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023-02-20 08:00朱伟重庆墨图普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庆4041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特色建筑

文/朱伟 重庆墨图普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 404100

引言:

对于城市建筑来说,它是体现城市风格和特点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特殊的作用,其重要作用不仅局限于其外形,而且还重点体现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一座城市的建筑风格不但充分展现了该城市的精神内涵,同时也是当地地域文化传播推广的重要形式,近些年来,在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背景下,促进了很多地区地域文化的迅速传播,因此建筑设计时,需要注重地域文化的有效渗透,把建筑设计特点和地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不但要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的内涵,还需要在保留当地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与发展,从而充分发挥文化魅力。

1.关于地域文化建筑的含义概述

地域文化是指居民在当地生活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所具备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特色。在长久的发展中,这种传统文化特色也一直在延续当地传统文化、融合当地的生态状况以及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性、节日习俗等多项内容,是体现当地的一个重要缩影;同时也充分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展示当地人民的精神和意志。基于地理环境来说,地域文化表现的是地理位置,大多数时候,因为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地域文化也会有所差异,当然这也是导致地域文化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地理文化的形成过程非常漫长,对于建筑而言,如果其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则更能充分的展示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这些建筑所具有的风格,既是地方特色,又是地域文化的鲜明反映。

2.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第一,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地域化的现代建筑设计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每一个区域都有其自身的历史,而现代建筑更能体现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由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发展不和谐,有些甚至是隐含矛盾和冲突,所以当代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地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的设计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不仅要在技术上、能力上有所提升,而且要在观念上进行创新,将设计理念直接扎根于地域文化中,与现代文化和传统观念相融合,将设计元素以及相关的内容从地域文化中直接提炼出来,并加以创新和继承,同时又需要严格遵循设计规范,既要确保传统文化的传播,又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改善和完善,使建筑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第二,对建筑形式和形式的丰富是有益的。由于各国建筑风格及都市化的影响,我国各地建筑风格趋向统一,建筑外形与内部装饰样式模式化,难以体现地域特色,同时也对区域建筑的多样性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所以,在建筑设计中,既要运用先进的现代科技与美学手段,又要把地域的文化特征与人文、环境相融合。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使建筑具有独特的个性,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所具有的地域文化功能,丰富其风格与形式。

3.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3.1 突出地域文化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它不仅要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同时也要注重外部形态的构造,体现出情感和人民意志的设计,才是真的地域文化设计。设计人员在进行地域文化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了解当地的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人文习俗,将各类思维元素之间融入到建筑结构的构建中,综合当地的民族习惯经济发展状况来进行优化,同时需要注重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从深层次来发掘地域文化,特色建筑的设计内涵与灵感。地域文化建筑特征是一种具有民族特征的建筑,如果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民族特征,则会忽略掉建筑本身的内在意义,使得建筑本身失去活力,无法接受岁月的考验,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研究文化核心内容,研究该区域的文化传统,以启发创意,充分展现建筑具有的人文特质。

3.2 因地制宜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地域文化的融合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于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拥有悠久历史文化,所以各区域的特色也各不相同。在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人们愈发关注建筑的外在形象,而且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了很多国外建筑设计的灵感,与此同时,主题也变得更加丰富,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汲取其中的文化精华,保留原来的文化特色,这对于建筑设计人员而言至关重要。例如广州增城地区,集中涉及客家文化以及岭南广府文化两种,二者地域文化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重点在于有效融合二者的独特之处,借助现代化的建筑理念和建筑技术手段,创新现有的建筑元素,形成新的建筑形象与建筑风格。

4.地域性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4.1 自然因素

地形地貌、物质资源、气候等都是自然因素。建筑的初衷是为了躲避风雨,但在长期的探索中,人们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建筑设计中,首先要做到尊重自然环境,同时要做到与环境协调、和谐共处,与自然融为一体。

4.2 人文因素

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信仰、风俗习惯和宗教法律制度上有很大的差异,建筑设计可以反映出民族精神,并承载着当地的文化、思想和审美。例如北京的四合院、徽派建筑、新疆阿以旺等,这些都是中华建筑艺术的珍品。不同的地域文化使得建筑具有不同的风格。

4.3 技术因素

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技术的发展,而技术又是建筑的保障。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不同区域建筑形式发展趋势也存在区别。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建筑设计与施工突破了区域的界限,许多建筑开始融合新的文化特征,而不能充分体现区域的文化特征,造成审美疲劳。

5.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的表现

5.1 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

建筑地域文化在物质层面有物理环境的地域性和建筑材料的地域性。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应用有关建筑物理知识。比如对于高纬度的地域而言,需要对保暖措施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存在光辐射的区域需要设置相应的遮阴措施,而在温暖潮湿的区域需要做好防潮的措施,在多雨的区域需要做好排水措施等。对于建筑材料具有的地域性特点,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建筑材料的地域性效益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建筑材料多,体积大,交通不便,成本很高,所以要就地取材,就近的进行采集与生产,比如产石地区大多数的建筑结构都是石构,而生土地区大多数建筑结构都是土筑窑洞,这些都是建筑设计在建筑材料地域文化中的充分体现。

5.2 非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

第一,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含有特定地域边界的社会生活联系以及标准。这种地域界限将经济、宗教、私人活动等进行了充分的融合,形成落和建筑文化有关的法律、习惯以及道德标准等。第二,对于不同的文化形态而言,在建筑规模和形式方面,人类的机体也有所不同,这也恰恰体现了地域上的民族特征与国家特性。第三,不同的习俗和习惯,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不同的建筑文化和行为,从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

