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研究

2023-02-18 03:08梁艳霞
关键词:职业规划建构育人

梁艳霞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培养高质量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由于区域发展水平、高校性质不同,大学生培养模式,即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培养方法或手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从整个培养过程看,大学生培养至少包括三个阶段:“入口”阶段,即大学生选拔与招录阶段;培养阶段,即选择何种方式与方法培养大学生;“出口”阶段,即大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这三个阶段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反映了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大学生“入口”与“出口”门槛的高低或严格程度,高校培养模式可大致分为“严进宽出”“宽进严出”“严进严出”等若干类型。不管何种模式,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是一个永恒主题。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下简称“职业规划”)及其指导,则是贯穿于大学生培养全过程,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必要途径与手段。在当下建构高等教育“严进严出”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针对大学生特性与个性、层次与目标,通过职业规划指导,使之在结合个体意愿与社会需要中实现自我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严进宽出”“宽进严出”“严进严出”的历史演进。这三种培养模式各有不同的特点,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现实诉求以及高等教育的形势需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基础教育薄弱,国家制定和实施了高等教育精英化发展战略,高校普遍采用“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其特点表现在:在“入口”层面,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与机会、前途与命运,取决于高考分数;在培养上,以统一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固定的教材与课堂讲授,培养“一致性”的人才;在“出口”层面,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严进宽出”培养模式保障了高素质群体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为计划经济时代输送了大量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国家制定和实施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不仅放宽入学条件,而且强调建立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高校普遍采用“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与“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相比,其特点在于:入学条件较为宽松,不同层次人员入学比例与模式放宽,甚至存在免试入学的现象;在培养上,其过程与方式较为灵活多样,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师甚至学习年限等方面拥有较多的自由选择权利;在毕业环节,则实行严格的学生成绩评定、毕业生资格审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与高校“宽进严出”培养模式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入学率持续提升。截至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 002 万人,分别是1949 年、1978 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的342.05 倍、46.16 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分别是1949 年、1978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98.46 倍、33.29 倍[1]。这组数据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之快,在国际上,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从大众化到普及化,大约分别经历10~30 年、20~25 年,而我国大概在4 年内分别实现了大众化、普及化;也反映出人们“对数字指标的追求、偏好甚至是一种独特情结”[2],“普及化”因“大众化”不成熟而缺乏良好的发展基础,造成高等教育质量下滑、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弊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培养质量战略,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性法规,要求高校建构“严进严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口”门槛,如2018 年9 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强调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强化学生管理和服务,完善学分制,改革辅修专业制度改革,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等;严把高等教育的“出口”,如2018 年9 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强调加强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考核,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取消“清考”制度等。由此可见,“严进严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入口”门槛,提高“过程”质量,严把人才“出口”,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或方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宽进严出”向“严进严出”演进的政策导向,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从快速普及化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顺应与契合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趋向与诉求。

二、严进严出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教育管理

针对教育部对普通高校更改校名和应用转型的评估制度的落实来看:当前,高校的就业服务、本专科生的课程质量和校内外的实践技能考核以及本科院校的特色化专业建设、毕业生的论文质量的年检等都处在一个非常严苛的评价等级之上。因此,可以客观地断定:普通高校严进严出制度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必然要经历多个层面的巨变,图1 很好地凸显了这一点。

图1 高校严进严出制度下高校教育管理巨变的内涵要素图

(一)课程质量评估制度的巨变

课程质量评估的巨变体现在: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按照不同的层次来评价,并且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能力的培育效能的评价效能比重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大,这是一个核心的变化,所有课程的过程性教学资料和学生实践技能与理论学术素养的双向评价的大数据资料将得到系统的融合,这是传统课程育人所不能替代的。

(二)高校招生制度的改变

高考制度的公正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中,社会就业评价体系的变化随之牵引整个社会对高校人才培育质量的要求,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国家示范性的“双一流高校”开始结合教育部的政策引导从高校学生入学招生制度的革新开始,例如高考成绩作为高校招生选拔的一个主要部分,而部分专业的专业性考察也被纳入到系统的高考招生中。

(三)过程性育人评价制度的转变

高校严进严出制度的核心在于“高校录取制度的不断严苛和科学,体现在高校人才质量输出的规格也在不断的提高”。而高校育人模式无论如何变化,其核心依然在“学生学习的课程质量上”,而学生课程学习情况优劣的评价只要在课程的过程性育人质量上,而高校严进严出制度的推行要求过程性育人的评价要严苛,要全面,要科学,更要凸显理论学术高度和实践技能特色化发展的双向标准。

