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二人台民间传统曲牌门楼调的现状、传承与发展

2023-02-17 05:49刘志福
戏友 2023年6期
关键词:门楼曲式文化

刘志福

一、门楼调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熟知门楼调的人,几乎都会鄙视地异口同声道:“那不就是二人台的讨吃调吗?”每每听到这句几近讥讽和挖苦的话,我的心就会隐隐灼痛,于是眼前总会浮现出关内难民西口谋生的艰辛场面。

那么,门楼调何以又被称之为讨吃调呢?这与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二人台是起源于山西省,成长于内蒙古,并广泛流传于晋蒙冀陕甘宁等地,蒙汉人民长期共同创造的地方剧种。它的形成与发展史,就是一部心酸的难民史,而门楼调之所以被称之为讨吃调,实质就是这部难民史的缩影。

(一)门楼调的形成与完善

所谓门楼调,顾名思义,就是在高大门楼前即兴演唱的曲调。

首先,它起源于山西民歌和山西民间社火。每逢节庆,特别是在农历正月十五,百姓们喜庆丰收,大闹花灯,每一班秧歌来到每一户人家的高大门楼前,都会情不自禁地即兴唱起来:“你敲锣来我打鼓,过罢大年送祝福”,你两句我两句,一唱一和,多以吉祥祝福的夸赞语为主。久而久之,便慢慢地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曲调,于是百姓们就高兴地把它称作“喜鹊鹊喳喳枝头叫,欢欢儿的唱两声——门楼调”。

其次,一些大户人家,家里每办喜事的时候,总会请一两个民间小戏班来助兴,民间艺人们就会在开戏以前或一出戏结束换场的时候现编现唱,即兴为东家祝福,加之又附有乐器伴奏,门楼调就慢慢地被确定了下来。

(二)门楼调的曲式结构

最初的门楼调曲式为上下两句的单乐段曲式。如谱例:原始门楼调

既而又发展成为起承转合的四句单乐段曲式。如谱例:门楼调

由以上两种传统的单乐段曲式发展为复乐段二部曲式的门楼调。如谱例:赵德厚新编门楼调

(三)门楼调的流传与发展

从历史上看,长城、黄河历来是中原文明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界,也是门楼调得以流传和发展的必由之地。

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推行“满汉一家,中外一体”的民族政策,尤其是多伦会盟将漠北蒙古纳入大清版图,推动了蒙汉交流。于是大量的晋、陕、冀北贫瘠地区的人们,“听说西口外好收成”,于是开始了“走口外”的征程。他们大体上从东口张家口、杀虎口、黄河渡口等地走向内蒙古,而更集中地以西口包头一带为理想目的地。这样就有了西口成为“口外”的代称。

但是这一“西口”又不仅仅单指包头,而是包括晋西北、河北保定各县及陕北神木府谷各县和内蒙古直到包头甚至由此向北去的广阔地域。

自康熙开禁以后,特别是晚清时期,山西遭受前所未有的旱灾,众多的口里人去口外谋求生活。当长工的、做短工的、背大炭的、拉骆驼的……他们唱着自己家乡的民歌苦熬岁月地一路走来,日盼年终“挣钱转回来”与家人过光景,自然也有携妻带子落户口外成为移民的。

口外这块风水宝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移民,有的发财了,从受苦人变成了有钱人,变成了商人。也有本来就腰缠万贯的商人来口外寻找新的商机。无论是贫穷的受苦人还是富有的商人的到来,都大大改变了人口结构,自然也带来了门楼调。

一方面,那些走口外的穷苦人,唱着家乡的山曲民歌,走出去,走回来。这时,充满草原风情的长调、短调、民歌,有形无形,也有心无心地与汉族的民歌山曲融汇在一起,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曲种——门楼调,进而又形成广泛流传于西口地域的二人台,直到广为人们传唱的《走西口》。

