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023-02-18 14:06汪俊柳
关键词:教材传统语文

汪俊柳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宇宙观、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的重要体现,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契合。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决定每个学生成长发展的底色。语文课堂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舞台,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教学情境,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及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文化传承意识,获得文化内驱力,进而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文主要总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式,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承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1.005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普遍不足。因此,完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扣好第一颗文化纽扣”,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重拾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文化载体,但是由于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承载了大量人文教学内容。

语文本身即是一种文化,教师要想为学生设置传统文化情境,引导学生触摸到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理解、热爱传统文化,语文课程无疑是最佳的阵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文化自信”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首。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也成为以文化人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式

教师借助氛围渲染、丰富方法、学科整合、多元传播、古诗精讲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将语文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此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教师营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与学习环境合二为一,方便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容。教师要丰富语文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充分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教师要坚持学科整合原则,丰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创建实现高效教学模式。教师要掌握多元传播理念,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范围,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素材,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要引入古诗精讲模式,深入了解古诗的时代背景,感受古诗蕴含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思想和感情,实现古诗讲解目标。教师要借助多种方法融合语文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完善整个教学过程,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语文教育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1.增强文化自觉,深度挖掘教材内容

语文课程中涵盖了大量的人文作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者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选取了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挖掘教材中与时代相适应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文化的启蒙和熏陶,以文化人,使小学生沐浴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对小学生产生民族认同感、民族向心力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一年级语文教材以学习汉字开篇,改变了之前先拼音后汉字的惯例,强调了汉字在语文教学中的首要地位。识字课程的第一课《天地人》,取自《三字经》中的“三才者,天地人”,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古老、最朴素的哲学思想,天、地、人三者都是具有灵性的,体现了天地人合一、和谐共处的宇宙观、世界观,传递出的文化意蕴凸显了统编版语文教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随之而来的还有《金木水火土》《对韵歌》等,在一开始就让启蒙阶段的孩子们感受汉字的文化,产生学习汉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如何在优秀的语文教材文本中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元素,需要教师们增强文化自觉,多元解读教材文本,揭示文本下的文化信息,引导学生获得真实的文化体验、感受。如教师在讲解《伯牙鼓琴》一文时,教学目标为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了解祖国悠久绚烂的古代音乐文化,体会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教师带领学生理解文言句子“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和“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学生能轻松体会到子期善听,伯牙善弹。教师则指出,在民族文化中,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最高的乐器,它与名士的高贵气节相依傍,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文中“峨峨泰山”“汤汤流水”隐喻了伯牙的高远志向,伯牙将这种名士“志”通过高超的琴艺倾诉出来,子期能感其“志”,并以诗性的语言回应,是谓“知音”。教师相机总结:伯牙与子期成为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是中国“知音”文化的发轫,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最高标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能够引发学生对“知音”文化的体悟。

古代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近现代篇章里也有典型的传统文化元素值得挖掘。如《狼牙山五壮士》主要描写了马宝玉等战士在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的故事,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体现了战士们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师可以为学生引申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舍身为国、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学生更易理解五壮士的壮举,这种壮举的来源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同时帮助学生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2.多元解读,积极拓展阅读活动

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在不断学习、思考、累积的过程中得以丰富。教师积极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利用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参与阅读教学活动,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了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教师采用平易浅显的学习材料、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拓展阅读活动,使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回归生活。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多为孩子们熟识的诙谐形象的语句。如: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传说姜子牙隐居在渭水一带,每天都在河边用直钩钓鱼,还放在离水面三尺以上的地方。他从未钓到过一条鱼,直到80岁时,才等来了周文王亲自到渭水河边请他做丞相。这个歇后语涉及的是姜子牙80遇文王的典故,在教学实践中,孩子们不仅对典故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兴趣点延伸至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中,了解更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歇后语中还蕴含着发人深思的哲理、先贤哲人的经验等,如: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学生可以通过歇后语这种通俗的学习材料拓展阅读,深刻感受其间的深层内涵,即使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也可以与经典对话,与先贤的哲思产生共鸣。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活用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文化参与感,活跃课堂气氛。利用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存在客观联系,教师在讲述成语典故的同时穿插引入相应的历史故事,在先讲“东施效颦”之后,介绍“西子捧心”,介绍这位入吴的古代女间谍,鼓励学生阅读史实、查找资料,自主引入“卧薪尝胆”的解说。又如,教师可以立足于名著《三国演义》,组织学生比赛阅读并分享与人物相关的成语及相关故事,例如,教师以诸葛亮出场顺序讲述成语故事: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羽扇纶巾、七擒七纵 。此外,教师还可以用有趣的动画形式来演绎历史典故,使历史事件更为生动精彩,也令低龄段的学习者乐于接受。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表演的形式,进行历史故事角色扮演活动,将文字转化为灵活的肢体语言,学生在演绎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历史人物的心理、语言和行动,在活动情境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学习语文知识,还能在娱乐的过程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3.吟诵经典,丰富文化积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文典籍浩如烟海。为了能让学生亲近传统文化,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精选了140余篇传统文化篇章。从《江南》的“江南可采莲”到《敕勒歌》的“风吹草低见牛羊”;从《画》的“远看山有色”到《司马光》的“光持石击瓮破之”;从《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到《论语》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些诗文篇章兼具经典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不仅经得起时间推敲,而且适应当前的学情,适合课堂教学实践。