(四)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转变

学生就业是高校育人质量的一个硬性指标,这个指标无论是从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还是社会公众的认定,学生就业服务是亘古不变的核心条件。一旦高校在入学准入和毕业考核两个方面有了全新的高标准管理制度,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要求和构建的内容必然要发生转变,从而专业建设、人才培育质量评估和就业现状分析等就形成了一个体系,直接成为高校全员育人的主要抓手,这是传统毕业生服务体系构建所不能的。

(五)高校毕业生综合水平考察的转变

在全新的毕业生综合水平考察中,学生的论文不仅要进入当地的学术论文库,而且还要接受其他院校的联合审核,最核心的是还要根据学生专业发展需要,模拟就业实践考察环节,检验学生大学整个阶段实践技能的学习情况。

三、职业规划:人才培养的应然与实然

大学生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基于毕业后的职业目标选择与设定,对大学学习与生活作出具体规划并自觉实践,为其将来就业与职业发展积极准备,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适时性与可行性、自主性与针对性、发展性与前瞻性等特征[3]。在严进严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规划成为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一种应然选择。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无论对于大学生个性化学习与自主性发展,还是高等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应然逻辑

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取决于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其中,内因即自我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培养质量提升的第一位、根本性原因;外因即严进严出培养模式,是第二位、关键性因素。人才培养的“严进严出”,其核心与实质在于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这在客观上要求高校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善办学条件、丰富教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而这一切均是人才培养的外部条件,其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作用,取决于其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大学生的接受与满意程度,只有当其转化为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学习能力与创造潜能,并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满足社会、创造社会。而职业规划恰是一种转化介质,因为,大学生职业规划关注和解决的是大学生个体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建构知识与能力、实现路径与动力等问题。无论是帕森斯(Parsons)的“人职匹配”、霍兰德(holland)的“职业性向”、施恩(Edgar H.Schein)的“职业锚”等职业生涯选择理论,还是金斯伯格(Ell Ginzberg)“三阶段”、萨柏(Donald E.Super)的“五阶段”、施恩(Edgar H.Schein)的“九阶段”等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其主旨均是“我”的建构。而这也正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依赖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于多大程度上调动其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激情,因为,“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4]。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既是高校严进严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在“严进严出”培养模式下成长成才的应然选择。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实情境

严进严出培养模式的建构与运行引发了高校人才培养制度的深刻变革。从“入口”看,严进严出人才培养模式引发了高校招生制度的深刻变革。从培养看,严进严出培养模式引发了高校课程质量评估、过程性育人评价制度的深刻变革。课程质量是高校育人模式的核心。高校为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聚焦课程质量评估制度变革,按照不同层次评价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并增加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能力培育效能的权重,系统整合和融合所有课程过程性教学资料、大学生理论学术素养与实践技能双向评价的大数据资料,课程质量评估体系日趋复杂;另一方面,强化过程性育人评价的严苛、全面与科学,凸显了理论学术高度和实践技能特色化发展的双向标准。从“出口”看,严进严出培养模式引发了大学生毕业综合水平考察、就业服务体系的深刻变革。就大学生毕业综合水平考察而言,在严进严出培养模式下,不仅考察或若干院校联合审查毕业论文、纳入当地学术论文库,而且还要根据学生专业发展需要,模拟一些就业实践考察环节,检验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学习情况。就就业服务体系而言,由于高校严进严出培养模式提高了“入口”与“出口”的门槛,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内容与标准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如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手段,为大学生提供见习服务跟踪、阶段性的职业生涯辅导与规划引导、进入职场以后的跟踪与服务等,并将其与高校专业建设、人才培育质量评估一起纳入数据库,为高校全员育人提供支撑。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实然困境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理论逻辑与现实情境决定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是高校严进严出培养模式下的应然选择。当我们以应然的视角审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实然状态,便会发现,大学生职业规划还存在诸多困境。从职业规划现状看,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职业规划意识薄弱、自我认知有失客观、职业规划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等问题。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虽然认为职业规划对其学习与就业十分重要,但没有进行职业规划的占有较高的比重,且职业规划意识与能力随着年级升高而减弱[5];在职业规划中,普遍以“发展空间”“薪水福利”为其职业选择主要标准与因素,反映大学生职业选择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功利性[6]。事实上,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来自苏州大学等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认知与探索得分低于高年级学生,而其职业期待得分则高于高年级学生;性别,女生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与探索方面的得分低于男生,而其职业期待得分高于男生;生源地,农村生源在职业认知、职业期待上的得分低于城镇生源[7]。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等11 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职业规划深受社会、家庭、高校及个人因素的影响[8]。由此可见,作为高校严进严出培养模式下的应然选择,大学生职业规划还面临着多重现实困境。而这些实然困境,既显现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缺失或弱化,也凸显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四、科学精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策略

