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

2023-02-23 19:06崔金霞
关键词:人文育人小学生

崔金霞

摘 要:“双减”政策激发了教师创新的积极性,他们主动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新创意、新资源,推进数学教学实现策略进阶、提质增效,能够为小学生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了促进数学教学的优质开展,教师要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价值,进而科学总结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的结合策略。教师要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数学教学的点睛之笔,有力提升数学探究活动的文化气息、育人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优秀传统文化 结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2.022

数学教学需要小学生进行缜密思维、精准推敲、逻辑验证,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与严格性,容易导致小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与厌烦情绪。为了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水平,优化教学方式。所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大幅度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为小学生量身定制轻松快乐、多维拓展的灵感汇集空间。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古人的智慧结晶和道德修养,是不可多得的优质教育资源,值得小学生在未来的课程学习与健康成长中不断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是课程思政思想对于数学教学的育人要求,教师要推进文化教育、德育与数学教学的深层次整合,创建高品质、高价值的人文环境。可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促进数学教学实现文化提质、能动增效、科学育人,为小学生创建充满时代气息、文化底蕴、人文理念的生本课堂,助力小学生素养的提升。因此,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具备非常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可行性

教师要成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设计者与实现者,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科学提升活动情境的人文性,进而优化小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力。这样,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教师提高数学文化底蕴、思想高度、课程品质、人文气息的助手,充分展示教师的职业修养、思想方法、育人智慧。所以,教师要成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重要推进者,并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教育理论支持以及智慧方法导引。

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教学效果,自然能够获得小学生的踊跃支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小学生在数学知识探究活动中的人文兴奋剂与快乐加速器,助力小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优化数学教学的效果。数学知识具有非常高的抽象性与逻辑性,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存在差距,而优秀传统文化则能够成为弱化小学生认知难度、思维障碍的“润滑剂”。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价值性

首先,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小学生能够获得主题化文化底蕴、定制型人文环境、启迪性课程情境、品质化教育资源。学生需要在高层次、沉浸式、素养型的优质育人环境中进行学习。小学生能够基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传统美德教化、民族精神熏陶、文明礼仪培养、思想方法启迪,在兼收并蓄中取得学习进步、全面发展。所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小学生开心快乐地进行逻辑思维活动、缜密推理探究的催化剂,实现小学生的进步。

其次,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能够为数学教学提供新资源、新方法、新支点,助力数学教学实现智慧推进、人文导引、能动提升。教师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教学方法、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优化数学教学的文化底蕴、主题情境、人文特色、教育品质。因此,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数学教学提供高水平、高级别的人力资源支持与教育辅助,自然能够促进数学教学实现人文创新、课改优化、提质增效。

最后,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提升知识应用与规律验证的主题性、人文性、体验感,利用科学育人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助力数学教学实现人文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开放程度、文化底蕴、趣味体验、新奇诱导,加速新课程改革理念与知识探究的高品质融合,架构创新性、高品质的育人环境。所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教师优化数学教学的助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

四、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的结合策略

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数学教学践行课改精神、推进人文创新、优化教学体验、实现提质增效的拓展支点,教师要科学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

1.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架构主题情境

教师可以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去科学架构数学教学的主题情境,为小学生创设出定制型、沉浸式、趣味性的探究氛围,对小学生施加积极有益的情绪感染。小学生拥有积极心理品质后,能够进入高度兴奋状态之中,自然能够释放出高水平的课程能力与思维活力,夯实教学基础。因此,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数学教学创建高层次的主题情境,助力活动氛围的提升。

在人教版教材(2022年教育部审定)六年级上册第1章“分数乘法”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创设主题情境,给予小学生高品位的人文感化、情境感染。在“分数乘法”的计算活动中,小学生需要进行“先约分化简,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课程探究,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切身体验“分数乘法”中的对位思想与计算规律。为了提升活动的趣味性与开放性,教师可以为小学生融入“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对位思想以及分类处理方法,還可以立足“分数乘法”的计算规律,引入汉代大儒董仲舒的“道法自然”思想,帮助小学生感悟计算规律的智慧和科学的便捷。这样,“对位思想”“分类处理方法”“道法自然”等优秀思想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创设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尊崇人文思想、倡导天人合一,从而为小学生创建出文化性、跨越式、开放化、沉浸式的主题活动情境。所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小学生创建有创意、趣味性的活动情境,有效提升小学生对于数理研究的注意力、参与度。

2.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辅助资源

教师可以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去科学挖掘数学教学的辅助性认知资源,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人文启迪、思想共情、认知导引,创设高层次、趣味化的探究过程。小学生能够以辅助资源为学习课程知识的支点,获得轻松思考、高效推进、快乐认知的切入点,事半功倍地顺畅开展知识应用与规律验证。因此,辅助资源能够成为小学生课程发展的支点与跳板。

