而凝聚起来完成环保行动。目前随着城镇化脚步不断向前迈进,农村居民大量向城市流动,村民间的交流互动频率减少,关系网络也不再局限于村庄内,这使得部分村庄的社会网络水平减少,导致环保集体行动无法达到最佳水平。因此,在统计上不显著。

3.1.3 社会规范

由表3模型(2)可知,社会规范在1%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即与人居环境治理绩效具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村规民约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对村民而言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具有引导、劝说功能,对群体而言具有凝聚、正义功能;一旦村民对此产生认同感后就会产生思维惯性,有利于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力地推动人居环境治理绩效的提升。

3.1.4 社会互惠

由表3模型(2)可知,社会互惠在5%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即互惠对环境治理绩效有较显著影响。互惠是良好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环境治理具有很强的公共性,而高互惠水平能有效减少“搭便车”行为,具体地,高互惠水平可以带来高互助水平,使人们容易产生“负债感”,增加人们对环境治理的责任感,以此提高人们共同参与环境治理水平,提升环境治理绩效。

3.1.5 社会资本综合值

由表3模型(3)可知,通过因子分析降维后的社会资本综合值在10%水平上显著,即对人居环境治理绩效具有比较显著正向影响。说明通过增加社会资本总量有利于提高环境治理绩效。

3.2 控制变量的影响效应

由表3模型(1)可知,村庄经济、环境条件、村民环保意识对人居环境治理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出务工劳动力比例具有不显著正向影响,村庄环境治理资金来源、人口、距县城实际距离、村民人均受教育程度具有不显著负向影响。

具体地说,由于环境治理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保障,如购买清洁设施、聘请保洁人员、日常管理维护等,该项资金一般来源于村委的环保专项资金、本村组织捐赠,所以,村庄总体经济状况很大程度会影响环境治理绩效。环境污染现状直接关系到环境治理行为的实施,污染程度与环保重视程度有关,污染问题能督促各方尽快采取措施。村民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具有相关性[21]。村庄环境条件的优劣影响环境治理的工作量。由于当前村民个体尚未成为环境治理的主体,依然采取村委组织、固定成员参与的环境治理形式为主,所以,村庄人口规模、村民人均受教育程度对实际参与环境治理的人数影响不大。环境治理所需设施或人员等来源于村庄,且村民个人捐赠资金占比较小,所以,村庄距离县城实际距离、环境治理资金来源的影响不显著。

4 结论及对策建议

4.1 结论

本文基于闽北地区农村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和Tobit回归模型研究分析了村域社会资本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结论如下。

村域社会资本总体上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信任、规范、互惠的影响显著,网络的影响不显著。说明提高社会信任、社会规范、社会互惠水平,有利于提升人居环境治理绩效。

村庄总体经济状况、外出务工劳动力比例、村庄环境条件、村庄环境治理资金来源、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村民人均受教育程度、村庄人口规模、村庄距离县城实际距离分别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村庄总体经济状况、村庄环境条件、村民环保意识影响显著,说明可从发展村庄经济、减少环境污染程度、培养村民环保意识几方面来提高环境治理绩效。

4.2 对策建议

由以上结论可知,村域社会信任、社会规范、社会互惠对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绩效具有显著影响效应。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村域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和社会互惠水平,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基层政府积极推动建立农业合作社及开展各类村民活动,构架起村民间、村民与政府间交流合作的桥梁,通过提供给村民交往互动平台,增进彼此间信任,增强村庄凝聚力,使村民更加了解政策,从而促进环保集体行动产生;由村民代表大会等民主商议形式确立关于环境治理的村规民约,增强村民对规范的认同,有利于村民自愿遵守各项规范,使环境治理成为民心所向的事情;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村干部要起示范带头作用,主动参与环境治理行动,宣传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从而激励村民互帮互助,共同参与环境治理;处理好村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政府有关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扶持下,通过发展农业合作社,吸引外部投资和鼓励村民在家创业等,带动村庄整体经济发展,特别是鼓励低碳产业开发,如休闲度假旅游、特色农副产品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既能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又能减少污染、维护生态环境;村干部要落实环保知识宣传工作,引导村民真正树立环保意识。

猜你喜欢
村域人居环境治理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村域人地关系定量研究——以重丁村为例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应立足村域资源
人居环境
村域经济治理效率综合评价的非参数方法
从人体内环境治理解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