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朗读教学中的重音教学策略

2023-02-19 17:34高晴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12期
关键词:重音小草教材

高晴

摘要:重音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率先呈现的重要朗读学知识之一。以《春》为例,重音包括并列性重音、对比性重音、强调性重音、比喻性重音、拟声性重音、肯定性重音等。重音的表达方式是不拘一格、富于变化的,在实际的朗读活动中,不应该拘泥于重音重读一种表现方式,重音可以通过重读、轻读、顿读、慢读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

关键词:《春》 朗读 重音教学策略

重音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率先呈现的重要朗读学知识之一,主要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落实。单元目标之一是“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在该单元《春》的注释中有关于重音的知识:“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课后练习中也有“找出喜欢的段落,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在小组里朗读,互相评价”的拓展训练。

好的朗读教学在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不仅注重学生调动内部感情、把握好文章基调,同时也会渗透朗读知识的教学。但到底什么是重音?如何确定重音?如何通过有声语言来表现重音?由于各种原因,教材以及教参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加之“我们语文教师普遍缺乏朗读学的专业知识,更缺少朗读的专业训练”[1],导致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重音的处理显得特别含混模糊。我们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探讨重音教学策略,希望能对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有所助益。

一、《春》朗读教学情况

《春》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绝好的朗读素材。陈日亮老师曾经指出:“我认为,这篇散文最好只教学生诵读,而不适宜做分析。它的‘美太感性了,太直观了,它是一首从儿童口里唱出来的春的赞歌。”[2]将朗读训练作为其教学目标是题中应有之义,是落实单元朗读教学目标的重要抓手,如丁卫军、李玉良、周亚萍等老师关于《春》的教学设计,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春》的朗读教学情况。

其一,根据《春》文本本身的特点,教学设计将朗读教学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这是恰切的。不足之处是大多数停留在“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抽象层面,如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则缺乏更进一步的朗读知识和技能的指导。大多数课例将重点放在朗读形式的变化上,如反复诵读、配乐朗读、小组读、齐声读、个别读、师生共读等,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去感受、理解、体味文本,通过形式的变换,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感受文本、理解文本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具体的朗读知识方面呈现出较大面积的空白。

其二,部分课例涉及到了具体的朗读知识及技巧,如周亚萍老师的教学实录要求学生用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个春景图的理解:“学生自由畅谈探究成果,并以一定的语气、语调、停顿、重音来处理朗读,表达情感,同时开展生生评价;教师指导、交流,并作整体的把握。”[3]丁卫军老师执教的《春》的教学设计要求學生“把握情感基调,注意轻重缓急,调控快慢停顿。”[4]这些课例不仅提示了学生朗读中的情感基调,要读出作者内心的愉悦与欢快,读出作者对春的喜爱与赞美,而且在重音等朗读技巧上也有所提示,这都是颇具匠心之处。不过稍显遗憾的是,这些教学片段在朗读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渗透还不够充分。一般来说,为了实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需要两重转换,一重转换是教材对课程目标的细化,二重转换是课堂教学对教材的细化,但是从课堂教学片断来看,课堂教学对教材的细化,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比如“并以一定的语气、语调、停顿、重音来处理朗读”,从表述来看,与教材处于同一层级。

其三,部分涉及到具体朗读技巧的课例也并非完美无瑕,仍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一个涉及重音指导的教学片段:

师:第二句呢?要关注哪个词语?

生:三个“起来了”。

师:怎么读?

生:一个比一个重。

师:一个比一个高昂。好!把这一小节齐读起来。(生齐读。)我们感受到了春天到来的欣喜、兴奋。下面去读读春草吧。先自己在下面轻声读。(生自由轻轻读。)[5]

以上教学环节中“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句话的重音是否是三个“起来了”?依据是什么?以上问题都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二、《春》的重音分析