在人教版教材(2022年教育部审定)六年级上册第5章“圆”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创设高价值、本土性、民族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小学生更好地掌握“圆”的相关课程知识。小学生需要全面掌握圆心、半径、直径、圆周率、周长、面积、圆面积、扇形面积、环形面积等课程知识,对“圆”进行系统全面的感知。为了优化学习的趣味体验与文化高度,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引入纪录片《祖冲之·圆周率》,以此趣味素材引导小学生充分积累关于祖冲之与“圆周率”的相关信息。例如,祖冲之发现《周髀算经》中谈到“圆周长是直径的3倍(即周三径一)”这一错误数据后开始精心研究“圆周率”问题,最终计算出更为精确的“圆周率数值”,确定圆周率为“3.1415927>π>3.1415926”,这一数学成就的取得早于西方数学界1000多年。这样,祖冲之与“圆周率”的趣味故事就能够成为吸引小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注意力、培养探究力、激发求知欲的人文诱因,为小学生提供故事性、智慧化的优质辅助资源,激励小学生踊跃探究“圆”这一课程知识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所以,“祖冲之”与“圆周率”的趣味故事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求知欲,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辅助资源,夯实数学教学的基础。

3.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能动体验

教师可以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去科学提升数学教学的能动性、体验感,以人文滋养的主题思想、先进方法、高位启迪、智慧诱导帮助小学生沉浸于课堂活动中。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小学生提供趣味素材、故事内容、经典案例、优质文化,凸显数学教学的人性化、新奇感、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优化数学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快乐体验催发生命能动性。

在人教版教材(2022年教育部审定)六年级上册第3章“分数除法”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创设启迪性、刺激性的探究体验。小学生需要在“分数除法”的计算活动中践行“分数相除等于乘以除数的倒数”的理念,从而实现“除法计算”变“乘法计算”,将除法问题成功解决。由此可见,“除法计算”需要小学生拥有灵活的思维方法与变通思想,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三十六计”,突出“兵行诡道”,“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好方法”。而且,“分数除法计算方法”与“三十六计”中的“偷梁换柱计”“反客为主计”“暗度陈仓计”“围魏救赵计”“李代桃僵计”等的思想不谋而合,能够对小学生的认知思维起到非常好的启迪作用。可见,“三十六计”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策略意识,让小学生善于剖析问题,立足多变思维,去因地制宜地处理问题,高效解决问题。所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策略意识,更能够借助古人的智慧给予小学生强烈的震撼与启迪。

4.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架构探究活动

教师可以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去科学架构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为小学生提供先进的思想方法、拓展化求异思维、开放式创新灵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探究活动的趣味性,帮助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展示出强大的教育价值。因此,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探究活动的兴奋剂,为数学教学提供资源支持。

在人教版教材(2022年教育部审定)六年级上册第7章“扇形统计图”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创设趣味性、文化性的课堂活动。而且,教材内容可以将“扇形统计图”与现实生活中的“节约用水”问题直接挂钩,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立足教材引导计算出家庭用水的消耗占比,再计算出“节约用水”策略实施后的数据,以此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基于“扇形统计图”与“节约用水”提升课堂活动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引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勤俭思想、节约美德,引导小学生立足“物尽其用”的角度去深度探析“节约用水”的有效方法与可行路径。这样,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就会就会由“扇形统计图”过渡到“节约用水”,再过渡到“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学习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所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优化小学生研究“节约用水”问题的层次性,为解决“扇形统计图”找到好方法。

5.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创建高效课堂

教师可以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推进数学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传统文化能够为数学教学提供更大的支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数学教学的育人支架,助力小学生获得兴奋感,产生快乐体验。因此,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人文支点,为学生创建优质的育人环境。

在人教版教材(2022年教育部审定)六年级上册第2章“位置与方向(二)”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创设有创意、设计性、智慧化的认知过程。教师首先可以帮助小学生学会“如何确定方位与角度,如何画图展示”,引导小学生借助画图操作去处理“位置与方向”问题。为了提升探究活动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明确“位置与方向”的重要性,并引入优秀传统文化中“天时不如地利”的精辟论断。教师还要为小学生引入“南辕北辙”的成语故事,提醒小学生理解“位置与方向”的重要价值。所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供跨区域、跨课程的思想启迪、方法导引,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与实效性。

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助力教师推进数学教学实现课改定位、人文导引、趣味加持、能动提质、创新增效,构建高层次、精品性、素养型的育人环境。因此,教师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实现课改创新的人文抓手,能够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创建主题情境、探究活动、高效课堂。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为小学生提供文化沉浸、兴趣激发、能动释放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翠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江西教育》2023年第35期。

[2] 郝婵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与传承》,《学苑教育》2023年第24期。

[3] 邹金梅、章勤琼、郑紫卿《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施素养导向数学教學——以落实量感的“权衡”一课为例》,《小学数学教师》2023年第Z1期。

[4] 顾亚龙《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和滋养小学数学教学——以“幻方”教学为例》,《小学数学教师》2023年第Z1期。

[5] 唐慧荣、唐恒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价值定位、路径、策略》,《小学数学教师》2023年第Z1期。

[6] 杜嘉欣、赖颖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创新路径》,《西部素质教育》2023年第13期。

[7] 郎俊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小学数学微课程的实践探索——以六年级“音律管中的数学”为例》,《数学教学通讯》2023年第16期。

[8] 刘文霞、姚永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研究》,《基础教育论坛》2023年第7期。

[9] 沈俊杰《小学数学与传统文化的相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育人视界与探索》,《小学数学教师》2023年第Z1期。

猜你喜欢
人文育人小学生
人文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我是小学生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