6.地域文化应用的原因

6.1 建筑千篇一律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开始蓬勃发展,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经济全球化对建筑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在高楼林立的情况下,他们却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就像是一只迷失了方向的绵羊,失去了文化的源头,这大概就是这个时代的建筑带来的感觉吧,建筑失去了自己的风格,变得一模一样。中国的设计人员,因为受到了国际主义的影响,盲目的模仿,把国外设计构思完全原封不动的照搬到国内,导致一时之间,欧美风与英伦风在中国非常流行。然而实际上这种建设风格对于中国而言并不适合,相反还显得有点另类。一直以来我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具有非常显著的地域特点,在这个时代的发展中,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思想,切忌生搬硬套,这样才可以使我国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和建筑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6.2 文化发展需求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不再仅仅重视建筑本身的实用价值以及美观程度,而是希望在建筑中可以融入更多元素,起到表达情怀、充分展现地域特点以及时代感。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希望可以通过建筑将生活中的日常点滴进行传递,从而能够在美妙的历史文化中留下印迹。建筑成为了展现文化的介质,因此将地域文化有效融入到建筑设计过程中,有助于建筑和文化的有效融合,并被源远流长。

7.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思路

7.1 空间和功能的融合性

当前设计人员将地域文化渗透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建筑特色和当地文化特点的有效融合,并从建筑功能、空间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如苏州博物馆(图1),从整体上看,它给人一种强烈的时代感,既是一种现代建筑,又能体现出传统的时代特征,从屋顶形式、空间组合、内部装修等方面都表现出江南水乡浓郁的文化氛围。而这一新的建筑手法,则是通过运用新的建筑形式,来表现传统的文化。

图1 苏州博物馆

7.2 融合区域自然人文特点

为使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到有效应用,需要对建筑实际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人和环境给予足够重视。例如在江南小镇上的一家酒店建筑物,当传统徽派风格应用到了建筑设计中,这样既可以融入到当地的文化氛围中,又不会显得太突兀,还可以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增加它的实用性;再比如,在黄土高原地区,在设计住宿类建筑的过程中,可以更多的选用窑洞结构,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出当地的特色,同时也能更好的宣传自己的文化,让游客充分体会到当地风土人情。

7.3 建筑理念和时代要求的结合

现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大部分设计人员都是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建筑理论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审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建筑的审美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建筑设计中,传统的设计思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地域文化建筑的实质是现实的建筑艺术,因此设计人员应最大限度的进行艺术思维创新,基于建筑理论,对建筑构造实施创新优化,可以在建筑设计中贯彻落实地理文化内涵,并充分结合当地实际的地理环境特色,含蓄或者直截了当的表达地域文化。

7.4 地域材料应用

将地域文化运用于建筑设计,是以地域材料特性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有效实施建筑设计工作。在提倡低碳环保理念的发展形势下,进行建筑设计与施工时,一般都是就地取材,最大限度的应用当地资源。比如广州增城畲族民俗馆(图2),利用本地村落的山沟石、花岗岩等特殊材质,再加上本地的竹林,营造出别具一格的地域风情,形成别具一格的建筑,形象生动的展现广州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习俗。对于地质资源丰富的地区来说,有很多的火山岩石资源,所以可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用石材对建筑进行装饰,进而在根本上提高当地居民对于建筑的亲近度。

图2 广州增城畲族民俗馆

7.5 环境因素融入建筑设计

地域文化是由当地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所组成,其中包括了多种因素,如土壤、文化、地质等,因而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先熟悉当地的地形、地理位置,然后再将其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以达到自身的特色,并将地域文化充分的展现在建筑中。

7.6 重视文化和技术的有机结合

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的过程中,相关技术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有关技术能够促进地域文化的充分融合,进而在根本上优化设计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建筑的实际环境情况,将文化和技术实施有机结合。目前国内新设备和高科技技术越来越多,这也使得建筑设计活动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活动时,也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从而使其更加完美,并进行有效创新。同时,将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元素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之中,不仅可以让这座建筑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还可以将当地的特色发挥到极致,让更多的人喜欢这座建筑。

7.7 细节处理

在设计中,文化的解读并不只是建筑的形式和结构,而是在建筑内部融入文化,让建筑自身散发出文化的芳香,展示出文化的魅力。另外,对细节的处理也要格外重视,只要使用得当,既能增加建筑的文化色彩,又能让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联想,让接触到建筑的人,都能感受到建筑的气氛。这样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扩大传播的空间和广度,所以在建筑设计中,细节的处理可以加速建筑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可以促进建筑和文化的传承。

7.8 完善地域文化

为了使地域文化更好地运用于建筑设计,提高其设计品质,还必须进一步完善地域文化。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建筑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项目的增加使建筑呈现出更多的类型。因此,要使相关的地域文化要素与建筑特征相结合,从而达到建设不同建筑风格的目的。而通过对地域文化进行完善,也可以增强建筑的色彩和质感,从而增强建筑的美感。

7.9 增强建筑的视觉表现

城市建筑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对于图书馆或者是历史博物馆等公共建筑来说,设计时应该充分融合当地历史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形象生动的展示该城市丰富文化底蕴。装饰建筑时,还需要注意加入带有明显地域文化的古典元素,从而充分展示地域特色。建筑以空间与艺术的融合,可以传达出真实感、层次感以及都市文化。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要注重细节,突出地方特色。举例来说,在纽约市港口的自由岛上,美国自由女神像就是美国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城市精神的标志,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当地文化特点。

结语:

总之,对于不同的地域而言,其文化内涵以及文化特色各有不同,因此在建筑设计方面也存在很大区别。地域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都会对建筑设计的效果带来影响,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建筑设计风格,可以促进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地域文化蕴含的丰富底蕴,在建筑设计中充分的展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特色建筑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中医的特色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完美的特色党建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