什么叫重音?“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有重要作用,在诵读过程中要特别加以强调的字、词或短语。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它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6]“那最重要的词或词组,甚至是某个音节,必然要求通过朗读的声音形式显出它的重要及重要到什么程度。我们就把那最重要的词或词组,甚至某个音节,或者说,在朗读中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或词组,甚至某个音节,叫做重音。”[7]虽然表述略有差异,但都涉及到了两个方面,一是重音一定是在表情达意上有重要作用,一是在朗读中需要通过声音进行强调的。

常见的重音确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语法重音、逻辑重音、修辞重音和感情重音几个方面来进行确定;另外一种区分方式是从朗读的目的、愿望的高度、在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基础上,深入到作品的感情脉络中,去分析和把握重音的位置和表达,因此而区分为并列性重音、对比性重音、呼应性重音、递进性重音、转折性重音、强调性重音、比喻性重音、拟声性重音、肯定性重音和反义性重音等十种。[8]具体到《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重音类型:

(一)并列性重音

具有并列性的词句中最主要的并列成分形成并列性重音。张颂先生在谈到并列性重音的时候曾经专门指出:“并列性重音显示着并列关系中的区别性,那些重复出现的相同词语一般不作重音。”[9]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该句中“起来了”重复了三遍,但并不是重音,重音的应该是前面的“朗润”“涨”“红”,因此前述教学片断将“起来了”作为重音处理是不太妥当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这些都属于并列性重音。并列性重音的思想感情趋向一致,没有反方向运动。

(二)比喻性重音

《春》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内容变得更为形象生动。如:“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些比喻句是作者煞费苦心的地方,朗读中用有声语言突出这些比喻双方的结合点,可以使事物形象可感。比如“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通过对牛毛、花针、细丝的突出,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春雨如牛毛之多、如花针之亮、如细丝之细。“眼睛”“星星”这样的比喻初看似乎有些落入俗套,实则是用孩童的眼光来打量那些散落在草丛里的野花,重音突显了天真烂漫之感。

(三)强调性重音

语句中那些用于突出程度、廓清范围的词或词组属于强调性重音的范围,如:“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野花遍地都是”“雨是最寻常的”“他们也赶趟儿似的”表示程度的深浅、空间的大小、频率的疏密等,朗读时也应予以强调。

此外还涉及到如下几种重音方式。比如拟声性重音:“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此处拟声词处理为重音有助于情景再现,描绘出花下蜜蜂嗡嗡飞来飞去的勃勃生机。还有肯定性重音:“‘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中“不错的”去掉后语句完全通顺,作者之所以加上它就是为了强调,此处处理为重音有利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比性重音如“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处理为重音能突出野花的繁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每句单独看,是比喻性重音,合在一起看,又是并列性重音。

当然,重音的确定不是绝对的,也存在因人而异的情况,并不是说一句话的重音必须只能是在某一个地方。朗读者由于对文字的感受、理解不同、情感处理的方式不同,在重音的确定上也会稍有出入,因为朗读本身是一个涉及到朗读者生理、心理变化的驾驭语言的复杂过程。一句话中确定的重音稍有出入也是极为正常的事情,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朗读正是通过有声语言表现个体对文本的理解。

三、《春》重音处理策略

确定好重音之后,该如何用有声语言来表达?《春》有一条关于“重音”的课下注释:“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更进一步可以看看教参的解释:“重音是对一句话中需要加强的词语进行重读,以引起听者的注意。”[10]这两条关于重音的解释,似有不严谨之处。其一,从朗读学的角度来看,重音指的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字词短语或音节,而教参的解释“重音是……重读”,因此阐释不够准确。其二,没有将重音和重读区别开来。重音是指需要强调的字词短语和音节等,而重读只是表现重音的方式之一。重音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弱中加强法”“低中见高法”“快中显慢法”“实中转虚法”“连中有停法”等[11];可以“重音重读”“重音轻读”“重音长读”“重音变读”“重音顿读”等[12]。因此,朗读实践中,重音的表现方式不仅仅可以通过加大音强,增大音量,延长声音等方式加以强调,还可以通过减小音量、缩短音长,利用停顿、虚声、气声等方式来突出。

