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停车难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2023-02-24 07:39蔡美菊CAIMeiju
价值工程 2023年2期
关键词:泊位合肥市停车场

蔡美菊CAI Mei-ju

(合肥师范学院,合肥230061)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合肥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合肥市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然而由于道路交通资源有限,配套停车设施同步建设不足,停车难问题成为无数合肥市民心中的“痛点”[1]。为缓解合肥主城交通和停车压力,合肥市政府于2017 年5 月1 日正式施行《合肥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该新政将停车场区分为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及道路临时停车泊位三大类型,并列明相应停车收费标准,以期有效缓解合肥市停车难的民生问题。

1 合肥市停车难现状

1.1 停车供需矛盾突出

合肥作为安徽省会,是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全国四大科教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近年来,合肥市创新平台的构建及创新企业的迅猛发展,加快了创新人才的落户及合肥市户籍人口的大幅增长。《合肥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2021 年末合肥市户籍人口792.67 万人,比上年增加11.14 万人;常住人口946.5 万人,增加9.5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4.04%,提高1.76 个百分点。随着城市人口扩大,车辆保有量迅速增加,截至2021 年6 月,合肥市机动车保有量262 万辆,停车需求量庞大。近年来,合肥市借鉴发达国家及国内各大城市通行做法,先后出台配套政策,但目前市内停车场总数为717 家,提供泊位约106110 个;全市已设置路内停车泊位约5.3 万个,与需求停车位数量存在较大缺口,仍无法有效解决居民出行停车难的困境。

1.2 城市区域停车资源失衡

合肥市老城区内集中了合肥市的政治、商业、金融、教育及医疗设施,车流量大在所难免,但早期城市规划建设无法解决如今供需矛盾,造成了老城区停车设施供给严重滞后于停车需求增长的局面[2]。合肥市对建筑停车配建指标经历了多次变革,这也使得合肥市新区规划建设车位配比相对合理,但未能完全发挥引流作用,车位整体利用率不高,部分车位常年空置,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2 合肥市停车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汽车保有量持续高增长

截至2021 年6 月初,合肥市机动车保有量达262 万辆,较2018 年5 月的200.91 万辆,三年间增长了30.4%,且这一数据还在以每天约400 辆的速度增长,这也正是合肥市停车难的根本原因。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合肥车主明显感受到,早晚高峰时段出行“堵感”倍增;目的地就在眼前,却四处转悠找不到停车场,兜圈徘徊看不到空的停车位。

2.2 公共泊位未进行统筹管理

合肥市对于公共泊位未进行有效统筹管理,造成区域性停车资源失衡的现象。城市老城区聚集的学校、医院、商圈公共停车场开发不足,停车位严重短缺;新区各类停车设施建设配比得当,但部分公共停车场及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常年空置,未起到有效引流作用,引起资源浪费。

2.3 停车收费一刀切

停车收费制度的一刀切、不合理,也是合肥市停车难的一大原因[3]。合肥市停车收费采用“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的模式:针对合肥市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收费最高指导标准分计时收费或计次收费两种方式;针对合肥市住宅小区车辆停放收费按地面车位、市内车位、立体机械升降式车位等具体划分月度最高指导收费标准;对合肥市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收费政府最高指导价标准分AB 类路段设置。总体看,道路临时停车收费定价较低,AB 类区域划分体现出部分收费差异,但收费标准差别不大,且未充分考虑实时车流量变化因素,会造成交通拥堵、带来交通事故隐患。

2.4 多条地铁线路在建,公共交通变动性大

2021 年是合肥地铁建设大年,据不完全统计,共有4号线、5 号线北段、6 号线一期、7 号线一期、8 号线一期、2号线延长、3 号线延长、4 号线延长、一号线三期建设,地铁S1 号线推进。目前合肥市内轨道交通有5 线运行共115公里,公交路线263 条,在册车辆5938 辆。但由于城市发展规划,市内有多条地铁线路及多条高架快速路同时在建,导致地上交通系统会时时受到影响,线路走向、停靠站点经常变化、且通知公告未有效传达,导致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不便,更多采用自驾出行,增加了城市停车压力。

3 合肥市停车的改善建议

3.1 盘存量扩增量,增加停车泊位有效供给

2022 年6 月8 日,为解决城市治理焦点的停车难问题,安徽省出台了《便民停车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以需求为导向,通过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管并重、集约发展,建成以新建配建停车泊位为主、盘活存量停车泊位为辅、路内停车泊位为补充的城市停车供给体系,有效缓解“停车难”。

首先,盘活存量。结合全市范围内的老旧小区等改造工程推进,充分挖掘利用拆改腾退空间和边角地,改建、扩建停车泊位;结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老城区、学校、医院、商超、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公共停车设施“改扩建”和“平改立”,依法依规利用已有城市广场、车站、公园绿地、医院、学校操场及人防工程等地下空间,新建、改建公共停车场。

其次,促进增量。按照《行动方案》,严格落实新建配建标准,按照《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及相关管理要求,合肥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停车泊位配建标准力争不低于1∶1.2至1∶1.5。合肥新建医院、商场等公共建筑,按每百平方米1.1~1.5 个车位配建;在公交枢纽站和轨道交通站点规划建设换乘公共停车场,中心城区功能性搬迁等腾出的土地,应规划增建一定比例公共停车泊位,并结合道路情况,补充规划新增必要路内停车泊位。

3.2 加强全域统筹,推动“错时停车”、“共享停车”

针对合肥市现有停车设施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停车资源底数,建立城市停车设施基础数据库,充分运用互联网与智能技术将分散的公共停车资源有效连接,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合肥新旧城区间的全域统筹,实现现有公共停车资源的优化配置。