增强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性、精准性与有效性,是高校“严进严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大学生职业规划则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种实践课程、必要手段和培养方法。基于前文职业规划的现实困境分析,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主体具有多样性,其中最为主要和关键的是高校。所谓科学,即基于高校“严进严出”培养模式及其引发的人才培养制度的深刻变革,优化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教学与指导服务体系;所谓精准,即根据高校培养目标、办学条件以及国家和社会需求,根据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实际需求,指导大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为其在高校“严进严出”培养模式下成长成才提供方向与目标、动力与支持。

(一)科学设计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课程

职业规划指导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高校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得到较好完善,但基于严进严出培养模式,课程设计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在理论基础上,运用传统职业发展理论与方法较多,而许多新的理论与方法未能吸收进来;在课程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容空泛、形式单一、缺乏新意等问题[9]。为此,基于严进严出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变化与大学生特点与需求,高校应积极吸收新的职业规划理论,开发、设计和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一方面,优化课程总体设计思路。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科学精准设计课程目标,帮助大学生在严进严出人才培养模式下建构知识、发展个性、增强能力;澄清与重构大学生的需求与期待,使之正确认识、自觉接受、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职业世界;探索职业世界的变化性与复杂性,探讨应对变化的能力与方法,在变化中破除思维定势,强化自我身份认同,寻找就业机会;激励大学生在变化的职业情景中坚定自信、寻找意义,确立可能的职业方向与目标。另一方面,应建构和设置系统化的课程,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课程,使之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大一阶段,可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专业以及相应职业的发展特点和发展前景,形成正确的学习目标;大二阶段,可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职业分析能力;大三阶段,可重点帮助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方法、途径与能力,并为其提供丰富的实习或兼职信息;大四阶段,可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就业形势、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在此过程中,应基于不同专业特色,把职业规划纳入专业课学习,明确学生专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使之专业特长得以更好的发挥。

(二)完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体系

完善职业规划教学体系,是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质量的必要条件。作为该体系建构与实施的主体,指导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应基于严进严出培养模式,改革和优化职业规划教学内容、方法、过程与结果评价各环节,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科学性、精准性与有效性。在教学思路上,基于高校过程性育人要求,以及高校课程理论的学术考核、过程性的实践技能考察、学期的过程性评价、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与考核的标准与导向,建构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并为之精准配备相应的计划和实施策略,指导和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在教育、辅导、指导和实践中不断提升学术修养、职业技能。在教学内容上,应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科学设计丰富的职业规划教学内容。就横向而言,可通过引入最新理论成果、就业形势分析、典型案例、网络教学资源等,拓展教学内容,增强职业规划课程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就纵向而言,既应根据学校优势、学科与专业特点等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也应基于不同年级、不同生源的大学生特点与需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使之形成各阶段知识点相衔接、指向明确、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方法上,“教有法而无定法”。从理论与实践看,有的基于大学生差异性强调和实施层次教学法、普及教育与个体咨询结合法,有的基于问题导向强调和实施案例式、问题式、讨论式教学法,有的基于实践强调和实施模拟式、情景仿真、测评验证、团队合作教学法等。教师在具体运用中,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具体学情,增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与创新性,并以实际效果检验、评估和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三)不断优化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

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课程的设计、教学体系的建构,在于从理论上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提升学术修养与职业技能。近年来,国内“双一流”高校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率始终居于较高水平,而一些院校的大学生就业率却相对较低。通过比较分析,大学生就业率既取决于高校“入口”与“出口”门槛的高低,更取决于高校全员育人过程是否紧密系统、优质高效。而在全员育人过程中,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最为直接的便是高校的就业服务指导体系。为此,高校应在建构严进严出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建构全程式渗透、全员性指导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所谓全程式渗透,就是把就业服务指导贯穿各年级,融入高校培养教育各环节,渗透大学生学习与就业全过程。基于严进严出培养模式,应从新生入学伊始,就对其进行以专业化发展和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服务知识和实践”指导和训练,给予就业岗位科学审查与社交技能指导、服务毕业生的信息化技术策划与实践技能的引导等,培养其就业实践技能。所谓全员性指导就是利用校内外两种资源、两种力量,建构和形成以大学生为核心的全员参与的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就校内而言,建构和完善学校主抓、院系落实、师生参与的就业服务指导机制;就校外而言,高校应加强与校友、就业合作基地、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联系,形成就业服务指导的合力,不断提升大学生专业学习水平、就业和职业发展能力。

基于严进严出培养模式,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在反思自身与审视社会中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借助高校严进严出培养模式发展自我,提升自我高校应科学设计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建构完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体系,持续优化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给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科学、精准、有效的指导。大学生应在职业规划教育与指导下,不断调整和建构自己的定位、方向与目标,努力提升专业学习水平、就业和职业发展能力,以适应高校严进严出培养模式与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建构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