教材和教参都只提到了重音的一种处理方式,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在朗读教学指导中,也常常听到授课教师对学生说“这个地方是重音,要读重一点”,好像声音越大,重音就得到了越充分的呈现,其实并非如此。虽然重音重读是中小学语境中运用最多的重音表现方式,但“重音”不能望文生义,以为是加重声音的简称,“重”不一定必须是重读某个音,而是灵活运用各种朗读技巧来强调、突出某个音。

(一)重音重读

重音重读是重音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表现方式,最明显的特点是将重音读重读响,低中见高。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山朗润、水涨、太阳的脸红都是“刚睡醒时的样子”,整个世界活泼、明朗、鲜艳,可以用轻快的节奏、重音重读的方式来表现这种“欣欣然”的样子,因此重读“朗润”“涨”“红”,表现出让人心情愉悦、令人心动的感觉。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这句话前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表现了小草在人们不经意间的蓬勃生长,而此句由近及远突显了春草的勃勃生机。“一大片一大片”的青草令人欣喜,“满”字突出强调了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所以这个“满”字在读的时候可以采取重音重读的方式,读出人们的欣喜和愉悦,读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的“去”充满了对未来的希冀和信心,读的时候采取重音重读的方式,要表达出受到春的鼓舞,紧跟春的脚步,努力向前奔向未来的心情。

(二)重音轻读

除了重音重读外,重音轻读也是表现重音的常见方式。重音轻读主要是指用声轻气多的虚声对重点词语弱化、轻化,缩小音量,语气柔弱,非重点词语反而响亮明朗,常用来烘托意境,表达深沉凝重、含蓄细腻的情感。[13]《春》一文中,多处适合采用重音轻读的方式,如: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钻”将小草拟人化了,顽皮的小草好像故意不让人知道似的,不知不觉中就长出来啦,“偷偷地”读得轻些。如果重读则不能体现出小草的顽皮机巧之态。“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小草的清新可爱,体现出人们对小草的呵护,重音轻读,读出鲜嫩之感,读出人们对春草的发自内心的喜爱。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这里为了表现温馨、静谧的气氛,在读“轻悄悄”“软绵绵”时,宜采用重音轻读的方式,从而突出风的轻巧、草的绵软,如果用重读的方式,则破坏了静谧的氛围。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也应采用重音轻读的方式,读出风的轻柔,如母亲的抚摸一般让人感觉温暖舒适。文末春天像“娃娃”“小姑娘”“青年”这三个喻体是重音,宜采用从重音轻读到重音重读朗读方式,“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中的“娃娃”采用重音轻读的方式,读出春天像小娃娃一般清新可爱,惹人欢喜。而“青年”则可以采用重音重读,读出青年的健壮、稳重与活力,通过这种由轻到重的处理方式,表现出春天的成长过程。

(三)重音顿读

在重音前或重音后,安排适当的停顿,可以起到突出强调作用,运用停顿突出重音是个常见的办法,常常和其他重音处理方式结合在一起使用。比如: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读时应在“轻悄悄”“软绵绵”前面稍稍停顿,这样更能清楚地表达出风怎么样、草怎么样。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中的“手”读音要微微拉长,在“撫摸”之前稍作停顿,表达出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重音的表达方式是不拘一格,富于变化的,在实际的朗读活动中,重读、轻读、长读、变读、顿读、慢读等方式常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用,甚至派生出更丰富的重音处理方式。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中,不应该拘泥于重音重读这一种方式,应渗透更为丰富的朗读学知识,鼓励学生将声音形式表现得更为丰富多彩、自然畅达,从而更好地感受、理解文本。

参考文献:

[1]薛法根.尴尬的朗读教学[J].语文建设,2013(6).

[2]陈日亮.如是我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0.

[3]周亚萍,江平.阅读教学是个对话的过程—《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3(6).

[4][5]丁卫军,郭志明.初中语文《春》教学实录及点评[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1).

[6][12][13]李秀然.诵读艺术与技巧[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93,96-97,97.

[7][8][9][11]张颂.朗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39,144-153,145,154-158.

[10]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语文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3.

猜你喜欢
重音小草教材
小草的烦恼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草受伤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牛小草的牛
小草也会疼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