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岩精神 凝聚磅礴伟力
——读《红岩精神》有感

2023-02-22 20:50董万成
党员干部之友 2023年1期
关键词:陈然酷刑红岩

□ 董万成

我每次读《红岩精神》这本书,都几度哽咽、泣不成声,被车耀先、江竹筠、王朴、陈然等一个个共产党人百折不挠、宁死不屈的伟大革命意志所感染和震撼。“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一曲《红梅赞》,唱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唱出了革命烈士的大义凛然和高风亮节。

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红岩精神》一书,采取史论结合的形式,通过典型事例,系统分析了红岩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和历史进程,深刻阐述了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并结合实际论述了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作为伟大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岩精神将不断鼓舞着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焕发出澎湃激情,凝聚起磅礴伟力,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红岩精神,彰显着共产党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在乌云密布、凶险异常的国民党白色统治区,无数共产党人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把整个生命都献给毕生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1940 年3 月,车耀先被捕后,面对国民党军统特务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誓死不转变革命立场,他在牺牲前写下了自己40 多年的人生《自传》,并在《自传》引言中告诫子女: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能以“骄、奢、逸”三字为终身之戒,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则余愿足矣。“奋斗四十年,始有今日。”他虽然身陷囹圄,却对自己经过艰苦曲折走上革命道路而感到无比自豪,表现出终生无悔、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传承红岩精神,就要学习共产党人把毕生精力献身革命的崇高思想境界,学习身处险境依然与敌人顽强不屈斗争、更加坚定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红岩精神,彰显着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艰苦的斗争岁月中,革命先烈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1948 年6 月14 日,江竹筠不幸被捕后,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把竹扦钉进她的十指,但她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扦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坚守信仰、绝不背叛的英雄品质和赤诚之心,跨越历史,震撼人心。传承红岩精神,就要学习革命先烈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的强大信念,面对生与死的严峻考验,毅然英勇战斗,在民族存亡、国家危难时刻赴汤蹈火,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勇前进。

红岩精神,彰显着共产党人巨大的人格力量。革命志士以“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舍小家为国家,在组织需要时义无反顾挑重担、倾尽所有献给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巨大人格魅力。为坚决完成党组织交给的筹集中共川东地下党活动经费的艰巨任务,王朴劝说母亲变卖由父亲和祖父经商积攒下来的家产,换成金条作为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后来,他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经受了国民党当局的残酷毒刑,临刑枪决时拒绝下跪,昂首挺胸,高呼革命口号,慷慨就义。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传承红岩精神,就要学习革命志士以天下为己任、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爱国情怀和伟大人格,学习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大无畏气节,面对党和人民的重托,即便天大的困难,也要排除千难万险,竭尽全力去完成。

红岩精神,彰显着共产党人浩然的革命正气。“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陈然面对酷刑英勇不屈,写下《我的自白书》。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共产党人,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英勇气概,经受住诱惑和酷刑,永葆坚持操守、百折不挠的浩然正气。传承红岩精神,就要弘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保持“敢于担当、善于斗争、冲锋向前”的勇猛士气,激发出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猜你喜欢
陈然酷刑红岩
勇敢是梦想的防弹衣
上汽红岩插上互联网翅膀
深夜电话
红岩英烈张文端:潜伏在敌营中的乡长
笑笑
毛泽东与红岩精神——从党的建设和群众路线角度所作考察
酷刑合法化问题研究
让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宪法上的禁止酷刑——比较法角度的考察
向右的温暖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