首先,转变停车管理工作理念,把以前的“重管理思维”变成“重服务思维”,引导有条件的政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建筑的停车泊位晚间对外开放,居住小区的停车泊位白天对外开放,推进“错时停车”实施,以“一点”覆盖“一片”,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其次,依托“互联网+共享经济”背景,将闲置的泊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实行“共享停车”。这就需要建立起城市停车基础数据库,打造全市统一智慧停车平台,综合利用平台动态交通大数据分析及云计算等科技信息化手段,对全域停车泊位进行精细化管理;同时,借助科技手段,进一步完善及推广合肥停车APP,实现在路车辆的“智能感知-智能导航-智能服务”,精准引导车辆停放,实现无感收费,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停车泊位周转效率。

3.3 借鉴优秀经验,实行“停车差别化收费”

结合国内外专家对于停车收费的研究,发现科学合理的停车收费制度,会比停车时段限制更有效地缓解停车难题。宁波地区基于非集计模型Logit 模型来调整天一商圈的停车收费标准,通过停车收费诱导市民出行方式由自驾转向公共交通[4];岳阳结合当地实情从法律制度构建角度完善机动车停车收费制度,有效推进科学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5]。借鉴这些优秀经验,合肥市政府物价部门要抓紧制定出“分区域、分时段、差异化”的停车收费标准。

首先,公共停车场收费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市物价部门针对不同等级路内停车位制定差异化收费政策;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或具有自然垄断经营和公益性特征的公共停车场,停车服务收费执行政府指导价;社会资本全额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停车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的公共停车场,由双方协议确定停车服务收费标准;单位及小区“共享停车位”实行低于公共停车位及商业专用停车场的收费标准。

其次,道路临时停泊车位收费要更加灵活。同一区域路内收费高于停车场收费,拥堵时段高于空闲时段,交通拥挤的路段或时段还可以禁止路边停车或限时停车,尽最大限度地把道路用于动态交通。这样既能引导车辆向非道路和非中心区域分流,减少道路停车,缓解中心区域交通矛盾,又能通过价格杠杆促进市民出行方式转变,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推进幸福合肥建设。

3.4 加快构建多元交通体系,保障居民绿色出行

加快构建合肥多元交通体系,鼓励民众更多采用绿色方式出行。现运行的合肥轨道交通1 号线、2 号线、3 号线、4 号线、5 号线及263 条公交线路,极大缓解了交通压力,预计2025 年底将完成合肥地铁全线贯通,将更大程度实现市民的便捷出行。为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合肥公交集团每年9 月会组织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公交宣传周”活动,邀请“市民参观体验公交”;合肥市工会每年会开启绿色出行普惠关爱行动,每位录入合肥工会实名制数据库,其所在单位缴纳工会经费的职工会员,每人可享受50 元公共交通出行补贴;合肥公交实行免费换乘政策,90 分钟内可以免费换乘3 次;推广使用合肥智慧公交APP,通过APP 置顶的线路详情、智能路线推荐等功能,为居民绿色出行带来更大便利。

4 停车改善措施的实施效果

截至2021 年底,按照合肥市《2021 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事项工作方案》,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承担在市区建成及在建公共停车泊位1 万个,开工建设不少于15 处公共停车场的为民办实事事项工作,已如期兑现承诺。

4.1“共享停车”实施案例

截至2021 年底,合肥市已推动蜀山区民生大厦及瑶海区法院等80 多家党政机关开放停车场,释放停车泊位29116 个;高新区在与城泊公司合作的基础上,将辖区内创新产业园停车场、科创中心停车场整体对外开放;瑶海区、经开区、新站区先后也与市城泊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市范围内,已开展试点错时共享停车场200 多个,释放共享停车位67194 个。其中,蜀山区以城改大厦、西湖国际为代表的企事业单位、商业综合体作为模板,推进“办公停车+社区停车”模式,工作日上班族车辆停入社区,晚间居民小区车辆停入商业中心,开展错时错峰共享停车。城改集团停车场在全天24 小时向市民开放的基础上,设置晚间停车卡,以惠民价格延伸向周边居民提供晚间及节假日停车服务,停车场轮转率平均提升46%,为“共享停车”模式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1 错时共享停车泊位示例

图2 合肥停车APP

4.2 合肥停车APP 智能化平台的打造

目前,合肥市城管部门打造了全市统一的智慧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合肥停车APP,该平台已接入765 家公共及配建停车场数据、23.5 万个停车泊位信息,实现移动应用端、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违法停车劝离系统、停车场备案等系统“四统一”。无论车主是想查询停车资源车位布局、了解周边泊位数量,还是想掌握附近错时共享停车泊位的共享时段及收费标准,均可通过合肥停车APP 实时获得。

5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私家车增速加快,市民对停车场所的需求与日俱增。停车管理工作的受众是广大群众,城市管理的最终目标和最大愿望是增强人民群众在安全、畅通、便捷出行方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停车难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多方联合、借力共享经济,从增加泊位总量、加强全域统筹、实行差别定价及保障绿色出行入手,为市民切实解决停车难的现实问题。

猜你喜欢
泊位合肥市停车场
合肥市朝霞小学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PLC在地下停车场排水系统的应用
湄洲湾港斗尾港区部分泊位竣工验收
基于排队论的区域路内停车最优泊位占用率研究
“8·12”后,何以为家
Anti-ageing effects of a new Dimethylaminoethanol-based formulation on DGalactose induced skin ageing model of rat
天津今年将新建对外开放泊位97个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