古诗文讲究韵律,平仄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乐感极强。古诗文的音乐美来自中华语言的音乐美。语言和音乐都是以声音为基础,本质上都属于节奏艺术。音乐借助声音来表达,诗文也要借助声音来吟诵或歌唱,因此,诵读是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古往今来,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诵读能够传递前辈的思想,启发后辈的理解,是文脉绵延至今的重要保障。

小学生年龄尚幼,思维认知具有局限性,他们的语言能力正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选取适合吟诵的古诗文,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和语言发展规律。

孩子们的琅琅书声,使诗文获得新时代的生命力。以经典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小学生本无法深刻体会古人的饯别文化。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进行多次引读:“想象你就是李白,此时此刻就站在江畔,船已经开了好一会儿了,可你还在痴痴地望着那孤零零的小帆船,心中涌出……”“看那孤帆越来越远,李白还是不舍离去,依旧守在江畔,心中默念……”“载着故人的小船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李白想起了过往的种种,想起了快乐时光,牵挂之情油然而生,于是脱口而出……”在反复诵读中,诗句中的离愁别绪一点一点地流淌出来,中国特有的“以礼与君别”的“饯别文化”也一步一步地在孩子们的生命中发酵。诵读就像蓄水,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语言,一点一滴地注入学生的心田,当学生的心田被文化语言的溪流注满,呈现出喷薄满溢之势,才能显示出诵读“以文化人”的功效。

4.关注教材配图,捕捉文化元素

部编版语文教材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仅在文本中,教材配图中的文化元素同样比比皆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倾向于直观的事物感知,小学低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远胜于抽象思维能力。大量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精美教材配图极易吸引孩子们的关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在深受孩子们青睐的教材配图中,融入传统文化要素,体现出编者的良苦用心。

在十二册的语文教材封面中,通过整理分析,笔者发现了民间艺术:泥塑;传统曲艺:京剧、皮影戏;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元宵节;传统玩具:风筝、拨浪鼓;民俗:贴对联、贴窗花等。以三年级下册封面为例,封面描绘的是家人一起过端午节的景象,奶奶带着孩子们包粽子,窗外龙舟竞渡,呈现出一派热闹的传统节日氛围。以粽子这一节日食品为例,它不仅仅是中华传统美食,背后还有文化典故。据传,粽子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楚国大夫屈原,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对中华民族影响最大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其文化影响远播海外。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的近百首古詩词插画是画家黄国想凭借深厚的水墨画功底,根据古诗词的内容精心设计的。他认为日韩漫画文化对孩子们影响很大,不利于孩子们的精神成长,因此,决定把孩子们的视野拉回中国传统绘画文化。为了使插画能吻合诗词的背景文化,他翻阅相关的书籍,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诗词背后的故事,寻找创作灵感。他还考虑到小学生的喜好,为避免传统国画易着墨沉闷的特点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运用了国画中的小写意手法,将我国传统的水墨画结合清新含蓄的中国色,创作出符合现代审美的水墨画。因此,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插图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元素,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体悟。如《别董大》和《暮江吟》两首诗的插画中人物的发冠,体现了唐代特有的服饰文化。《雪梅》一诗配上两枝凌空偃仰恣纵的白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一片清光傲寒之气洋溢画外,令小读者们欣赏其中的文化神韵。教材配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能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理念。因此,语文教师要增强文本意识,用好小学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

综上所述,教师要借助语文课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热爱母语,更是为了在这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积极地影响学生的文化观念,形成坚定的民族信念。在语文教学中探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有效内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以积极的态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创设各种途径把中华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以文化人”是中国语文教育中的优良传统,犹如春风化雨,悄无声息,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自觉接纳中国传统文化,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 王茜《春风化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吉林教育》2021年第Z4期。

[2] 郭友兰《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年第17期。

[3] 李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年第14期。

[4] 漆玉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新课程》2019年第4期。

[5] 王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名师在线》2022年第28期。

猜你喜欢
教材传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