《走西口》是西口文化的精粹,尽管她脍炙人口,但不是西口文化的全部。但人们将这块地域的文化称之为“西口文化”,门楼调自然也是西口文化的一部分。西口文化由于多种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特殊原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首先,西口文化是蒙汉民族长期共处、共存、共创、共享的文化。西口文化区域,跨越长城、黄河,大批口里人蜂拥口外,给游牧民族带来了农耕文明。同时,草原的自由之风,也为这种农耕文明带来了广阔的襟怀,率真开放的气度,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团结共荣的共同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共存、共创、共享的文化。在这些文化中,门楼调虽然是西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并不能充分反映这一地域的风格和特色,其主要或集中地表现在二人台中。例如由雅茹编剧、赵德厚作曲、武利平主演并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大型东路二人台《光棍汉与外来妹》,此剧中就大量地采用了门楼调曲牌的素材;又如传统大型二人台歌剧《刘家庄》,剧中刘文义夫妇流落街头乞讨那一幕中的唱,几乎全场完整地运用了传统门楼调曲调,二人沿街乞讨,曲调不变,词的内容各异,看见什么唱什么,听到什么唱什么。除此之外,门楼调还在其他二人台剧目中被大量地采用。

另外,走口外的边民离开贫穷的故土,离开相亲相爱的亲人,踏上了西口路,但他们的心,他们的魂,无时无刻地牵挂着、思念着亲人。于是在长城边黄河畔,在古渡口,含泪唱出了心中的歌——门楼调。他们的歌是忧伤的、痛苦的、思念的或是缠绵的、甜蜜的。他们走在途中,两手空空,他们只能在路边,在人群中打开个摊摊,唱这销魂的曲儿,赢来人们的泪水和几个铜板。于是这边那边出现了两个地摊,两个地摊合做一个。一个人成了走西口的男人,另一个人便成了留守着的女人。男人和女人隔着时空,倾诉着无限的思念、无限的希望、无限的情、无限的爱。人们为它起了个名字,就叫“二人台”。于是,这种叫做二人台的艺术走进草原、走到口外,吸收了口外的音调,吸收了蒙古族的音韵和草原的风韵,成为最具西口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

二、门楼调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之后,文化市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受诸多因素制约,并受中外现代文化新潮流的冲击,门楼调这一民间瑰宝渐渐被人们淡忘,几乎濒临失传,它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尽管相关部门将它申报了省级乃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相应的保护,但它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目前偶尔在乡下办红白喜事的鼓戏班子和一些民间小剧团,还能听到门楼调的原汁原味,在钢筋水泥堆砌、高楼林立的大城市里几乎听不到它的声音。

三、门楼调传承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有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形态与之相适应,时代的发展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多元文化传播的时代,作为地域特性鲜明的地方艺术,寻求门楼调在艺术发展上的新突破,有关部门要确立“育人才、推精品、打品牌、闯市场”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以推动门楼调这种民间艺术的全面发展。

在人才开发方面,鼓励相关单位和机构不断培养新的人才,形成梯队建设,对现有从业者也要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艺术水准,要注重不拘一格用人才,既要引进人才还要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在保留曲调原汁原味的同时,对它加以丰富和提高,同时又使这个古老的传统曲调能够更接地气,更接近时代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过去的门楼调是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面对当前社会,商业化运作无疑是促进门楼调发展的好路子。市场化、国际化运作也是中国文化走出世界的最佳方式,也合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要求。近年来中国的各艺术门类都涌现出一批佳作,它们既有浓郁的民族意识,也有包容世界的胸襟,这为门楼调进入世界文化行列提供了可能性。虽然这条路上,目前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它所拥有的潜力是毋庸质疑的。门楼调来自于大众,仍将为大众所拥有,相信经过进一步深入探索磨合以及社会各界各部门的重视,门楼调的前景必将辉煌。

四、结语

二人台门楼调缘于无数喜欢和从事二人台艺术的特殊群体,是这个特殊人群创造了这种特殊的艺术。他们有着黄土地的质朴,也有着大草原的率真。艰难困苦的岁月中,被他们营造出一种纯朴的诗意之美,“苦日子笑着过,难日子唱着走”,这种原生态的艺术,让人们看到了生活的真谛,形象地回答了对人生意义的拷问。他们贫穷,但他们勇敢地打拼、奋斗。他们含泪告别了亲人,踏上走西口的路途,体现出一种穷则思变的闯劲,一种开拓精神。

总之,他们永远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坚韧而细腻的绝唱《走西口》。门楼调就像众多民歌海洋中的一朵浪花晶莹闪亮,只要大海不枯,浪花永远不竭;只要老百姓喜欢它、爱听它,它就会永远地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门楼曲式文化
门楼
太谷明清民居门楼类型特征浅析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谁远谁近?
前门楼子九丈九
论并列曲式的审美特征
清唱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